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春節特色美食
廈門
除夕吃年夜飯,叫“吃廿九瞑”,大都愛吃火鍋(暖鍋),“圍爐”閤家歡。火鍋有“一品鍋”(整鍋一格)、“鴛鴦鍋”(兩格)、“四色鍋”(四格)。從“一品鍋”而形成名菜“一品富貴”,湯是豬肉或雞鴨湯,主菜是金元寶(雞蛋)、銀元寶(鴿蛋)、整隻蹄膀叫“一團和氣”,黑刺參與墨魚用海帶綁在一起叫“烏金墨玉”,雞鴨翅膀叫“鵬程萬里”,冬筍叫“節節高升”,粉絲叫“福壽綿長”,魚丸、肉丸和髮菜叫“團圓發財”,雞頭雞尾、魚頭魚尾叫“有始有終”,加上火腿腳爪叫“平步青雲”,末了吃長生果,意思是“長生不老”,吃柑橘,象徵吉利。由於火鍋熱氣騰騰,食品翻滾不停,不斷續湯,新增好料,就叫“越吃越有,越燒越旺”。廈門人特別重視海鮮,如鰱魚“年年有餘”)、蠔仔、紅蝦、珠蚶、旺螺、海帶和髮菜豆腐(“發財多福”)等,近年來又有啤酒火鍋、豆腐火鍋、丸子火鍋、什錦火鍋等應市。
年糕:吃了年糕,萬事如意年年高,年年高升,年年高興!又有敬祝長輩延年高壽之意。年糕又叫“年年糕”,“年年糕”從“粘粘糕”同音演化而來。廈門人把年糕叫做“米果”,品種多樣,有甜有鹹,甜的有白糖米果、烏(紅)糖米果,並加冬瓜、紅棗、花生等;鹹的有金瓜(南瓜)米果、菜頭(蘿蔔)米果、番薯(地瓜)米果、芋頭米果,並加豬肉、蝦米、蠔幹、香菇、油蔥等;此外,還有涼米果、發米果、碗糕米果。
薄餅:清代有詩人寫詩詠薄餅:“春到人間一卷之”,描寫薄餅皮是“薄本裁圓月,柔還卷細筒”,描寫薄餅餡是“紛藏絲縷縷,饞嚼味融融”。薄餅還是廈門人的一大發明。明代嘉靖年間(1522——1566年),曾任潮州太守的同安人李春芳,將其女兒嫁給了金門蔡厝人蔡復一(那時,金門屬於同安縣管轄)。後來,蔡復一官至總督雲貴湖廣軍務兼貴州巡撫,公務繁忙,日理萬機,經常廢寢忘食。蔡夫人看在眼裡,疼在心上,害怕長此以往,有損夫婿健康。於是,她就將一些魚、肉、蝦、菜、筍、豆等用微火燉熟,用麵皮包卷,置於夫婿案頭,讓他邊吃邊辦公,一舉兩得。這種菜便被稱為“婆餅”,廈門話“婆”“薄”同音,便又稱為“薄餅”。它從官府傳到民間,“夫人薄餅”又變成“美人薄餅”。
圓仔:吃圓仔,又稱吃元宵,有的地方叫湯圓、湯糰。據說,吃元宵始於春秋末期,宋代才稱圓子,取“團團圓圓”之意。宋代有一位文人說這種食品是“秫粉包糖,香湯浴之”,並作16字贊一首:“團團秫粉,點點蔗霜;浴以沉水,清甘且香。”廈門圓仔將各地風味兼收幷蓄,有甜有鹹,有的白心,有的包餡,什錦、豆沙、棗泥、筍肉、豬油都有。
福州
亨崇說,早在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灶君之前,福州人便開始為新年而忙碌。按福州人傳統,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以後便不殺生,所以正月要食用的肉類就得在這之前準備。家中婦女把殺好的雞和豬吊在天花板上,等晾乾後燉熟,放在甕內用酒及多種配料醃製。
侯亨崇說,這樣一甕食品,不僅是團圓飯桌上的佳餚,往往還可以一直吃到正月底。
到了除夕,吃團圓飯前,福州人都要先祭祖,在眾多祭品中侯亨崇對馬蹄和年糕的印象最深刻。馬蹄長在田地裡,生命力很強,以馬蹄祭祖,有希望祖先保佑有關人家後繼有人的含義。
福州人的年糕跟本地市場常見的年糕不同,它的大小猶如一個托盤,口味也不一樣,所以每年福州會館都會替會員訂製年糕,好讓鄉親能品嚐到別具福州風味的年糕。
祭祖時年糕得切片油煎,然後盛在盤裡擺上供桌。福州人很重視年糕,除了祭祖,年糕也是團圓飯桌上的一道飯後甜品,即使不吃,飯桌上也少不了它。此外,紅糟雞、福州魚丸和肉燕也是福州人團圓飯桌上的美味食品。
福州人還有一個頗有趣的年俗。吃過團圓飯後,父母都要用衛生紙替小孩抹嘴,意思是童言無忌,若小孩說錯了什麼話,希望神明不會怪罪於他。
大年初一,福州人出門拜年之前,必須先祭天,竹篾飯是必備的祭品。飯是盛在一個竹篾編的容器中,當中要插一朵紙紅花,周圍則插上筷子,有向天祈福之意。
根據傳統這天福州人還要吃一碗太平面。那是用紅糟雞雞湯泡的面線,面裡還要加兩個雞蛋,現在也有人以鵪鶉蛋取代。顧名思義,太平面是吃平安的。
侯亨崇記得,福州人的元宵節也很熱鬧。遊神是一大節慶,響徹雲霄的鼓樂聲,簇擁的群眾,此起彼落的爆竹聲,把喜慶的氣氛推向最高潮。
侯亨崇於1959年20歲那年回到新加坡。這幾十年來,因為各種因素,福州人過年的傳統習俗已無法完整保留下來。
侯亨崇說,比如很多福州家庭都加入了非福州籍成員,為了適應不同籍貫成員的飲食習慣和喜好,這些家庭不得不加入一些非福州食品,使得團圓飯桌上的食品再也不是單純的福州食品了。
他說:“這是時代改變的結果,年長的福州人不應固執己見,在以和為貴的原則下,我們應順應時代作出適當的調整。”
漳州
除夕:韭菜年糕寄彩頭
按漳州習俗,除夕之夜,全家人都要歡聚在一起“圍爐”,吃年夜飯。年夜飯中,除要吃象徵全家團圓的魚丸、肉丸和寓有“食雞起家”之意的雞肉,以及表示 “年壽長久”的韭菜,還有各種極富地方風味的油炸食品、湯圓、年糕,特別是吃“烏龜豆沙年糕”(一種用刻有烏龜形狀的木模壓制而成、內包豆沙餡的年糕),則有益壽延年之意。此外,還有一種鹹味蘿蔔年糕,食用時需經火烤熱後再用紫菜包起來吃。它除了具有解葷腥、調口味之作用外,又含有來年“好彩頭”之祝願。
初一:“吃剩飯”盼有餘
正月初一早上,家人都要吃點紅糖線麵湯。糖,意為甜蜜;線面,意為長壽,即祈求全家幸福長壽。以甜線面及三碗乾飯插上紅紙花祭祀先人,紅紙花稱“飯春枝”,其中“春”與“剩”(富餘)在方言中同音,寓意家中糧食有餘。
早餐為素食,乾飯佐以“長年菜”(以豆腐及整株菠菜、韭菜、芥菜等做成)。漳州城區的長年菜是將厚末菜(蘈菜)一葉一葉剝下(不得用刀切),在水中燙熟後置於缽中,任其發酸。除夕“圍爐”時每人均要吃少許,其餘留到新年裡加到年飯的“菜尾”中,俗謂可以消食去膩。也有用芥菜代替厚末菜做長年菜。一般不煮新的飯而吃除夕特意多燜的飯,寓意年年有餘。
泉州
在泉州等閩南地區,過年餐桌上一定要有芥菜,芥菜在閩南方言中也稱“長年菜”;也有人家的餐桌上擺“韭菜”,“韭”與“久”諧音,寓意長壽。由蘿蔔和麵粉做成的蘿蔔粿在閩南人的過年餐桌上也必不可少,閩南人稱蘿蔔為“菜頭”,意為“好彩頭”。吃蔬菜時,通常不用刀切,整條蔬菜洗淨後連根煮熟,以祝父母長輩長壽。
莆田
“做大歲”和“白額春聯”福建莆田特有的.過新年風俗。
莆田市轄的莆田和仙遊兩縣,在宋、元、明、清四個朝代,都同屬於興化這一軍、路、府,因此習慣上只稱興化。興化人家俗例,從農曆新年正月初一早開始,親友登門互相拜望,叫做"拜年",說些吉利話兒,這種習俗全中國都一樣。但在興化,至今還沿襲"做大歲"、貼"白額春聯"的習俗——
"做大歲"
明嘉靖41年11月間,倭寇進犯興化,殺戮掠奪,至次年正月底始退,城中屍骸遍地,慘不忍睹。
農曆二月初二日,出外避難的人陸續回來,悲喜交集,既為倖存者慶幸,又為死者悲傷。此時親友之間急先互相探望,然後擦乾眼淚,重過春節,補做大歲,慶賀光復。
因家家都沒過大年節,便決定在初四夜補過。以後為了紀念那段慘痛的歷史,民間相約以除夕為小年夜,正月初四為"大年夜",亦稱"做大歲"(仙遊則是在初五"做大歲")。並以正月初二為"探亡日",這一天互不登門,以示對死難親人的哀悼。
後來因感到春節期間互不登門,終究不便,就變通為初一日如已到親友家拜年過,初二日就不必忌諱了。
"白額春聯"
全國各地春聯均為一色滿紅,唯獨興化春聯有一段兩寸長的白色聯頭,紅白相間,格外醒目。
相傳清兵入關後,實行高壓政策,濫殺無辜,不少人家因辦喪事貼了白聯。時值春節,清廷又強令家家戶戶貼紅聯,以飾"國泰民安"。有人在貼紅聯時,有意讓門上的白聯露出一小截,以示心有餘哀。各家起而效之,遂成"白額春聯"習俗,流傳至今。
盤點福建各地春節美食和習俗
閩西客家人
客家人“年湯”祭祖的過新年風俗
客家人過年是從農曆臘月二十四開始,到正月十五,也就是說,過年是從傳統的過“小年”開始。小年過後,家家戶戶準備年貨,炒粉皮、結米糖、炸豆腐,以及購買雞鴨魚肉、香燭爆竹之類。此外還少不了抽出時間來打掃庭院、擦拭門窗等。到了除夕這一天,家家早早地貼上對聯、年畫,然後準備年夜飯。年夜飯最講究的一道菜就是“年湯”,主要有大肉、蘿蔔、肉丸和菇類。吃年夜飯前要先做兩件事:一是給長輩端上熱氣騰騰的“年湯”;二是焚香祭祀祖宗、放爆竹。爾後,一家人才團團圓圓吃年夜飯,這一餐一定要吃點飯,表示吃到了“年飯”,長了一歲。飯後,年長者會為小孩包上吉利的“壓歲錢”,除夕才算過完。正月初一凌晨,男人們早早地便起來洗漱乾淨,然後點香燭、放爆竹,給長輩拜年。之後,裝上一盤粉皮、米糖、花生,這是一定要吃的,表示新的一年有“吃路”。這一天有很多講究,不撈飯、不掃地、不打水,更不能說不吉利的話。早餐也要吃齋,並以芹菜、豆腐為主,意為勤勞致富發財。
正月初二,客家人最重要的是殺一隻閹雞,把雞血淋在“紙錢”上,謂之“血錢”。早飯後,一家人便穿戴整齊,和家族人一起帶上香燭爆竹、茶酒齋飯,上墳祭祀祖宗。祭祀完畢後,家族人便開始一家一家拜年,一邊說著祝福的話,一邊喝著滾燙的酒。這一天,新媳婦還要和丈夫一起趕回孃家。正月初三,客家人便開始走親戚。
正月初五,各地的圩場開始了新年的第一個圩日,俗叫“開圩”。這一天,人們忙著趕場,各種玩具、小吃特別多,還有舞獅的、舞龍燈的,格外熱鬧。
正月初七一早,家家戶戶便用炸果、炸豆腐、臘味等湊成七種佐料煮稀飯,俗稱“七寶羹”,客家人認為吃了“七寶羹”,一年無病無災。直至正月十五過了元宵,傳統的過年才算結束。
在閩西,雞肉是客家人過年的重要菜餚,吃雞肉在這裡有特別的講究。按客家人風俗,雞頭應由長者吃,雞翅膀要給出門做活的男人吃,雞腿通常要留給讀書的孩子吃。
此外,客家人把過年餐桌上發生的諸事都看作“大吉大利”,如酒灑倒在桌上視為發財,碗被摔碎當作會添丁,筷子掉落了看成是有食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