2017崇尚科學反對邪教手抄報
科技已經無處不在,在我們生活中各個角落。
“人工智慧之父”
在“人工智慧之父”阿蘭·圖靈逝世60週年之際,英國雷丁大學本月8日貼出了一份公告,宣佈一臺超級計算機首次通過了“圖靈測試”,成功讓人類相信它是一個13歲的男孩。這臺計算機也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具有人類思考能力的人工智慧裝置,被看做人工智慧發展的里程碑事件。
5分鐘回答所有問題
6月8日,英國雷丁大學在著名的倫敦皇家學會舉辦了一場“圖靈測試”。當天測試中,一組人類裁判以敲擊鍵盤的形式與電腦“對話”。如果裁判認定電腦為人的比例超過30%,則電腦透過測試。5個參賽電腦程式之一的“尤金·古茲曼”成功“偽裝”成一名13歲男孩,在一次時間為5分鐘的文字交流中,回答了裁判輸入的所有問題,其中33%的回答讓裁判認為與他們對話的是人而非機器。這場測試的參與者包括英國科幻喜劇《紅矮星號》中機器人扮演者羅伯特·盧埃林、去年提議赦免圖靈的自民黨人羅德·夏克等。
英國“人工智慧之父”阿蘭·圖靈於1950年設計出這個測試,內容主要是測試人們能否判斷出他們到底是在和機器對話還是和人對話。
在測試中,裁判將坐在電腦前透過鍵盤與機器人或者人類進行交流,並不知道他在某一時刻究竟在和人類對話還是在和機器進行對話。
馬克迪爾米德
馬克迪爾米德(AlanMacDiarmid),美國化學家,1927年生於紐西蘭的馬斯特頓。曾就讀於紐西蘭大學、威士康星大學和劍橋大學。1955年開始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任教,現為化學系教授。他是導電聚合物創始人之一,在聚乙炔的電化摻雜和聚苯胺導電性方面有傑出貢獻。1973年他開始了聚硫氮的導電研究。1976年他邀請在日本研究膜狀聚乙炔導電的白川英樹,到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與該校物理系的黑格教授三人共同研究聚合物導電體。他們完成了碘對聚乙炔的化學“摻雜”,實現了有機聚合物顯示金屬導電性。兩個月的研究,使有機聚合物薄膜的導電率提高了7位數。他們的`研究成果開創了金屬性有機聚合物的結構與電性關係的物理學和化學的全新研究領域。目前,他主要對聚苯胺及其齊聚物和衍生物,最大程度地提高其導電率和力學效能的異構體結構的研究。
由於馬克迪爾米德與白川英樹、黑格共同開發成功了導電性高分子材料,這一歷史性創造而獲得 2000年諾貝爾化學獎。此外,1999年他還獲得了美國化學會材料化學獎。他的學術成果卓著,已發表論文600餘篇,獲專利20餘項,並多次獲得美國和國際科學領域的其他獎項。
向日葵一定向日?
向日葵(學名:Helianthus annuus)別名太陽花,是菊科向日葵屬的植物。因花序隨太陽轉動而得名。一年生植物,高1~3米,莖直立,粗壯,圓形多稜角,被白色粗硬毛,性喜溫暖,耐旱,能產果實葵花籽。原產北美洲,主要分佈在我國東北、西北和華北地區,世界各地均有栽培。
向日葵究竟向不向日?答案是:要看處於什麼生長階段。工具書那樣籠統地說向日葵“常朝著太陽”,是不準確的。
向日葵從發芽到花盤盛開之前這一段時間,的確是向日的,其葉子和花盤在白天追隨太陽從東轉向西,不過並非即時的跟隨,植物學家測量過,其花盤的指向落後太陽大約12度,即48分鐘。太陽下山後,向日葵的花盤又慢慢往回擺,在大約凌晨3點時,又朝向東方等待太陽昇起。
在陽光的照射下,生長素在向日葵背光一面含量升高,刺激背光面細胞拉長,從而慢慢地向太陽轉動。在太陽落山後,生長素重新分佈,又使向日葵慢慢地轉回起始位置,也就是東方。
但是,花盤一旦盛開後,就不再向日轉動,而是固定朝向東方了。為什麼最後要面向東方而不是其他方向或朝上呢?這可能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對向日葵的繁衍有益處。向日葵的花粉怕高溫,如果溫度高於30℃,就會被灼傷,因此固定朝向東方,可以避免正午陽光的直射,減少輻射量。但是,花盤一大早就受陽光照射,卻有助於烘乾在夜晚時凝聚的露水,減少受黴菌侵襲的可能性,而且在寒冷的早晨,在陽光的照射下使向日葵的花盤成了溫暖的小窩,能吸引昆蟲在那裡停留幫助傳粉。
向日葵的花托部生長素背光分佈,所以背光側的莖生長較快,莖就會向光源處彎曲。
向日葵,由於其生長前期的幼株頂端及中期的幼嫩花盤會跟著太陽轉動得非常明顯而得名。人們都認為向日葵朝陽僅與光能照射有關,其實與重力作用也有著密切關係。
植物體內會產生一種奇妙的生長素,大多集中在生長旺盛的部位,趨向衰老的組織和器官中則含量較少。
這種植物生長素有三個特點:
第一,能夠促進(抑制)細胞的生長,加速(減慢)細胞的分裂繁殖;
第二,背光,遇到光能照射,就跑到背光的一面去;
第三,極性運輸,從形態學的上端運輸到形態學的下端,而不能倒轉過來運輸。
旭日東昇,翠綠欲滴的向日葵東側由於受到陽光照射,致使生長旺盛的頂端幼莖在其背光的西側生長素分佈較多。這側的細胞縱向伸長生長得快,結果使得幼莖朝向生長慢的東側彎曲,即向日葵頂端(花盤)早晨向東彎曲。隨著太陽在空中的移動,改變光照方向,向日葵頂端(花盤)也不斷改變方向,中午直立,下午向西彎曲,這些都表現為莖頂彎曲的向光性。
太陽落山後,大地一片漆黑,由光能照射引起植物體內生長素分佈不均的現象消失。但由重力作用而引起植物體內生長素分佈不均,則從次要地位上升為主導地位。在向西彎曲的向日葵幼莖下側(向地側)分佈較多的生長素,致使該側細胞分裂增多、伸長,向地這側生長得快,使得莖朝向生長慢的背地的上側彎曲,結果使晝間彎曲的植株挺直。夜間向日葵植株的挺直,是向日葵與其它植物一樣對重力的自然反應——莖背地生長而處於直立狀態。
隨著向日葵花盤的增大,向日葵早晨向東彎曲、中午直立、下午向西彎曲、夜間直立的週而復始的轉向逐漸停止,花盤除表現為越來越明顯的垂頭外,朝向不再改變。抑制轉向的因素,一是不斷增大的花盤重力;二是成熟期臨近,分生區和伸長區的生長過程已基本結束。而已不再是幼嫩莖的組織趨向衰老,生長素含量較少,且木栓層形成。在轉向受抑制之初,當夜間莖頂直立後,最先接受早晨來自東方陽光的照射,為此,絕大部分花盤朝向東,又由於受抑制也有一個過程,是緩慢進行的,所以還能夠向南偏轉一個約30~40度的角度,久之便以花盤朝東南方向固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