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重陽節> 精選重陽節的作文300字彙總9篇

重陽節的作文300字

精選重陽節的作文300字彙總9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重陽節的作文300字9篇,歡迎大家分享。

重陽節的作文300字 篇1

  汽車載著我們,穿過老沱橋,沿著去碑木的公路飛馳。遠遠的,我看見一個塔尖,那就是我們去的目的地——高寺塔。

  下了汽車,高寺塔在我的眼前更清楚了,可以看見塔有幾層,但看不見塔基。為了看清高寺塔的真面目,我們開始向高寺塔進行。一路上,一群小鳥看見我們,嘰嘰地叫起來。竹子搖擺著身軀,發出沙沙的響聲,好像在歡迎我們的到來……來到塔下,可以更清楚地觀察高寺塔了。塔共有十層,大約有二十米高。整個塔的形狀像八角樓,一層比一層小。塔是用石頭一塊一塊堆砌成的,古時沒有水泥,又沒有現代化的工具,不知人們用了多少心血才建成的!我真佩服古代勞動人們的智慧和才能。我急不可待地爬塔,想去看個究竟。於是我邁開雙腳走在最前面。

  塔的梯子成螺旋狀,順著塔壁一層一層往上繞行。塔裡光線很暗,梯子是用石頭鋪成的,又徒鈾窄,只能一人走。我小心翼翼地扶著那牆壁,一步一步往上爬。爬到頂層,已經是上氣不接下氣了。

  我來到塔前,向下一望,整個內江城盡收眼底。我看見寬闊的馬路變成了狹窄的小路,彎彎曲曲的沱江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美麗極了!

  太陽偏西了,我一步一步慢慢地往下走,戀戀不捨地離開了高寺塔。

重陽節的作文300字 篇2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是金色的季節,也是菊花盛開的季節。今天我們正去參加濱湖新城菊花展的活動。

  門外一隻用菊花搭成的金色大牛正朝我們微笑。一陣風吹來,那浸著淡淡花香的空氣,沁人心脾的空氣,路過的行人都醉了,陶醉在一片花香之中。車子開過,一朵朵菊花整齊的擺放著,有的搭成了姿態萬千開屏的孔雀,有的像一條生龍活虎的長龍……

  我們踏進菊花館,立刻被眼前的菊花吸引住了:粉的,黃的,白的,紅的等等。各式各樣的菊花應有盡有。瞧,這朵名“火紅”的紅色菊花乍有火焰奔騰的氣勢;看,那朵叫“英姿颯爽”的粉色菊花也盡顯它的雄姿………我最喜歡的要屬一朵叫“皇尚”的黃色菊花了,它比其他花都要大,開得正豔,幾層花瓣圍著花蕊,好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在仔細一看,這菊花十分大氣,還真有點像“皇上”的風範呢!

  看著這些盛開的菊花,我不禁想起了黃巢的詩句:“沖天香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雖談不上“滿城”,但已是20萬菊花齊開放。

  風中搖的菊花給人以無限的遐想。多麼美呵,盛開的菊花!

重陽節的作文300字 篇3

  小時候,我只是一個孩子。每次考試領到“三好學生”的時候,我都會得意忘形的纏著奶奶買棉花糖,一圈一圈形成氣球形狀很有趣的。每次我都吃得興高采烈的,狼吞虎嚥的場面頗為壯觀。而且,,每次挑三揀四,非要吃距離家幾里之外龍溪口福爹做的那種。因為福爹做的棉花糖夠大個夠甜,做的時候還會說一些很逗的順口溜。小孩子都願意跑到他那裡去圍觀,但是湊熱鬧的居多,真正買棉花糖的很少。所以一群子夥伴當中如果有誰吵著讓爸爸,媽媽買棉花糖成功,當中大口大口吃得噴噴香,那是一件很讓別的孩子羨慕的事情。當然,多數孩子的爸爸,媽媽碰到這樣的事情多了,也就不買他們的帳了。奶奶對我卻格外的寵愛。總是慈眉善目的,臉上洋溢幸福的微笑。一隻手端著獎狀,不厭其煩的看過一遍又一遍,另一隻手則非常有節奏的拍著我的後腦勺。說一些諸於我很有出息很有志氣的話。然後背起我,或者牽著我的手,去距離家幾里之外的龍溪口,吃福爹做得那種夠大個夠甜的棉花糖,聽一些很逗的順口溜。一路歡聲笑語,一路陽光燦爛。現在再也沒有吃過棉花糖,偶爾看見馬路旁邊有做棉花糖的機器,卻再也沒有當時那種喜形於色的神情。

  那種喜形於色的神情。

重陽節的作文300字 篇4

  “又是九月九,重陽節,難聚首,思鄉的人兒飄流在外頭”。一首“九月九的酒”在今天恰恰應景。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就這麼跟我們見面了,可惜背後是無數父母盼兒早歸卻失望的酸澀。

  作為我國傳統節日的重陽節,這一天本該是全家團聚,登高望遠,出遊賞秋,遍插茱萸,觀賞菊花的一天。可惜現在大多的年輕人在外打拼,很少回家和父母聚在一起,過年時也是難得一見,更別提重陽節殷殷期盼兒歸的日子,更是讓無數的父母想念外出的子女,流落出傷心、失望的神情。

  其實,在這麼一個有意義的日子裡,呼籲大家多關心自己的家人,即使不能及時回來過節,也要打電話跟父母叨叨幾句,這才是這個節日的意義啊。而且我發現現在過洋節的年輕人比比皆是,到了傳統節日的時候反倒有些忘本了,這樣的現象多了,影響我們自己對傳統文化的瞭解,也逐漸讓這些文化消失,我們應該多參與自己民族的文化活動,作為華夏兒女,傳播文化,傳承五千年的文明,這才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

重陽節的作文300字 篇5

  在金秋送爽,瓜果飄香的時節,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重陽佳節,重陽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又稱“登山節和菊花節。

  重陽節是令人興奮的節日,也是令人高興的節日,也是所有老年人的節日。每當重陽節的時候我都會會老家去給爺爺奶奶送去祝福,祝爺爺奶奶身體健康,節日快樂!當我送去祝福的時候,爺爺奶奶會高興的合不攏嘴,還誇我是個聽話懂事的孩子,說的我都有點不好意思。

  我記得去年重陽節,我也回了老家,那時爺爺奶奶都不在家,我特傷心,因為我給爺爺奶奶帶去了我我精心製作的祝福。就在這時,爸爸看出了我的心事,就對我說,不要哭,你爺爺奶奶在地裡幹活了,這是我也忽然想起爺爺奶奶幹活的地方了,我就和爸爸一起去找爺爺去了。當我快到地方的時候,我就大聲喊爺爺奶奶,說;爺爺 奶奶我給你們好東西,那是我為爺爺和奶奶精心製作的節日卡片,上面寫著我對爺爺奶奶的祝福。

  一年一度的重陽節,是所有老人的節日,我祝所有的老人節日快樂,身體健康,天天快樂!

重陽節的作文300字 篇6

  今天,我依舊像以前一樣,坐上公交車去上學。

  在路上,我發覺今天好像特別熱鬧,有一些xx排著隊,擊著大鼓,拿著凳子,在“砰……砰……”的大鼓下快樂地走著,公交車內很熱鬧。有的在親切地交談;有的看著寫在公交車前“祝xx們身體健康”這幾個字出神,還流露出笑容。我有禮貌地向一位老太太問:“老奶奶,今天是什麼日子?”“今天是九九重陽節。”老奶奶慢慢吞吞地回答,還帶著一種自豪感。

  這時,我不知不覺就想起了爺爺,想起爺爺那慈祥的笑容,溫曖的懷抱,他給了我一個快樂的.童年。記得每次爺爺出去,我就像是一條“小尾巴”一樣和爺爺形影不離。每當傍晚,我們來到人民路的香樟樹旁聽著xx們拉二胡,有的人乾脆在音樂伴奏下起舞,爺爺也邊學邊哼,邊唱邊笑,我也在一旁蹦蹦跳跳,開心極了!

  爺爺給了我一個快樂的童年。爺爺走了,臨終前,他給我說了一句話:“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在這句話的激勵下,我發奮學習,讓九泉下的爺爺能夠安息。

  現在,我身邊的xx只有外婆一個了,我們要好好對她,滿足她的願望,讓她有個安祥的晚年。九九重陽,謝謝你!是你讓我懂事了。

重陽節的作文300字 篇7

  今天是重陽節,又叫作登高節,是我們要記得尊老,敬老的日子。

  所以老師佈置的一項作業,就是幫家裡的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這是我兩眼發光,終於可以幫爺爺奶奶做事了。回到家放下書包,我就擼起袖子,跑到了奶奶的面前,問:奶奶今天有什麼事可以幫我嗎?什麼事都可以哦!奶奶思考了一下說:“乖孫女,今天怎麼這麼勤奮了呢?好吧,我就讓你拖地吧。我相信對於你來說特別簡單。”我一。聽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速度衝向陽臺,拿起拖把打了一桶水,把拖把布擰乾。

  我開始用力的拖著地上的汙漬,認認真真的從前往後拖,再從後往前拖。時不時的在地板上噴一點威猛先生。盡力的學著奶奶平時做家務的樣子,過了十分鐘,分鐘20分鐘,一個小時,我把地拖完,本來以為很簡單的本來以為很簡單的事,沒想到要做這麼久。奶奶幹家務也真不容易呀,以後要多幫幫她!

重陽節的作文300字 篇8

  九月初九重陽節,登高望遠,秋高氣爽。

  它不比端午節,人人熱得汗流浹背,更比不上元旦節,人人冷的寒蟬哆嗦。所以這個節日我非常喜歡,因為它更是一個讓人表達愛心的節日。

  因為重陽節也是老人節嘛,所以我和爸爸媽媽回到了爺爺家。車子飛快地跑著,一排排小樹向後倒移著,仰望天空,天是那麼的藍,陸渾水庫的水是那麼的清澈,不知不覺中回到了爺爺家。媽媽買了肉和菜,大人們在廚房裡忙著。爺爺趕著羊群回來了,我忘盆子裡倒了清水等著羊群回來喝。這時,聽到爸爸在咕咕的叫喚,原來是雞家族邁著歡快的步子回來了,我趕緊拿了玉米剝了下來餵它們吃,它們開始瘋狂的搶食,還咯咯的叫著,好像在說:“謝謝你,小主人。”

  一會兒豐盛的午飯做好了,我忙洗了手,看著那香噴噴的炒雞蛋,冒著香氣的紅燒肉,我急不可耐。趕緊搬凳子給爺爺奶奶發筷子,爸爸媽媽直誇我長大了,懂事了。爺爺奶奶說:“真是個好姑娘!”

  開飯嘍!吃著香噴噴的飯,聽著大人們的表揚,我心裡別提多高興了。

重陽節的作文300字 篇9

  農曆九月九日,是我國傳統的重陽節。我國古代以“六”為陰數,“九”為陽數,九月九日正好是兩個陽數相重,所以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的起源可追溯到西漢初期,但其名稱見諸於記載卻在三國時代。古老的重陽節風俗雖多,但主要是登高、插茱萸、賞菊和飲菊花酒。

  九月重陽,天高雲淡,金風送爽,正是登高遠眺的好季節,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陽節的重要習俗。據西漢時的《長安志》記載,京城長安城外專門築了一個高臺,每逢重九,帽子上插著茱萸的人們紛紛登上高臺,遊玩觀景非常熱鬧。到了三國和晉代,登高活動更為普遍,歷代詩人留下許多“重陽詩”、“登高詩”。詩人李白寫道:“九日天氣晴,登高無秋雲,造化闢山嶽,瞭然楚漢分。”

  登高之俗始於西漢,劉歆《西京雜記》雲:“三月上已,九月重陽,士女遊戲,就此祓禊登高”作者將重九與重三相對,並指出了登高驅邪免禍的用意。

  重陽前後,菊花盛開,賞菊飲酒便成了節日另一重要習俗。我國是菊花的故鄉,自古培種菊花就很普遍。用菊花泡的酒,既能防止疫病,又可益壽延年。每逢節日,除登高插茱萸外,親友們三五相邀,同飲菊酒,共賞黃花,確實別有一番情趣。特別是詩人們,賞菊飲酒,吟詩唱酬,給後世留下不少佳句。

  王維詩云:“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為後世所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