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觀後感> 觀《哪吒之魔童降世》有感(精選15篇)

觀《哪吒之魔童降世》有感

觀《哪吒之魔童降世》有感(精選15篇)

  當認真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吧,何不寫一篇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你會寫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觀《哪吒之魔童降世》有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觀《哪吒之魔童降世》有感1

  今天上午十時二刻我和我弟弟跟好朋友一起去星光大道二期看了一場電影,名字叫《哪吒之魔童降世》。

  電影裡有一顆魔丸和一顆靈珠。在哪吒出世的時候,申公豹把靈珠拿走了,他幹出這種極惡劣的壞事是因為他和鎮壓東海的東海龍王敖廣商量好了,把靈珠給他的兒子敖丙。就讓敖丙拜申公豹為師傅,一起消滅陳塘關。可是,後來哪吒救了敖丙一命,所以他們倆個成為了朋友。

  哪吒的命只有三年,在這三年裡他之所以性情暴躁是因為百姓一直叫他妖怪,要把他關起來。

  後來敖丙水淹陳塘關的時候,哪吒不記以前的怒氣,幫助百姓。但是敖丙為了龍族,不記友情。

  最後,哪吒本來可以殺了敖丙回家取功。可是,敖丙是哪吒唯一的朋友,所以哪吒沒有殺他,敖丙被感動了。在哪吒的生命快要結束的時候,敖丙也用自己的生命去保護哪吒

  得了魔丸的哪吒不一定是壞的,他也有善良的一面。得了靈珠的敖丙也不一定一直是善良的,他肯定也有壞的一面。

觀《哪吒之魔童降世》有感2

  這幾年,中國電影中又闖出了許多匹黑馬,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哪吒之魔童降世》。自上映以來,影片不斷重新整理多項紀錄,還被中國內地選送去競爭“奧斯卡”獎項。

  這部電影中,小哪吒的外在形象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不再是我們常識中那個手拿火尖槍、腳踏風火輪、身披混天綾、頭頂乾坤圈,斬妖除魔、充滿正義感的帥氣小夥。而是一個頂著兩個熊貓版的黑眼圈,長著滿口大板牙,表情猙獰,玩世不恭的“混世魔王”!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元始天尊用煉丹爐將混元珠練成了兩顆仙丹,分別是靈珠和魔珠。太乙真人奉命將靈珠投胎給李府——李靖的夫人。誰知申公豹卻暗中命人偷來兩顆仙丹,並將魔珠投胎到李府,讓靈珠和龍王之子敖丙結合。可憐的小哪吒一出生就因是魔王轉世,被陳塘關的人當作妖怪,飽受排擠。但後來,他在父母的鼓勵下,跟著太乙真人學習仙術,降妖除魔,最終得到了大家的接受和認可。

  這部電影除了敢於打破常規,情節精彩外,還蘊含著許多哲理。

  比如: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關鍵。當得知哪吒是魔珠轉世時,太乙真人想趁早除掉,哪吒的母親堅定地站出來保護他;當所有的人都認為哪吒是“妖怪”時,他的父母一直認為他是一個內心善良的好孩子;當天劫來臨的時候,父親為了讓哪吒活下去,想用自己的命換哪吒的命……正是在這樣的家庭教育環境下,哪吒感受到了“愛”,才讓他有了逆天改命的勇氣和力量。

  再如:我命由我不由天。影片中哪吒雖為魔胎,但最終透過努力,斬妖除魔,得到了大家的認可。這就是努力改變命運的成果。當哪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是神是妖我做主!”時,我的內心不由得深深震撼。生活中,我們也經常會遭遇磨難,但只要我們堅持去對抗,想辦法解決,困難終將煙消雲散,最終迎接我們的就一定是成功。連身為魔胎的哪吒都能逆天改命,我們又有何理由自怨自艾、自暴自棄呢!

  《哪吒之魔童降世》正是因為敢於打破常規,富含豐富的哲理思想,最終才鑄就了它在商業和藝術上的成就。

觀《哪吒之魔童降世》有感3

  今天,我看了一部很有意思的電影,名叫《哪吒之魔童降世》。

  《哪吒之魔童降世》主要講能量巨大的混元珠被元始天尊收服,一分為二,分別是靈珠和魔丸。太乙真人受命將靈珠託生哪吒身上,然而陰差陽錯的,靈珠被申公豹偷走,而魔丸託生在了哪吒身上,出生後的哪吒受魔丸的影響成為了混世魔王,而哪吒在面對百姓的誤會以及即將來臨的天雷時,奮起反抗,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最後成為解救百姓的大英雄。

  影片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李靖。小時候受各類影視作品的影響,印象中的李靖,一直是逼哪吒“削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罪魁禍首;是打破哪吒金身,讓哪吒不得不寄託蓮藕重生的無情之人;甚至是優柔寡斷毫無擔當之人。在他身上,我們看不到一絲父愛。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變成了魔童,成天在外面惹是生非。“你放心,有我在,孩兒不會出事。”“在陳塘關當了這些年總兵,情面還是有些的,我挨家挨戶磕頭,也要把人家求來,放心吧。”當陳塘關的人們紛紛把哪吒當作妖怪時,李靖為了讓哪吒開心,寧願放下面子磕頭求人。

  “我會將哪吒引入正道,讓他被世人認可。”“我與哪吒同生死,共進退。”當所有人都說哪吒沒得救時,只有李靖,上天門,求仙人,硬是給哪吒求出了一條生路。作為父親,他從未放棄。

  當得知哪吒就算僥倖活到了三歲,也會被天劫劈死時,李婧挺身而出,想自己代替哪吒被天雷劈死。那一刻,我終於明白了父愛如山的真正含義。

  “母愛如水,父愛如山。”如水的母愛如三月的陽光,讓我們感到溫暖。如山的父愛卻往往因為無言而被我們所忽視。受傷了,父親不會心疼地落淚,只會默默的把你送到醫院治療;跌倒了,父親不會將你親手扶起,只會叫你記住跌倒的原因;失敗了,父親不會為你拭去傷心的淚水,只會讓你從頭再來……雖然,表面上他沒有關心你、沒有心疼你,其實他是在用他自己的方式保護你。

  父愛是一本智慧的書,父愛是一把擋雨的傘,我想對天下所有的父親說一聲:你們辛苦了!

觀《哪吒之魔童降世》有感4

  冒著小雨來到電影院買了票進入影廳,我激動的心情難以平復,因為我要看到我心念已久的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

  這部電影主要講的就是本該是靈珠轉世的哪吒,因出了點事故變成了魔丸轉世,因為從小受到村民的排斥,所以從他的性格調皮搗蛋,經常捉弄村民,一次偶然機會認識了靈珠轉世的敖丙,對身世並不清楚的情況下,他陰差陽錯的與敖丙成為了朋友,轉眼間哪吒到人間三年了,也代表他要受天雷了,但是他和敖丙卻戰勝了命運,將魂魄留了下來。

  走出電影院的我百感交集,心裡的五味雜陳瞬間被打翻,我們雖然是看片人,但其實也是片中人。

  我們的“李靖”似的父親,雖然對我們百般嚴厲,但他總是會默默的替你承擔著一切,哪怕為你遭受“天雷”,他也心甘情願。母親她是多麼的偉大,無論我們是什麼樣子,他都不會嫌棄我們;“太乙真人”老師。老師一直是我們的第二個父母,雖然我們之間會有小衝突,但是老師總會在我們出現危險、困難的時候保護我們,像哪吒和敖丙快撐不住天雷時。太乙真人拼了命的衝上去。並不理會天雷

  用“蓮花”保住他們魂魄;“敖丙”朋友,他們可以不顧一切的幫你,可以因為你與全世界為敵……

  讓我印象最深的兩句話是。“人的偏見就像一座大山,任何人都無法翻越。”這是電影中申公豹說的一句話。原本可以成為“12金仙”的他。勤勞修煉,可是就因為它是妖族便不可以成為“十二金仙”是啊這種偏見無處不在,社會上、學校裡公司裡,人們常常因為別人的不足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別人從而忽視別人的努力,這樣的偏見,真的無處不在。還有哪吒說的一句話:“我命由我不由天!”在生活裡,許有許多被命運打倒在地的人們,這些人們身邊都有“李靖夫婦”,“乙太真人”“敖丙”,但是他們都沒有成為“哪吒”,因為他們覺得這就是命無法改變的命。電影導演餃子,他就是現實生活中的“哪吒”。他曾被別人看為啃老族,靠著父母的退休金生活,但是他用了三年的時間。《哪吒之魔童降世》就問世了,這部電影重新整理了所有人對他的看法。可,現實生活中,又有幾個人能做到這樣的。

  這讓我想起了一個堅強的女孩兒渭梅女。她在三歲時因為車禍失去了雙腿,父母又狠心的拋棄了他,他本來以為自己的生命就要結束了,沒想到上天又給他一次機會,讓他寶雞市的福利院收養。零八年,他代表寶雞市參加殘運動會,獲得了三枚金獎。

  人人都可以成為哪吒,只是缺乏成為哪吒的勇氣。

觀《哪吒之魔童降世》有感5

  今天我觀看了一部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裡面的哪吒搞笑而又厲害,讓我見識到一個全新的、敢於逆天改命的人物形象。

  《哪吒之魔童降世》因為太乙真人誤將魔珠託生在哪吒身上,使哪吒變成了魔童,被世人討厭,這讓哪吒幼小的心靈受到了沉重的打擊。有一次,哪吒誤入“仙河圖”中,裡面的太乙真人告訴他,他是靈珠轉世,肩負著保護百姓的重任。哪吒聽信了太乙真人的話,刻苦學習仙術。後來,哪吒得知事情真相,面對百姓的誤會以及即將來臨的天雷,他奮起反抗,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成為解救百姓的大英雄。

  說到“逆天改命”我們就不得不說說這部作品的作者——餃子,餃子在現實社會中也是被人看不起的,就連父母也很少和他在一起。於是,他就塑造了“逆天改命”敢於反抗的哪吒形象,讓別人知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我們不應該以自己的觀點來衡量別人的對錯。還有就是我們不能因為人生中的某一種限制就對人生失去鬥志,我們應該具有像哪吒一樣敢於“逆天改命”的勇氣和力量。

  晏子身形矮小,常被旁人譏笑,但是他利用自己的聰穎機智,內輔國政,屢諫齊候;金庸筆下的楊過不但出生不好,成長過程也是坎坷不斷,但他並未消沉,而是練就一身武藝,最後在千軍萬馬中取敵首級……

  學習生活中,也許你的成績很差,也許你長得不夠漂亮,也許你頭腦不是很靈活……不要洩氣,相信上帝在關上一道門時,必定會為你開啟一扇窗,總有一天,你會與眾不同,活出你的鮮亮。

觀《哪吒之魔童降世》有感6

  由於昨天我們沒有去看成電影,所以我們今天去奧斯卡的時候和工作人員商量了一下,看能不能看?但是今天《銀河和補習班》沒有了,於是我們就看了最近也挺火的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

  我們在六點五十進場,接著我們就開始看電影了。電影一開始就出現了太乙真人,他的師弟申公豹和靈珠的畫面,吸食了很多人的靈氣和怨氣,太乙真人的師傅,把這個靈珠煉為丹,然後分成靈珠和魔丸。本想著把靈珠贈給李靖,可是後來申公豹因為不服自己的師兄就決定把靈珠偷過來贈給龍王,所以剩下的魔丸只能是哪吒的了。哪吒只能活三年就要經過天劫,但是後來經過龍王的兒子敖丙,和哪吒的一起努力下,兩人的魂魄都保留了下來。

  在這部電影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佛,都由我說了算。”人的命運本不該由上天操縱,是靠自己的努力來逆天命的。而哪吒的這句話從他的經歷來看,他是可憐的,他自嘲道:“我是小妖怪,逍遙遊自在,殺人不眨眼,吃人不放鹽一口氣八個,肚皮要撐破,茅房去拉屎,想起忘帶紙。”這句話的背後是哪吒長期被孤立,產生的一種叛逆性格。

  哪吒的媽媽一直想讓哪吒一直快樂三年,但是她媽媽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斬妖除魔,只有一小會兒時間才能陪哪吒玩一會兒。他的爸爸和太乙真人一起去天庭找太乙真人的師傅,可是卻得知這個天劫咒一旦實施,就不能解了,他的爸爸為了讓哪吒活下去,用了咒語,在三歲生辰時把平安福作為禮物給哪吒,讓天雷劈在自己的身上。他的父親可以為了哪吒一命換一命,這種父愛是最偉大的,無私的!

  在哪吒殺海夜叉時,結識了敖丙這個朋友,可是因為敖丙被認出是龍族,就讓人產生偏見,在申公豹的刺激下,敖丙把海里的水凍成冰準備活埋了陳塘關的人,哪吒不能眼看著自己的父老鄉親死去,就和敖丙對抗,哪吒本來可以殺了敖丙的,但還是沒有殺,因為敖丙是他唯一的朋友。兩個從小被孤立的人成了彼此唯一的朋友,這種友情是非常可貴的,以至於為了這個唯一的朋友死都不怕。

  我們在生活中不應該孤立任何一個人,而且不能順從天命,要敢不服天,因為任何一個機會都有可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若命運不公,就和他鬥到底!

觀《哪吒之魔童降世》有感7

  暑假的一天,我們一家在奧斯卡國際影城看了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電影。

  哪吒生而為魔,從小飽受陳塘關百姓誤解、排擠。但是在陳塘關百姓遇到危難的關頭,哪吒奮不顧身地救了他們。雖然哪吒最終還是要面對意圖摧毀他的天劫咒——天雷,但是面對天雷,哪吒沒有選擇讓父親代替他受罪,而是憑藉著自己的力量去勇敢面對,還說出了一句非常響亮的話:"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說了才算!"在自己的好朋友敖丙和師傅太義真人的鼎力相助下,最終雖然失去了肉身,卻保留了靈魂。

  看了這部電影,有兩點使我深受感動。

  第一點:雖然百姓們對哪吒並不友好,但是哪吒卻在他們生死攸關的緊要關頭毫不猶豫地救了他們。我覺得這與哪吒的父母對他的教育和影響密不可分。因為他的父母每天都在做著斬妖除魔,為民除害的事情。這無形中也影響了哪吒對百姓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生活中我們也要時常向那些優秀的人學習,讓他們的品質時刻感染我,從而使自己變得和他們一樣優秀。

  另外,哪吒在對抗不公的命運時,不屈服、勇敢抗爭的精神也深深地感動了我。由此我想到了:有時我在遇到作業中的難題時,一想到我不會就不做了。從現在開始,我也要學習哪吒那種不怕困難勇敢面對的精神,積極開動腦想辦法。

  同學們,看了這篇文章是不是有種迫不及待想走進電影院的衝動呢?那就行動起來吧,支援國產動畫片,支援我們偉大的祖國!

觀《哪吒之魔童降世》有感8

  暑假,我看了《哪吒之魔童降世》,感受頗深。

  這部電影主要講:天地靈氣孕育出一顆能量巨大的混元珠,元始天尊將混元珠提煉成靈珠和魔丸。靈珠投胎為人,而魔丸則會誕出魔王,為禍人間。元始天尊啟動了天劫咒語,三年後,天雷將會降臨摧毀魔丸。太乙受命將靈珠託生於陳塘關李靖家的兒子哪吒身上,然而陰差陽錯,靈珠和魔丸竟然被孫公豹調包,應是靈珠託生成為英雄的哪吒成了混世大魔王。但是哪吒秉承一顆做英雄的心,在面對眾人對魔王的誤解和即將降臨的天雷時,最終說出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神我自己說了算!”的話語,這句話讓臺下觀眾為之震撼。

  “我命由我不由天。”是呀,世上像哪吒一樣與命運抗爭的名人數不勝數。

  海倫凱勒便是其中一位,她是美國著名的女作家,十九個月時,海倫凱勒因患急性胃充血、腦充血而被奪去視力和聽力,可她卻在沙利文老師的幫助下,於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並在八十七年無光、無聲的世界裡完成了14本著作。

  英國的理論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在21歲生日後,經常無故摔倒,後來被查出患有肌肉萎縮性硬化病,全身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必須依靠安裝在輪椅上的一個小對話機和語言合成器與人交流。可是霍金卻於23歲時,成為劍橋大學傑出的科學家。

  還有我國古代的司馬遷,他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護,獲罪下獄受刑,出獄後他並未因屈辱而放棄自己的夢想,而是發奮著書,最終完成了被世人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的撰寫。

  這些名人都和哪吒一樣與命運作對抗,最終戰勝了命運,創造出了自己的神話。

  這部電影,雖然十分搞笑,但又在笑聲背後孕育著許多道理,常常讓人在忍俊不禁間埋頭思考,捫心自問。如果你想更深入地瞭解這部影片,那就快親自去看看吧!

觀《哪吒之魔童降世》有感9

  跟著小姚老師二刷《哪吒之魔童降世》,二度被感動。

  在電影中,敖丙和哪吒是一對朋友,對他們倆任何一個人來說彼此都是對方“唯一”的朋友,但他們倆的形象卻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敖丙的形象是明顯的冷色調,整個人看上去冷冰冰的,不易近人。他那淡紫色的眼睛,透著淡淡的憂傷和孤獨。而哪吒是鮮豔的暖色調,像一團火一樣易燃易爆,也充分顯示出了他的活潑開朗。他那手插褲袋的動作,真是讓他可愛到爆。

  哪吒——本應是攜著靈珠出生的孩子,卻因為申公豹從中破壞,成了“混世魔王”。這個老是手插褲袋,豁牙,畫著煙燻妝的“醜”小孩,叛逆好鬥,愛惡作劇。以往我們心中那個正義凜然的小英雄形象,在這部電影裡一出場就成了一個“魔童”。原本他也是一個天真稚氣的小孩,可為什麼他的行為會越來越惡劣呢?

  首先,是村民對他的“成見”。哪吒從小期待有朋友,期待父母的陪伴,期待被大家認可。但村民們已經從骨子裡怕他,聽到他的魔聲:“一……二……三……”整個世界都不好了。躲的躲,藏的藏,有的躺在地上裝死,有的嚇得連老婆孩子都不要了,有的乾脆直接把自己打暈……陳塘關的村民都戴著有色眼鏡看哪吒,認為他是魔童,就一定是“惡”,在他小時候一臉無邪的時候,就衝他丟爛菜砸雞蛋,甚至直接叫他“妖怪”。村民給他貼上了“惡”的標籤,他長時間在“惡”標籤下,也就真把自己當“惡”了。影片中的哪吒曾經惡狠狠地說:“既然他們覺得我是妖,那我就當個妖給他們瞧瞧。”是啊,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村民們對哪吒的“成見”,活活把一個“天真無邪”的小哪吒“壓”成了一個“魔童”。

  其次,就是他從小缺少父母的陪伴。從小他就被父母關在家裡,難得見父母一面。因為哪吒天生是“魔童”,所以他的父母李靖夫婦忙著“斬妖殺魔”,想多積些德來補哪吒的“惡”,就很少有時間陪伴哪吒,他們總是匆匆趕來為逃跑闖禍的哪吒收拾爛攤子,讓哪吒一次又一次成為了別人眼中的“熊孩子”。

  但也正是因為父母對他的不拋棄不放棄,用心良苦的悉心教導,甚至在天劫降臨之前,父親李靖願以命抵命,使得得知一切真相的哪吒“幡然醒悟”。

  當親人有難,當朋友成敵,當天劫降臨,他沒有退縮,“若命運不公,那就和它鬥到底”,“我自己的命自己扛,不連累別人”,當哪吒說出這兩句話的時候,我內心的小宇宙也跟著他一起燃燒起來!這樣一個不屈服,不向命運低頭的哪吒瞬間成了我心中的英雄!

  是啊,“不認命,就是哪吒的命!哪吒因為被“命運捉弄”,踏上了一條艱難的成長之路。但最終,他打破成見,世人都被他感化,他和命運抗爭,在父母的愛和寬容中克服魔性,逆風翻盤!

  “我命由我不由天!”哪吒這句話,久久在我耳邊迴響……

觀《哪吒之魔童降世》有感10

  昨晚看了《哪吒之摩降世》很有感觸,全篇大概都是在以心理學文學哲學角度教育角度看待這部電影,這是一步蠻良心的製作。

  一:人往往不知道自己是有偏見的,同時你的認知侷限限制你看待這個世界

  對於偏見的認識,因為我很少看電影,對國內的電影市場其實抱有消極的態度,尤其是上次看了《掃毒2》之後,很失望,雖然揭示了一點商大佬的虛偽一面,表面上是為了老百姓國家的利益宣傳打擊毒品,其實背地裡的毒品交易市場就是的他們所操控掌握,因此慈善只是為了獲取更多的利益,並不是為了真的慈善目的,只是為了獲取更多的利益時。影片沒有深挖,只是點到為止時,同時整部影片都是在炫技,對國產劇很失望。

  在心中的一個小偏見,而《哪吒》這部電影,打破了我內心的一個偏見,其實國產劇還是在進步,沒有讓人失望到底的地步。

  當然在娛樂消費時代,不管是物質還是精神都是滿足人們的消費,哪怕它沒有深度意義,只要讓人們開心,那麼這個目的就達到了。

  所以不管是新聞還是娛樂事件都是成了一體娛樂娛樂。

  這是不可否認的大部分的事實。

  在《哪吒》這部電影中,貫穿最多就是“偏見”,因為人的偏見,導致一龍王被困在魔鬼的世界中,人的偏見是很可怕的,同時人類的愚蠢之處就是並沒有去意識到自己的偏見。

  確實如此,我們雖然看似是物質世界,但是大部分的還是比較唯心,你我總是在自己的認知侷限範圍內去看待一些事情,很多的事情總是的狹隘片面的去思考,而只有一些智慧之人才會能夠去反問自己我這麼去思考是對的嗎?沒有對於自我的懷疑,就沒有的對於的這個世界更加客觀的認識,人們總是習慣於將一些人或者事情定義為什麼樣的,你是什麼樣的,這個事情是什麼樣的,而不是說從很多的角度去看待一個問題。突然想起了小學時學習的這古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生在此山中。”很符合我們人性的描寫,你沒有立體的從多角度去看待一個事物就是因為你只是在一個小的部分,你深陷在你的思維侷限中。

  二:拘泥於從別人的角度看自己,同時父母的認知,家庭教育對一個影響很大

  我們總是從別人的角度認識自己,哪吒也是,當別人說他是惡魔時,他也會說自己是惡魔,它會受到人們的看法影響,當然你我都是社會之物,我們想要得到人們的認可,想要走近人群,但是現實時,人群中的一些思想並不是一定是對的,尤其是偏見,輿論,是對人心傷害很大。當人性被傷害到一定程度時,它就變成惡魔,所以不要試探人性,人性是不能試探的,因為人就是善與惡的交界,一旦過了,你會想不到的後果,而哪吒更是完美的呈現了人性的惡的一面,你傷我那我就傷給你看。結果他發揮威力想要殺人。同時人性的是有教化的一面,愛與教育能夠引人為善,這就要說到哪吒的父母的作用了。哪吒母親,她很瞭解哪吒,知道哪吒其實渴望被人接受,當他鬧時她說出了哪吒的心理創傷,而不是用中國傳統式的一聲不吭的打罵教育,哪吒母親很瞭解哪吒,把哪吒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看待,在中國傳統的教育中,是很少把孩子當作獨立的個體,總是覺得孩子還小,沒有自我意識,什麼都不懂,其實孩子很多的都是懂的,還有一個印象比較深的是,哪吒媽媽陪她踢毽子,哪怕哪吒再怎麼胡鬧,但是還是會去踢毽子,同時哪吒在說***媽忙著斬妖除魔忽略對他的陪伴時,***媽會立馬反省自己,而不是以大人的口吻教育孩子說,你老媽,我那麼辛苦,你居然還這麼說我,真是不知道好歹。

  三,擺脫別人的眼光就是不斷的做自己,自己命運自己說的算

  同時在哪吒的教育中還有一個就是他父親的角色,他父親,是一個比較嚴厲,但是也有獨立思想的一個人,首先拋開對哪吒的愛不說,就是在教育這一塊,對哪吒得人生方向的指引有很大的影響。尤其是教導哪吒“你的命運是在你手中,哪怕你的生世是魔鬼但是你的人生你說了算。”這對於個人的意識的覺醒,尤其是人生的選擇這是至關重要的,這是一個父親對於孩子的人生方向的智慧的指引。再次父母恩愛,所以在愛的環境中,哪吒感受到了愛。所以他戰勝了自己的命運,敢於惡勢力搏鬥。

  當然還有亦敵亦友的分析,對於人性的抉擇方面,也在刻畫,我個人覺得還是蠻深入的,尤其是丙熬的選擇,充滿著現實意義,當然哪吒跟丙熬身心善良一起打敗惡勢力,這就是最好的結局。

  當然丙熬的刻畫不是很豐富,但是對於電影也差不多了。

  這部電影,你可以看到中國的教育進步,以及心理的刻畫,以及讓人性方面很多的東西,這是一部讓人讚歎的作品。讓人受益匪淺,引人深思。

觀《哪吒之魔童降世》有感11

  這個暑假有一個經典的動畫明星再次被搬上了大銀幕,那就是我最喜歡的“哪吒”了。我看過好幾個版本的《哪吒鬧海》,裡面的哪吒總是表現出天真浪漫與不畏強敵的精神,是個敢作敢為的小哥哥。

  《哪吒之魔童降世》裡面的哪吒和龍王太子“敖丙”一個吃了“魔珠”一個吃了“靈珠”;一個由天天惡作劇的“壞蛋”變為拯救老百姓的“真神”,一個由乖乖寶變為為了扭轉妖族乾坤而毀滅老百姓的“惡妖”。電影中酷炫的打鬥場景看的讓我熱血噴張,可以比得上日漫和美劇的視覺效果了。雖然在電影中哪吒的角色有些改編,但是總的來說大銀幕的哪吒沒有讓我失望,在我心中還是一樣的英雄無敵。

  電影中好多情節讓我記憶難忘:母子親情含在眼眶的熱淚;一臉嚴肅的.爸爸的平安符;屢屢被大人拉住的天真小妹妹的大眼睛;還有整劇中一直在問的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的標準。一個好的電影總帶給我們這麼多啟示!

  但是我最喜歡的還是哪吒向敖丙說的“我命由我不由天”,說這句話的時候哪吒已經知道自己的身世,知道自己將被雷神電神毀滅,哪吒準備向命運發起挑戰,同時也感化了敖丙,兩個相互“唯一的朋友”一起與天庭鬥爭,都成了真神!

  在生活學習中我們也要有“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奮鬥精神。我們每一個人家庭環境不同,生活經歷不同,學校教育不同,課堂學習不同;但是我們都向往上一個好的大學,獲得一個受人尊敬的工作。無論寒門裡面能不能出“狀元”,但是我們透過自己努力,透過自己的勤奮,透過自己的奮鬥,透過自己的思考,達到自己的嚮往的目標,向哪吒和敖丙一樣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面!

  同學們,還等什麼!我們一起學起來!

觀《哪吒之魔童降世》有感12

  最近翻看朋友圈好多人都在刷這部電影,於是我也跟風的去看了這個動畫片。在影院裡深深地被故事情節所吸引,同時也被感動的一塌糊塗。為哪吒那不認命的精神感動,為李靖夫婦那對孩子無私的愛感動。作為一名老師,我想從教育方面談談感悟,我認為環境對教育有著重要的作用。

  這部影片主要講天地靈氣孕育出一顆能量巨大的混元珠,元始天尊將混元珠提煉成靈珠和魔丸,靈珠投胎為人,助周伐紂時可堪大用;而魔丸則會誕出魔王,為禍人間。元始天尊啟動了天劫咒語,3年後天雷將會降臨,摧毀魔丸。太乙受命將靈珠託生於陳塘關李靖家的兒子哪吒身上。然而陰差陽錯,靈珠和魔丸竟然被掉包。哪吒由魔丸生成,敖丙由靈珠生成。因此哪吒生來本性頑劣,加上村民對他的厭惡,讓他變得更加孤僻、暴躁、愛搗亂,每次惹得陳塘關的百姓對他害怕不已。龍王三太子相對善良、正義。兩個本性截然不同的人生在了不同的環境下,哪吒所在的家庭充滿愛、正義、信任、鼓勵,敖丙的周圍處處充斥著報仇,謀殺等。環境的不同,他們兩個的結局也不同。哪吒在李靖夫婦的愛和原則的教育下,步入正軌,從人們討厭的混世魔王變成拯救陳塘關百姓於水火的大英雄。敖丙在申公豹和老龍王仇惡的教唆下,成了殺害百姓的人。本性壞的人在愛的環境下變成了好人,本性好的人在惡的環境下變成了壞人,所處的環境對他們後來結局的變化起著重要的作用。

  從哪吒和敖丙的身上,我看到了環境對教育的作用。一個良好的環境有助於人的成長。

觀《哪吒之魔童降世》有感13

  我今天觀看了一步動畫電影,名字是《哪吒之魔童降世》,雖然是動畫,可我看完還是回味無窮!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是:有一位天尊,把一個靈珠和魔丸放到了一起。交給了一個叫太乙真人的神仙。天尊告訴這個神仙說:“把這顆靈珠投胎到人間,三年之後讓這個靈珠生出來就取名叫哪吒。三年之後哪吒在一戶人家出生了。可是被一個叫申公豹的神仙。把靈珠換成了魔丸,人們知道靈珠變成了魔丸被生了出來都害怕的躲在家裡。並且娜扎只能和三年三年之後會被大節收回去。他在成長的過程中被人們排擠,他們經常叫他妖怪,可是他並沒有壞意。可到最後,他拯救了全村的人們。

  在這部電影中曾多次提到了一句話,這句話是哪吒的父親告訴哪吒的:一個人不要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要努力做自己。這句話是我在看完這部電影時記得最深的一句話,它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裡。我看到這部電影,大概還剩十分鐘的時候哪吒將要被天劫收回,他的父母哭泣的時候,我也跟著傷心,也開始抽泣起來,可到最後哪吒和他的一個朋友還有太乙真人,他們三個阻止了天劫,哪吒又重新回到了父母的懷抱,還得到了全村人的認可的時候,我非常感動。

  在這部電影結束的時候,我還一直在深深回味著這部電影。這部電影真的是我深深難忘。

觀《哪吒之魔童降世》有感14

  啊啊啊啊啊就是看完電影的我真實寫照,當時的震撼和劇情沉浸中的情緒是很難措辭形容的,就是滿腔爆棚的喜歡卻無法言說的感覺,真的是看完才會懂。不諳宿命定性的魔丸與揹負家族使命的靈珠,看起來一切發展和結局都早已註定,所以世人的評斷和看法也就無所謂是貼上的標籤了,哪吒成為了眾所期待的"妖怪",我們無法挪開每個人心裡關於成見的大山。之前影視作品裡哪吒不是專橫跋扈就是頑劣悲情,似乎人設就是不讓爹媽省心的熊孩子。然而這部電影裡,更多為我們講述了哪吒成長背後的故事,那份對愛的渴望和對認可的嚮往,他雖然不是標準的好孩子,可"好孩子"的標準又是誰界定的呢?

  說完哪吒的發展我們談談另一點就是影片對敖丙的改編,我們熟知的傳說故事,敖丙也是稱霸一方的惡童,兩個人各有各的劣根性卻又彼此不容,終於落得了抽筋削骨各自悲慘的下場。如果真的有絕對的善惡,那麼這部電影也如此發展我並不奇怪,很慶幸的是在放大了哪吒心路歷程故事線的同時我們也看到了敖丙身上的壓力,至純至善的靈珠本性讓他心懷正義,然而妖族的身份卻龍族和他無法逃離鎮壓的命運,命運不公說的是人性,也說的是世間。某種意義上,魔丸靈珠當真同病相憐,踢毽吹螺的兄弟情讓硬漢落淚卻說沙子迷了眼,最後一戰面對天劫義無反顧的助力,是支援更像是他們的救贖。

  除了哪吒敖丙、影片對李靖夫婦的表現和龍族描寫的改動讓我更多了一份思索,我們總談原生家庭的影響和標籤化社會的人格塑造對自身成長的改變,究竟"天下是否真無不是之父母","爹媽都是為你好"到底好在哪等熱門話題在這部電影裡以劇情的方式得以呈現,對父母的叛逆是情感溝通的阻塞,對百姓的欺壓更多是尋求關懷的手段,儘管用錯了方式,與天庭的帷幄間犧牲的一切,無法熄滅內心向往的自由,一切的形式,我們究竟反抗的是不盡完美的現實嗎?然而現實不會改變,我們應該去打破的,是身上的標籤,去勇於看見自己,我們要面對的,其實永遠只是自己而已。

觀《哪吒之魔童降世》有感15

  結界獸又傻又可愛,在《哪吒》這部影片裡雖然鏡頭不多,可是留給人們的印象很深刻。

  《哪吒》之前的版本都沒有結界獸,這是餃子導演等人新創造出來的一個角色。結界獸,顧名思義,守衛界限的猛獸。為了防止哪吒跑出去惹事,大人們專門給他規定了一個活動範圍,並派兩個結界獸看守。兩個蠢萌的小傢伙根本看不住哪吒,一點雕蟲小技就把他們騙得團團轉。

  哪吒戲耍結界獸的片段很有意思,讓人忍俊不禁,同時也發人深思。

  就像結界獸看不住哪吒一樣,世上的結界行為大部分都是以失敗而告終的。大到閉關鎖國,小到個人矛盾,結界之初,堅如磐石,但要不了多長時間都會逐漸消散,最終走向大融合。

  我們教育界也有一些“結界”,比如學科的獨立、教育教學流派的產生等等。這些結界也最終會走向融合。現在,學科間整合的研究在有些地方正如火如荼地開展,形成了一定的趨勢。未來,各種流派之間應該也會加強學習,取長補短,共同發展。

  也不是所有的結界都不好,我們心中道德的結界就必須自覺建立並努力堅守。不然,就極有可能生活墮落,滑入深淵。

  世上的結界大多是愚蠢的,可道德的結界如果我們能守住,帶給我們的將是心靈的澄淨和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