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清明節> 又是一年清明的優秀作文(通用11篇)

又是一年清明的作文

又是一年清明的優秀作文(通用11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又是一年清明的優秀作文(通用11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又是一年清明的作文1

  今天又是清明節,不知道有多少人在今天給已逝的親人掃墓,但我並沒有回老家掃墓,而是去了一趟烈士公園,去懷念那些保家衛國的英雄。我戴著白色的胸花,來到四個金黃色的大字——烈士公園前。

  我看到這四個大字,心裡油然升起一股敬佩之情,我走了進去,裡面只有幾個人在撒酒燒紙錢。我眉頭一皺,心想:這裡長眠著幾百個,幾千個乃至幾萬個默默無聞的英雄,卻僅僅只有這麼幾個人來掃墓。可能這些英雄們已經被那些精神麻木只知享福的人給忘記了,也可能這些英雄的家人也已早早去世,現在的他們只剩下一顆永不言敗的心和一把有著尖銳刀鋒的三八大蓋。看到這一幕,我不禁想起了人民英雄紀念碑,這碑雖然那麼大,但碑身上依舊刻滿了名字,那些名字密密麻麻的堆疊在一起,吸引了不計其數的中國人前往祭奠,讓每一個前來觀看的人心中都充滿著一種中華兒女的激情與自豪。但是,為什麼,為什麼在這裡,這個每一個名字都依稀可見的地方,卻人煙罕至呢?

  我帶著沉重的腳步,一步一步的向前走去,每一塊墓碑,每一個字,我都細細看去,對每一個長眠於此的英雄,我都表示了自己的欽佩之情。我發現,有的墓前長滿了雜草;有的早已被風雨侵蝕掉一大塊;有的墓碑上已佈滿青苔;而有的卻連名字也沒有,只刻上了是多少連多少班的戰士們。但,每一塊墓碑上都有著一種剛勁的血性,有著一股中國魂。在那個炮火紛飛,夜夜不能閤眼的年代,正是這樣的一種靈魂托起了整個中國的希望。雖說樹倒猢猻散,我們的大國當時正處於一個蕭條落寞,受人欺凌的時期,但是我們中國人的這種靈魂將中國又重新拉上了富強之路。

  我不知多少人在今天流淚,不知多少恩怨在今天斷,不知多少人心涼!

  又是一年清明的作文2

  清明節,總是會下雨的,今年也不例外。難怪唐代詩人杜牧會有此名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中國的清明節是重要的祭祖節日。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在我國已有2500多年曆史。清明最早是一個表徵物候的節氣,它在春分後半個月,此時春色已濃,陽光明媚,楊柳垂絲,綠草如茵。氣溫漸漸升高,正是農耕的大好季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的農諺。我家老媽早在前幾日就在自己開荒的小菜地裡忙前忙後,種著四季豆、長豆角。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每年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人們踏青的好時候。清明踏青在宋代最為流行。清明掃墓在唐朝就開始盛行,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在繼承。清明祭掃緬懷先人的形式多種多樣。傳統的有燒紙掛錢,修墳除草,金山銀山。現在隨著時代進步,祭奠形式也多了起來,如:獻一束淡雅的鮮花表達無聲的交流和思念;植一棵長青樹,掛上先人名,意在將思念植於土中,四季長青;在家供奉牌位,家人團聚,共同祭拜,教育後代飲水思源。

  從2008年開始,清明節作為法定的假日。我還覺得在西方節日的衝擊下,更應該讓孩子們牢記傳統節日的意義,於是趁這次清明假期,我佈置了一篇與清明節有關作文,寄託哀思,表達情感或瞭解知識。這樣既能讓孩子長見識,又能讓孩子牢記傳統節日,既不落俗套又意義深遠。

  又是一年清明的作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作為我國傳統節日,風俗有包青團和祭祀。

  清明前一天,我放學回到家,就看到爸媽在包青團,我趕緊加入他們的隊伍。

  我們先把麵糰拿出來,切成一段段的,取出一小段,把麵粉揉圓,揉成小碗形狀,在裡面放進餡料,然後再縫好,墊上一層葉子,然後就放在蒸籠裡。靜靜等待幾分鐘,就可以吃到香噴噴的青團。

  清明的時候,我們全家聚在一起要去山上祭祀。一路上風景優美,有金燦燦的油菜花;有剛出土的筍芽兒;還有映山紅,彷彿來到了一個美麗的風景世界。

  我們帶著鮮花、酒食果品、紙錢、青餅就出門了。我們走在坑坑窪窪的山路上,鞋子一下子就沾滿了泥土。不過山路兩旁的雜草和樹枝倒是出乎我的意料,它把我們的去路都擋住了。我們只好拿出工具,小心翼翼地剷除這些凌亂不堪的草。到了祭祀的地方,我們擺好食物,插上鮮花,點上蠟燭和香,把紙錢燒了,希望天堂裡的人能收到這麼錢。事都幹好了,我們給墳頭培上新土,大家輪番跪拜後,最後大家一起收拾碗筷,回家之前還要看看火是不是熄滅了。我們懷著思念之情回到了家。

  又是一年清明時節,這個節日不會隨著時間流逝而流逝,所承載的意義和文化內涵將會代代傳承下去。

  又是一年清明的作文4

  都說清明時節雨紛,可是今年的清明節卻沒有下雨。

  清明是我國的24節氣之一,由於24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就有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清明前後種瓜點豆。這樣的諺語課件,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係,農民伯伯們也都要忙著幹農活投入了繁忙的耕種季節。

  我和家人看著這如畫如詩般的風景,坐車在蜿蜒的上路中。經過一兩個小時的奔波,終於看到了老家的標誌性的桃樹。大家都下車,從後備箱內拿出了幾袋掃墓用的物品,拿著鋤頭上山去。大家在路上,邊走邊聊,沒有那種濃烈的哀思,卻有著對長輩無限遺憾。走在崎嶇不平的山路上,看著遠方迷人的景色,不由得感嘆:真美啊!。走了一會兒,終於到達目的地了,來到目前。大人們揮動著手中的鋤頭,除去那些爛葉雜草;我和媽媽把祭品擺好,在墳頭點上蠟燭,每個人都拿著香火拜上三拜,我想:大家一定都在思念的親人們吧。墓旁響起了噼裡啪啦的鞭炮聲,掃墓就在這爆竹聲中結束了。

  生與死,存在與死亡,本就是一對雙生子,我們不該將生看得過好,也不該將死看的過壞,只有將生活看在第一位,才能擁有真正的生命。

  又是一年清明的作文5

  又是一年清明時,少了往年的那份如雨般的憂愁纏綿。今年四月的天空,多是雨後如洗,一方晴空,柔媚而不灼烈。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景亦如往年的美,恰好也是那日,花,爭奇鬥豔,草,綠意盎然;天,湛藍如洗。走在故鄉四月的山野陌間,思緒在流年往事裡千迴百轉,彷彿有一種聲音在風中低低吟唱,呢呢喃喃聲裡,時光,彷彿回到了曾經。

  四月,含著春日的芳菲,又略帶夏季的炎熱。一條蜿蜿蜒蜒的山障,從山頂一路繞行而下,到了村子前面,匯聚成一條清凌凌的小溪。一架小橋,許多孩子在橋上嬉戲,扔下一片片花瓣,看著它們順著溪水流至山腳。

  玩累了。聆聽著母親喚著吃飯的聲音,別家的夥伴也陸續回家了。到家後,一碗碗清明敲糕,在腦海裡盪漾著介子推的種種傳聞、故事。

  過了正午,大人午睡過後,孩子游戲片刻,步入後山,懷揣著對先人的那份敬仰,久望後山。

  大家除去墳前的雜草,扔向田邊,作為農作物的肥料。一些女人坐在自家帶來的小椅,扎著紙錢,將零散的捆成一捆,分堆放在墳前。

  過後,燒著紙錢,看著它們化成青煙上升,最後消失,事後,掃去剩餘的灰燼,擺上幾盆花,就這麼,掃好墓了。

  小時候,掃完墓後,母親、姑姑等女性長輩會在山頭上撒在一些硬幣,孩子們用傘接著。今年,無雨,自然也未帶傘,就沒這項活動了。也是一分惋惜。

  又是一年清明時。

  又是一年清明的作文6

  清明時節雨紛紛,遇上行人慾斷魂。這首詩可以來形容今天,因為今天是我們為懷念過去的人的日子清明節。

  這天早上下起了濛濛細雨,我和爸爸媽媽坐上了回老家的早班車,因為早上起得太早所以我在車上睡著了。到站後我們下了車,來到老家門口發現我們是第一個到的呢,爸爸把桌子的椅子搬下來說先做一會吧。我點了點頭,這是爸爸媽媽忙碌了起來,爸爸拿出裝著熱水的水壺和糖準備做糖水。而媽媽在廚房裡做清明節要吃的青糰子,就只有我坐在椅子上喝著出門前帶的牛奶。

  過了一個小時,終於有人來了那就是我的伯父伯母,爸爸端著兩杯糖水給伯父伯母,伯父只說了句謝謝。而爸爸把茶杯放進水盆裡洗了拿出來再倒上糖水,繼續等待家人的到來。接著越來越多的人來了,許久人都來齊了,廚房裡的阿姨端出一盤一盤的青團還有一朵朵的白菊花,我不明白什麼意思?爸爸說這是要把這些東西帶給我們逝去的家人啊。我點了點頭表示我明白了。

  忽然大家都站了起來,爸爸說到要走了哦。我聽後也站起來把青團和白菊花拿了起來跟著大家一起走。來到墓地我第一眼看到的是爺爺的墓碑,我走進蹲下撫摸著那張模糊得照片,放下青團和白菊花又跑去拿了一杯水澆到墓碑前,心裡說著爺爺我來了,您好嗎?

  清明節是祭拜先人的節日,你們都去祭拜你們的先人了嗎?

  又是一年清明的作文7

  又是一年清明節到,吃過早飯,我就急著打電話給大伯,快點開車回去掃墓。

  一路上有很多小車,都是回去掃墓的,路邊的山上不時能聽見“噼嚦啪啦”的鞭炮聲。我在車上卻想象不出爺爺的樣子,我從未見過爺爺,爺爺也沒留下照片;爺爺生了五個兒女,聽奶奶說以前的日子是很苦的,經常吃不飽,穿不暖……

  走了大約一個小時,我們到了爺爺的墓地,爺爺的墓地坐落在半山腰,前後左右都是果園,正是臍橙開花的時節,輕風吹過,可聞到陣陣的清香。爺爺的墓地是用大理石砌成的,既美觀,又結實。我們先用鋤頭,鐮刀(沒工具的人就用手撥)把墓地周圍的草除掉,除完草後再把墓地上的泥土清理乾淨,然後把灑、肉、蘋果放在墓地前,再插香、殺雞、把雞血撒在墓地上,放鞭炮,跪拜,最後燒草紙、冥幣。奶奶買了好多冥幣,數也數不清,我們幾張、幾張地燒著,心想爺爺上輩子辛苦了,希望爺爺在天堂能收到我們給他燒的冥幣,希望他在天堂有錢用,再也不會像上輩子那麼苦了。

  爸爸帶著攝影機,拍下了掃墓的全過程,還拍攝了老家的老房子,老房子的石灰壁脫落了許多,既潮溼又陰暗,我剛出生時也是住在哪兒,以前的生活是多麼的苦呀!現在大伯、二伯、我家還有姑姑家都住上了寬敞漂亮的新房,這都是爺爺、奶奶艱苦勞動和認真教育子女的結果。現在的生活條件這麼好,我一定要認真學習,以優異的成績報答前輩為我創造的好條件,同時要為家裡多做些力所

  又是一年清明的作文8

  又是一年清明節,這使我不由地想起杜牧的千古名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雖然今年的清明節沒有下雨,但是這個已有二千三百多年曆史的節日,依然銘記在大家的心裡。

  清明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的氣溫,降雨等方面的變化,所以清明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諺語。

  我們在家裡準備了一些點心,水果,小吃和酒等祭拜物品,然後又去鮮花店買了白菊花和黃菊花。我們本想買十六枝菊花,但是鮮花店的阿姨告訴我們:“給逝去的家人買菊花的時候要買單數,不要買雙數。”所以我們買了十五枝菊花。這下,我又學到了一點小知識。我們一路上看見了很多拿著鮮花的人們,這些人們大慨也是去掃墓的`吧,他們的神情都很嚴肅,可能也在思念自己的親人吧。

  經過一段時間的跋涉,我們終於來到了墳山上,看見許多墳山已經掛起了上墳錢,還有一些祭上了鮮花。我們也擺上了祭拜的物品,表示我們晚輩的孝心。大人們分工忙開了,有的除草,有的添土,不一會兒就把雜草叢生的墳頭整理得乾淨許多。最後大家按從大到小的輩分輪流磕頭祭拜,口中還唸唸有詞。

  掃完了墓,我們都累壞了,下山的腳步一瘸一瘸的。但這一天過得真有意義,清明節讓我明白了:“燕子能再飛回來,楊柳有再綠之時,逝去的親人卻再也回不來了,陪我度過的是長長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節。

  又是一年清明的作文9

  又是一年清明時,又是一年掃墓時。就像那句:"微微低首憶昔人,輕輕叩動九冥門",的確,一樣的。

  清晨,薄霧未散。那一座土敦,提示著光陰再次流走一年了。太公的骨灰靜靜安放在這裡,一片青青的草地,有一絲暗香浮動。已經和太公分別好幾年了,無從數起,因為又是一年清明。

  風呼嘯著,拋起一捧黃土,心情漸漸滑向低谷。一幕幕的記憶,歷久彌香,因為永久逝去而更為珍貴和痛徹心扉。

  很久以前,我太小,他太老,往事模糊一片;一叩首,二叩首,往事卻如潮水般湧來。圓臉,花白的頭髮,一身整潔的中山裝,這是我對太公最後的印象。在老屋裡,東西很少,有人探望,太公頻頻點頭,伸手或擺手,表示要或不要。太公喜歡曬太陽,那隻獨眼老狗靜靜臥在他的腳旁,這是我對太公最後的記憶。

  我有時依稀回想起當我對那隻老狗充滿興趣時,我將手伸出,但回答我的是底聲的咆哮,眼淚頓時在眼眶裡打轉,突然有人拍拍我的肩,是太公,他遞給我半塊饅頭,把我推到前面,呢喃著:"它不咬的,不挑吃的,是好狗啊"我看著老狗把饅頭吃掉,然後躲到太公身後。

  記憶僅此而已,哀思是無聲的,黑白的,不知太公是否可以知道?

  三叩首,該離開了,火光徐徐,模糊了一切。太公,又是一年清明時,下次,我也不會記得和太公分開多少年。又是一年清明時,遠望,土墳帶著思念。

  又是一年清明的作文10

  又是一年清明時,綿綿細雨依舊下個不停,窗邊的一盆月季開得正旺,綠葉襯托著花兒,顯得愈發嬌嫩欲滴。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望著雨中的月季,我的腦海裡無端的浮現出了這句詞。同時,李清照和她的生平源源不斷地湧現於我的腦海之中。

  她年輕時與丈夫整日吟詩作對,好似一對神仙眷侶,兩人的愛情故事傳為佳話。日子過得倒也別有一番風味,令人羨豔。

  可是,好景不長。國君無能,戰爭爆發了。丈夫戰死沙場,李清照只好隨著逃難的百姓南下。李清照夫婦所珍藏的大量古玩書畫,金石玉器沒有多少能夠完好無損地保留下來,他們多年來的心血付之東流,但她又能夠改變什麼呢?在那個年代,女子一向是不被重視的。她只能寄情於詩詞歌賦之中,將自己的哀思用文字表露出來。

  好不容易安頓下來,想找一個人陪她度過晚年,卻受人所騙。那個人所看重的只是她的錢財。她不懼三年的牢獄之災,毅然決定離婚。

  她的一生如一條山路,曲曲折折。但她仍有一顆愛國之心。在國家危急之時,她寫下了“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千古名句,用自己的方式守候著國家。

  她的一生如綿綿細雨,愁腸百轉。我十分尊敬她,因為她在那個歧視女性的時代成就了自己的輝煌。她百折不撓,最終,她的詩詞為千古傳唱。

  雨,仍在綿綿地下。這春雨,帶來了春天萬物復甦的氣息,也帶走了我對李清照的一份哀思。

  又是一年清明的作文11

  又是一年清明時,空氣中便是那毛毛細雨,像蠶絲那樣輕,像銀針那樣細,像篩子篩過那樣淅淅瀝瀝的灑向大地……

  這天,奶奶帶我去掃墓。我們買了三束五彩的花,然後跑到公墓的最後幾排,很快找到了在十三排十一區的祖先。我瞧見祖先墳前有一株小草,便找來一根細樹枝,小心翼翼地把小草挖出土來,又恭恭敬敬地在墳前土上插好了花。

  不知何時,奶奶已經在墳前擺好了給祖先的紙錢,然後從懷中掏出一盒火柴,取出一根,點燃了這些紙錢。接著,她出神地望著那堆緩緩燃燒的紙錢,一言不發,或許是在心中默唸對祖先的思念和祝福吧!我也在心中默默祈禱著。此刻周圍安靜得出奇,我能聽到風灌入耳朵發出的呼呼聲,遠處小鳥偶爾的一聲鳴叫。風停了,墓園中的一切彷彿凝固了——凝固的花,凝固的樹,凝固的墳,凝固的人……等我回過神來,奶奶已經在地上鋪了一個塑膠袋,鄭重其事地磕頭。我不清楚墳墓裡究竟是哪個祖先,但我知道沒有他就沒有我,我們血脈相承。於是,我學著奶奶的樣兒,一臉嚴肅地也磕了三個頭,然後起身。眼前的紙錢變成了一堆黑色的灰,青灰色的煙嫋嫋地輕盈地向天空飄去。我相信它會一直飄到遙遠的天際,把我們的緬懷與祝福送到先人那裡。

  回去的路上,天空中依然飄灑著雨絲,只是更加的灰濛濛,好似一塊巨大的黑布籠罩了世界。四周是朦朧的樹,朦朧的人,朦朧的田野,彷彿都書寫著清明的無盡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