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童年讀後感> 童年的讀後感200字(精選33篇)

童年的讀後感200字

童年的讀後感200字(精選33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童年的讀後感200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童年的讀後感200字 篇1

  《童年》這本書是作者高爾基自己的親身經歷,他體現了那個時期在黑暗統治下的孩子從覺醒到長大的成長曆程。書中講的阿廖沙是一個可憐的孩子,他的童年時在外祖父家度過的,他的生活可不像我們這樣幸福,他的祖父性格暴躁,又很自私,兩個叔叔也不好,對年幼的阿廖沙很不好。

  讀了這本書讓我瞭解到當時沙皇通統治時的困苦活,讓我知道了現在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用自己的能力和智慧,把我們祖國建設的更加美麗。

  童年的讀後感200字 篇2

  這本書講述了主人公阿廖沙在父親死後,被母親寄養在遠在尼日尼的諾弗哥羅德城的祖父家。外祖父是個縴夫,對阿廖沙不是特別好,而阿廖沙的外祖母對待阿廖沙的態度與外祖父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外祖父脾氣暴躁只要碰見阿廖沙犯錯便會打他,有一次阿廖沙他出於好奇,又受表哥慫恿,把一塊白桌布投進染缸裡染成了藍色,就被打的體無完膚,並生了一場大病。而外祖母卻在不停地包容阿廖沙犯下的錯,並心平氣和的與阿廖沙講道理,阿廖沙曾經說過他的外祖父與外祖母信奉的簡直是兩個不同的上帝。

  就這樣阿廖沙在這個幾乎分裂的家庭裡度過了他的童年!

  童年的讀後感200字 篇3

  《童年》所描寫的高爾基的童年期,是19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俄國,當時是農奴制正在向工業資本主義的過渡期,沙皇由上而下的農奴制改革,並沒有給農奴帶來真正的自由解放,正如列寧所說的:“獲得自由的時候,已經被剝削的`一乾二淨,把他們推向更加貧困痛苦的深淵。”這一切又是透過一個單純幼童的觀察和感受,讀來別有一番韻味,格外親切。

  《童年》所喚起的光明的、人道的生活希望,將促人奮起摧毀野蠻的社會制度,後來的現實就是證明。

  讀了高爾基的童年,我想到了我的童年,我們這一代人簡直太幸福了,高爾基在那樣的環境下還能成才,而我們不是更應該好好努力學習嗎?不辜負家長的期望,因此我現在要好好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童年的讀後感200字 篇4

  無一例外,每一個人都有童年。是在父母懷中幸福安然地歡笑,是在綠葉叢中無拘無束地奔跑,是在現代科技前新奇美妙地享受,卻沒有一人像阿廖沙那樣擁有如此悲慘的童年。

  三歲喪父的他,隨母親和外祖母投奔到外祖父開的小染坊,一段抹不去的黑暗日子隨之開啟。這裡沒有幸福和陽光,快樂和親情,有的只是打罵和憎恨。

  外祖父的兇暴,舅舅們的殘忍,深深的傷害了阿廖沙幼小的心靈。然而就在這種痛苦的壓迫下,外祖母猶如一盞明燈照亮了阿廖沙苦澀的心靈,給予他奮鬥的希望,讓他在黑白世界中最終成長為一名受人敬仰的作家。

  童年的讀後感200字 篇5

  《童年》是說一個小孩在苦難的環境中快樂成長的勵志故事。

  真正對他好的只有外祖母和母親,父親在他3歲時染病身亡,面對粗暴的外祖父和小夥伴的相繼離去或離開,他並沒有向生活低頭。他就是高爾基。

  高爾基面對父親離去,母親出走和粗暴的外祖父,高爾基仍然樂觀地面對生活,這是一種很難得的生活態度,值得我們學習。高爾基的第一個朋友小茨岡因吞下釘子而死亡;第二個朋友“好事情”因外祖父不喜歡而搬走;第三個朋友是因為他們高爾基不知道捱了多少次打。

  高爾基的童年是痛若的,我們是幸福的,好好珍惜吧!

  童年的讀後感200字 篇6

  馬克西姆·高爾基(1868—1936),蘇聯文學的奠基人。高爾基原名阿列克謝·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出生於伏爾加河畔的一個木匠家中,幼年父母雙亡,寄居在開小染坊的外祖父家裡。後來外祖父破產,十歲的阿列克謝就在社會上流浪,當過各種雜工。雖然他只上過兩年小學,卻一直堅持勤奮自學,讀了許多書。加上他本人曾廣泛地接觸過社會生活,積累了豐富的素材,終於使他成為世界知名的大作家。高爾基的處女作是發表於1892年的短篇小說《馬卡爾·楚德拉》。《福馬·高爾傑耶夫》(1899)是高爾基的第一部長篇小說。

  童年的讀後感200字 篇7

  讀了《童年》這本書,我非常為主人公那吃苦耐鬧的精神所打動。

  主人公就是偉大作家高爾基的經歷。主人公的父親死了,她和她的母親暫住在外祖父家。期間,得外祖母疼愛,也親眼目睹了他的兩個舅舅為奪家產以及對生活瑣事中表現出來的自私,貪婪。主人公十一歲失去了母親,外祖父也破產了。他當過鞋店裡的夥計,輪船上的洗碗工人,當過親戚家的學徒小用人,無論在哪裡,他都揹負著一個小男孩難以勝任的勞動。

  我看完這本書,正好學校要舉行討論會,我就找了一個大姐姐,可不管我怎麼說,那個大姐姐就是覺得我說的是錯的,所以為此事吵了很久……

  在這本書裡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大家可以一起看。

  童年的讀後感200字 篇8

  外祖母出此刻阿列克謝充滿苦痛的生命中,帶來一朵黑暗中燦爛的陽光,照亮了小阿列克謝的生活。每當暴力和罪惡侵入,試圖腐蝕他純潔的心靈時,外祖母總會適時地出現,用上帝和一切光明完美的事物將黑暗的陰影驅趕。外祖母留意翼翼地呵護著外孫的心靈,期望他能在惡劣的生活境況下茁壯、健康地成長。

  當看到她就算受到莫大地痛苦時仍然誠心地讚美上帝和聖母時;當看到她在火災中臨危不亂、鎮靜地指揮滅火時;當看到她逆來順受地理解老伴的毒打時;當看到她捧著外孫掙來的幾個錢幣而落淚時,我徹徹底底地被感動了,我知道了世界上最偉大的愛除了母愛還有外祖母的愛。

  童年的讀後感200字 篇9

  今天,我讀完了一本書《童年》,它讓我深深的感到羞愧,也讓我看見了自己的生活與高爾基有多大的區別。

  阿廖沙四歲喪父,隨著慈祥的外祖母來到了祖父家,在這裡,他認識了許多東西,也看清了許多東西,他看清了自私自利、貪得無厭的兩位舅舅;樸實的朋友“小茨岡”;吝嗇、小氣、貪婪的外公,每一天都生活在殘忍、愚昧、親人之間的勾心鬥角和爭吵,從善良與邪惡之間,阿廖沙懵懂的明白了一些道理。

  與他相比起來,我們的童年是燦爛的,幸福的;沒有痛苦與鬥爭,一直無憂無慮地生活著。就從這一點上看來我們就與阿廖沙已經有了天壤之別,我們擁有了許多,但是我們還是不知足,只想奢求人世間更好。

  童年的讀後感200字 篇10

  在前個星期我看完了《童年》一書,這本書都是講高爾基小時候傷心的事的。可以讓人十分感動和悲哀。

  《童年》中我最喜歡的一個情節是高爾基他的媽媽死了的那一章節。高爾基這麼小就失去了父母,實在很慘,讓我十分傷心。他爸爸媽媽死後我有一個未解之謎:他爸爸媽媽死後,高爾基這麼活下去,這也讓我感到了高爾基的適應能力與生活能力。讓我十分吃驚!他媽媽死時做的動作也讓我十分難過,他媽媽連她最後的心願:見高爾基的繼父最後一次。也沒有達成,真是死不瞑目啊!

  這本書真讓人難過!

  童年的讀後感200字 篇11

  讀過文學家高爾基的《童年》,給人一種生活在蘇聯底層勞苦民眾的壓抑感,也讓人知道:人只有有堅韌不拔的精神,有不屈不撓的毅力,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文中高爾基以細膩的手法描寫了自己苦難悽慘的童年,以自己親人為鮮明代表折射了社會上各種人群的嘴臉:粗暴的外祖父、祥和的外祖母、善良而又無奈的母親、貪慾的舅舅……

  但愛使他堅強、給他希望,讓他把並不幸福的童年展示給大家,並告訴所有讀者:愛的力量是偉大的,它可以讓人在逆境中看到曙光。也希望在幸福生活環境中珍惜學習機會、克服生活中的困難,勇往直前,實現自己的理想!

  童年的讀後感200字 篇12

  外婆和外祖父各講自己的苦難身世。兩人都是早年喪父的孤兒,都曾跟著母親沿街乞討,後來也都憑著聰明能幹、吃苦耐勞而自立,最後共同掙到目前這種小康家境;第六章寫大舅米哈伊爾為了爭奪家產帶領流氓衝擊、攻打外祖父家的暴行。這不僅深刻地揭露了這個逆子的'兇惡嘴臉和醜惡行徑,也客觀地暴露了千千萬萬小市民家庭的尖銳矛盾。

  在這次父子短兵相接的“戰鬥”中,阿廖沙“我”擔任了火線偵察兵的腳色,寫得有聲有色,相當精彩,可以推出一篇標題為“我注視街上的敵情”的優美散文。這次“戰鬥”中善良的外婆由於“勸架”被醉酒的逆子的磚頭咂傷了手,造成了骨折。

  童年的讀後感200字 篇13

  每個人都想回到的地方是童年,而有的人卻不想回到那個悲慘的世界,他就是高爾基。

  高爾基,全名為高爾基·馬克西姆,是前蘇聯偉大的無產階級作家,蘇聯文學的創始人。1868年3月28日出生於俄國伏爾加河畔的下諾夫羅德城。他十歲喪父以後,寄居在經營小染坊的外祖父家。外祖父家裡只有外祖母對他好,後來外祖父破產了,於是高爾基開始了撿破爛的生活,當他十六歲時想考大學,可是沒考上,於是參加了秘密集會。他的自傳體小說有《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等。

  看看高爾基的童年,再看看我們現在的生活,是不是差距太大了,高爾基那個時候都能任勞任怨,而我們為什麼不能這樣呢?

  童年的讀後感200字 篇14

  今天,我讀了《童年》這一本書。《童年》這本書是高爾基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描寫了主人公阿廖沙三歲喪父後,由母親和外婆帶到外公家。這是一個典型的俄羅斯小市民家庭。外公是一個小染坊主,已經瀕臨破產。他性情暴躁、倔強、貪婪、自私;兩個舅舅也粗野自私,經常為了家產爭吵鬥毆,第三代也受到很壞的影響。小說透過阿廖沙的所見所歷,真是的反應了十九世紀末俄羅斯底層市民的生活。

  《童年》真是一本好書,他讓我知道了許多知識,現在我們生活條件這麼好,那個時候條件這麼差,主人公都能好好學習,而我們卻不能,所以我從現在開始,要好好學習,為國爭光。

  童年的讀後感200字 篇15

  每個人都要經歷童年,有的童年快樂美好:有的童年無憂無慮;有的童年壓力山大;有的童年悲慘無趣。

  高爾基的童年悲慘恐怖,他三歲時喪父,隨著媽媽和外祖母一起住在了外祖父的家中,在這個“家”,他並沒有找到他夢寐以求的幸福,而是在這兒度過了黑暗、令人恐怖的童年:父子、兄弟之間勾心鬥角,為了家產鬥得死去活來……

  一件件醜事,一樁樁暴行,一幕幕慘劇,留在了高爾基童年的記憶裡,形成了不可抹去的陰影。

  相對於高爾基的童年,我們的童年接受著良好的教育,享受著長輩的呵護,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好好珍惜呢?

  童年的讀後感200字 篇16

  《童年》是高爾基的一部自傳小說。

  高爾基的童年,是在一個瀰漫著殘暴和仇恨的家庭裡度過的。四歲喪父,跟隨母親和外祖母到專橫的小染房主外祖父家,卻經常挨暴力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處處護著他。幼小的他過早地體會到人間的痛苦和醜惡,小小的心靈因此受到許多打擊。高爾基的童年是黑暗的。和他相比,我們的童年是陽光燦爛、多姿多彩的。在家裡,被爸爸、媽媽呵護著;在學校,有老師親切的教導,朋友真誠的關愛。而高爾基並沒有自暴自棄,而是努力奮鬥著,成為了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高爾基的《童年》是一部勵志的小說,它讓我懂得要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並以積極向上的態度努力學習,在磨鍊中成長,在奮鬥中成才。

  童年的讀後感200字 篇17

  童年是蘇聯作家高爾基的作品,是寫小阿列克塞的童年生活。小阿列克塞的父親死了,他與母親住到了外祖父家。從此,小阿列克塞生活在這個充滿了仇恨的家庭。母親的不幸遭遇,舅舅們的荒唐爭鬥,外祖父的無奈與自私,使阿列克塞幼小的心靈烙上了層層陰影。只有勇敢堅毅的、寬厚仁慈的外祖母用她善良的心和那些迷人的民間故事,溫暖他受傷的心靈,為他種下生活的信念。

  從這個故事,我能感受到小阿列克塞的童年很憂傷,無法跟我們現在的童年相比,我們的童年很快樂,每天都能吃很多好吃的東西,常常能穿上新衣服,有好多的玩具,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很喜歡我,家庭很和睦,所以,我要珍惜現在的美好與幸福的生活。

  童年的讀後感200字 篇18

  《童年》的作者是前蘇聯作家馬克西姆·高爾基,寫了高爾基小時候的受到的折磨和欺辱,但是卻沒有對生活失去信心,而是堅強地走了出來。

  我們現在的生活是你想要什麼,大人就給你買什麼。每天坐在教室裡上課。而高爾基那個年代呢?高爾基很少有安寧的日子,幾乎每天都有人打他、罵他、欺負他。外祖父不喜歡他,兩個舅舅討厭他,兄弟姐妹不理他,父親又去世了,只有外祖母和母親疼愛他了。令我深深地體會到了那個時代地醜陋面目。

  但就是因為高爾基小時候的好奇心,才經常被外祖父打。每次被外祖父打,母親總是在一旁求情,令我感到母愛是多麼偉大啊!

  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美好時光,努力學習,用自己的智慧把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童年的讀後感200字 篇19

  幸福是什麼?在高爾基那個年代,幸福就是吃飽,幸福就是讀書,幸福就是能夠穿暖。但在我們現在這個年代,幸福又是什麼呢?說實話,很多人都不知道我們的幸福是什麼,我們只知道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只知道到處處讓父母煩心,可又曾想過在高爾基那個年代,製鞋根本就不可能產生,高爾基10幾歲的時候就外出打工,10幾歲唉,本來是上學的年紀。可他……只能外出打工。想想現在,我們能坐在教室裡好好讀書,卻也有很多人討厭坐在教室裡,整天想著玩遊戲,不珍惜自己讀書的時光!要是在以前,想讀書也不行,因此我們要好好讀書,珍惜現在的點點滴滴!

  珍惜現在,珍惜身邊的每一個對自己好的人。不要過於依賴父母,做一個獨立自主的人!

  童年的讀後感200字 篇20

  我讀了童年的第三部分。

  這一部分主要講了“我”和“我”的一個好夥伴的故事。“我”的夥伴是從小被“我”的外祖母收養的一個孤兒,他非常討人喜歡。文章中描述了他在節日慶典中跳舞和唱歌的情景,並講述了他偷東西的事情,最終,他被人打死了。

  這一章節一直在敘事。讀這個章節時,我明白了一個很珍貴而又很容易被人遺忘的道理,那就是快樂。許多人都在為自己的利益打拼,每天忙得不可開交,這使得他們都遺忘了快樂。其實快樂很重要,就像文中講述的“我”的夥伴,他一直在尋找著快樂。我們應該向他學習,做一個快樂的人。

  童年的讀後感200字 篇21

  我喜歡看《童年》。因為它讓我學會了面對事實。

  《童年》講的是高爾基的故事,他3歲喪父,跟著母親和外祖母,來到了外祖父的一個小染坊。從此,黑暗的生活降臨到高爾基的頭上。外祖父的脾氣十分的暴躁經常打外祖母和高爾基,使高爾基幼小的心靈出現了陰影。10歲時母親又去世了,後靠自己努力學習奮鬥成為了蘇聯偉大的文學家,

  我覺得高爾基的《童年》挺可憐的,是悲慘的!

  如今,我們更要珍惜現在美滿、幸福的生活。努力學習,千萬別身在福中不知福。這樣優秀的學習環境,這樣美好的童年生活,我們再不好好學習,那就太對不起父母了。

  童年的讀後感200字 篇22

  在童的書裡面主要寫了阿遼沙的父親去世了;的阿遼沙跟隨母親來到外祖父家生活,外祖父冷酷專橫;兩個舅舅整日爭奪家產熱打架,母親嫁後的生活仍舊不幸,至病死……在阿遼沙壓抑的童生活,善良、剛強、能幹、胸懷寬闊的外祖母,樂觀、聰明的伊凡,正的格里高,知識分子‘’好事情‘’,都像明燈一樣溫著阿遼沙小敏感的心並使他成長為一個堅強、勇敢、充滿愛心的人。

  讀了這本書我有點因為我以前有了快樂的童還不夠,還總是向爸爸媽媽要這要那的不像阿遼沙那麼勇敢、乖巧、懂事、真是我學習的好榜樣。

  童年的讀後感200字 篇23

  《童年》這本書是由著名作家高爾基寫的,講述了阿遼沙童年的悲慘生活。

  父親去世後,年幼的阿遼沙跟隨母親來到外祖父家生活。外祖父冷酷、吝嗇、專橫;

  兩個舅舅整日為爭奪家產而打架鬥毆;

  母親再嫁後生活仍舊不幸,直至病死……阿遼沙11歲開始為生計奔波,當過裝卸工、麵包房工人。在阿遼沙壓抑的童年生活中,慈祥善良、剛強能幹、熱愛生活、胸懷寬廣的外祖母,樂觀聰明的伊凡,知識份子“好事情”,正直的格里高裡,都像明燈一樣溫暖著阿遼沙幼小敏感的心,並使他成長為一個堅強勇敢、充滿愛心的人。

  童年的讀後感200字 篇24

  《童年》講述的是孤獨孩童“我”(阿廖沙)的成長故事。小說以一個孩子的獨特視角來審視整個社會及人生。“我”寄居的外祖父家是一個充滿仇恨,籠罩著濃厚小市民習氣的家庭,這是一個令人窒息的家庭。此外,小說也展現了當時整個社會的腐敗、沒落而趨向滅亡的過程。

  小說透過“我”幼年時代痛苦生活的敘述,實際反映了作家童年時代的艱難生活及對光明與真理的不懈追求,同時也展現了19世紀末俄國社會的廣闊社會畫卷。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值得回憶、值得珍惜的美好時光。對於我來說童年會是我最寶貴的收藏,就高爾基寫的《童年》這本書來說,童年應該是他的一段悲慘遭遇,一段深情的回憶!

  童年的讀後感200字 篇25

  我為此進行了一個對比:如果我們現在也生活在那種環境裡,長大了之後我們會怎樣?然而高爾基卻做到了,這是什麼?我想,這是信念。

  我們多幸福啊,被父母寵著。每天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中,聽著老師講課;回家有大魚大肉等著你品嚐;你想要什麼,就給你什麼。所以我們更要知足,知道父母的不容易;知道學習的重要性!

  高爾基那個年代呢?高爾基很少有安寧的日子,幾乎天天有人傷害他、辱罵他、欺負他。而我們確在父母的保護下茁壯成長!

  因此我們更要感恩!

  童年的讀後感200字 篇26

  《肩上的童年》是著名作家曹文芳寫的一部散文力作。

  這本書講述的是作家曹文芳和她的哥哥曹文軒,兄妹之間的童年往事,同時還有一個對他們之間文學創作有著舉足輕重作用的人物——父親。通篇敘述既明白曉暢,又有一定的深度,感情真摯,真實透露了作者作為一個妹妹、一個女兒對哥哥和父親的情感,我想每位小讀者都會被他有所打動了吧!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每個人也都會在自己的童年裡逐壯成長,我的童年也不例外。童年的我酷愛讀書,書是我的另一個兒童樂園,我喜歡和書中的各種主人公打交道,這便是我童年的一個部分。

  童年如此珍貴,我們要好好珍惜這大好的時光,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童年的讀後感200字 篇27

  前段時間偶爾讀過曹文軒寫的《草房子》,書中的妹妹現在也寫了一本《肩上的童年》,我輾轉幾次才如願以償地購到這本書。

  這本書上主要寫了曹文軒和她的妹妹曹文芳的童年往事。比如說:曹文芳和哥哥一起過暑假、父親生了病,他們很擔心、父親因病去世,他們很痛苦……

  當我讀完“北京布鞋”這一章時,深深地被作者所處的環境而打動。那裡過年時能穿上兩片瓦的黑棉鞋就很招人羨慕。而我們這個時代過年時,想要什麼就有什麼……

  作者的童年是貧困但快樂的,他們的快樂來源於對生活,對學習的態度,而我們的生活是富裕的,學習卻是加倍的累,真是天囊之別啊!

  童年的讀後感200字 篇28

  今年寒假,我讀了《童年》這本書。《童年》是高爾基所著,它與《在人間》及《我的大學》被人們稱為“自傳體三步曲”。高爾基悲慘、令人憐憫的童年故事,讓我心裡久久不能平靜。

  故事生動地再現了十九世紀七八十年代俄羅斯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高爾基的童年,是在一個瀰漫著殘暴和仇恨的家庭裡度過的,幼小的他過早地體會到人間的痛苦和醜惡,小小的心靈因而受到許多打擊。

  我們多幸福啊,被父母寵著。所以,我們更要珍惜如今美滿、幸福的生活。如今,眼看童年就要走了,迎來的是充滿活力的少年,讓我們珍惜童年的最後一刻,稍不留神,童年就會離我們遠去,抓住童年最後的時光,留下我們對童年最美好的印象吧!

  童年的讀後感200字 篇29

  我看完《童年》這個故事後,被故事中高爾基的那種認真、專心的態度所深深吸引。

  每次媽媽買來什麼新書,我都會第一時間把它看完。我雖然愛看書,但也只是看看書中的熱鬧,所以看完後就很快忘記了。媽媽說:“高爾基之所以成為世界文豪,是與他認真專心讀書的精神分不開的”。所以我覺得高爾基教育了我,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有認真的態度,粗心大意造成的失敗我是深有體會的。記得上次數學考試,考的不好原因就是粗心。今天我要甩掉它,和認真交朋友。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認真,就像高爾基說的:“粗心乃失敗的根源,認真是成功的秘訣。

  童年的讀後感200字 篇30

  他的母親由於不堪忍受這種生活,便丟下了他,離開了這個家庭。但在這個汙濁的環境裡,也還有另外一種人,另外一種生活。這裡有樂觀、純樸的茨岡人,正直的老工人葛利高裡。每逢節日的晚上,雅科夫就會彈吉他,奏出動人心絃的曲調。外祖母跳著民間舞,猶如恢復了青春。

  這一切使阿廖沙既感到歡樂又感到憂愁。在這些人當中,外祖母給阿廖沙的影響是最深的。外祖母為人善良公正,熱愛生活,相信善總會戰勝惡。她知道很多優美的民間故事,那些故事都是憐憫窮人和弱者,歌頌正義和光明的。

  童年的讀後感200字 篇31

  我讀了一本書《童年》,這就是高爾基故事之一。這本書很感人,講了兒童時代先後死去父母的高爾基,過著痛苦的生活,經歷了種種磨難。

  高爾基就是個很懂事的孩子,看到了有人殘暴、吝嗇,他痛恨這一切,學到了正直、勤勞、無私、勇敢,使他從小就懂得痛恨壓迫,痛恨剝削,同情受折磨的勞動者,逐步構成他堅強的敢於反抗舊世界的優秀品質。

  我要向高爾基學習,學習他那優秀的品質,童年的高爾基邊學習,邊撿破爛賣錢,給家裡用。同學們嘲笑他,神父嫌他貧窮,但高爾基好學不倦的精神深深感動了大家,他得到了兩件獎品和一張獎狀。

  童年的讀後感200字 篇32

  每個人都有童年,並且每個人的童年就是不一樣的,但就是,我們每個人的童年有高爾基那麼貧苦嗎?不,我們沒有,我們在家裡就是獨生子,就是父母親的掌上明珠。高爾基的童年沒有我們幸福,家庭也沒有我們美滿。

  高爾基從7歲起就沒有了爸爸,跟著媽媽和年邁的奶奶生活,別的小孩都有新衣服,就他沒有,他有的就只有幾件打滿補丁的衣服和一個書包。然而,他沒有埋怨媽媽,而就是更發奮得讀書,準備孝敬辛苦的媽媽。

  童年這本書記載了高爾基兒時的一些故事,中間還夾著一點點的苦澀,還夾著做人的道理:高爾基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也能成才,真讓我佩服。

  童年的讀後感200字 篇33

  《童年的春天》這篇文章精彩極了我一連讀了3遍。還把生動詞語記在我的腦海裡。文章描述了:楊樹上掛滿了像毛毛蟲的東西,風把這東西吹到了地上,有些男孩,撿起來,嚇唬我們女孩,有一次我被嚇哭了,女孩最嚮往的地方,就就是柳林,把柳枝編成大千秋,在上方,盪來盪去。我們在茸茸的綠地來“游擊隊打鬼子”的遊戲,一邊玩一邊喊,常常吵得左鄰右舍不得安寧,有的鄰居向家長打小報告,我們的小屁股要挨“五指印”。

  這篇文章由春天引起回憶,敘述的十分清楚。我知道了此刻我們要珍惜完美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