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端午節> 粽香端午作文集合15篇

粽香端午作文

粽香端午作文集合15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粽香端午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粽香端午作文1

  “這段時間的天氣,怎麼老下雨?”我坐在門邊,不滿地抱怨。“這不一樣,這是龍舟水。”媽媽剛採購回來,正拿著一袋白一袋紅一袋綠的東西折騰。我愣愣地望著綠得發黃發亮的粽葉,恍然大悟:“今天是端午!”

  我激動於此,圍著桌子團團轉,時不時一蹦三尺高,在那歡呼雀躍:“端午萬歲!端午萬歲!”老媽在旁看了我一眼,笑著說:“你別跳了,省點力幫忙包粽子。”本來還想跳的我轉念一想,還有幾分樂趣,準備大展身手,包個好吃又看起來精美的粽子顯顯威風。

  準備好材料,然後繫上圍裙,理了理凌亂的頭髮,擼了擼不存在的袖子,準備開始大幹一場。為了節約時間,我學著大神的模樣,左右開弓:左手抓三片粽葉,兩片大的在下,中的在上,疊在兩片大葉中間,再捲成一個漏斗狀。右手抓一把糯米,撒入“漏斗”中,再抓一把紅豆綠豆,又撒一層薄薄的糯米,再放兩三片肥肉片,最後用米充填其餘空的地方。變身完胖子之後,就得穿好衣服戴好帽,最好再來些項鍊手飾,最後腳環也套上,就成了一個美麗的胖姑娘了。可我卻出師不利,雖然粽子挺飽滿的,可太胖了,“飾品”不夠用,就“駕崩”了,真是個可憐的粽子!

  吸取了第一次的教訓,我就變得慎重了點,在收尾時少放了點米,結果整個粽子似乎空空的,與先前的比起來,真是瘦骨嶙峋,好像那些營養不良的小孩。可飾品又帶了好多,顯得難看極了。沒辦法,又只好放棄了。

  透過前兩次的事例,我就開竅了,放米時不多不少,最好是一次只有二分之一。這樣一來,粽子可就好看多了,飾品也帶起來美美的,怎麼看都是一個個美少女!

  隨著一陣陣粽葉的飄香,我心裡更是迫不及待了,圍著大鍋興奮地蹦來跳去。“出鍋嘍!”我頭一轉,“哇!”個個粽子都帶著水蒸氣小露珠,像剛去接受過龍舟水洗禮的小姑娘,臉上露出羞澀又喜悅的笑容。我忍不住剝了一個粽子,頓時,屋裡飄香四溢,濃濃的愛國情與清香味向我撲來。

粽香端午作文2

  端午節是我國漢族四大傳統節日之一,也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唯一節日。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各地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有的地方包粽子,有的地方划龍舟,有的地方喝雄黃酒。

  今年端午節,我們家則是包粽子。節前一天晚上,聽爸爸說要包粽子時,我興奮得睡不著,我從來沒有親自動手包過!第二天起床時,爸爸已經在準備了。我走過去一看,他正在剪粽葉頭,旁邊則泡著糯米和綠豆,一個碗放著醃肉,另一個碗泡了香菇。看來爸爸準備得差不多了,我問爸爸:“爸爸,您不是說好和我一起準備的嗎?為什麼不等我了?”爸爸笑笑說:“你在那睡懶覺都沒起來,我就先準備了嘛。”

  過了不久,爸爸將綠豆和糯米濾過水後混在一起,喊我:“來幫個忙吧,把香菇切成條。”我切完香菇,爸爸又說:“料都備好了,開始包粽子吧。”說著,他就拿起一張粽葉,在粽葉的三分之一的地方打了一個折,捲成了圓錐形,然後就開始放一層米後放肉和香菇,再放一層米,最後則是將粽葉折了,把所有食材包住,又用草繩捆住捆牢固,粽子就包好了。我坐在一旁看了一會兒,就躍躍欲試了。心想:這不就是用一片葉子包住一些米,然後捆好,有什麼難的?這樣一想,就直接動手了。沒想到連草繩都捆不好,整個粽子都散開來,裡面的米和香菇撒了一桌。這情景,弄得爸爸哭笑不得。他走過來,手把手教我包:“你看好了,把竹葉折成圓錐,加料,但不能太滿……”我按照爸爸的方法又試一次,還真的學會了,後來我又包了好幾個不像粽子的粽子了。

  媽媽把粽子放進高壓鍋裡,過一會兒,就飄出陣陣粽香,這特別的香味令人好生期待。

  粽子煮熟後,全家人圍坐在桌子旁。我迫不及待剝了一個粽子,一陣香氣撲鼻而來。咬一口,唇齒留香。此時,不禁感嘆:“這一次包粽子真是有趣的體驗呀!”媽媽一邊品嚐一邊說:“還是自己家裡包的粽子香!”爸爸得意地說:“那當然,我親自掌控的能不香嗎?”

  桌子旁,笑聲一片,粽香飄蕩。

粽香端午作文3

  小時候,我常常住在外婆家。我喜歡拉著外婆那粗糙的手,走在小巷裡,聽著鳥鳴與風聲。每年,我都很期待端午節,因為在端午節這天,我不僅可以吃著甜甜糯糯的粽子,還可以同鄰居家的朋友一起互換紅繩。

  除此之外,我最喜歡做的事,則是看著外婆包粽子。外婆在“正式開工”之前,總會去河邊摘些新鮮的蘆葦葉。我也常常跟過去,這可讓外婆太費心了,因為我有點兒調皮,她得去採摘又得時不時地看著我,生怕我一不小心掉到河裡。

  當我玩累了,玩夠了,便蹲在外婆旁邊,撥弄著蘆葦葉。每次,她都會被我弄得哭笑不得。為了讓我消停一會兒,她會拔下長長的蘆葦,抽出上方最嫩的葉子,取出中間的芯,幫我做成一個小哨子。我有了可以戲弄的物件,時間也便有了去處,直到外婆帶我回家。

  終於盼到包粽子的時候了!我坐在小板凳上,兩手託著腮幫子,專心致志地盯著外婆的手,生怕漏過任何一個動作。

  只見外婆將泡在水桶裡的蘆葦葉挑出兩片,捲成了圓錐形,然後又取出一片,仔細將它包裹好,成三角形狀。一根棉線繞過粽子,穩穩地捆紮好。那熟練的動作往往一氣呵成、令我驚歎,畢竟一年只有一個端午節嘛!

  我那時還小,吃不了太多粽子,一個大粽子往往只能吃半個,心細的外婆每年都格外細心地包幾個小粽子,放上幾小塊醃製過的肉或一顆甜甜的蜜棗。每當我看到它們時,心中便十分得意,因為只有我一個人可以吃到它們。而且,它們代表著外婆對我最獨特的專屬的愛。手巧的外婆還幫我將兩個小粽子捆紮到一起。我看著她手中嫻熟的動作,十分欣喜。真的沒想到,粽子吃在嘴裡,也格外的香甜,格外的美味。

  可是有一年,外婆生病了,她躺在病床上卻依然鎮定。端午節到了,她虛弱對我說:“佳佳,今年不能給你包粽子了,你和媽媽過得好嗎?”所幸,她熬過了這一劫,依舊健康。

  風吹過,喚醒了沉醉在記憶中的我,唇齒間又湧現出粽子的清香,門廊又能聞到艾葉味。

  歲月靜好,一切依舊!

粽香端午作文4

  今年的端午,與以往不太一樣

  節日的前兩天父親就宣佈,今年我們不包粽子了,仔細想想也難怪,奶奶的身體每況愈下,爺爺還得一直陪著她,而父母工作在外,更抽不出時間來,震驚之餘,更多的是無奈。

  我不禁回想起去年的端午,那時奶奶的身體還很硬朗,提前好多天,節日所需的物品就已經買好了。此時家裡便瀰漫著粽葉的清香,不僅是端午,更醞釀著整個夏天的熱鬧。

  我最喜歡的事還是看爺爺,奶奶包粽子。材料自然是很重要的,選好粽葉,還要在水裡泡上一段時間,以此達到最佳狀態,棕餡也有很多種,紅棗,葡萄乾,花生……當然還有我最喜歡的鹹肉粽。

  開始包粽子了,其實呢過程說難也不難,可是自己做起來卻總是失敗。只見他們熟練地扯出兩片粽葉,雙手靈巧地一翻,將粽葉捲成一個漏斗狀,在裡面塞滿糯米和粽餡,再用剩餘的粽葉將他們包裹好,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將粽葉尖穿進針裡,以針為引,將它從另一邊帶出來,一個不好,弄斷了粽葉,一切又得重頭再來,我也嘗試過幾次,但無一例外都失敗了。

  再熬過幾小時煮粽子的時間,我們終於能享受到那難得的美味,此刻,每片粽葉似乎都褪去了她們的青澀,泛著微黃。香氣也因此被完全的激發出來,老遠就能聞見。此時,我們也顧不上燙了,抓起一個,剝掉粽葉,張嘴就咬,糯米獨有的清香和鹹肉的美味混合在一起,經久不散。

  可是今年我卻再也沒感受到那種味道。

  節日那天一早,我起來洗漱,竟發現桌上有兩個粽子,聽了父親解釋,我才知道這是他從街上買來的,算是營造氣氛吧。我只吃了幾口就不願再動,雖然也不錯,卻少了家的氣息。

  逝去的端午,我何日才能與你重見?

粽香端午作文5

  今天豔陽高照,天空湛藍而又深遠。同學們歡笑聲一陣接著一陣,如銀鈴聲般飄散在清新甜潤的空氣中。小草和花朵好像也被這快樂所感染,顯得格外鮮豔。

  為什麼呢?因為今天到五月初五——端午節了。這是千百年來人們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日子。家家戶戶吃粽子,掛菖蒲,燻艾草,好不熱鬧!

  為了慶祝節日,下午,學校組織家長與孩子一起包粽子。兩點剛過,我吃完午餐回到教室,便看到叔叔阿姨們已經到場了。他們有的有說有笑,開心的聊著;有的俯著身彎著腰,整理著包粽子需要的食材,一盆盆潔白的糯米和粳米、色澤鮮豔的豬肉、細細密密的白砂糖、翠綠的竹葉整齊的擺放著,看得我口水直流……我迫不及待地希望活動早些開始!

  不一會兒,開始包粽子了。只見一位阿姨,先拿起一片長長的竹葉,把它摺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米,包出稜角。然後把陷放在米里,把竹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然後麻利地用繩子纏上幾圈,打一個結。擦乾上面的水,一隻粽子就包好了。

  我和小夥伴,有模有樣的學著。我左手拿著葉子,右手拿著勺子,慢慢地往裡面倒著糯米、肉和糖,不一會兒我也包好了一個。可把我的棕子和人家的一比,為什麼我的棕子奇形怪狀,可人家包的端端正正呢?哎,的確,我包錯了。

  於是,我鍥而不捨的再來,可是包出來的依然不對。低頭看看我包的粽子,它們有的是五邊形,有的是歪歪扭扭的三角形,還有的是長方形,包了好久,我終於包出來了幾個端端正正、不大不小的棕子了。我按捺不住心頭的激動,給老師展示了一下,老師讚不絕口,我美滋滋的!

  活動很快就結束了,同學們都開開心心結伴回家。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回味無窮,不禁感嘆道:“學習時間,度秒如年;遊戲時間,度年如秒!”開心的包粽子活動和飄香的粽子,伴我度過了一個難忘的端午節。

粽香端午作文6

  朦朧的月光下,一個熟悉的背影在廚房裡忙碌著。伴隨著黎明的到來,她身旁的那口大鍋裡散發出醉人的粽香。

  那個忙碌的背影就是我的外婆。童年的端午,我幾乎都是伴著這粽香起床,再蹣跚著步伐向餐桌走去。家裡雖不掛艾葉,不點雄黃酒,但,這粽香卻為端陽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每年端午,外婆都會把事先準備好的各種餡兒的粽子倒入鍋中,徹夜的煮,她自己,也守在鍋旁,盯著爐前跳躍的火苗,眼睛也隨著爐前的火焰一閃一閃,閃動著慈愛的光。當天已泛魚肚白時,那粽香便愈來愈濃,直沁肺腑,直至霧氣瀰漫了廚房。粽子熟了之後,外婆便總會用筷子把鍋中的粽子輕輕挑出,分門別類地擺好放在盤子裡。粽子的品種可多了:有的一溜兒是蛋黃蓮蓉餡兒的,有的統統是紅豆餡兒的,有的清一色是花生餡兒的然後,便是等候我們醒來一起品嚐。

  我最愛吃外婆包的蜜棗粽。剝開葦葉,深吸一口氣,那粽葉的清香便如絲如縷,沁人心脾,令人垂涎三尺。終於剝開了粽葉的最後一層,紅白相間的粽子便映入眼簾,紅的是蜜棗兒,白的便是那香噴鬆軟的糯米餡兒,一大口咬下去,那香甜軟糯的味道便悄悄潛入腹中,唇齒留香,回味悠長。每次外婆包的粽子都能成為了桌上的搶手貨,大家都爭先恐後去搶外婆包的粽子。當別人問她這其中的秘訣時,她總是笑而不語。

  又是一年端午節,街上超市裡一個星期前就擺滿了琳琅滿目的粽子,儘管包裝精美別緻,配料也極其講究,可我就是吃不出外婆包的粽子的味道來。其實我心裡知道,那不是粽子的香甜,更是包裹著外婆對子女,對小輩濃濃的愛,那就是愛的味道,外婆的味道。

粽香端午作文7

  今天是端午節,是人們為了紀念屈原的節日。今天,大家都樂呵呵的,粽子成了大家的“焦點”。

  一早起,我被窗外的聲聲雞鳴“叫”醒了,我忙穿上衣服去西屋叫媽媽起床。我邊邊說:“啊,又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空氣真清新!”我還伸了一個懶腰呢。媽媽被我叫醒了,我們吃過飯後,去了裕隆超市。我拉著媽媽快步跑,想及時到達“粽子小家園”那裡去。可是越慌越是不行,原來很熟悉的“老朋友”好像一下了變成了不認識的“陌生人”,花了十秒才達到“粽子小家園”!那裡有粽子爸爸——豬肉粽;還有粽子媽媽——八寶粽;它們有一群可愛的小寶寶——小小粽:有綠豆蓉姐姐,有菠蘿小妹妹,有薏米果仁大哥哥,還有蜜棗綠茶小弟弟等等……像這樣的粽子家族還有很多很多,一個家庭有一個家庭的樣子。人們爭相購買,“粽子小家園”的粽子們,它們覺得自己是最幸福的小粽子了!好熱鬧呀,我和媽媽也購買了幾家粽子家庭。於是,我們高高興興地回到了姥姥家。我準備把所有的八寶粽媽媽送給這裡的三位母親——姥姥、姨姨和媽媽。我們都沉浸在喜悅之中。姥姥又把菜角和糖糕端了出來。頓時,所有的香氣濃縮在了一起,在空中形成了一朵花,還散發著陣陣醉人的香氣。可是這也擋不住菠蘿小妹妹的“誘惑”,我便又吃了起來。屋裡瀰漫著的香味和我們的好心情似乎溶到了一起,怎麼也分不開。這使我們胃口大開,心情也是越來越好。我把這一景象“拍”了下來,把“照片”“存”進了我的“相簿”。

  這個端午節真是有趣,下一個端午節我一定會更加開心的!

粽香端午作文8

  “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端午已至,榴花正盛,粽葉盈香。每到端午,我們一家都會包粽子,掛艾草,今年也不例外。

  我們一早就來到了鄉下奶奶家。來過端午節。按照習俗。我們端午節要先在門口放上艾草,用來辟邪。然後就準備包粽子。

  只見奶奶嫻熟地把煮好的粽葉捲成一個漏斗形狀,然後,用調羹放一點糯米,糯米上放一顆甜棗,最後再放一點糯米,這樣粽子就可以包起來了,最後奶奶用白線把它們捆起來,一個精緻小巧的粽子就完成了。看著奶奶包粽子挺簡單的,我就心裡癢癢的,也想學著包粽子。

  我拿了兩張大小差不多的粽葉。學著奶奶的樣子。把它圍成一個漏斗形狀。然後再用勺子把米裝進粽葉裡面。可我剛把米裝進去,糯米就從粽葉的底部漏了下來。看著奶奶包很簡單的樣子。可我學起來卻這麼的吃力。就這樣,我一遍又一遍地失敗了。奶奶見狀跟我說,那你用一張粽葉包,這樣的話你會好包一點。好吧,聽奶奶的話,我拿著一張粽葉,學著奶奶的樣子。又開始包了起來。可是,當我把米放進去的時候。底部又開始漏米了。我頓時感到很疑惑,為什麼看著奶奶包很簡單,為什麼輪到我包就這麼難呢?實在沒辦法了,然後奶奶跟我講。你就把粽葉底部折過去一點,這樣就不會露了。

  我照著奶奶的方法去做。的確,這樣一點米也沒有漏出來。然後我按照奶奶教我的方法,把粽子包了起來。可粽子就是不聽我使喚。米粒居然從邊上漏了出來。奶奶說我粽子抓的太緊了,所以才會這樣子的。最後在我和奶奶的共同努力下,我的粽子終於包好了。

  全部包完之後,奶奶往鍋里加點水,然後把粽子放進去。大概半個小時粽子熟了。奶奶一掀開鍋蓋,哇!一股粽葉和糯米的清甜香氣撲鼻而來。我一眼就從裡面找出了那隻我包的最小的粽子。嚐了一下,甜而不膩,好吃極了。

  這天,粽葉的清香浸潤了燥熱的炎夏,連晚風都變得清涼,我們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品嚐佳餚,閒聊家常,靜謐而美好……

粽香端午作文9

  端午節快到了,我很想包粽子,於是,就和媽媽一起去超市買了粽米、粽葉、豆沙和肉,準備回家包粽子。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拿出一個大盤子,準備把包好的粽子放進大盤子裡。接著,我拿出一個大碗,把豆沙到了進去;然後又拿了一個小碗,把切好的肉裝了進去……

  好了!一切準備就緒!

  “媽媽,過來教我包粽子啦,我準備好啦!”

  媽媽正在晾衣服,一聽到我叫她,趕緊走過來,說:“準備好了,那我們就開始包吧!對了,你是想先包豆沙餡的還是肉餡的啊?”

  我想了想,說:“先包豆沙的吧!”

  “好吧!”媽媽拿來了黑繩和白繩,說:“要不這樣吧,黑繩用來包肉粽,白繩用來包豆沙粽,你看行不?”我爽快地答應了。“話不多說,趕緊包吧!”媽媽說,“接下來我教你怎麼包粽子。”

  媽媽先拿起一片粽葉,把它捲成一個圓錐形,我也學著捲成一個圓錐形,但手一鬆,不小心葉子散開了,“你要緊緊地握住它。”媽媽說。

  我又重新捲了一下,終於卷好了。總算完成了這一步,媽媽又說:“接下來,你要把糯米塞進粽葉裡,但不要全塞滿,要留出放豆沙的位置。”我開始把糯米塞進粽葉裡,但糯米不聽話,全灑在了桌子上。媽媽見了,說:“沒關係,再試一試。”我又試了三次,還是沒成功。最後,我試著一手把卷好的粽葉捏緊一些,一手用小勺舀糯米、豆沙,這一次竟然成功了,我興奮極了。

  “下一步,你得把口封上。”媽媽說。媽媽把葉子的上面折下來,封了個口。我學著媽媽的樣子,一下子就成功了。

  “最後一步了,就是用白繩把整個包好的粽子纏上。”“這一步真是太簡單了!”說著,我就完成了一個粽子。

  接下來,我和媽媽一起包了很多粽子,還有肉粽呢,只不過把餡兒換成肉的,繩子繫上了黑的,以便於區分。

  第二天,我吃上了香噴噴的粽子,吃上了自己親手包的粽子,我特別有成就感。

粽香端午作文10

  眾所周知,六月是考試日,眾所周知,六月是放假日,眾所周知,六月是端午節如約而至的月份。這個六月,她也來了,帶著一身飄香四溢的粽味,坐在龍舟上,提著一箱的粽子和作業,悄然而至。

  端午的早晨總是被餓醒的,你還在被窩裡就能聞到從廚房裡飄在的粽香,它們在你的鼻尖跳舞,誓要把你饞死,待你終於和被子戀戀不捨地告別,它們還會變本加厲的引你去餐桌旁坐下,使你迫不及待地要開始早飯,今天,可是一年中為數不多的有肉的早飯啊!父親笑著端出一大盤熱氣騰騰的粽子,“起得真早啊!”,我看著那一盤的粽子,垂涎三尺,不住地點著頭。

  用勺子撥拉半個粽子到自己盤子裡,我仔細地端詳它,糯米在蒸煮後染上荷葉的淡綠,又被內部的肉汁滲入,呈現出淡淡的粽色,泛著油光。熱氣盤旋在其上,用筷子輕輕一戳,又露出紅色的鹹蛋黃,那蛋黃的香漫出,與肉香、米香,一同遊蕩在空氣中,刺激我的味覺。我小心翼翼又充滿期待的夾起一坨粽子,放入口中。每一粒米看似粘糊糊的,但實際上,每粒米都由那倍兒香的醬汁連在一起,入口後便分開,每粒都圓滾滾,香噴噴,與揚州炒飯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吃的是一個鹹粽,豬肉的油都被糯米化解,融在蛋黃中,肉雖偏鹹,黃雖偏澀,但兩者與糯米的完美融合,讓人挑不出一絲毛病。吃粽子是不會有閒工夫停下感嘆其味美的,人人都沉浸在粽香之中,唯有當你抬起頭,看到人們臉上洋溢的幸福時,你才明白,粽子的獨道之處。

  粽子,有甜、有鹹、有的膩、有的滑、有的多油。中華民族根據各地的.喜好,創作、改良粽子的味道,並造就了現在的端午。

  放筷,合掌,一個鹹粽吃完了,一個端午也開始了,這次的端午是在濃濃的粽香和滿滿的精神之中開始的。

  現在雖然隨時都可吃到粽子,但唯有端午節吃的粽子是最香甜的,最獨特的。

粽香端午作文11

  我的奶奶被分配到我們組,她一笑起來,嘴邊和眼角擠出一團肉來,此時,她臉上是沒有任何“魚尾”的。她熟練地抓起一把箬葉,數都不數,像理撲克牌一樣輕鬆,在指尖鋪開,煮箬葉的水,在罅隙間流過,指縫也變得香香的。我們八個人把奶奶護得緊緊的,小屏風一樣,硬生生圍了個圈兒。

  “我的可是大肉粽!”肖大仙在後面大吹牛皮。

  “我的也是,我看到了一點米,是深色的,看!”周城宇喜出在望。

  我沒有心思去理會他們,只在旁邊似教徒一樣祈禱。

  “南無喝羅憚那哆羅夜耶……”我雙手合十,念著佛教歌曲《大悲咒》。

  周城宇特想趁老師不注意的時候偷吃粽子,被我這“花和尚”的慧眼看見,她惱羞成怒罵了我幾句,肖遙也笑了。我又開始打趣肖遙——你那個是姚承佑那組包的,肯定沒肉。

  “好了,同學們開吃吧。”劉老師才是老大,一聲令下,我迅速抽開繩子,瞬間,只剩下香甜的糯米託在手中。

  我咬一口,清香、濃香、鮮香,都充斥我的唇齒間。我一口吞了半個粽子,裡面竟有約三釐米長的大肉,呵呵,我真是一口十個滿足,三口回味無窮呀!每咬口,吃一個角,四口剛好吃完一整隻,我轉向肖大仙,笑容不禁有些邪惡。

  “啊一一我找不到肉!我再咬,再咬……”情緒崩潰的他,不斷哀叫,“只剩一個角了,還沒有肉!是醬油和米欺騙了我,是誰包的,給我站出來!”最後他只能含淚嚥下這“糯米疙瘩”。

  “哎呀,真是肉的,太好吃了。”高天昊像我一樣,雖好吃,但從不懶做喲!

  “別看我!”周城宇生氣了。

  我忽然一轉頭,看見粘稠的糯米粘在了周城宇的臉頰上,我差點笑出鼻涕泡泡來。

  ……

  教室裡,粽葉飄香,笑聲朗朗!

粽香端午作文12

  一轉眼,又是農曆五月初五,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到了。往年,我吃的都是奶奶或是外婆包的棕子,今天,在學校裡親手包了一回粽子。

  我們帶著興奮與期待一起走進了食堂,不一會兒,食堂的阿姨搬來了糯米赤豆,取來了準備好的箬葉與棉線。

  首先,一位阿姨為我們演示。瞧她那嫻熟的動作,包粽子好像真的很簡單。我迫不及待了,照著阿姨的樣子挑了一片青翠的竹葉捲成一個小漏斗形,別的同學也都笑嘻嘻地動手了。

  接著便是灌糯米和赤豆,我用手將盆裡的糯米大把大把地灌進竹葉裡,結果卻發現,米放多了,一擠便湧了出來。我只好倒空重頭開始。這次我吸取了教訓不敢灌太多,但卻拿不定主意到底灌多少,我推推一旁的王青青:“哎,這點夠了嗎?”她看了我的粽子一會兒,不確定地說:“應該……應該夠了吧?”

  米灌好了,現在要把粽子給綁牢了。聽周校長說,包粽子一定要捏緊,不然就會漏米粒甚至赤豆。我也不曉得應該怎樣將竹葉裹牢,就胡亂地憑著想象將棉線往粽子上繞,哪兒有缺口我就往哪繞,粽子被我“五花大綁”,上面纏滿了白色的棉線。我心裡猜想:要是哪個倒黴的吃到我的粽子光拆線就會讓他累得心發慌、急得直跳腳……

  我速度挺快,一連包了三個質量“上佳”的粽子。突發奇想,乾脆將粽子串成串拎在手中——啊,真是有趣極了!

  再看看我身邊的同學,有的熟門熟路三下兩下便完成了一個;有的折騰了好幾回,包了散,散了又包,叫苦不迭;有的同學將“小漏斗”卷得老長,棉線纏得比我的還要多,簡直成了一隻雞腿……

  下午,我們品嚐到了我們的勞動成果。當香噴噴的粽子端來時,同學們都很興奮,我吃到的雖然不是我自己親手包的,但卻感到比往年任何一次吃的都要可口!

粽香端午作文13

  提起童年,我並沒有想到那些彩色的彈珠、晶瑩的玻璃瓶,更不見那毛絨的小狗、輕巧的風鈴,我的眼裡、心裡、夢裡,只有那條大河和清香的粽子。

  童年時,我大部分時間是跟爸爸媽媽度過的,很難得才會在寒暑假回老家。老宅子邊上的一條大河給我留下的印象很深,特別是那河中蘆葦生長最茂盛的時候。

  伴隨著布穀鳥清亮的啼叫,還有那晨間露珠的清涼和蘆葦葉的清香,我睜開惺忪的雙眼,趿拉著兩隻拖鞋,竹椅的“嘎吱”聲呼喚著我奔向廚房,進屋,便見墨綠如竹葉般的蘆葦葉經過熱水的浸泡,已是光亮照人,散發著陣陣粽香。

  透明瑩亮的糯米,深紅飽滿的棗子,普普通通的食材卻在奶奶的手中巧妙地融合,變得不再普通。一片葉子橫握手中,雙手大拇指壓住中間,輕輕一彎,便在手中形成一個圓錐狀,而葉片兩邊交錯於其邊緣。接著用勺舀起糯米填滿一半,確保不漏後放一顆大棗在中間,再用糯米填滿這個圓錐,將交錯的葉片蓋住圓錐口,用細長的紅繩纏繞住,打個結,一個像蝴蝶一樣的粽子便誕生了。

  看著奶奶包粽子,猶如聽了一首優美的曲子一般,奇妙不已。等包好了一小籮筐,奶奶終於直起腰,用手捶打著痠痛的臂,“醒啦!等會吃粽子哦!”奶奶慈祥的笑容浮現在臉上,憐愛地看著我。我點點頭,望向大門外的河水,陽光灑在河面上,波光粼粼,似鍍上了一層金,遠處傳來了悠遠洪亮的貨船汽笛聲,引人浮想聯翩。

  鍋蓋開啟,伴隨著升騰起的氤氳,我迅速竄進了廚房,饞貓一樣扒在桌邊看那還在水中翻騰的粽子。撈起一個,交換著雙手解開紅繩,斜吹著粽葉,讓那金黃摻紅的粽子滾入碗中。用筷子夾起一角沾上白糖送入口中,又糯又粘,細細品味,糯米的香和棗子的甜,便全在舌尖慢慢融化蔓延開來。

  如今,卻是很少回去了,奶奶的身體也不允許她再做這些,童年似乎只存在於我的記憶裡。每每想來,我的童年,就是棗的甜、糯米的粘和蘆葦的清香了!

粽香端午作文14

  端午是一個一年演一次,但永遠也演不玩的戲。

  端午的主角是粽子。粽子吃起來方便,包起來難,先把葦葉捲成碗型,放入少許糯米,也可在中間放紅棗、臘肉等,然後捏緊,卷為斜四角形,用繩子捆起來,葦葉也要在水裡浸軟方適用。粽子在不同地區也有不同的做法,總是蘸糖食用,個頭較小,煮熟後粘韌而清香,保你未嘗便開始口水“飛流直下三千尺”了!熟糯米脆而嫩,尤其是還熱氣騰騰的,吃進嘴裡,心裡就暖暖的,粽香會回溢在喜歡嘴中,久久不散去。誰能不這小巧玲瓏[注:小巧:小而靈巧;玲瓏:精巧細緻。形容東西小而精緻。],且散發出誘人清香的粽子呢?

  端午的配角是賽龍舟。在這一天裡,湖的四面八方[注:指各個方面或各個地方。]都擠滿了人。在這熱鬧非凡的場面,幾支龍舟飛速行駛,舟上坐著一群強壯的小夥子,他們都賣力地晃動船槳。“加油”聲一陣比一陣高,湖水也一浪比一浪高。在比賽中,他們也用起了“雜技”:有的把龍尾踩低,使龍頭高翹,船頭的急浪便從龍嘴中噴吐出,如同吞雲吐雨一般;有的船頭船尾的人有節奏的頓足壓船,使龍舟起伏,如游龍戲水一般。

  艾草也把端午點綴了一番。端午前夕,家家戶戶[注:每家每戶。指所有的人家。]都在門口懸掛了艾草。據說艾草是百福的象徵,是一種治病的藥草。也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俗語。

  關於端午節的歷史故事也數不勝數。如偉大詩人屈原為了讓皇上相信他的觀點而縱身江河,從而人們把食物投入江中,以懷念

  以身殉國[注:忠於自己的國家而獻出生命。]的屈原。

  端午著場戲環環相扣,是一場百看不厭的戲。

粽香端午作文15

  緩緩的水流聲將我從夢中拉出,優美、緩慢,彷彿處身於山間小河邊。惺鬆中望見母親忙碌的背影,空氣中迷漫著艾葉的清香。

  母親的細碎的步伐,在廚房中穿梭,滿是裂痕的手掌清洗著水中的艾草,我想在這仙境中再賴會兒床,可艾草的清香不斷鑽進我的鼻子,使我睡意全消。

  端午的香先是粽葉的香,偏黃的葉子彷彿是大版的竹葉,還帶有艾草的清爽氣味,母親將兩束葉子散亂地鋪在鐵盆中,再燒一壺滾燙的炎,水汽漸漸升起,嫋嫋清香似乎被裹在裡面,如同茉莉花開,將花苞裡蘊著的香氣點染出來,清香四溢,不由令人陶醉。

  我去看那泡了一夜的米,個個飽滿,相互倚著,似是喝了一夜的瓊漿。母親沒做過粽子,這是第一次,雖然包的粽子簡單至極,但那種味道令我深深迷戀,永不得忘。

  母親將三層粽葉錯落著搭好,輕輕展開、抹平,兩手笨拙地一彎,彎出小小的圓錐形狀,取一小撮米添在尖尖的角內,將一顆蜜棗放置中央,周圍再填上幾撮米。母親儘量不讓棗露出來,那汁也不會流出,使所接觸的糯米更加香甜。母親捍著盛滿餡的粽葉,卻好像舉著十幾斤重的石頭,手不停顫抖,生怕纏線的時候系錯一步。最後,粽子只是三個角的平面,母親笑道:“我做的不好,這麼醜!”端午耀眼的陽光照在母親的背上,我坐在母親身旁,要是時間永遠停留在這一刻,該多好啊!

  粽子在鍋裡不停地響著,這是端午的伴奏。香氣從廚房溢位,氤氳在整個房間上空,我不住地往鍋內望,怎麼還沒好!母親踢踏舞著從鍋內取了一個粽子,解開繩子,第一口,是葉的清香;第二口,是米的甜糯;第三口,是蜜棗的甜蜜。

  我在母親的撫養中成長,田裡的小樹隔年盈尺,母親卻隨著光陰逝去逐漸白頭。我現在吃過許多地方很有名氣的各種各樣的粽子,卻都不及母親親手包的粽子,母親所做的粽子,是世上最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