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文明> 給歲月以文明作文

給歲月以文明作文

給歲月以文明作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給歲月以文明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給歲月以文明作文 篇1

  滾滾長江,商邑煌煌,三千五百年雪月風霜掩沒不了青銅器的冷峻光芒。盤龍古城,你為萬古長夜賦予了文明的盛世芳華。

  三千五百年前江漢之交的沃土之上,一種全新而偉大的文化正隨著一座城市的繁榮而逐漸明晰。肥沃富饒的南國熱土上,先民們用勤勞智慧播種出錢糧滿倉,編織出錦繡絲帛;九省通衢的繁華商路上,商賈們用獨到眼光獲取了金銀盈船,也推動了諸夏物產互通;器用豐盈的物質建設中,哪一處又少得了工匠以匠心獨具鑄就青銅時代,吹響文明發展的號角?這一片3.94平方千米的錦繡河中,經濟文化之昌盛不亞於王都,社會形勢之平靜更勝於中原,又怎不是帝國南疆上的無冕之王、文明發展的又一中心與源泉?

  是的,燦爛中華文明原本源自各地、匯百川而成海,黃河並不是唯一一條流淌著純正華夏血液的河流;繁若群星的古文化中心也不僅僅“自黃河起,北抵燕山,南達淮河”,長江流域本就是中華民族的另一大發源地,荊楚大地上同樣有著自己的文化盛況與偉大史詩,足以與群雄逐鹿的中原等量齊觀。

  山頂造湖,改造自然,你們用歲月展現了文明的力量。面對著水位極低的盤龍湖,先民們動用其時社會所能動用的最大人力,以無數陶器、石器與先進的銅器,將湖底淤泥運至山頂,以減少滲漏,積蓄雨水,徹底解決了灌溉問題,將土壤黏滯酸溼的江漢平原耕耘為了一萬畝良田。農耕文明的創造令飢寒冗長的歲月有了溫飽的基礎。

  視死若生,創立城市,你們用歲月留下了文明的印記。階級的出現與固化雖是人類不平等的起源,但也正因為如此才真正創立了有向心力,凝聚力的組織化社會。對神靈與祖先的敬畏令你們將死者的地位封存如墓穴。隨葬數十件青銅禮器的高等貴族,到僅有陶器碎片的平民一應俱全,顯示出成熟社會的特徵。城市文明的構建,令分崩離析的歲月有了統一的意志。

  昇華生活,形成文化,你們用歲月煉就了文明的靈魂。“文化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文化也確是文明之所以為一個文明之魂。此時本地所生的本土文化與殷商文化相融合雜糅,便形成了別具一格的盤龍城文化,令舉世為之震驚。文明文化的形成,令索然無味的歲月有了追尋的價值。

  漫溯在這歷經千年風雨的古城,感受著文明的.脈動與歲月的足音。只願我們的文明在歲月長河中燦然長流。

  給歲月以文明作文 篇2

  文明是多樣,即便是去做微乎其微的好事也是文明,文明令我們的城市溫馨、整潔和環保,它是這座寫滿夢想的城市陳列在我們心中的一道道亮麗美景。

  司機·街道

  明媚的春日,我坐著母親的電動車向學校駛進。

  突然,一個沒有掛著車牌的汽車向執行的車道駛來。在那輛車即將撞上車道時,嚇得我閉上了我的眼睛,思緒飛到了前不久的一則新聞:一輛無車牌的汽車與一位騎電動車的青年相撞,一死一傷。

  當我小心翼翼地將眼睛睜開,卻看到了那樣的一幕。那輛無車牌的汽車靜靜地停在白線之內,靜靜地等待著車道上的車行走完畢,他才緩緩地開了起來,直到過了這個十字路口。那一次的那一幕,讓我永生難忘。

  女孩·沙灘

  夏日的午後,金色的沙灘被陽光曬的微微發熱。

  啦啦啦……一陣輕快的歌聲傳來。一個梳著雙馬尾、穿著粉色衣裙,笑容滿面的小女孩,哼著輕快的歌謠,踏著歡快的步子在沙灘上撿起彩色的貝殼。走著走著,忽然,她的腳步停了下來。撿起了一個空飲料瓶,抬起頭向四周望望,她的眼神中充滿了疑惑。他將手中彩色的貝殼放下,拿起空飲料瓶跑走,輕輕的將空飲料瓶投進垃圾箱。

  她的臉上出現了剛開始的笑容,哼起原來的歌謠,沙灘上留下了一串腳印,在陽光下散發著金色的光芒。

  男孩·草地

  夏日的正午,青青的草地在夏日裡溫熱的風中舞蹈。

  青青的草地上,幾個男孩在草地上踢著足球,誰也沒注意到角落裡那個寫著保護草坪的牌子。圍觀的人們發出一陣陣的喝彩聲。一個騎著單車的男孩在人群的外圍停下了腳步。“草地也是有生命和尊嚴的,我們應該去呵護它,而並非去踐踏它。”

  踢球的孩子們低下了羞愧的頭。男孩走向草地,輕輕將那些有此歪的小草扶正。有悄悄地轉身騎上單車離去,夏日正午的陽光本該是毒辣的,但此時卻柔和地照在被扶正的草地上。

  曾經難聞的空氣,一堆堆的垃圾與一場場生命的災難,到如今可以看見湛藍的天空,青青的草地,人們相互的謙讓,這就是一種進步,是一朵永不凋謝的文明之花。

  給歲月以文明作文 篇3

  時代發展迅猛,科技不斷創新。隨著制度與技術的不斷完善,交通部門已利用大資料、雲計算等,建立起交通道路安全的重要保障。儘管如此,公路之上驚心動魄的“生死時速”仍屢見不鮮。那麼,究竟是什麼偷偷地將死神又招致人們身旁?

  忘記下車的乘客與司機糾纏,致使一車生命墜入江海,無人生還。當乘客由於自身原因而未及時下車,內心的自私與極度缺乏社會責任感使其歸咎他人、做出此荒誕無稽之舉。這是個人素質低下的體現,是作為公民社會公德的嚴重缺失。嘆息於十數生命無辜墜落之外,這種毫無社會公德意識的行為怎能不引起我們的憂思?

  左拉曾言:“每一個人的最大幸福是在全體人所實現的最大幸福之中”。當制度與科技的腳步緊隨時代步伐之時,人們的素質又怎能落後於發展浪潮?我們的社會從不只是鋼筋水泥堆砌而成的冰冷之城,而是億萬生靈發光發熱、心與心彼此相連的人文之都。劉慈欣曾在其著作中寫道“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一段歲月值得被銘記於歷史畫卷,一定是因為它擁有具有時代意義的社會文明,供後人理解吸納以創造更加輝煌的未來。我國幾千年來的人文歷史充盈在我們心間,代代相傳的傳統文化使我們被稱為禮儀之邦,汩汩流淌的文明涓流引領我們築起雄偉壯麗之藍圖。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奮力追求物質文明的卓越發展。如今,我們享受著人工智慧帶來的便捷生活,卻忘記了更多的智慧在於我們閃耀千年的精神文明。不經意間對精神文明的漠視,釀成了一幕幕令人揪心的慘痛悲劇。作為文明之城,僅擁有先進的科學技術是遠遠不夠的。物質文明的源遠流長,亦需精神文明作為載體,以靈魂間的交流傳遞生生不息的人類智慧;科學之文明的不斷髮展,亦需道德之文明作為動力,以根植於人們內心的堅定信念攻破前方層層難關。沒有哪種文明可以憑一己之力發出熠熠星光,唯有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攜手前行,我們才能愈發接近心中的夢想國度。

  文明不是歲月的附屬品,也不僅僅是裝飾如今這波瀾壯闊之時代的飾品。它是民族的根,是社會源源不斷向前發展的憑藉。因享受智慧生活而忽視千年來人們所弘揚的文明之德、放棄追求文明有質的人文社會,無疑是得不償失。

  海晏河清,時和歲豐。願你我共持文明星火,點亮新紀元的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