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牽掛> 【必備】牽掛作文合集十篇

牽掛作文

【必備】牽掛作文合集十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牽掛作文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牽掛作文 篇1

  人世間的繁華,熟悉抑或是陌生,喧囂中人來人往擦肩而過,而你卻是我心中最牽掛的人,沒有之一也從未改變。

  “哎呀,快一點,就要遲到了”我氣的直跺腳,對面前那個忙得不可開交的人大聲嚷嚷。那時父母工作忙,奶奶又恰好生了病,我便好像一個包裹一般郵遞給你,讓你照顧。你手忙腳亂的收拾好梳子、髮卡這種對於你來說幾乎沒有用過的東西。怎麼樣好看吧?看著鏡子裡的人,天哪,這是誰?一個辮子向上翹,而另一個卻已經凌亂地耷拉在肩上,我心中頗為不滿,但是你卻迅速的抓起水杯,拎起那小小的書包,領著我朝學校奔去,絲毫沒有注意到我滿臉的抗議。

  有一天你頗為驕傲地說要給我露一手,做幾道拿手好菜。你拿出一本大概有瓶底那麼厚的菜譜,帶上老花鏡,低著頭,一頁頁用心翻閱著,還不斷的拿筆記錄。我毫不留情地嘲笑你幾乎什麼都不會,但是你卻說你奶奶會做的菜我也一定會,而且做得更好吃,你得意地拿起筷子,在碗裡打著雞蛋。我卻哈哈大笑,因為你的鼻子上沾滿了麵粉,而碟子裡的一個個丸子大小形狀各不相同。你剛將丸子放入油鍋,我卻在你離開之際,悄悄地向鍋裡倒了一大碗水,聽到聲響你迅速跑來,急急地問我有沒有被油濺到,我搖了搖頭,指著那鍋肉湯,笑了,你也笑了。

  漸漸的,學業繁重,我也很少再能夠見到你,可你卻像不曾有什麼變化,依然是樂呵呵的對我笑,直到那天回家才發現,原來你也並沒有能夠僥倖逃脫時間設下的魔咒,背過身時顯得背更駝了,你那黑色的帽子也掩蓋不了一頭銀髮,見我看著你發愣,你笑了笑說。“我覺得也是挺時尚的,最近不是有明星染白髮嗎?我也算跟上時代的潮流了,還不錯吧!”好像是幽默的調侃,又好像是自我安慰。

  不明白究竟什麼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牽掛。只是我知道當你揮手的身影在我眼前不斷地變小,最後消失在我的視線中的時候,鼻子會莫名的一酸。

牽掛作文 篇2

  家是港灣,幼年的時候是父母的呵護,長大了是鄉愁的牽掛,年老的時候是頤養的寄託。人一次次地離家,家總把一根線拴在你的身上。

  第一次離家是在四十年前的高中畢業,正值上山下鄉的年代,十七歲的年齡,來到離家二百里地外的一個林場,當了一名知青。年少的你,對家的概念還很模糊,送行的隊伍敲鑼打鼓,母親望著你在流淚,你絲毫沒有感到那份沉重,猶如脫離羈絆的鳥,渴望新的天地。林場的生活很艱苦,每天很早起床,到十幾裡地外的苗圃採集小樹苗,背到高高的山上,開墾種樹,直到傍晚天黑才能回到宿舍。每天做著重複的事,雖然單調,可年青人聚在一起充滿著生活樂趣。那時有的是力氣,每天往返二三十里地,從不覺得累。也有的是飯量,一頓可吃上一斤米飯,沒有菜,泡上一碗紫菜湯就能下飯。為了節省兩塊錢的路費,幾乎半年才會回一趟家住上兩三天。臨走的時候,父母會把家中不多的“好吃”的東西放到你的行李中。在那四五年的時光中,青春伴隨著年輪的增長而逝去。

  第二次離家是在三十多年前,揣著一份大學錄取通知書,獨自一人帶著重重的行李來到京城。要遠行了,父母既高興又擔憂。畢竟在那個年代,能到京城讀大學是一件讓人羨慕的事,父母的臉上掛著喜悅。可是當那座大學遠在兩千公里之外,父母又怎能毫無牽掛呢。你不懂,還是年輕,雖然讀書依然單調,但你感受著自我的快樂,沒有憂愁。你會把遇到的困難不加粉飾地寫在一封封家信裡,卻不體諒親人的擔憂。母親擔心北方天冷,不知有暖氣,讓你帶上兩床厚厚的棉被,又擔心你吃不慣麵食,把節省的全國糧票給你寄來,讓你去換點米票。快到放假了,就是父母的期盼,早早把回家路費郵來,囑託你路上注意安全。

  第三次離家是在二十年前,你有了自己的小家,原來的家變成了“老家”。你不能像過去那樣勤地回家了,可你長大了,心中有了牽掛。面對新的生活,有對妻兒的照顧,也有對父母的思念。儘管父母說什麼也不缺,但你還是會給父母寄去錢和需要的東西,你會在電視裡關心那裡的天氣,囑咐他們,天冷了要加衣服,天暖了可以出來走走。有一天,有了電話,有了手機,到了休息日和節假日,你一定會送去溫馨的祝福。臨近春節,你開始惦記著買回家的車票,你會哄著妻兒跟你回家,你會隨著回家的大軍一路向前,無論路途多遠,無論多麼辛苦,當你踏進家門,迎接你的總是父母的笑容。

  第四次離家是在八年前,因為工作調動,在一個沒有準備的日子,帶著茫然,你離開了已經熟悉三十多年的地方,步入一個新的“家”。忽然間,你感受到曾經生活過的地方是那樣值得留戀,那裡有你一起學習的同學,有一起共事的同事,有很多很多的朋友。新“家”的人對你很好,讓你減少了生疏,慢慢地融入其中,於是又有了新的朋友。你努力工作,傾注自己的智慧和情感,“家”人給了你又一次人生轉折的溫暖,你與他們一起商議工作,一起舉辦活動,一起出國交流,一起分享成功的.樂趣,一起共擔面對的煩惱。你沒有再想到離家,因為這裡就是你的家。

  第五次離家……人過不惑之年,你已經有了惰性,有了深深的牽掛,可是你或許還要離開你不想離開的家。你又一次想起了余光中先生的詩,“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酒一樣的長江水/醉酒的滋味/是鄉愁的滋味……”。人一生中總是在離家,有的是為生活和學業,有的是不得不,心中的鄉愁家情,何時能永遠駐留在家。

牽掛作文 篇3

  牽掛是什麼?是明媚陽光下的一縷春風;是在風中飛舞著的柳絮;是平靜湖面上的一顆石子,雖小,卻能濺起漣漪;是透明堅韌的蛛絲,雖細,但成百上千擰在一起時卻比鋼更堅硬……

  初次體驗這種奇妙的情感,是在一個下午。我抱著一個花盆,手拿小鏟,正忙著鬆土,而腳邊散落著幾個因發了芽而被媽媽“遺棄”的小豌豆,圓滾滾、綠油油,頭上還露著白色的小芽。我看它們可憐,就把它們從豆殼中撿出來,試試看能否發芽。不一會兒,土松好了,我的指甲縫裡都是黑色的土,我毫不在意,用手背抹抹汗,就小心翼翼地捧起了我寶貴的幾粒種子,把它們放在鬆軟的土上,又在泥上表面噴了一點水。“大功告成”我暗暗地想。

  第二天一大早,一起床我就衝到花盆看望它們,表面上看起來它們並無變化,好奇心慫恿著我把它們逐個挑出來,看看到底有沒有變化,令我失望的是,豌豆竟然一點變化也沒有。

  又過了一天,當我再一看望它們時,我驚喜地發現竟然有好幾粒小豌豆長出了根,而一個個胖胖的小綠芽兒也冒出了土面,頂部密密麻麻地擠著嫩嫩的小綠葉兒。兩三天後,我把花盆搬到了窗外的臺子上,讓它曬曬太陽。然後回到房間裡寫作業,然而剛寫幾個字卻又坐立不安起來,擔心風會把泥土吹走,擔心陽光會把小芽兒曬乾,擔心會有鳥兒啄走小豌豆……於是我急忙把花盆搬了回來,看看豌豆,半透明的綠色的莖仍然直直地立著,完好無損,我的心放下來了。

  就這樣每天我為小豌豆灑水、曬陽、搬進來、搬出去……十幾天過後,豌豆的長勢非常迅猛,居然比手掌還要長得多,纖細的莖再也支援不住身體的重量,倒了下去,於是我到樓下找來了幾個小樹枝,削了皮為它們搭了一個井字架,我小心地將細細的莖依附在支架上,望著又重新立起來的豌豆,我不禁為牽掛的力量而感嘆,是它讓這個不起眼的生命獲得了重生,也讓我獲得了成功的喜悅。

牽掛作文 篇4

  “丁零零……”緊促的門鈴聲,衝斥著屋子裡的歡笑聲被著始料未及的響聲切斷。正玩的興致勃勃的我心裡猛然造成牴觸,大喊一聲:“誰啊?”猛然一下把門開啟。一張“怒火中燒”的臉出現在我眼前。“媽!”我詫異道。哎喲!我忽然想到了些哪些,來看後果很嚴重。

  “媽!您聽我說。”這時我的小表情從打雷下雨一下變為雲霄太陽昇起,來啦一個全方位的大轉彎,外露取悅小表情。“哐!!!大夥兒馬上感受到強烈的振動,它是地震前兆的覺得。我悄悄地用眼尾掃了一下老媽的雙眼,“呀!”並不是一般的小火苗,熊熊大火基本上要將我點燃。咦!如何火災以外好像包圍著著晶瑩剔透的液體,房間內的燈光效果經液體刺進我的眼球,那麼的痛。媽哭過,我歪頭看過下窗前,灰黑色侵蝕了地面,一格格齊整的燈光效果看起來這般晃眼。啊!天色已這麼晚了。

  幾點了?不回家,也不知道告訴我一聲啊?你知不知道呀!我還圍住大家院校,你同學們家轉幾次了?……”老媽得話如海面決堤般吞沒了我。萬語千言的表述早早已嚇得跑到爪哇國來到,我心虛地擠壓“我錯了”三個字。是的,我確實不對。捱過兩星期原本要立即回家了的我,卻在中途遇上了表姐。她也剛放學後,我被她手上提的大包零食和衣服褲子“戰俘”了回來。和她高談闊論、嬉戲打鬧忘了時間,就連半途姥姥提示我打個電話也給忘記了。

  姥姥回來拉著媽,扶她坐著,可媽臀部剛沾布藝沙發又一個聰明伶俐站了起來。“媽!您不清楚!我找了她多久,從下午四點一直到現在。你知道我即將急死了嗎!”媽媽心裡的惱怒在見到姥姥後總算暴發出去,她的最終一絲固執被擊敗,眼淚湧了出去。

  “我為什麼會不清楚。你有時候許多天不回來,你知道我的感受嗎?想讓你通電話又怕耽擱你工作中……”姥姥的一席話也令媽詫異不己,整場寂然。

  被別人牽掛著是件幸福快樂的事,但牽掛他人是件痛楚的事。在大家遊戲娛樂和工作中忙碌之時你是不是湖想到遠方正有些人給你心急如焚,每時每刻牽掛著你呢?《常回家看看》這首演唱出了很多人的心裡話。使我們把幸福快樂持續,讓牽掛關注自身的人舒心,讓拖累的心彈奏出幸福樂章。

牽掛作文 篇5

  牽掛別人和被人牽掛都是一種幸福。——題記

  三年級的時候,有位同學因她父母工作調動,即將要轉到深圳上學,我們班上同學對她離去,都依依不捨。

  老師希望同學們都能夠送一個小禮物,留給她作紀念。最使我難忘就是送禮物那天,學們都陸陸續續把禮物送給她,唯獨我忘記帶來,心裡真的不是滋味,不爭氣的眼淚在眼眶打轉起來。同學們也不由自主嚎啕大哭起來,哭聲震耳欲聾。

  她安慰並平息了我們哭聲,窗外突然下了霢霂小雨,似乎老天也為我們的離別哭泣,剛好這天也是她的生日,她變魔術似的拿出一個生日蛋糕,同學們邊吃蛋糕邊用奶油把她要變大花臉,大家就這樣嬉戲打鬧陪她過一個難忘生日。

  第二天,她到教室向我們告別,同學們送她到學校門口,送君千里,終有一別,我們依依不捨揮手告別。在她轉身離去的時候,同學們的眼淚不爭氣地滑落到臉上,回到教室,我心不在焉地聽著課,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直到現在,她離別前一天的情景還歷歷在目,難於忘懷,我的同學!你在深圳還好嗎?

牽掛作文 篇6

  牽掛是思念,猶如皮膚下不停震顫的血脈。

  ——題記

  午後,我坐在陽臺的藤椅上,沏一杯嶗山綠茶,翠芽舒展,一股淡淡的茶香便瀰漫開來。陽光暖暖的,灑滿了整個陽臺。一部早期的諾基亞手機靜靜地斜放在茶几上,氤氳中,我彷彿看見了一個白髮佝僂的老人靜靜的躺在一把藤椅上。

  我從小被奶奶看大,與奶奶感情極深。後來,父母因工作原因搬了家,與奶奶見面的機會便少了許多。

  去年暑假,我同父母回到了奶奶家。還沒到家門,便看到奶奶坐在門口張望,她老眼神不好,蹙著眉頭朝我們望了一會兒道:“玥玥回來啦?”聽我們應著,奶奶笑道:“好好,好。”便起身張羅起我愛吃的菜。

  那段日子裡,我常看到奶奶一個人坐在藤椅上,沏一杯嶗山綠茶,斜倚在陽光裡,手裡握著一部早期的諾基亞手機,雙手不停地撫摸著,一會兒將手臂伸直擎著那手機,一會兒又小心翼翼的戴上老花鏡,細細的打量著,並按下一個個號碼數字,在一個個的刪去,如此反覆,像是在觀賞一件藝術品,陽光柔柔的灑在她那佈滿皺紋的臉上,微笑著,像是綻開了一朵金色的向日葵。

  我疑惑了許久。

  終於,在臨走前我向奶奶說出了我的疑惑,奶奶笑了笑,淡淡地說道:“我呀,沒事兒掛念你們的時候呀,就在手機上按下你和你爸的手機號,看到它呀,就像看見了你們一樣。再說你們都忙,哪兒有空接我電話呀,我可不能耽誤你學習。”聽到這兒,我自責極了,平日裡雖然我們也隔三差五的給奶奶打電話,但卻沒有常來看她,奶奶對我們的思念又豈是幾個電話能緩解的。我不禁拉住奶奶的手,鄭重的對她說:“奶奶你放心,以後我和爸爸一定常來看你。”暖暖的夕陽下,我們祖孫倆緊緊地依在一起。

  客廳裡的擺鐘將我的思緒拉了回來,如今,爸爸給奶奶換了部手機,而那部諾基亞則被我一直儲存起來。我也時常去看望奶奶,因為牽掛是思念,如同皮膚下不停震顫的血脈,雖隱匿卻時刻提醒著我們它的存在。

牽掛作文 篇7

  有一個地方遙遠得難以抵達,它的名字叫天堂。

  有一種心緒綿延到難以停下,它的名字叫牽掛。

  ——題記

  輕輕的晚風悄悄打開了心靈之窗,濛濛的細雨漸漸泛起的河流……

  一道海峽將我與咫尺親人隔斷如天涯!多少個星稀月朗之夜,流著淚,我一遍遍咀嚼兒時的溫暖;多少個午夜輪迴,眼前依然朦朧著爺爺踽行遠去的背影,耳邊久散不去的,是天堂裡深情的叮嚀和呼喚……。

  這時,對爺爺的牽掛與思念在我心中瀰漫,像爬山虎的腳細密的纏繞著我的心。

  “爺爺,天堂裡的你好嗎,那張機票,我仍留存著。”

  那是暑假的最後一天,因為即將開學,我只身一人沮喪的拿著機票去了機場。入關時,我怔住了——是爺爺臉色蒼白,全身無力,臉上卻依舊帶著那麼慈祥的笑容,他不是在住院嗎?

  “爺爺!”爺爺循聲望來,衝我疲憊一笑,那笑容從嘴角盪漾開來,蒼白的臉上便有了一絲轉瞬即逝的血色……

  爺爺俯身靠在我耳邊,輕聲對我說“孩子,記住,爺爺永遠愛你。”那一刻,爺爺額頭滲出密密的汗珠,臉上深深的溝壑以及那凹陷的眼裡深藏的孤獨與惋惜,讓我的心微微顫動了……

  提上行李,我拖著沉重的步伐入了關。眼角的餘光無意間發現爺爺的神情呆滯。

  那一刻,我回過頭,只見爺爺緊鎖著眉頭,噙滿眼眶的淚水剎那間噴湧而出,淚水如斷線的珠子順著臉頰靜靜地流淌。

  我迅速把眼光收了回來。那一刻,我淚流滿面;那一刻,我的心在滴血……

  捨不得爺爺啊,爺爺是多麼愛我。

  回到家,奶奶的電話裡的噩耗如晴天霹靂震得我淚流滿面。我絕望地把臉埋進膝蓋裡失聲痛哭。機場離別,是我最後一次見到爺爺。我深深地責備自己,責備自己以為爺爺只是一般的心臟病。其實,爺爺是因心臟肥厚引發的敗血症,早已臥床,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忍著病痛在奶奶的攙扶下看了我最後一眼。在車上,爺爺寫下了“12-15-22-5——致佳儀”字樣,而1215225對應的英文字母是“LOVE”。最後,爺爺在車上就……

  曾是驚鴻照影來。斷斷續續閃過的溫暖記憶,如同不經意浮泛過心海的驚鴻,激起一圈圈愛的漣漪。

  走過那曾經停留過的廣場,我和爺爺安適地坐在行人漸少的石階上,暖暖的夕暉把我們的影子拉得長長的,跳躍著柔和的線條。爺爺用爬滿歲月的手顫顫地剝開一顆糖,然後滿臉笑容地遞給我,那銀白的髮絲票在耳際,閃爍這祥和的光。而我,甜甜地笑著,快樂地嚼著糖果,然後又興奮地撥開手中的另一顆糖塞到老人的嘴裡。我們幸福地笑著,斑斕的雲彩在我們身後顯得格外溫柔。

  那些塵封的日子,彷彿夢裡的揮手別離,但絕不會是一片消散的雲煙。

  牽掛,一種令人心顫的感覺。感動或是傷懷。

  偶爾回憶,那麼遙遠的夢,遙迢的音容。笑貌才會又清晰可見,青春透明如醇酒,可飲,可盡,可別離。

  現在,爺爺已經去世幾個春秋了,而我,內心的自責也持續了幾個春秋。時間的流逝讓我對爺爺的牽掛越來越深。多少個夜深人靜之時,我佇立窗前,凝視著遙遠、深邃的夜空,讓悔恨、憂愁、牽掛浸滿心田。

牽掛作文 篇8

  關愛老人,尊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優良的傳統美德,現在農村人口大量外流,而老人大都留守在農村,他們成了我們這些外出農民工家屬最大的牽掛。

  記得在四年級放暑假時,我和媽媽回到了我期盼已久的廣西老家——藍家囤。那時我回到家鄉,家鄉的路崎嶇不已,再加上下了雨,就更難走了。我回去時,太公早已逝世,只有太婆孤單一人。有一天,太婆去挑水,因腿腳不便,再加上地面溼滑,她一不小心滑倒了,摔在地上起不來了,正好被我和姐姐看見了,於是我們急匆匆地去告訴爺爺。爺爺立刻把太婆送進醫院治療,經過檢查,醫生說,太婆身體並無大礙,只需要靜心休息,還不能再讓她幹體力活。為了照顧太婆,媽媽給我們倆佈置了照顧太婆的任務。

  到了第二天,我和姐姐煮了一鍋熱氣騰騰的八寶粥,躡手躡腳地端著八寶粥來到太婆的房間。太婆見了,慢慢坐起來,用長滿繭子的手掌撫摸著我的頭,說:“孫兒你長得這麼大了,太婆還沒見過幾次呢!外面的生活還好嗎?”我說:“外邊的生活可好了,什麼家電都有,有許多好玩的東西,還有許多美味的食物。太婆,今天我們學著外面的煮法給您煮了八寶粥!”說著,我和姐姐慢慢地喂太婆喝粥。太婆吃得津津有味還忍不住點頭稱讚。我還說:“太婆你要不要跟我們去外面住啊?”太婆說:“雖然家裡非常貧困,但這是我的家鄉,即使很孤單我還是習慣這裡的生活。”太婆喝了口粥說:“唉,我也想跟你去享享福啊,但會給你們添麻煩的。”突然,太婆向我瞥了一眼,看到太婆的眼神,我也不再說下去了,心理酸溜溜的,多麼替子孫著想的老人啊!我情不自禁地撲倒太婆懷裡,淚水在眼裡打轉。此時,我的腦海裡閃過一個念頭,家裡要安裝一部固定的電話。為了讓太婆好好休息,我和姐姐幫太婆做了許多家務活。中午,我們就做了幾道比較爛的菜,餵給太婆吃。晚上,就燒了一鍋熱水,給太婆端了一盆洗腳水給太婆洗腳。我發現太婆的腳出現了很多裂痕。於是,我和姐姐用自己的零花錢,買了一盒治療裂痕的藥膏,堅持每天給太婆塗抹。在我和姐姐的細緻照顧下,太婆腳上的裂痕很快就好了。看著太婆每天樂呵呵的,我們心理喜滋滋的,總算孝敬她老人家一回。

  轉眼間,兩個月的暑假就要過去了,我得回福州了。出發前,為了不讓太婆孤單,我勸爸媽掏錢,在家安裝一個固定電話。我們還和爺爺商量說:“爺爺您就在家鄉好好照顧好太婆哦!其他事別做了!”我們該走了,我依依不捨地對太婆說:“太婆,您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別累壞了。”太婆也戀戀不捨地說:“孫兒你在外面可要聽話,好好學習照顧好你自己呀!別在外面受苦了。”現在我很久沒有回去了,為了填補太婆那孤獨的心,我每過一段時間就會打電話跟她聊聊天。太婆每次都說她過得很好。這樣我和爸媽才放心了。

  人世間的愛是無限制的,除非你沒有愛心。照顧他人是種美德,照顧老人更是一種美德。儘管親人遠在他鄉也需要我們的牽掛和守護。

牽掛作文 篇9

  曾以為,牽掛只屬於大人,與我們小孩無關,可我發現我錯了。 由於“只生一個”的影響,親兄妹差點兒成了歷史名詞。我是獨苗,自然沒有親兄妹。表哥大我五歲,我從小就和他生活在一起,我們一起玩耍,一起嬉戲。我們雖是表兄弟,卻比嫡親兄弟還要親。時光飛逝,表哥現在都上大學了。我至今記得和他一起釣龍蝦、玩電腦的情景,他高考前有些緊張、侷促的樣子還歷歷在目而現在一年過去了,他大概也適應了大學裡的生活了吧,他過得好嗎?我不時地想起他,常常在心中這樣問道。 過年時,他做了個小小的手術,尚未痊癒就趕上去青島的列車。很遺憾,我沒來得及去送他,頗有“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傷感。我想打個電話問問訊息,可是緊張忙碌的學習生活使我心無旁騖,無暇顧及。我不知道他在外是否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感觸,但在心裡,我卻無時無刻不在盼著與他重逢。

  前些日子,是表哥20歲生日。他說要回來過生日,姑父姑媽沒答應他,理由是路途遙遠,不太方便。聽到這個訊息,我覺得遺憾的同時,也替他感到高興,和同窗好友在大學過這麼一個有紀念意義的生日,該是多麼令人難忘啊!想象著生日派對歡快、熱鬧的場景,我彷彿跨過高山,越過平原,來到了美麗的濱海城市——青島,與他一起慶祝這個快樂的日子。 牽掛,不僅僅是“要吃好穿好,冷暖自知”的囑託,更是一種相互之間的默契與心心相印。

  表哥寒假回來,帶回兩份青島特產——海鮮大禮包。當姑父問他為何只帶了兩份,怎麼沒有給南京的表妹帶時,表哥有些尷尬,又有些俏皮地答道:“我光記得兩個表弟了。”聽罷此事,我偷偷地笑了,啊哈!很正常,日久生情,誰叫我們從小就在一起呢! 遠在他鄉的遊子,可曾憶起家裡的親人啊?也許隨著時間的推移,你會慢慢習慣“獨在異鄉為異客”,無奈“卻望幷州是故鄉”。但只要你心中有割捨不斷的牽掛,你心中就一定有宛如在故鄉的親切和溫馨。 因為牽掛,我時常想起嶗山腳下,表哥那瘦長的背影;因為牽掛,表哥也會想起長江之濱的江海平原上有他溫暖的家,有思念他的我。因為牽掛,親人時常想起在外的遊子,在外的遊子也會在不經意之間生髮“月是故鄉明”的喟嘆人世間,正因為有了牽掛,才會使相聚變得更加讓人珍惜,更加讓人留戀。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手中之情 抒情並不一定要疾聲高呼,像鄒家琦這樣絮絮叨叨一番,倒也別具一格。兒時的經歷是“牽掛”之因,應當捎帶一筆,卻不必大書特書;對將來的懷想是“牽掛”之果,應當有所涉及,卻不可能言之甚詳;而在這“過去”與“未來”間的兄弟二人當下的心靈交流,才是文章的重點所在,是令習作扣“牽掛”之題的關鍵。表哥想回家過生日而未果,表弟在遺憾之餘為他尋覓到更廣闊的天空而感到高興;表哥寒假捎回來禮物,卻只記得表弟,急匆匆地忘記了他人。簡簡單單的兩個事例中隱含著這種理智而大度、成熟又不乏天真的“牽掛”,令人為之心有所動。

牽掛作文 篇10

  轉眼之間,我已早已習慣了初二的生活和節奏,初二的生活也接近尾聲,卻還是對您充滿了牽掛。老班,馬老師。您在北溝過的好嗎?

  記得初一暑假前。別因為我地理成績不理想而給我借了一大堆複習資料,和藹地說道:“涵涵,好好學習喲,我期待著你的脫變哦!”並且叮囑我把這一大套資料在開學後再交給您。可是,到現在,連把這些講義的資料應該交到哪裡,我都一無所知。暑假中我去給你交實踐作業的時候,您還在說著鼓勵我的話語。也許那時你得知要到鄉下支教的訊息了,可我卻絲毫沒有察覺。但當您下鄉支教後,所有的點點滴滴都浮上了心頭

  我以為你是位嚴師,可您嚴肅表情下,卻有著一副談笑風生的面孔。我以為您專心政治,可您卻用自己課堂上寶貴的時間給我們講各國的歷史和地理,帶給我們一個個有趣的故事和爽朗的笑聲。您的絲絲教誨還在耳邊迴響。你的殷殷鼓勵陪伴我前行。

  可是您下鄉支教的訊息打斷了我們的那份師生緣。我有時還會幻想:你沒有去支教,只是短暫的出去學習了。你想把我們帶入高中的校門,我又何嘗不想呢?

  馬老師,您還在熬夜備課嗎?黑眼圈慢慢的爬上了您的眼睛,您要注意身體,好好休息呀!馬老師,您的腰還疼嗎?記得您跑起來時步伐總是很慢。現在的學校生活您還習慣嗎?您總是我們班級來的最早的那一個人,你要多放鬆放鬆呀。馬老師,我最牽掛的人是您呀!時間的慢慢積累,磨平了很多的稜角,但是我最捨不得的人還是您。

  記得您對我的諄諄教誨,記得您對工作的認真負責,記得您跑步的樣子,記得您在課堂上談笑風生,記得您對我的學習的關心和幫助……記得,記得,我全部都記得。馬老師,願您在新學校新環境工作順利!也願我帶著和您這段師生情的溫暖一隅在郝斌的懷抱裡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