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揚州> 【實用】揚州作文集錦六篇

揚州作文

【實用】揚州作文集錦六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揚州作文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揚州作文 篇1

  我的家鄉揚州是一個文化古城,聽爺爺奶奶說以前的揚州沒有現在這麼繁榮。可如今的揚州比以前大了幾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的家鄉最大的變化還是這古運河。站在渡江橋、解放橋上,處處都能見到運河邊上翠綠的垂柳,色彩鮮豔的桃花,綠蔭蔭的草地。運河裡的水清清的,魚兒在悠閒的遊動,河面上泛著細細的波紋,陽光照耀下,河面金光閃閃,猶如金色的五線譜。魚兒是跳動的音符,譜寫了一支動聽的歌。晚上的運河更加美輪美奐,在五顏六色的燈光照射下,我們彷彿置身遙遠的仙境。

  我的家鄉風格不一的園林就是運河邊上鹽商的住宅。它們風格各異,有的以竹為主的,有以亭臺樓閣為主的。這幾年人們對它們進行了修善,使它們變得更具特色,美麗非凡

  以前,我們住的都是低矮的平房,但如今,只見一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已呈現代城市的風景與氣派。現在人們上樓,都不用自已爬樓了,直接坐電梯想上幾樓就上幾樓,反正幾秒鐘就到了。

  祖國每天都在變化著,我們的家鄉也在迅速變化著,寬敞平坦的大道、氣勢雄偉的潤揚大橋、星羅棋佈的公交車、計程車,揚州雙東歷史街區新景……比比皆是,美不勝收。我相信這座城市將會越來越絢麗奪目。

揚州作文 篇2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國慶節期間,我們一家去南京三日遊。揚州瘦西湖是南京三日遊的最後一站。

  那是個風景優美的地方。我們先來到盆景園,裡面有各式各樣珍貴的花草樹木,有五針松、三角梅、一品紅 ……

  觀賞完花木,我們就來到了湖邊,只見 一泓曲水宛如錦帶,如飄如拂,時放時收,較之杭州西湖,另有一種清瘦的神韻。 湖上橫著幾艘遊船,船上有人舞著扇子在唱曲,引得遊人駐足聆聽。湖旁邊的柳樹彷彿一個個姑娘甩著長長的綠辮子,臨水照影。

  湖邊的花叢裡有些開敗的瓊花,那是揚州的市花。它的果實紅紅黃黃的像豆子一一簇簇掛在枝頭上。

  沿著湖邊,我看到了一個石碑,上面寫著“二十四橋”。二十四橋的名字有好幾種說法。有的說古時有二十四個美女,坐在二十四條船上,後來為了紀念她們就建了一座橋叫二十四橋;有的說二十四橋是指揚州的第二十四座橋 …… 不過現在的這座橋是後來造的,二十四個臺階,二十四根欄杆。

  最後,我們又來到了壯觀的五亭橋,它是揚州的標誌。 五亭橋上建有五座風亭,挺拔秀麗的風亭就象五朵冉冉出水的'蓮花,所以它又叫蓮花橋。 秋風吹來,簷角的鈴鐺丁丁當當地響著,在這鈴鐺聲中我們結束了南京之旅。

揚州作文 篇3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我的家鄉揚州不僅有精緻婉約的風景、潔白靈動的瓊花、幽長深遠的一米小巷,還有令人食指大動的淮揚菜。而在淮揚菜中,最簡單快捷,家喻戶曉的就要數揚州蛋炒飯了。

  相傳隋朝越國公楊素十分愛吃“碎金飯”。有一次他跟隋煬帝一起來到揚州遊玩,便將這種美食帶入民間。經過千百年的演變,代代相傳,就成了今天的揚州蛋炒飯。下面就讓我們揭開它的“廬山真面目”吧!

  一盤剛出爐的蛋炒飯,看上去顆顆金黃飽滿,可謂“黃金裹白銀”也。那麼何為“金裹銀”呢?所謂“金裹銀”就是金黃的蛋黃包著雪白的米粒,要求每一粒米上都裹上一層薄薄的蛋黃,猶如一朵白嫩的蓮花襯上金黃的葉子,又似含苞待放的茉莉,更像一顆渾然天成、巧奪天工的鏤金玉石。除了“金”“銀”兩色外,還可以加入蝦仁、黑木耳、火腿粒、黃瓜粒等,使蛋炒飯更具營養,五顏六色,令人食慾大增。

  這蛋炒飯不僅賣相好,味道更是鮮美無比。米粒剛入口時,鋪天蓋地的是濃濃的蛋黃味;細細咀嚼後,香甜的米香接踵而來。米粒鬆軟而又富有嚼勁,在唇齒之間穿梭,米香盡情地散發到口腔的任何一個角落,讓味蕾之花綻放於口,真是唇齒留香!接著,其他的味道也迫不及待地一擁而上,不管是蝦仁的鮮美,還是黃瓜、木耳的爽脆,又或是白果的微苦,都天衣無縫地分解了蛋黃的油膩。吃完後,不油不膩、鮮爽宜口,卻又鮮中帶苦,彷彿品味人生一般,牽起陣陣感慨,讓人回味無窮!

  這樣色香味俱佳的蛋炒飯做起來也並不複雜。準備一些 隔 夜 飯 和以上提到的各種食材,再熱鍋倒油,放入兩三個蛋黃,注意不需要蛋清,只取蛋黃,翻炒一會兒。最重要的是把 隔 夜 飯倒入鍋中,不停翻炒,放入鹽、味精等輔料。要讓每一粒米受熱均勻,讓每一粒米都浸透每一種食材、輔料的香味,這樣做出來的蛋炒飯才勻稱有味。這是做好蛋炒飯的精髓所在!

  現在,揚州蛋炒飯已經名揚海外。它代表的不僅僅是揚州,不僅僅是淮陽菜,更是傳遞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辛勤,彰顯了中華民族傳統飲食文化的底蘊,證實了中華民族五千年曆史文化的悠久。

  點評:小作者用精準靈動的文字和細膩生動的描寫,給讀者呈現了一份色香味俱全的揚州炒飯。而小作者獨特的感悟,如“……鮮中帶苦,彷彿品味人生一般,牽起陣陣感慨……”讓讀者在品嚐美味之餘,感受文化,品味人生,回味悠遠!

揚州作文 篇4

  唐朝著名詩人杜牧的一首“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將揚州東關街歷史,文化,商業的繁榮一直演繹至今……我穿梭於這縱橫交織的一人巷,感受著它略顯商業的傳統文化,心裡泛出一陣“酸葡萄”心裡:“咱什麼時候也打造一個蕪湖十里洋場,定然不會輸於它!”想完我不由得笑了起來!

  如果說東關街之行是我們計劃外的收穫,那麼瘦西湖則是我們不可或缺的重頭戲了——“瘦西湖”一名,源於詩人王沆的“垂柳不斷接殘蕪,雁齒紅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天下西湖,三十有六。惟揚州的西湖,以其清新婉約而獨佔一個恰如其分的“瘦”字!而我在遊覽時仔細地觀察了一下,發現瘦西湖的特點在於湖面瘦長,蜿蜒曲折。呵呵,這也算是我的一大收穫吧!瘦西湖的園林既有自然景觀,又有歷史文化,四時八節。風晨月夕,幻化出各種綽約風姿,怪不得歷來王侯將相,文人墨客頻頻留影於此吶!

  我在欣賞美景秀色的同時,也可以說是在讀一本內容豐富的史書,既充實了課外知識,也使心靈得到了昇華!

揚州作文 篇5

  說到揚州,就不得不提起聞名遐邇牛皮糖。今天老師出差回來給我們帶回來了揚州的特產——牛皮糖。

  當老師故作神秘告訴我們帶回的是牛皮糖時,我們的小腦袋一聽見這陌生的糖名便有了許多小問號:牛皮糖,難道是用牛皮包住的糖?心裡都迫不及待想嘗一嘗。

  老師不緊不慢地先向我們講述這揚州牛皮糖的來歷,然後才把糖一一發下來,讓我們的小嘴大飽口福。

  這牛皮糖的外形是長方形的,外層均勻的鋪滿了黑芝麻,從外面的包裝袋就可以聞到黑芝麻的香味,撕開包裝袋咬一口,本以為會咬到硬邦邦的一塊,誰知它可柔軟了,但又富有彈性。說它有彈性是因為它會變形,你咬一口它就會拉長,當你不咬時它就會變回原樣。糖吃完後,還會有一點淡淡的桂花香留在口中。牛皮糖真是太好吃了,讓我回味無窮。

  老師發給我們的牛皮糖真是“不吹牛”的牛皮糖啊!

揚州作文 篇6

  五一勞動節,爸爸媽媽決定帶我和弟弟出去玩玩。去哪兒好呢?媽媽說,煙花三月下揚州,現在是農曆三月,正是去揚州的好時節,於是決定帶我們去揚州玩。

  爸爸開車一個多小時,便把我們帶到揚州。我們首先要去的地方是東關街。哪裡的人好多,我們左找右找,居然找不到停車位。正在著急的時候,幸好有輛車要出來,我們這才停好了車,向東關街出發。

  東關街是一條古色古香的老街,街道比較窄,只有兩米多寬,兩邊是青磚的小房子。東關街的路面,不是我們常見的水泥路,而是灰磚鋪成的,走上去還會發出“噹噹”的響聲,可有意思了。

  東關街很熱鬧,有許多遊客。兩邊的店鋪賣各種有趣的東西:麥芽糖,棉花糖,陶瓷尿娃,陀螺——吃的玩的,什麼都有,真是合了我的心意。我還第一次看到了捏麵人,很有意思。感覺有點像南京的夫子廟。

  不知不覺到了中午,看到那麼多好吃的,我的肚子更加緊急地“咕咕咕”叫個不停,我要求爸爸給買點吃的。爸爸點點頭:“我也餓了!我們買什麼吃呢?”問我我居然答不上來,因為好吃的太多。前面有家臭豆腐店,門口聚了好多人,大概很好吃,我們也決定先買點臭豆腐嚐嚐。果然如老闆所說,聞起來難聞,吃起來香。我們又買了一些烤魷魚邊吃邊逛。

  媽媽看到前面有一家生煎包店,便決定在這家吃飯。我們點了三鮮餛飩和胡辣湯還有生煎包。“菜來了!”當老闆把香噴噴的胡辣湯和生煎包送上來時,我便大口大口吃起來。呵呵,胡辣湯並不辣呢,相反還很好喝。我邊喝邊誇讚好吃!

  出了小飯館,我們繼續逛街,不時看到一些小玩意,弟弟買了吹泡泡的玩具,我也收穫了兩枚葉脈書籤。還買了一些牛皮糖回來吃。

  逛過了東關街,我們又去參觀了個園。這是以前的一個鹽商家,家裡可大了,一個人在裡面走,一定會害怕,我估計自己會迷路。院子分了好多區域,如廚房,後花園,書樓,住宅區,最有趣的是古時的空調房——山洞。據說花了19年時間才建好了這個院落,真是個富貴人家啊!

  因為逛了整天,很累了,我們沒有再去其他地方,下午三點多就往回趕了!雖然很累,可是今天的揚州之行,真是太開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