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傳統> 小學三年級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精選15篇)

小學三年級傳統節日的作文

小學三年級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精選15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三年級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精選1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三年級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1

  今天就是清明節,也就是掃墓的日子。

  早上,我們吃過早飯,便驅車去老家——張田樓掃墓。

  一進村,我向兩邊一看,家家戶戶都就是四合院,和古代的房子一樣,也就是黑色的房頂。

  三爺拿著鐵鍬,和我們一起向墓地走去。道路越來越窄,最後變成羊腸小道,走不好就會掉到溝裡。路不但窄,而且還十分陡峭,這時,我才嚐到紅軍長征的滋味。

  來到墓地,四周就是一望無際的麥苗,麥苗中間還夾著菠菜和萵筍。三爺用鐵鍬把墓地周圍的雜草一點一點地挖掉。爸爸說:“這叫除草。”我和爺爺把金元寶和銀元寶放在祖先張增軒的墓前,又解開錢紙,也放了上去。爺爺用打火機點燃了,然後我們一起跪在地上說:“過節了,放心花吧!”三爺也點燃了紙錢,跪在地上說:“有金元寶,還有銀元寶,盡情的花吧!”這時,我看見另外一個墓邊放著一個酒瓶。我感到很奇怪,於就是就問爸爸,爸爸說:“因為他生前愛喝酒,所以死後家人才放了一個酒瓶,讓他永遠都有酒喝。”下午,我們回到了家裡。

  今年的清明節,我第一次隨爺爺回老家掃墓,真就是受益匪淺。

  小學三年級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2

  我們中國有許多傳統文化,比如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等,其中最隆重的要屬於我們的春節了。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種怪獸叫做“年”,每到臘月三十晚上,它就出來掠食傷人。人們知道“年”怕響、怕火、怕紅,到了臘月三十這一天,人們就在家門貼上紅色的春聯,放鞭炮,把“年”嚇走了。這就是春節的來歷。

  除夕那一天,家家戶戶貼春聯,吃餃子,農村裡的人宰雞殺豬,做年夜飯,到處喜氣洋洋。

  大街上,人們在開心地舞龍燈,龍燈的種類真多,有用布縫的布龍、竹子扎的篾龍、稻草扎的草龍,五顏六色,十分好看。舞龍燈的人們頭扎毛巾,腳穿草鞋,扎腰束腿,舞出各種各樣的動作,有雙龍戲珠、大龍捲小龍、雙龍盤旋。所有的龍一會兒慢慢遊動,一會兒上下左右地翻騰,它們又分又合,始終不打結,真像活了一樣。大人們都停下了腳步,小孩子們都高興地跳起舞來,小臉上也露出了鮮花般的笑容! 晚上,我們小孩子忙著放花炮,煙火飛到天空時像花兒一樣盛開,有紅色、藍色、黃色……五顏六色,美麗極了!把夜空打扮得五彩繽紛、千姿百態。

  春節真好,要是天天都是春節那該多好呀!

  小學三年級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3

  每當秋秋高氣爽,桂花飄香的時節,我們就會迎來一個特殊的節日———重陽節。

  一大早起床,我洗完臉,刷好牙,媽媽就端來一塊熱騰騰、香噴噴的重陽糕,我邊吃著糕點邊想起了遠方鄉下的爺爺和奶奶。心想,爺爺和奶奶年紀大了,不知道身材好不好,重陽節又稱老人節,我應該給爺爺奶奶打個電話問候一下。沒等吃完重陽糕,我就跑過去拿起了電話撥通了爺爺的電話號碼,電話撥通扣,我的一聲“爺爺”喊得老人家開心地大笑起來,聽到電話那頭的笑聲,我心裡像吃了蜜一樣甜。

  傍晚,我覺得打個電話不夠,就想到了再做一張賀卡給爺爺奶奶吧。於是,我找來做賀卡的材料,開始做了起來。不一會兒賀卡就做完了,我拿出彩筆認真寫下我對爺爺奶奶的祝福,這時我看了看外面的桂花,心想我不如下去摘一小把桂花夾在賀卡里,等下次回老家的時候,我就可以把這既帶著祝福又夾著重陽節特殊味道的賀卡送給爺爺奶奶,他們一定會很高興。

  小學三年級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4

  在各種各樣的節日裡,我最喜歡春節。

  今年的大年初一,我們小區裡熱熱鬧鬧的,家家戶戶都忙忙碌碌的:有的貼倒“福”,有的在準備喜氣洋洋的年夜大餐,小孩子穿著新衣,拿著壓歲錢,高高興興地跑到小區公園裡玩去了……

  晚上,我們一家人帶著煙花爆竹下了樓,這時候的小區已經熱鬧非凡,幾乎家家戶戶都出來放鞭炮了。我堵起耳朵,看著爸爸放響了地一掛鞭炮後,也趕緊從一堆煙花中那了一個我最喜歡的煙花:小星星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地上,做了個手勢讓爸爸來點火,然後我跑到遠一點的地方,爸爸用打火機點燃了導火線,兩三秒後煙花就“嗖”地一聲飛天了,在漆黑的夜幕上亮起了紅色的一點,“呯”的一聲,那一點又綻放開來,成了一朵色彩絢麗的菊花,當菊花的顏色漸漸消失是,隨著“噼裡啪啦”的聲音在菊花後面亮出了星星一般的火星,接著第二朵,第三朵…。。除夕晚上的夜空被這些美麗的煙火裝扮得無比漂亮。

  12點時,震耳欲聾的鞭炮聲更是此起彼伏,新的一年在鞭炮聲中轉來了。

  這個春節,我過得真開心。

  小學三年級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5

  中華民族的歷史優久,一年中有五個傳統節日,有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還有最熱鬧的春節。

  農曆年的第一個節日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小朋友們拎著五光十色的燈籠到處逛著玩。吃甜甜的湯圓。

  元宵節接著是五月初五端午節。吃著香噴噴的粽子看著電視裡的划龍舟節目,我們就會想起屈原,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的大官,他愛老百姓,老百姓愛他,後來楚國滅亡了,他很悲憤就去跳江,老百姓為了尋找他就划著獨木舟往江裡扔用竹葉包著米飯的粽子,求魚不要吃屈原,這就是端午節的來源。

  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有各種好吃的月餅。各種水果。我們一邊吃著月餅水果一邊觀賞著月亮,想著嫦娥奔月,月宮玉兔的神話故事。真是快樂!

  重陽節。九月初九,秋高氣爽,人們去大自然秋遊和爬山。所以也叫登高節。

  一年的最後一天就是除夕,吃年 夜 飯,飯桌上擺著豐盛的飯菜中間有條魚表示年年有餘。家家戶戶門口貼著紅對聯,表示紅紅火火。

  大年初一,我穿著新衣服,跟爸爸媽媽去爺爺、奶奶家拜年,爺爺、奶奶給我利市紅包,對我說:祝快高長大,學習進步!

  我喜歡這五個節日,因為有很多吃和很多玩的,跟外國的節日比,我們的祖國的傳統節日真好。

  小學三年級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6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

  小學三年級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7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就是春節,它是中國最隆重的節日。

  關於春節還有這樣一個傳說:有一個叫年的怪獸,它每年的春天都會去村民的家裡,搶東西,傷害人畜。村民非常害怕它。每當,年來得時候,家家戶戶的人都會把門窗關上,不讓年進來。人們會收拾好東西出去過年,等年過去了,再回來。這天,人們正在收拾行李,村裡來了一個老仙翁,他告訴村民,年最怕紅色和響聲。家家戶戶都在大門上貼上了紅色的春聯。等年快來的時候就放爆竹,年來了之後,看到大門上紅色的春聯,聽到了巨大的爆竹聲,就被嚇跑了。從此,這裡就太平了!

  春節,我最喜歡的就是壓歲錢了。以前有個黑身白手的小怪獸,叫“祟”。他每到除夕夜裡,都會摸熟睡的小孩的頭,然後這個孩子就會生病,大人們都不敢睡覺。有一對老夫妻,生下一個小孩,除夕晚上,他們害怕“祟”來,就不睡覺,也不讓孩子睡覺。他們拿紅紙包著錢幣哄孩子玩。包了拆,拆了包。孩子玩累了就睡著了,老夫妻年紀大了,也困得睡著了。“祟”來了後想摸孩子的頭,枕邊的紅包閃閃發光,把“祟”嚇跑了。從此,一到這天,人們就會把裝了錢幣的紅包放在孩子枕邊。大人們也會守“祟”,後來就變成了守歲。

  我愛我國的傳統節日——春節。

  小學三年級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8

  在綜合性學習中,我們蒐集了不少有關傳統文化的資料,今天,我就向大家介紹一下春節的由來吧。

  傳說中,在山谷裡住著一隻叫“年”的怪物,每到春節晚上,“年”都會襲擊上下的一個村子,還吃小孩呢!但是“年”並不是什麼都不怕,據說“年”有三怕,怕火,怕響。怕紅色,所以過年的時候,必須放炮,穿紅衣服,“年”看到紅色,聽到炮聲就趕緊逃跑了,從此村莊大平了。

  大年三十晚上,是吃團圓飯的日子,餐桌上擺著各種各樣的食物,把我饞的口水直流,我嘴裡吃著,眼睛還滴溜溜的到處亂轉,媽媽說我吃著嘴裡的,想這碗裡的,活脫脫一隻小饞貓,吃完飯後,我和爸爸媽媽坐在電視機前看精彩的春晚,那層出不窮的節目總會把我們逗得捧腹大笑。

  春節那天我起個大早,穿上了新衣服給爸爸媽媽拜年,爸爸媽媽給我了一個很大地紅包。在這一天小朋友們總能收穫一大堆紅包。

  我喜歡中國傳統文化---春節,因為這個節日充滿了開心與歡笑。

  小學三年級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9

  我國有許多傳統節日,其中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要數春節。

  春節來的時候到處紅紅火火,喜氣洋洋。爸爸說:今天我們要去外婆家過春節。我非常高興,因為我最喜歡外公外婆了。

  在去外婆家的路上,我看見家家戶戶都貼著對聯,放著鞭炮,我按捺不住好奇心,就問爸爸:爸爸,為什麼家家戶戶都要貼對聯,放鞭炮?爸爸說:因為從前有一隻叫‘年’的怪獸,它居住在深山之中,每到除夕的時候它都要危害村子。有一年來了一個白鬍子老爺爺,他等‘年’來危害村子的時候,穿著一身紅袍出現在正在搗亂的‘年’的面前,‘年’被嚇得不敢動了,突然響起了噼裡啪啦的聲音,‘年’竟然倉皇而逃,不敢進村了,這就是春節貼紅對聯,放鞭炮的來歷。聽完後我想白鬍子老爺爺是誰?他從哪裡來?他怎麼知道年怕紅色,怕噼裡啪啦的聲音

  我們終於順利地來到了外公外婆家。外公外婆早已準備好豐盛的年夜飯,有鴨、雞、魚、肉晚飯過後,天空中到處都是五顏六色的煙花,突然,天空中出現了漂亮的圖案,啊!多麼美麗!

  紅包是紅的,對聯是紅的,窗花是紅的,祝大家紅紅火火過新年!

  小學三年級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10

  今天,我來給大家介紹中國的傳統節日。有春節、中秋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還有重陽節。

  春節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傳統節日。每到春節,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放鞭炮,迎接新年的到來。

  每到春節,我的家鄉都要舉行舞龍大會。

  吃過晚飯,爸爸媽媽帶我去看舞龍大會。我們來到廣場,看到了各種各樣的龍燈,有火龍、有毛龍、還有板凳龍。有一雙閃閃發光的眼睛,還有一對漂亮的龍角,黃色的龍身閃閃發光,我伸手數龍節,一、二、三、四……一共十二節,真是威風極了!

  這時,一陣陣鑼鼓聲響起,那條龍舞動起來了,時而在空中騰飛,時而在地面盤旋,真像一條鮮活的龍來到了我的家鄉,給我們帶來歡樂吉祥。鑼鼓鑼鼓聲漸漸清了,舞龍慢慢地停了下來,人群中立刻響起了陣陣掌聲。

  過了春節就是元宵節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象徵著團團圓圓、和和美美。到了晚上,大家都要逛燈會、猜燈謎。

  在這些節日裡,我最喜歡春節和元宵節!

  小學三年級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11

  今年的端午節到了,根據傳統節日習俗,端午節這一天人們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包粽子、賽龍舟。

  五月初五端午節這一天,家人會準備香香的糯米、飽滿的花生、甜甜的紅豆、鮮嫩的竹子葉,還有草繩來包粽子。首先,我把糯米、花生和紅豆攪拌再一起,然後把竹子葉卷在手裡做成圓筒形,緊接著用勺子把攪拌好的餡料放進竹子葉裡,再把竹子葉包好,然後用草繩把竹子葉捆好,最後,放入鍋裡蒸,就成為了美味可口的粽子。

  我也喜歡觀看賽龍舟,我的家鄉每年都會舉行一次龍舟賽,當我包好粽子去賽場看臺時,那裡已經早已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河岸兩邊插滿了五彩繽紛的旗子,再陽光下格外絢麗。我看見選手們一個個鬥志昂揚,努力地划著船槳,他們跟著鼓手打鼓的節奏整齊劃一地划著船,龍舟船就像脫韁繩的野馬一樣直衝向前方。這時,一個人大聲喊道:快看,是禮花炮!所有人都抬頭看向天空,只見無數的禮花從天而降,如雨點撒落到河面上,我覺得賽龍舟激起了我們活力,讓我們看了一場在水面上的比賽。

  端午節龍舟賽的活動讓我體會到了人心齊,泰山移。這句話的道理,我期待著下一個端午節的到來。

  小學三年級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12

  我們的祖國有很多的傳統節日,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清明節。

  那天,我們一家人早早的起床了,吃完飯我們就開始煮雞蛋。首先,我們把六個雞蛋放到了涼水裡,把它洗乾淨就開始染雞蛋了。我先把一個雞蛋放的端端正正的,然後我就開始染了。我把第一個染成粉紅色,第二個染成綠色,第三個染成藍色,第四個染成黃色,第五個染成紫色,第六個染成大紅色。我染完後看見爸爸媽媽還有哥哥都在認真的編雞蛋網。我回過頭來看到我染的雞蛋都往下掉顏色,於是我想到了一個主意。我拿出來我吹頭髮的吹風機,向雞蛋上吹風,我自言自語說:“雞蛋雞蛋,你快快乾吧!” 我吹了一會雞蛋果然幹了。然後我去看了看爸爸媽媽還有哥哥他們編好雞蛋網了嗎?爸爸媽媽還有哥哥說:“編好了,你去送給你的一些好朋友吧!爸爸媽媽給你做好吃的'。” 我說:“好的。” 我高興地跑下樓去送雞蛋,我送完就回家了。回家後我看見一桌子豐盛的晚飯,我開心地說:“謝謝親愛的爸爸媽媽還有哥哥,我愛死你們了!” 爸爸媽媽還有哥哥說:“不客氣,你快吃吧!” 我說:“好的。”

  就這樣,我們就快快樂樂的過了清明節。

  小學三年級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13

  我國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比如喜氣洋洋的春節,團團圓圓的中秋節,祭祀親人的清明節……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熱熱鬧鬧的端午節。因為端午節不但有我最喜歡吃的美味的棕子,還有我最喜歡觀看的龍舟比賽。

  記得今年的農曆五月初五那天早晨,我剛吃過奶奶親手包的蜜棗粽子。只聽到外面傳來一陣陣鑼鼓聲,我和姐姐連忙跑下樓一看,原來是在划龍舟,我看見河邊人山人海,他們都是為了看划龍舟而來的。我和姐姐好不容易擠進人群中,只見一艘藍色的龍舟和一艘紅色的龍舟向我們駛來,鼓手用勁敲打著鼓,船員們整齊地划著槳,喊著號子,雖然他們已經汗流浹背,但還是堅持不懈,努力向前划著。這讓我想起了一句俗話:“不怕浪頭高,就怕槳不齊。”旁邊的觀眾有的給藍隊加油,有的給紅隊加油。我和姐姐也一起喊;“紅隊加油!紅隊加油!……”兩艘龍舟緊緊地靠在一起,誰都不讓誰,不分勝負。

  看著漸漸遠去的龍舟背影,我心中暗暗想:我一定要學習船員們的精神,堅持就是勝利!

  小學三年級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14

  我多希望“清明節”踏青能夠萬里無雲,陽光明媚,而春雨不期而至,給這次踏青之旅增添了別樣的風情。

  在我們下榻的農莊周圍,拱橋石階,白牆黑瓦,宛如一幅江南水墨畫。細雨濛濛,如煙、如霧、如塵。風拂過臉頰還略帶著一絲早春的涼意。古人云“水至清則無魚”而此處的河水是別樣清,卻依然可見魚兒在歡快地遊著。

  最迷人的是那片油菜花田——綠色的葉上一簇簇黃花,那黃和綠緊密地連為一體,春意盎然!細雨飄撒在天空中、湖面上、花叢裡。應了那“清明時節雨紛紛”的詩句……

  我和家人坐在亭中,聽著古曲,沏一杯明前茶,聊著清明節的由來與習俗,農莊贈予的幾個青裡透紅的豆沙青團,甚是讓人喜歡。

  離開鋼筋水泥的喧囂城市,聽琴、看雨、賞花、品茗。與家人享受著這份從未有過的恬靜,無比愜意……

  這就是我獨一無二的清明節,一個與家人團聚與大自然親密邂逅的踏青之旅。

  小學三年級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15

  盼呀盼呀,終於在一陣陣爆竹聲中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你知道今年的春節是幾號?“2月10日。”對啦!

  我們家也不例外。2月9日那天,奶奶一早就起來貼春聯,窗花還是我剪的呢!之後,我又幫奶奶一起準備年夜飯呢的材料,一家人高高興興地圍坐在一起,談天說地。

  令我印象最深的還是賞煙花。吃完年夜飯,我迫不及待地拉著爸爸來到室外。突然間,漆黑的天空中綻放出五顏六色的焰火,一個接著一個,有的像一顆顆流星,有的像一朵朵菊花,有的像一串串珍珠……發出噼啪噼啪的聲響,令我們目不暇接。

  “陸毅博——陸毅博,快回家啦,春節聯歡晚會開始啦!”“知道啦!”我飛快地衝到電視機旁。哇!小品,我喜歡。哈哈哈!我一邊吃著零食,一邊欣賞著節目。媽媽說:“咦,這是什麼東西啊?”我轉頭一看,一張大紅包出現在我的眼前,好高興啊!

  不知不覺新年的鐘聲在我耳畔敲響,真是個快樂的人春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