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傳統> 【必備】優秀傳統作文3篇

優秀傳統作文

【必備】優秀傳統作文3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優秀傳統作文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優秀傳統作文 篇1

  釅釅的年味兒

  “新年到,新年到,穿花衣,戴花帽……”一聽到這童稚的歌謠,你一定會聞到過年的味兒了。

  在傳統的節日裡,過年是最像節日的,它沒有清明節的凝重,沒有端午節的匆忙,也沒有中秋節的內斂,它也不像西方的聖誕節蒙上神秘的宗教色彩。如果把節日比作酒,那麼在我們中國延續了幾千年的“過年”無疑是一罈陳年佳釀,其釅釅濃香讓人聞著就會醉了。

  釅釅的年味兒,瀰漫在大街小巷、村村落落忙碌的身影上。進入臘月天,鄉下就開始忙“年”了,醃臘鵝,灌臘腸,曬湯圓粉,家家戶戶的門前像開博覽會似的掛出一串串的臘物,擺出一蒲團一蒲團的圓子面。鎮上、城裡的超市漸漸人頭攢動了,婦女、孩子一個個手裡提著大袋子,好像要把全市場的年貨都搬回家。這是前幾年的情景了,如今還有另一道風景線,那就是外出務工的人們忙著從天南海北的大城市往回趕,乘著飛機,坐著火車,搭著汽車……。這時候,你在城鎮鄉村的路道上,每天都會看到穿著時尚的曾經的種田人匆匆返鄉,他們的手裡提著大包小包,抬著家用電器,他們的臉上飛揚著自豪與歡喜,不少的人還帶著私家車“衣錦還鄉”。留守的老人孩子早已在村頭翹首張望,見到誰家從外面趕回的人都親熱地打招呼,候到了自家人便趕緊簇擁著回屋去了。見此情景,你一定會想像到那一家家一戶戶圍桌團圓的溫馨與和諧。

  釅釅的年味兒,氤氳在貼起來的大紅春聯上,響起來的震耳鞭炮裡。除舊迎新,家家都把裡裡外外打掃乾淨,把門上的舊對聯紙刮乾淨,然後把嶄新的春聯貼上去。早些年,鄉下的春聯都是買來大紅紙請人現場書寫的;近些年方便多了,你儘可以到集市上挑揀,選出最合自己意的,有招財進寶啊,有吉祥如意啊。剛過午分,就有人家耐不住性子提前放了鞭炮,這一帶頭不要緊,緊接著便“噼噼啪啪”震天震地的響,五顏六色的煙花也“嗵、嗵、嗵”地在空中綻放,整個的一個喧鬧的世界。趁著炮聲間歇,伸頭朝外面一望,嚯,鋪天蓋地的都是紅,熱熱鬧鬧的紅!

  釅釅的年味兒,還貯藏在金元寶似的餃子裡。過年吃餃子是一種傳統文化,它象徵著團圓美滿,來年交好運。雖然如今城裡的超市賣的餃子品種多樣,但是許多家庭還是選擇自己動手包——年三十晚上看春晚包餃子是家家的“定點節目”。取一張餃皮兒放在手心,用小勺子舀上餡兒放在餃皮中間,手指頭輕輕收攏,一隻餃子便做成了。人們還常玩試來年運氣的小遊戲,把硬幣包進餃子裡,看誰在吃的時候盛到。大年初一吃餃子,年年如此。燒開熱水,把餃子放進去,用勺子輕輕翻動,不一會兒一個個餃子像白蓮花一樣盛開在水面。吃餃子時,大家都希望能先盛到那包有硬幣的,但結果不管是誰盛到了,一家人全都祝賀,滿屋子都是幸福的味兒。

  釅釅的年味兒,如一罈老酒似的年味兒,人們喝著它,在喜慶中盤點剛剛過去沉甸甸的一年,又在無限的希冀中醞釀著新的一年。

優秀傳統作文 篇2

  星期六,我們全家去老家為祖先xx。

  到了祖墳所在的山坡上時,我就拿起掃把,把祖墳周圍的落葉等垃圾掃得乾乾淨淨。接著又拿起抹布,沾上清水,仔仔細細地擦著墓碑。經過一番有力地擦拭後,祖先的墓碑祖先的墓碑新的一樣一塵不染,光亮如新。沒多久,祖墳就被我們掃好了,我們祭拜後,便走回老家吃午飯。

  吃完香噴噴的午飯後,我躺在床上,心中不由得想到:清明節是個祭拜祖先的節日,是我們大家應該做的,xx的我們要表揚,想來卻不能來的'也要給予表揚。但從來沒有想過xx的人應該受到批評與譴責!大家有沒有想過,祖先功勞有多大?祖先為我們留下了土地,讓我們有地蓋房,有地耕種……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沒有祖先,就沒有我們,祖先的功勞不可沒啊!而現在有些人到了清明節,卻絲毫沒有xx的想法,把已過世的祖先冷落一旁,任憑野草長滿墳墓。這樣的人難道不應受到人們的譴責嗎?

  又是一個清明節,這是我不由得想起了杜牧的千古名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優秀傳統作文 篇3

  人頭攢動。燈籠高懸。人聲鼎沸。

  香案上,豬頭端端正正擺在中間;大紅薑糖疊成塔;玲瓏的紙元寶聚在一起;兩隻紋龍紅燭黑夜裡旁若無人地發光發熱……

  鑼鼓聲逐漸侵入我的耳朵,遠處一點微光若隱若現。稻草堆上跳躍著熱情的火苗,以它富有生命力的身姿為我們求得平安興旺;一束束煙花用獨特的方式在天空這塊畫布上信手塗鴉;鞭炮爆出“噼裡啪啦”的聲響,喜慶氣氛濃得化不開。鑼鼓喧天,彷彿電光火石間什麼東西擦亮了夜——是龍,板凳龍!通身發亮的一條矯龍口含硃紅的龍珠,龍眼在夜中閃閃發亮。一節節身體上是一盞盞燈籠,蠟燭在龍身裡迸發出熾熱的光芒——民俗的光芒。

  鑼和鼓一唱一和,鈸有一搭沒一搭地接上幾聲。龍頭看似大而笨重,卻在舞龍人的手中活了起來。龍身緊緊跟著龍頭的節奏,在院子裡演繹一出精彩絕倫的舞龍燈。龍昂起頭,悄然流露出王者的尊貴和霸氣;龍身宛如起伏的波浪緊隨其後,溫暖的光芒愉悅了眼睛。精緻的紋理和雕塑在眼前一閃而過,給人畫一般的美感;龍尾搖擺著畫出優美的曲線。人群中爆發出熱烈的喝彩。煙火以迷人姿態盛開,龍燈以傲人姿態遊弋人間。旋轉交錯,渲染著濃熾的隆重氛圍。一個華麗轉圈,有如謝幕。香案前有人一臉虔誠地默誦著什麼……

  舞龍燈最初是作為祭祀祖先、祈求甘雨的一種形式,而後逐漸成為一種文娛活動。龍的文化紮根心田,抽芽開出古樸的傳統之花。龍的身影舞遍街巷,傳統不會被我們忘卻。

  有我們的傳承和延續,傳統之花不會荼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