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揚州> 關於揚州遊記作文彙總7篇

揚州遊記作文

關於揚州遊記作文彙總7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揚州遊記作文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揚州遊記作文 篇1

  早就聽說揚州瘦西湖的景色十分靈動秀麗,我的腦海裡常常浮現著她的樣子:清澈的河水,悠悠的木船,湖邊古色古香的建築……幸運的是,沒有經過太久的等待,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媽媽冒著酷熱,乘車來到了我渴望一見的揚州瘦西湖。

  來到瘦西湖,一眼望過去果真就如一幅美麗的風景畫!湖水碧波盪漾,波光粼粼,湖面上不時有幾條別具特色的遊船來回穿梭。清清的湖水裡,數不清的鯉魚在水中追逐嬉戲,不時濺起一朵朵亮晶晶的水花。當然瘦西湖最出名的要數荷花,瘦西湖的湖面上到處可見碧綠的荷葉,望不到盡頭,嬌嫩的荷花點綴在荷葉中,隨著微風輕輕搖擺,散發著清新脫俗的氣息。

  我們沿著瘦西湖湖岸漫步,湖邊栽上了大量的桃樹和柳樹,這應該就是唐代詩人李白在春天賞花時所寫詩句中描寫的“花紅柳綠”的景象吧。我們徜徉在柳樹叢中,柳樹垂下的枝條宛如一位少女柔順的長髮,柳葉不時輕拂著我的臉,感覺舒服極了。

  除此之外,瘦西湖還有許多風景秀麗的景點,如白塔晴雲、春流畫舫、望春樓和二十四橋等,它們連同水中的座座亭臺樓閣、水面上的座座古老小橋,構造出一幅清麗的山水畫長卷。

  瘦西湖的景色果然名不虛傳,雖然遊玩的時間有限,她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後若有機會,我還想和爸爸媽媽再來這裡遊玩,到那時瘦西湖又將是怎樣一番景象呢?

揚州遊記作文 篇2

  在花朵爛漫盛開的五月,花紅柳綠,到處倒是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我們在研學遊中,領略了美麗的南京和揚州無與倫比的風貌。

  話說“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空來江自留”,我們到達的是“六朝古都”南京,在南京的那一天裡,我們去往美麗的銀杏湖樂園,它坐落於南京的江寧區,那是一個有風景區又有玩樂遊戲區的一個旅遊景點,其中有海盜船,雲霄飛車,60米高得自由落體……一個個驚險刺激的專案讓你欲罷不能,流連忘返,有敢於挑戰的衝動,又有一點點微微的膽怯。而在兒童主題館區,用旋轉式的方法再現“天鵝湖”“灰姑娘”……童話中的場景,讓我感受到了童話世界之間的美好。

  在風景區,柳樹靠著河生長,把那一池的碧水當作自己梳妝的鏡子,打理著新長的枝條。

  又說“煙花三月下揚州”,在揚州,我們去了何園,它坐落於江蘇省揚州市的徐凝門街,又名“寄嘯山莊”,是一處始建於清朝中期的中國古典園林建築,被譽為“晚清第一園”,那裡有一個個奇形怪狀的石頭,形態各異,甚至有些石頭可以在白天或是晚上可以領略到不同的顏色,成為一個個美麗的風景。透過一個個古典的百葉窗,看到的是一片桃紅柳綠,頗有一番世外桃源的意境。

  而大名鼎鼎的'瘦西湖也留下了我們的足跡,樹大如盆,留下一塊塊陰涼,我們漫步在鵝暖石的臺階上,清風拂面,柳枝照水,來到了釣魚臺的中間,陽光緩緩地灑在湖面上,波光粼粼,那些星星點點的閃光點奪目的耀人。

  在瘦西湖大門口,一張合照綻現了我們年少的模樣,定格了美好的一刻,悄無聲息地告訴我們旅行的時間再緩緩地爬過。

  這就是我們兩天的旅行,促進了同學們之間的交往,定格我們美好的友誼,讓我們更加和諧,一起攜手奔向閃耀的明天。

揚州遊記作文 篇3

  要去揚州啦,好激動啊!天還沒亮就從家出發。很快,我們坐上了客車,車上每個人都很激動,每個人的心中都充滿期待,揚州我們來嘍!經過一路的奔波,我們終於到達了目的地。

  瘦西湖,這是我做夢都想來到的地方,曾做夢來到這裡,夢裡的瘦西湖,那麼美,然而現實的景色卻更美。來到這,發現這裡的景色好誘人,祈禱時間停留在這一刻吧。

  時間總是過的這麼快,我們安頓下來之後,便在揚州繁華的夜色中入睡。第一次感覺和父母的距離這麼遠,還是有點想家的感覺。

  我和宋文軒起得很早,我們這一次好自覺,還把被子疊了起來。個園是我們遊的最後一個景點了,竹林、春夏秋冬美景一一映入我眼簾。高雅端莊的建築風格彷彿讓我回到了古代。

  返程前,我們來到了毛絨玩具批發市場。我也買了些揚州的玩具,回去送給爸媽,送給同學。

  真的不想離開這裡,但又不得不離開這裡,繁華又冷清的城市,我要離開了。其實在車上也是可以找一點樂趣的,如:偷拍光哥睡覺、大家一起打撲克、欣賞一下路邊的油菜花。但是更大樂趣就是在這兩天中,我明白了時間過得飛快,以後要好好珍惜時間!

  揚州,美麗又繁華,這兩天的行程已告一段落,而我們應該去勇敢地面對時間,勇敢地面對以後的學習、生活。這兩天過得好充實,好快樂。

揚州遊記作文 篇4

  “古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陽春三月,正是去揚州的好時光。這個週末,我們全家出動,一睹揚州美景。

  第一站,我們就來到了揚州最有代表性的景點——瘦西湖。來到瘦西湖,迎面就是長堤春柳,漫布在小徑上,看三步一桃、五步一柳。讓人沉浸在濃濃春意之中,此時春姑娘早已掠過瘦西湖的每個角落。桃花都開了,遠遠望去,就像一個個可愛的小娃娃,在樹上飄來飄去。還有瓊花和繡球花,瓊花是揚州的市花之一,白裡透紅,聞聞芳香撲鼻;繡球花則是一團一團,一簇一簇的,要是你眼睛不仔細看,還真以為是樹上長繡球了呢!

  走了一會兒,就到小紅橋了,小紅橋上人山人海,站在橋上聽導遊講解,原來這是瘦西湖園林的分界線:一邊是南方園林的典雅,一邊則是北方園林的雄偉。遠處望去,發現左邊有一座白塔和一座別緻的小橋。導遊又告訴我們,這座橋叫五亭橋,是由五個漂亮的亭子組成的,別名又叫蓮花橋;白塔是為乾隆和康熙皇帝所造的,塔頂上的葫蘆本是用黃金做的,可被兇惡的日本人搶劫後被改成銅製的了。最後我們依依不捨的走了。

  揚州,我回了,但我會永遠記住你的!

揚州遊記作文 篇5

  揚州是一座擁有著古色古香建築的城市。瘦西湖是揚州最出名的景點之一。

  比賽的休息日,我和爸爸一起來到了瘦西湖。走進瘦西湖,頓時被景色給迷住了,清清的湖水在微風的呼喚下閃爍著波光粼粼的漣漪;一條條褐色的船隻在悠閒的滑動。

  看到了眼前的美景,我迫不及待對爸爸說:“我們也坐船遊瘦西湖吧。”

  坐在小船上,我一邊欣賞周邊的美景,一邊輕輕地滑動手上的船槳。兩面的垂柳隨風飄動,跳著舞蹈;蟬在樹上“知了”地叫,好像在和我們打招呼,金燦燦的陽光照耀著湖面,真如同進入仙境一般的美啊!

  瘦西湖不僅風景美,還有著一段歷史。傳說,皇帝來這兒釣魚,可是每次釣上來的都同一種魚,他覺得很奇怪,就問大臣:“我今天來這釣魚,為什麼釣上來的都是同一種魚?”大臣回答:“這一種魚肯定聽說今天皇上要來,就爭先恐後地咬誘餌,希望自己能成為皇上的盤中餐,這樣它在水中地位更高了。”皇上聽了哈哈大笑。

  瘦西湖的景色果然名不虛傳啊。

揚州遊記作文 篇6

  今天是星期天,由揚州景區和日、晨、晚報組織的16個省4千多名小記者相約揚州的活動開始了。

  我與施老師,徐正鵬等人上了車。過了漫長的時間總算到了揚州。一下車我們便被外面的風景所迷住了,紛紛拿出相機按下了快門。我們首先來到了“第一園”,這裡可是傳統的四合院!聽導遊所說這裡是古代一位姓何的官員的住宅。我抬起頭看這二十幾米的院門便能體會到這所住宅的宏偉,院門頂上其實是一幅石雕圖,由鳥中之王鳳凰和花中之王牡丹結合起的“風吹牡丹圖”。剛走進院,我們再次被吸引住了,一個似船的建築物高將近三、四十米,就像課文中所描述的寶船一樣,可誰知這似船的建築物竟是主人的客廳,讓人連連讚歎······

  接著我們又來到了“個園”,說起這個名字可有一段歷史呢!原主人愛石、竹、樹如命,特別是這個竹,可主人很有詩意不想讓別人很快猜透他的愛好,便有了很奇妙的想法。竹葉是三片,倒過來就是“個”字,於是便取名“個園”。進“個園”首先要穿過一片竹林,此時能體會到竹子頑強的精神,這可是有幾百年歷史的竹子呀!其中最有特點的是“石骨竹”,這種竹子十分的粗,不管什麼時候都是黃色的且十分怪異,這長一小塊如石頭的東西那也長一塊,雖怪但它們仍然挺的直直的。出了這片竹林面前是一棵巨大松樹,如同一個大巨人,地上的告示牌說到XX年止已有了150年的歷史了,抬頭看這棵松樹至少有八九十米,和旁邊的古宅比起更是高了。對了,石在哪裡呢?哦!原來就在旁邊。有可看性的、有春、夏、秋、冬石和12生肖石。拿個最有代表的冬石吧,你站在這座大石塊上沒什麼感覺,但往後一退再看這座冬石上面就像鋪了一層白雪一樣·····

  這次去揚州真不枉此行,不僅讓我遊覽了一番,還讓我知道了古代人民的高超手藝!

揚州遊記作文 篇7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波三月下揚州。金秋九月,丹桂飄香的季節,把自己重新交給自然,帶著夢想,背起行囊,再次遠行!奔波8個城市,跨越中國南北兩端,像當年的大旅行家徐霞客一樣遊歷千山萬水!夢裡江南之行的第一站—揚州,我來了……

  駛過我國第一大跨徑的組合型橋樑,長達35.66公里的潤揚長江大橋,低頭俯瞰長江之水奔流東去,終於由鎮江進入到揚州地界,映入眼簾的是一座清新、秀美的城市,綠影婆娑的綠化帶、整潔的街道、拔地而起的樓群,沒有嘈雜的汽車喇叭的鳴叫,安寧、愜意!

  揚州,歷史文化名城,距今有2490年文字可考的歷史,自古就有“蘇北門戶”之稱。是聯合國人居獎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中國森林城市。“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揚州城,素來是人文薈萃之地,風物繁華之城,有眾多的名勝古蹟和雅緻園林。

  華燈初上的夜晚,來到淮揚人家,品嚐著揚州菜的三頭(拆燴鰱魚頭、扒燒整豬頭、蟹粉獅子頭),一道大煮乾絲,充分考驗了廚師的刀工,乾絲切得細如火柴梗,煨在已經煮得雪白的湯料裡,味道非常鮮美。而比這些大菜更出名的則是各色揚州點心和小吃。點心有:三丁包子、千層油糕、雙麻酥餅、翡翠燒賣、乾菜包、野鴨菜包、糯米燒賣、蟹黃蒸餃、車螯燒賣、雞絲卷。小吃有:筍肉鍋貼、揚州餅、蟹殼黃、雞蛋火燒、鹹鍋餅、蘿蔔酥餅、雞絲卷、三鮮鍋餅、桂花糖藕粥、三色油餃。僅僅看到這些名字就已經讓人垂涎欲滴了。揚州的飲食文化聞名海內外,揚州菜餚與魯菜、川菜、粵菜被並稱為中國的“四大菜系”。揚州菜也稱為淮揚菜,淮揚菜的發展經歷了一千多年悠久的歷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因此很早以前就確立了中華第一大風味菜系的地位。

  由新區穿越筆直的文昌路來到老城區,道路左首邊一棟棟小樓灰瓦白牆、飛簷翹角,典型的徽派建築風格。唐宋元明清,從古說到今。那座從唐代儲存至今的石塔,經過一千多年風霜雨雪的洗禮,雖有些陳舊,但在兩棵巨大的銀杏樹的傘蓋下依然巍然矗立,而那條筆直的交通隔離帶在它的身邊也優雅地轉了一個角繼續延伸開去;建於明代萬曆年間,因是揚州府學的魁星樓,名曰“文昌閣”的建築,古樸、典雅,巧妙地形成了文昌路和汶河路交叉處的環島設施。來到淮揚第一樓的富春茶社喝上一杯早茶,再品嚐一下揚州特色點心,看著不斷有外地遊客湧入店堂,繁忙但不嘈雜,悠哉悠哉。沿路兩旁的老街鋪裡擺著廚刀、修腳刀、理髮刀,這就是聞名遐邇的揚州“三把刀”,真正感受古老與現代文明在這裡的完美結合。

  揚州園林自古就聞名遠播,在當時,由於揚州的鹽商富甲天下,使他們有大量的財富來建造園林,非常奢華,僅揚州城內私家園林最盛時就達200多處。揚州園林不但具有皇家園林的金碧輝煌與高大壯麗,且具有大量江南園林中的建築小品,風格自成一派。

  我們遊覽的何園又名寄嘯山莊。園主何芷舠,其家族為與北洋大臣李鴻章、光緒帝師孫家鼐進退與共的姻親三大家族,他從湖北漢黃德道臺任上壯年致仕,歸隱揚州,於光緒九年斥巨資良材建造大型私家住宅園林。

  該園建築佈局由東園、西園、園居院落、片石山房四個部分組成,以兩層串樓和復廊與前面的住宅連成一體。環環相扣、內外有別、中西合璧、居遊兩便的人居環境,中國私家園林的建築審美和居遊功能在此達到高度和諧與極至完美。

  東園的主要建築是四面廳,為一船廳,單簷歇山式,帶回廊,面闊15.65米,進深9.50米。廳似船形,四周以鵝卵石、瓦片鋪地,花紋作水波狀,給人以水居的意境。以此建築為主景,南向的明間廊柱上,懸有木刻聯句“月作主人梅作客,花為四壁船為家”;廳北有假山貼牆而築,參差蜿蜒,妙趣橫生;東有一六角小亭,背倚粉牆;西有石階婉轉通往樓廊;南邊建有五間廳堂,三面有廊。

  何園有冠蓋中國造園藝術的四個“天下第一”,其中特色建築之冠——享有“天下第一廊”美譽的1500米複道迴廊,構成園林建築四通八達之利與迴環變化之美,在中國園林中絕無僅有。

  其他四個第一是片石山房的“天下第一山”,是畫壇巨匠石濤和尚疊石的“人間孤本”,在這裡無論春夏秋冬,都可以欣賞到陰影圓缺不同時間的月亮,從彎彎的月牙到一輪皎潔的滿月。玲瓏剔透的岩石中的一個圓洞,利用光學的折射原理在湖面上形成的一種倒影。只要你挪動腳步,亦步亦趨,行進中就可以觀賞到不同形狀的月亮。迴廊上的“觀園鏡”,可通觀全園景色,給人以“山外青山樓外樓”的景觀印象,充分體現了建築藝術與自然景物融為一體之美。“水中月鏡中花”即為此景。

  藉助一串串開在複道迴廊上的漏窗、空窗組成的花窗帶,被人們稱為“天下第一窗”;何園中水心亭是一座中國少有的水心戲臺,被稱為聽戲“天下第一亭”。我們去時正值清荷飄香,錦鯉遊戲水間。一棵巨大的楓樹枝繁葉茂,再過一段時間定會是楓葉如丹的一處勝景。在這裡到處可以欣賞到茂密的修竹,還有那一叢叢秀美的南天竹,在亭畔、在巖腳都能找尋到她清麗的蹤影,彷彿讓我置身於秀冠江南的木瀆。

  何園是清代後期揚州園林的代表作,與蘇州園林靈透清秀的風格不同,這裡更注重園林內的建築雕飾。是揚州的園林特色和風格的體現。漫步何園,迴廊曲折,複道行空,假山貼牆,鳥棲庭樹,“丘壑宛然,游魚驚水……宛若“鳥飛屏風裡,身置仙境中”。

  品味著主人獨具匠心的建築設計理念,瀏覽著豐富多彩的家族人的故事,不禁感嘆這座傳奇的園林。古運河畔的晚清第一名園——何園就這樣吸引著眾人的目光來探尋她的芳蹤。

  來到揚州,最不能夠錯過的就是瘦西湖了。瘦西湖位於揚州市西北部,因湖面瘦長,而稱“瘦西湖”。窈窕曲折的湖道,串以四橋煙雨、徐園、小金山、吹臺、五亭橋、白塔、二十四橋、玲瓏花界、熙春臺、望春樓、吟月茶樓、湖濱長廊、石壁流淙、靜香書屋等兩岸景點,儼然一幅天然秀美的國畫長卷。湖面迂迴曲折,迤邐伸展,彷彿神女的腰帶,媚態動人。

  進入園內,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在空氣中瀰漫開來,仔細尋覓甬道兩旁一棵棵桂樹上盛開的小小的金黃的桂花,不用湊到跟前,那淡淡的清香已經讓你醉了。潔白的瓊花在這個季節已經實屬罕見,很小很小的花瓣吐露著芳香,昭示著它頑強的生命力。

  一場小雨如約而至,細密的雨絲無聲地灑落在湖面上,朦朧的景象讓你不由地驚歎,不用打傘,就這樣恣意地徜徉在瘦西湖畔,如痴如醉。煙雨江南終於看到了你極致的一面。雕欄畫棟的遊船,長堤垂柳,釣魚臺,五亭橋,白塔,波光漣灩的瘦西湖如一位清純的江南女子款款而來。

  五亭橋不但是瘦西湖的標誌,也是揚州城的象徵。它建於清乾隆二十二年,至今已有了兩百多年的歷史。五亭橋的橋墩由12大塊青石砌成,形成厚重有力的“工”字型橋基。橋上建有極富南方特色的五座風亭。每到滿月之夜,五亭橋下十五個橋洞中每個洞都含著一個月亮。15個圓月倒懸水中,爭相輝映,泛舟穿插洞間,別具情趣。

  二十四橋出自唐代著名詩人杜牧的詩句“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末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蕭”。二十四橋由落帆棧道、單孔拱橋、九曲橋及吹蕭亭組合而成,中間的玉帶狀拱橋長24米,寬2。4米,橋上下兩側各有24個臺階,圍以24根白玉欄杆24塊欄板。關於二十四橋到底指那座橋,至今眾說紛紜。只見煙雨濛濛中的玉帶橋好似天空中凌空而至的一條玉帶連線起兩旁的樹木和亭臺,好美的景緻!

  白塔相傳1784年,乾隆皇帝第六次坐船遊覽揚州瘦西湖。從水上看到五亭橋一帶的景色,不由遺憾的說:“只可惜少了一座白塔,不然這兒看起來和北海的瓊島春陰就像極了。”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財大氣粗的揚州鹽商當即花了十萬兩銀子跟太監買來了北海白塔的圖樣,當晚連夜用白色的鹽包堆成了一座白塔。這就是在揚州流傳至今的“一夜造塔”的故事。

  瘦西湖全長4.3公里,遊覽面積30多公頃。湖區利用橋、島、堤、岸的劃分,使狹長湖面形成層次分明、曲折多變的山水園林景觀。

  在清秀婉曲的瘦西湖兩岸,綴以熔南秀北雄於一爐的揚州古典園林群,形成移步換景、相互因借的山水長軸;名寺古剎和古城牆垣綿延相屬,名勝古蹟和歷史遺存散佈其間。風韻獨具的自然風光和含蘊豐厚的人文景觀相映生輝,是鑲嵌在歷史文化名城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揚州——這塊大運河滋潤的古老土地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現代著名散文家、教育家、詩人、學者和民主戰士朱自清的故居就坐落在安樂巷的27號院中。睹物思賢,人們彷彿看見先生伏案筆耕的“背影”。因為時間匆忙,沒有來得及到先生的故居瞻仰,留下些許的遺憾。相信霞客還會再來到這裡,在濛濛細雨中仔細體會,讓秀美江南如一幅錦繡畫卷展現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