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三單元]寫一首詩> 古詩水調歌頭賞析作文

古詩水調歌頭賞析作文

古詩水調歌頭賞析作文

  導語:記憶像燒斷的膠片,蒙塵、劃痕。在閉上雙眼後逐漸拼貼出忘卻已久的畫軸。以下小編為大家介紹古詩水調歌頭賞析作文文章,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古詩水調歌頭賞析作文1

  這一天,蘇軾到朝廷做了官,家裡只有母親和弟弟相依為伴。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中秋節到了,大街小巷很熱鬧。親人們相聚在一起吃著月餅,喝著美酒,一起來度過愉快的中秋節。蘇軾身在異地逢節思親便出去走了走,大街上吆喝聲不斷,這不,旁邊賣月餅的商人吆喝道:“賣月餅了,各種餡兒都有,瞧一瞧,看一看哦!”蘇軾走了過去,習慣性地用手中的扇子一指:“老闆,這月餅怎麼賣呀?”

  “哦,官爺,一兩五斤。”

  “那就來一斤吧!”蘇軾摸了摸自己的鬍鬚點著頭說。

  “好!俺給你一斤的月餅!”商人看到有人來買月餅,高興極了。他用筷子夾了幾塊月餅,用秤稱了稱,嘴裡還小聲地算著,順手拿了一張紙,把月餅包了起來,用繩子一系,遞給蘇軾說:“官爺,您慢走,歡迎下次光臨。”蘇軾拿了月餅,付了餅錢,便走了回家。

  到了晚上,一輪圓月掛在了深遠的天空中,彷彿一葉帆在大海深處。那美麗的月亮似乎宮闕一樣近在眼前。隨著夜深人靜,明月安靜地照著無眠的人,常抱想象力思詩想詞的蘇軾回到他的文學天地——書房後,蘇軾躺在椅子上,孤獨的一個人在吃著月餅,暢飲著美酒。望著天空中的月亮,想了想他已經有多少年沒有回家了,在這地方當官,他出仕之途也充滿艱辛。藉著迷離飄渺的想象,看著朦朧月亮的清舞,這種似真似幻的環境。似乎讓蘇軾過著天上神仙的生活,而孤獨了自己的母親和弟弟。“唉,我以前常在母親的懷抱裡過著美好而又愉快的中秋節,早年與弟弟蘇轍曾夜雨對床、功成身退,而現在我卻一個人過著。”蘇軾嘆著長氣自言自語地說。抬頭望著那月亮,他不禁想起母親及故鄉那雕刻著花紋的門窗,蘇軾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淚,低頭埋怨自己貪念仕途的過錯,不能像月亮那樣和家人團聚。“嗵嗵……”,一聲聲煙花炮竹展現在深遠天空,五顏六色,千姿百態,為月亮又增添了讓人如痴如醉充滿神奇的面紗。蘇軾想:“人也有悲傷的時候,也有快樂的時候,也有閤家團聚的時候,也有骨肉分散的時候。月也不是一樣嗎?有陰天,有晴天,有時圓,有時缺。人月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我現在又何必思鄉戀親而不樂呢?”蘇軾頓時內心超越,而歸與平靜。

  這時,蘇軾一隻手端著酒壺,一隻手舉杯對著月亮低吟: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古詩水調歌頭賞析作文2

  縈繞千年的景緻,獨領風騷的年華,水調歌頭作文。婉轉、悠揚、飄蕩,只留下那絲毫的溫存記憶。

  風花雪月中,柳暗花明時。滿懷愛與恨的惆悵,有利於那青青的石板上,踏過歲月,撫平記憶,只把那充滿神秘的茶馬古道藏於夢中。情感交織著昇華,無奈磨滅著消失。盪漾著的只有似水的年華。清澈透明的空氣中,感受不到絲毫雜質。絲絲縷縷都如此乾淨明亮。不經意間,就從指尖滑過,不曾等你去享受。美妙的心境伴著些許憂傷,遊離在心上。可謂“能狀難寫之境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

  雨後天曉,露煙悽迷,芳草如茵,嫩色相照,潺潺流水,流不盡往日的哀愁;滴滴甘泉,道不出今昔的燦爛。翠葉藏鶯,珠簾隔燕。行走在竹林中,探訪青青的竹筍,揭開自然那神秘的面紗,寫景作文《水調歌頭作文》。尋找幽幽的青草,叩開萬物那多情的心靈,輕輕搖著船槳飄搖在湖面上,泛起層層水花,微微散開。清爽的風兒陪伴左右,陣陣悠揚的笛聲穿過竹林,飄向遠方。攀上古橋,看著水中嬉戲的魚兒發呆。波瀾中刻出的,彷彿是歲月的道道傷痕。

  遼闊的空曠的'山谷中,有那新鮮的綠色,顯現出無窮的生機。環繞的群山絲毫擋不住它的美麗。如果說江南水鄉充滿的是柔情,是嫵媚,那麼這裡則多了一份自然的狂野。山谷中響起的是生命的迴音,時時敲打著我的心扉。山崖上生長的是不羈的靈魂,刻刻改變著我的信念。山澗裡流動的是熾熱的血液,次次點燃著我的熱血。婉轉的曲調被風傳到山谷的每個角落,這是來自心底的歌聲。

  鄉間小道中,重溫那情意綿綿的年代,愛與希望同在,淚與失敗共別,信念永駐人間。裊裊炊煙捎去的是對遊子的思念,朵朵花開綻放的是成功的笑臉。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月夜,悄悄地來了,皎潔的月光輕輕的灑向地面,此時無須多語言,只可“一樽還擄江月”。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水調歌頭,雅緻難酬,明月幾時有?

  望夢沉酣,露煙悽迷,把酒問青天!

  古詩水調歌頭賞析作文3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天空灰濛濛的,太陽正在燃燒著他最後一縷光輝,隨即消逝在遙遠的西方。漸漸的,天空也逐漸暗了下來。人們常說“月到中秋分外明”,這話是很有道理的。看,那帶著一圈金環的月兒終於趕來了,她先是金黃金黃的,徐徐穿過一縷一縷的雲彩,向上升著,升著,就在這一剎那間,月亮的顏色變淺了,淺了,變白了!月亮出來了!她高傲的升起來了!月亮像個碩大的圓盤,光滑平整;又像一件珍貴的玉器,珠圓玉潤。她披著雲朵,踩著霧氣,閃爍著一絲絲的光輝。“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當我們寂寞時,月是我們忠實的夥伴。“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月是我們對家鄉的深深思念。“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月是我們對人類起源的遙遙揣測。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月亮也開始工作了,她給大地穿上了銀色的禮服,給疲勞的人們一個寧靜的夜。她催促鳥兒回到巢穴,催促孩子上床安眠。亮亮的月、清朗的天,清澈的情感,演奏著一曲曲天上人間合而為一的和諧樂章。我不禁感慨,滄桑的歲月年輪一圈又一圈,月亮上的嫦娥也該有一些寂寞了吧?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蘇軾為什麼害怕登上月亮,難道只是害怕寒冷嗎?每當夜幕降臨,一輪明月升上夜空,清澈的月光灑滿大地,讓人產生無數情思遐想。假如我能夠隨風飛上月亮,我不會畏懼寒冷。我想見識一下月亮上的景物,去陪伴寂寞的嫦娥……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皓月當空,閃爍著燦爛的光輝,照耀著,使大地上泛起了一層光暈。就在這時,一層頑皮的雲霧遮住了月亮的身子,只露出了半邊臉兒,更顯得月亮飄飄渺渺。晚風輕拂,一縷縷的風將夜晚襯托的格外涼爽,蟋蟀和蛐蛐正在賣力的合奏著“自然交響曲”。這一切,讓人彷彿置身於夢幻之中。我彷彿看到了傳說中月亮上美輪美奐的宮殿——廣寒宮;彷彿看到了美麗的嫦娥仙子;彷彿看到了可愛的玉兔……

  古詩水調歌頭賞析作文4

  倚坐在高樓的軒窗邊,啟窗遠眺,漆黑的夜幕上是一輪皎潔的圓月。斟上一壺美酒,抿一口,晚秋的清風夾雜著酒香,飄散在月下的水鄉里。遠處,悠悠的古琴盪漾在漂浮著的雲朵之間,隨著風兒飄啊飄啊……

  “這玉一般的美好的月亮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酒後微醉,我不免突發奇想。小酌一杯熱酒,舉頭仰望那萬里之外的明月,心中的疑惑與不解便愈發的強烈起來。都說天上有神仙,可是真有仙人居住在那天宮之上?都說“天上一日,地上一年”,那天上的今夜可又是哪一年哪一天了?翩翩浮想之中,身子似乎有些飄飄然了。遐想間,似有一陣清風將我拂起,搖晃著便把我領向那天際的玉盤,我可本就是天上下凡的仙君,今要歸於天上去?剛一絲欣喜掠過,心中卻又不禁擔憂起來,“這風將我領嚮明月,可要將我置於那用玉石砌成的廣寒宮?傳說那兒終年的寒冷,我可是萬萬禁受不住的啊!”恍惚間,轉念一想,又不禁一陣苦笑,那乏味無趣、冷漠淒涼的天上,哪裡比得上我多姿多彩的世俗凡塵啊!於是,我對著那遠在天邊的明月,不覺揮起雙袖,挪起腳步,忘情的跳起舞來。月下的我的影子映照在牆上,卻還真像乘雲御風、悠閒自在的仙人一樣呢!

  悵望曲作文

  夜已深,月兒已悄悄地移到了樓閣的一邊。硃紅色的閣子籠罩在月色裡,朦朦朧朧地閃耀著黯淡的光芒,一種懨懨欲睡之感瞬而襲人心頭。月亮低低的掛在雕刻著花紋的窗頭,我舉著酒盞,怎卻睡意全無。今又是一箇中秋佳節,本是個家人團聚,朋友相會的日子,為何我又是獨飲空杯酒,獨賞天上月?自我調任於此,已有整整七個年頭不曾與胞弟相見,千言和萬語我積於懷中,總盼望著有朝一日能與他一道把酒言歡,細說家常,怎料得今夜仍是我獨自一人!苦悶與惆悵搗著澀酒在心頭流淌。明月啊明月,人們讚頌你牽起了親人的思緒,傳遞了愛人的想念,我本與你無仇無怨,為何要在這佳節裡變得分外明亮,分外圓潤,你可知我心中的圓已被你擠得只剩下細小的罅隙了……

  釋懷曲作文

  一杯熱酒一飲而盡,拭乾淌在眼角的幾滴淚,又仰面看那皎潔的圓月,彷彿有了些許感悟。我何必要責怪那無辜的月亮呢?自盤古開天闢地以來,人們便免不了要經受離別之苦,相思之痛,我何德何能得以少得了受這一份罪?我卻應要同情那月亮,它本與世無爭,可也仍逃不了陰晴圓缺的傷痛,試想,它總比我純潔,比我善良吧。此刻,我也不再奢望能夠成全我的奢望,只是遠在千里之外的弟弟啊,希望你能健康長壽,你我雖然相隔萬水千山,但我們還流動著一樣的血液,彼此的牽掛我們心知肚明。我們的頭頂之上,還擁有著同一輪月亮,我們還沐浴著一樣的月光,不是嗎?

  清風拂過面龐,微熱的臉頰倏地一陣清涼。我又一次捧起酒杯。遠處的古琴音在耳邊若隱若現,琴下似乎有人在唱著那樣的一首歌: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