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演講稿

陽光校園我們是好夥伴演講稿1200

陽光校園我們是好夥伴演講稿1200

陽光校園我們是好夥伴演講稿1200

當第一縷陽光射進你的視窗的時候,你是否感到心中非常的溫暖?當最後一縷陽光落下的時候,你是否認為有人在用慈祥的眼光默默地注視著你?當你沐浴在陽光的中的時候,你是否感到心中無比舒暢?當陽光一直伴著你的時候,你是否認為自己是天下最幸福的小孩?我,被安排在一座充滿陽光的校園。

想當初,我牽著爸爸的手,踏進了這座充滿陽光的校園。漸漸的,我愛上了這裡,愛這裡的教室,愛這裡的操場,愛這裡的花草,愛這裡的陽光、、、、、、每一天都是陽光伴我來到學校,當我和小夥伴一起玩耍的時候,陽光一直沐浴著我;當放學回家的時候,陽光目送著我,直到自己漸漸消失。可以說,我是先愛上了這裡的陽光,才愛上了這座學校。

校園在陽光的襯托下是那麼美麗、和諧!這裡的樹木是那麼茂盛、挺拔;這裡的花草是那麼的嬌麗動人。每個同學在校園裡都彬彬有禮,老師的眼神不是那麼嚴厲,而是充滿了溫柔與慈愛。有時我很奇怪,是他們改變了校園,還是校園改變了他們?

開始,我是這座校園的來賓,現在,我是這裡的小主人了!原來陌生的一切現在是那麼熟悉。我最喜歡這裡的植物長廊了!每一次我坐在這裡,心中都充滿了喜悅,充滿了陽光。植物長廊不算長,但充滿了陽光,身後是爬滿細網的小花藤,頭上是密密實實的絲瓜秧。他們想把藍天遮住,但陽光透過那些細小的葉縫鑽了進來,星星點點,好象有人撒了把晶亮亮的黃鑽石,給人以美的享受。春天,小嫩芽才剛剛爬滿細網,陽光透過那些小嫩芽,都變成了綠色;夏天,小芽已經長成了茂盛的藤,大而厚實的葉子像一塊塊幕布,花藤上也出現了紫色的小花,給這塊幕布增添了不少生機,而這時的陽光則是綠藤上的黃葡萄;秋天,頭上垂著大大小小的絲瓜,陽光給絲瓜塗上了一抹美麗的色彩;冬天,這裡已經白雪皚皚,陽光調皮地在這些白雪上跳來跳去,讓白雪都活潑起來。我愛這裡,更愛這座校園!

如今,我將要離開這座充滿陽光的校園了。在這生活了六年的校園裡,我只有一種感覺--陽光!這裡的教室課堂是陽光的,這裡的'花草樹木是陽光的,每個人都是陽光的。我愛這裡,愛這裡的陽光,愛這裡的一切!雖然我將離開這裡,但這裡的陽光給了我永不磨滅的印象!

陽光校園我們是好夥伴演講稿1200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朋友、夥伴,他們都或多或少地影響著你的人生。當你難過的時候安慰你,在你高興的時候和你同樂。我也有一個很要好的夥伴,他的名字叫:陳志浩。

陳志浩的長相和別人與眾不同:一頭烏黑髮亮的黑髮中,躲藏著幾根銀髮;濃密的眉毛如彎月般掛在額邊;那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旁,一顆顯眼的黑痣總是引人注目。

陳志浩不僅長得與眾不同,就連他的性格也很受人喜愛:直爽、陽光、十分善良、很愛護環境衛生。記得去年暑假的一個早晨,我仍像往常一樣遊走在夢鄉中。“叮咚、叮咚”,惱人的門鈴聲把我從睡夢中吵醒,我揉著睡眼惺忪的雙眼,從“貓眼”望出去,哦,原來是他。開啟門,只見陳志浩身著一件藍色的短袖,手中拿著兩把鐵鉗和幾個塑膠袋。見我一臉疑惑,陳志浩滿臉微笑地對我說:“快去準備一下,我們馬上去公園,記得留一張紙條,免得你爸媽擔心!”“去公園幹什麼?”我不解地問。“到了你就知道了。”就這樣,我便莫名其妙地被他拉到了南河公園。“好吧,開始吧!”說完,他遞給我一把鐵鉗和幾個塑膠袋,自己拿著另一把鐵鉗四處張望著。忽然,他眼睛一亮,好像發現了什麼,大步流星地走到了一包垃圾前停下,彎下腰,慢慢地夾起垃圾袋,小心翼翼地把垃圾袋裝進了塑膠袋,

我學著他的樣子,將所發現的一個個“敵人”裝進了垃圾袋。正當我們熱火朝天地“工作”時,只聽一聲慘叫。我們循著聲音跑了過去,發現原來是一位老奶奶摔倒了。陳志浩一見這情景,連忙丟下手中的鐵鉗,飛快地跑到了老奶奶身邊,將老奶奶輕輕地扶起,並幫助老奶奶拍掉了衣物上的灰塵,關心的問道:“老奶奶,您沒事吧?要不要我扶您回家呀?”老奶奶慈祥地笑了,溫和地回答:“不用了,我家就在附近。你真是一個善良的好孩子,謝謝你了!”說完,老奶奶便慢慢地消失在了我們的視線中。

看,這就是我的好夥伴陳志浩,他就是這樣一個直爽、善良、愛護環境的人!

陽光校園我們是好夥伴演講稿1200

言辭是行動的影子德謨克利特。

人與人之間的,從最開始的肢體交流到對話溝通,同國家發展般進行著震古爍今的一次又一次的改革。談古論今,語言始終成為人們內心的表達和抒發,它是人們溝通的必行橋樑。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們進行溝通交流的各種表達符號。人們藉助語言儲存和傳遞人類文明的成果。語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徵之一。”這是它最簡要的詮釋。在浩瀚人海中,蘊含了許多語言,也隱沒了許多語言。每一種語言都成為了每一個民族重要標誌。就正如,我們從牙牙學語到能說會道,漢語一直如影隨形,成為我們的好夥伴。

時光流逝,歲月蹉跎,輾轉反側間我已成為一名有思想,有追求的中學生。在春夏秋冬裡成長的我,同我著這位如影隨形的好友看到過日出,聽見過雨聲。回想昔日的過往,心泉湧出了太多太多……

已忘卻那是人間幾何,默默冥思中,終於脫口而出,那一聲“爸爸,媽媽”引得數人歡樂,雖有些口齒不清,但短短四個字裡卻包含了:父母終日的期許和悉心的教導。也證實著我與語言的相遇。從此,我便開始漫長的語言之旅。

記得在懵懂的幼年時,幼稚園老師便讓我們學習識字,發音。從那時起,我對語言便有更近一步的瞭解。雖然,只學習漢語,但是,它的奧妙已是層次不窮。有一次,老師教我們念“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誰能分得清,請來試一試。”的繞口令。半晌,我就把剛學的四與十,同苦練的舌頭卷在一塊南北不分。甚至,當人少時,邊念著邊比劃著,以便自己好區分。大概是一個星期後,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把這個繞口令念順了,通懂它的區別,那時喜悅中不免夾雜著嘆息。

漸漸的,對這位“深不可測”的語言好友,產生了興趣,也就越想探究它的生平經歷。

逐步邁入小學大門,這位夥伴也不知何時起,開始變得絮絮不休。每當與同學交談,總會時不時冒出“語近指遠”這樣的話來,也許是由於,它也同我學到更多知識,懂得美化自己了吧!

在知識課堂中,那是一次記憶猶深的一堂課,因為它講的正是與我形影不離的朋友。當我再次翻開已有些泛黃的課本,看到作者王力寫道:“報刊上使用的語言更要認真推敲,反覆斟酌,不要以訛傳訛。報刊上的語言往往要被讀者仿效,因而更應該強調準確性,規範化。否則,會在語言文字的運用上製造混亂。”這一小段話,忽然對我這個夥伴有了些拘謹。

回想起,一次與姐姐相約,因為臨時有些事情耽擱,我給她打了通電話,說到:我可能去不了了。第二天,姐姐來找我時,忿然作色,問我為什麼沒又赴約。我解釋道我告訴她可能去不了了。她仍板著臉說:“你能不能說得確定一點,‘可能’,我怎麼知道你是不去啊!”。我低下了頭,知道是自己交代不清,便默不作聲。

每想到那件事,又看到作者王力提到的語言應準確規範,總會有所感悟。在日常生活中,談笑語言成為我們樂趣的話點,總能讓我們樂以忘憂。但有些時候,也避免不了因為語言的不夠拘謹規範,給我們製造了誤會或爭執,甚至會給自己他人帶來禍患。

由此可見,我們的這位語言朋友,不可隨意褻瀆。只有我們把它作為真摯好友時,相互尊重,共同學習,才能共創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