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青春> 我的青春閱讀的作文(精選6篇)

我的青春閱讀的作文

我的青春閱讀的作文(精選6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我的青春閱讀的作文(精選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的青春閱讀的作文1

  在一個科技如此發達的時代,我們的閱讀方式變得更加多姿多彩。閱讀是我們平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們可以透過網路閱讀閱讀各種電子書目,也可以透過圖書館或書店閱讀紙質書籍。

  作為一個學生,我認為閱讀是我青春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我繁忙的高中生活中,我很少能像其他比我年長的哥哥姐姐或者是比我年齡小的弟弟妹妹那樣,可以有時間去閱讀一些與考試無關的小說或者散文。對我來說,陪伴我更多的可能就是唐詩宋詞了。

  一部分可能是學習的原因,當然還有我自身的原因,讓我逐漸喜歡上了宋詞。尤其是柳永,蘇軾,辛棄疾和李清照的詞。每當我閱讀豪放派詞人辛棄疾的詞時,心中便湧上一股浩蕩之氣,好似身臨其境一般;而當我閱讀婉約派詞人柳永和李清照的詞時,一種悽苦憂愁,憂國傷時之感便又湧上心頭,讓我沉浸其中。

  閱讀對我來說,還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提高我的寫作能力,開闊我們的眼界,擴大我們的認知。就我自身來說,我非常喜歡閱讀,當我學習壓力過大的時候,唯一可以讓我的心平靜下來的也就只有寫字和閱讀。當然,偶爾飯後閒暇時間,我也會捧著一本書細細品味,感悟箇中道理。

  閱讀給我帶來的益處真的多不勝數,它充實了我的整個青春,我的高中生活,甚至我想在以後,閱讀這個小習慣還是會一直陪在我身旁久伴。

  感謝你陪我度過了我的一整個青春,閱讀,正因為有你,我才不曾感到半分孤獨。

  我的青春閱讀的作文2

  看到今年的天津卷高考作文題,突然回憶起自己的高中閱讀經歷,下筆記之,算是留下些青春的痕跡吧!

  二十多人的宿舍,兩排大通鋪,一盞昏黃的白熾燈勾勒了我閱讀的背景。它無關教科書,無關考試成績,只是單純的精神享受與文化引領。記得有位舍友的親戚在縣圖書館工作,能找來種類繁多的免費書籍。女孩子總有自己的偏好,一本本小說、散文和詩集在喧鬧或寂靜的夜晚被翻閱、傳遞,墨海書香開闊了我的視野,讓我的文學之夢得以升騰。

  那時候最喜歡讀三毛和席慕蓉的作品。《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駱駝》《夢裡花落知多少》《稻草人手記》《萬水千山走遍》,一本本讀來真是如飢似渴,廢寢忘食。現在想來,該是三毛獨立不羈的個性、天南海北的生活、熱烈執著的情感、溫婉動人的文字正暗合少女對世界的美好憧憬吧。讀席慕蓉的詩,讀幾遍,常常就能背下來。“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望彷彿霧裡的揮手別離。”“我可以鎖住筆為什麼卻鎖不住愛和憂傷在長長的一生裡為什麼歡樂總是乍現就凋落走得最急的都是最美的時光。”“遂翻開那發黃的扉頁命運將它裝訂得極為拙劣含著淚我一讀再讀卻不得不承認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她直白優美的文字彷彿就是從我的靈魂飛出,讓我欽佩,沉醉。

  真正閱讀名著是在高二。語文老師在寒假向我們推薦了多本中外名著,包括《家》,包括《簡愛》。整個假期,巴金以他真誠的文字激盪著我的心,小說中人物的愛與恨、歡樂與痛苦牽引著我的情感。我讀出了生活的激流、大膽的抗爭、青春的渴望,讀出了一個年輕正直靈魂對不公世界的詛咒。直到現在,巴金仍是我鍾愛的作家。《簡愛》是我擁有的第一本名著,因為裡面的一段話。“你以為我貧窮、微賤、不美、矮小,我就沒有靈魂,沒有心嗎?你想錯了!——我和你有一樣多的靈魂,一樣充實的心!上帝若賦給我一些美,許多錢,我會使得你難以離開我,就如你現在使得我難以離開你一樣。我現在不是以社會生活和習俗的準則和你說話,而是我的心靈同你的心靈講話。就如同我們都從墳墓裡復現,我們站在上帝的腳旁,兩人平等,——因為我們是平等的!”我迷上了這個異國勇敢的小女子,迷上了她高傲的靈魂,同時也迷上了英美文學。甚至到高三下學期,我還在讀《呼嘯山莊》和《飄》。

  高中閱讀培養了我對詩歌的愛好。《中國詩人成名作選》是一本薄薄的小冊子,屬於“五角叢書”系列。在那裡,我接觸了徐志摩、戴望舒、卞之琳,接觸了公劉、舒婷、雷抒雁。那是一個和我所瞭解的語文不同的世界,苦痛與希望、疑惑和深情都可以透過自由的文字、自由的形式來表達。後來,舍友又為我借來了《朦朧詩選》。北島“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震撼著我的心靈,顧城“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但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滌盪著我的精神,舒婷“我如果愛你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愛你絕不學痴情的鳥兒為綠蔭重複單調的歌曲”啟迪著我的思想。再後來,我還讀到了純真而憂鬱的海子的詩:“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餵馬、劈柴,周遊世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我開始模仿著寫,遣詞煉句絞盡腦汁,甚至開始讀唐詩宋詞,從中尋找靈感。

  現在,我既沒成詩人,也不是小說家。但我要感謝美好的青春閱讀給予我的充實與快樂。感謝一直未曾謀面的那位親戚向我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食糧,感謝高中老師開闊的視野與長期不斷的鼓勵與包容,感謝那個物質相對匱乏時代賦予我的大把時間和精力,感謝一本本或薄或厚或陳舊或嶄新的浸潤墨香的書籍。

  我的青春閱讀的作文3

  英國哲學家培根曾說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數學使人精密,哲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學使人善辯。”只要閱讀,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也許你見過斜紅疊翠,也許你賞過耀陽鎏金,也許你行過南水北山,也許你經歷過太多的浮華、太多的奇幻……在我看來,這些都不過是一本書的厚度,不過是沉澱了一本書的靈臺清明。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沉澱了多少喧鬧與浮華,化為了我青春最好的陪伴。

  有人問我:“整天捧著一本書,不覺得很枯燥嗎?”我想說:我喜歡讀書,我喜歡經歷書籍中那些不一樣的人生——可以在《紅樓夢》中和金陵十二釵一起吟詩作對,可以在《水滸傳》中和梁山好漢一起劫富濟貧快意人生;可以在《飄》中與樂觀、堅強、美麗的郝思嘉一起度過艱難的南北戰爭……讀書讓我思接千載,視通萬里;讀書讓我拓寬視野,增長見識;讀書讓我提升素養,改變氣質……

  小時候,我覺得最快樂的事莫過於捧圖書,與書中人物對話。到後來,我有了自己的第一部手機、第一臺電腦,它們讓我與世界的聯絡更加緊密,讓我與書籍的距離更近;它們讓我的“書籍”更便於攜帶,讓我與“書本”的親近更為便捷……它們讓我的閱讀方式發生更新:不僅可以“讀書”,還可以“聽書”;不僅可以閱讀文字,還可以聆聽音響觀看影片……我的閱讀變得種類多樣、豐富多彩;它們為我打開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我可以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閱讀任何我喜歡的書,從中外名著到名人傳記,從網路優秀小說到名家散文隨筆……我樂見電子閱讀帶給我們的便利,我同樣喜聞紙書閱讀時那幽幽墨香……

  無論哪一種閱讀方式,都在潛移默化地浸潤著我,改變著我——讓我從一個懵懂無知的孩童成長為知書達理的青年,從一個孤陋寡聞者變得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從一個胸無點墨人云亦云者變成了“一株有思想的葦草”……這一切,全賴讀書之功!

  我堅信,每一個腹有詩書的人,既可以抬頭仰望浩渺的星空,也能夠俯首腳踏堅實的大地。他們能憑自身素養來處理萬事的紛擾,能憑不凡的毅力與勇氣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能以悲憫的情懷和博大胸襟面對芸芸眾生和世間萬物……

  也許以後,人們的閱讀方式會不斷創新,不斷進步,但我相信,不變的是我們對閱讀的熱愛!感謝閱讀,浸潤了我的青春,我的青春因閱讀的相伴而如此精彩。閱讀?悅讀!

  有書香陪伴的青春,才不算辜負。

  我的青春閱讀的作文4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是的,書籍能豐富我們的生活,陶冶我們的身心。讀一本好書,就如與一位高人進行心與心的交談,令人受益非淺。

  平時,我很愛看書,書可以把我帶入一個不一樣的世界,我在書的海洋中游來游去,領略著一次次驚濤駭浪,一個個優雅博古。讀書時,時間彷彿停止,所以的精力都放在書上,每一個神經都在揣摩著、猜測著、驚狂著,這種感覺讓我愛上了閱讀。

  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閱讀中,我們不斷積累,體會每一個詞語,每一句文字的含義,同時書中的好詞好句也可以幫助我們寫作,要學會鑑賞引用,豐富我們的文章,這樣才會有更大的進步。

  在每一次閱讀中,我們都能收穫到意外的驚喜。每一本好書在豐富我的生活,讓我的各方面都得到了一種昇華,閱讀雖然不能夠改變人的長度,但它卻能改變人生的寬度。閱讀充實了我的生活,讓我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得到了利用。

  有一種學習,沒有老師,沒有教室,沒有作業,卻有眼淚,有歡笑,有啟迪,能帶給我們快樂,能使我們的生活變得充實——那就是閱讀。讓我們好好地利用我們的青春,把握住它,讓生命綻放出不一樣的光芒。

  我的青春閱讀的作文5

  人的生命中,寶貴而美好的東西很多。有一種美好,夢幻絢爛,五彩斑斕,像漫天遍野的原上草般生機勃勃,卻又轉瞬即逝,稍不把握便如流沙從指尖滑過,消逝得無影無蹤。這種美好,就是青春;青春,有無限的可能。

  我的人生,註定與常人不同。從我出生甚至是未出生的某一刻開始,我就有了“殘疾人”這個身份。這身份讓我不能到學校接受系統的教育,讓我與這個社會好像無法產生接觸和關係,讓許許多多夢想、精彩、收穫都與我無關。但,我也有青春。雖然我肌肉萎縮、脊柱側彎,不能走路和坐立,日復一日地躺在同一張床上;雖然我寫本文時還不到十九歲,年紀輕輕,但在我的記憶和感覺中,我去過很多地方,有過很多非常豐富的經歷。

  我記得,有一次,我站在一望無邊的大森林裡。這古木參天的大森林是在山間的,空氣清新,花果飄香。養眼的綠色隨處可見,四周幽靜,微風送爽。在這大自然的環境中,我不時看到幾隻鹿出沒,它們頂著美麗粗大的鹿角,朝我這位來客望了一陣子,眼睛裡充滿天真,似乎在想為什麼以前從沒見過我。鹿走遠後,又有幾隻小兔子從自己的窩中爬出,極其快速地爬到另一個窩中,像跳動的小球讓人看不清,要知道,兔子可是有三個窩呢。鮮花芬芳嬌豔,各色花朵都在綻放,讓賞花的我心醉。靜下心來,我聽見嘩啦啦的'聲音,那聲音讓聽覺受到滋潤。我循聲走去,發現一條清泉,從黑黑的大石頭上緩緩流過。

  我想,如果從遠處看,我一定像一顆小點,身處大寫意的山水之中,活在高遠的天與廣闊的地之間,與清秀又豪邁的大好河山為友,與自然融為一體,一片清雅。這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啊。

  我蹲下身,用雙手捧起泉水,仰頭喝了下去——啊,好甘甜!忽然,我聽見風旋轉的聲音,知道有人來了,便趕緊躲在一旁的樹後,悄悄地觀察著。只見一隻活蹦亂跳的猴子,頭戴金箍、腰圍虎皮,揮動著手中金色的棒子,向這邊走來。風旋轉的聲音就是他揮動棒子帶來的。在他確定前方沒有危險後,一匹白馬馱著一位面容慈祥的高僧,也走了過來,白馬旁邊還有一隻直立行走、肩扛釘耙的豬;一個滿面鬍鬚的和尚。我想知道他們會經歷什麼,於是開始跟蹤他們。

  他們發現樹上綁著一個小孩兒,小孩兒向他們訴說自己悲慘的遭遇,並請求解救。白馬上的高僧一聽便要救,可那猴子卻極力阻止,然後他們走遠了。可過了一會兒他們又回來了,我也只好跟著他們原路返回。高僧還是救了小孩兒,誰知小孩兒是個妖精,把高僧抓走了。怎麼辦?我怎樣才能幫助高僧脫險呢?我來到妖精的住處,差點就把妖精打敗了,只是妖精一噴火我就無能為力。

  後來,我就隨著那猴子,去了天上的很多地方。天上真是仙氣飄飄,美輪美奐!雲海不斷翻滾,宮殿大氣輝煌。我感到十分逍遙自在。我跟猴子請來各路神仙,但都沒能打敗妖精。最後,還是觀音菩薩厲害,讓妖精動彈不得。妖精也棄邪歸正,成為了善財童子。我的這段經歷,真美妙呀,它是我在閱讀小說《西遊記》時進入我的記憶中的,就好像我真的經歷過一樣。

  透過閱讀,我體驗到了許許多多不一樣的人生。我覺得,我經歷了無數次輪迴轉世,每次看一本新的書,我都宛如脫胎換骨,變成了一個新的人物,擁有了一個新的視角。我不僅閱讀小說,還閱讀文章、詩詞等體裁,感受了“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優美意境,擁有了“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赤子情懷。我最喜歡的書是《道德經》,這本書給人智慧啟迪,也帶來審美愉悅。前人的經驗以文字的形式傳遞給我們,讓我們想前人之所想、感前人之所感,讓我們不走或少走彎路,讓我們瞭解更多人的故事、痛苦與快樂,而不是隻知道發生在自己和周圍人身上的事。但我們也不能讀死書,我們應當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書上的內容,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做書本的奴隸。我的閱讀方式,是網上閱讀,而我上網的方式又與眾不同:讓別人在我的床上放好便攜桌,將顯示屏放在便攜桌上,用幾本書把顯示屏墊高,再把滑鼠放在我的手邊。我用一根右手食指點選滑鼠,點開一本又一本書,點出一段又一段旅程。

  而我的盲人網友,他們閱讀的方式與我又不一樣了。他們在網上看的東西,都是讀屏軟體念給他們聽的;而他們在現實中看書,則需要觸控盲文,也就是那些凸起的點。我與他們雖不是一種殘疾,但都失去了很多健全人與生俱來的東西,也都得到了珍貴的閱讀文字的能力。這能力既基礎又高階,讓我可以演繹屬於我的青春,呈現屬於我的精彩,散發屬於我的光芒。所以,我的青春也是夢幻絢爛、五彩斑斕的。

  這就是我的青春閱讀,像漫天遍野的原上草般,充滿著生機和力量。你的青春閱讀呢?

  我的青春閱讀的作文6

  時代變換,歲月更替。閱讀也有如工業革命般的改變,它一改以往紙質閱讀的方式,以電子閱讀的形式橫空出世,為我的青春閱讀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那讀書的光陰與曾經初中的同學們在一起的場景交織在一起,好像詩中正是說得我們。更難忘那一句“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在那懵懂之時,令少年之心,為之痴狂,甚至不惜將其做成屏保,日夜誦讀。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初見這鄉愁,是在手機的一組圖片中,看著圖片中的郵票與詩句,不禁明白了一些余光中所謂的鄉愁,也在心中刻下了一抹“愁”。後來,再有幸學到了這一篇鄉愁時,老師要我們也仿寫鄉愁的格律去寫一首,我將心中的那一抹愁緒寫進了詩中,其名曰:少年心。只記得那最後一句“而現在,少年心是愛慕的女孩,愛慕的女孩便是少年心。”竟令老師感到幸福,獲得讚賞。那清晨的光芒灑在少年的臉龐,映出她的身影,映出他的少年心。少年稚嫩的心與迷茫盡數寫入詩中,展露無遺。

  青春的心與經典相遇是會擦出火花的,而遇到現代作品亦會有思想上的碰撞。

  在現代的小說作品中,我在享受澎湃的情慾一個個性情之人的經歷時,也學到了寫作的一些方法。例如,一個曾令我感動不已的故事:一位15歲的少年,揹著自己的母親從甘肅走到山東,只為求醫救母,一路上乞討為母親買食物,而他自己卻穿梭於垃圾堆中。這個故事不光因本身而催人淚下,更因它的寫作方式而令人感動。開頭,設定了一個少年被人毆打卻不願意鬆開手中布袋的情景,而後被主人公救下後,卻又餓暈,緊接著見到一直苦苦尋找的醫生才揭開之前出現的種種情況的原因。一路的鋪墊,埋伏筆只為後文的一舉催人淚下。這令我受益匪淺。

  電子閱讀充斥著我的青春,與以往的閱讀相同,它帶我暢遊於黃金屋,欣賞著顏如玉,與以往不同的是,它以微小的軀體承載著千萬靈魂,正因為有了電子閱讀,我的青春不迷惘,更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