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800字> 【推薦】寫端午節的作文800字8篇

寫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推薦】寫端午節的作文800字8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透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寫端午節的作文800字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寫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1

  記憶中,採摘粽葉是端午節的前奏。那時,親戚、鄰居、朋友,全村的人都忙起來了,燒草灰制鹼水,採洗粽葉淘糯米,大家忙在一起,有說有笑,那是我記憶中難忘的鄉村生活情景。節日前幾天,我們小夥伴們便相約到山澗採粽葉。村莊附近的山上是沒有那種植物的,我們要步行很遠一段距離,到深山的清泉邊採摘。

  採粽葉是不易的事,不僅要爬山越嶺,還要經受蚊叮蟲咬,相當辛苦,但一想到那香噴噴的金黃色的粽子,我們就興奮無比,唱著歌撒著歡,如小兔般跳躍在林間,尋找著粽葉。找到之後,小心翼翼地將這種紡錘形的粽葉摘下,一枚一枚疊放好。採完粽葉回來,我們往往是衣衫襤褸,蓬頭垢面,但扛著一編織袋粽葉,小夥伴們都有一種收穫的喜悅,雖然腰痠背痛,卻依然嘰嘰喳喳個沒完。

  採完粽葉回來,奶奶就把又寬又長的青翠粽葉,一紮一紮捆好,泡在水裡,用大鍋煮透,此時,濃郁清香便瀰漫滿屋,把過節的意味燻濃。端午節頭天下午,奶奶從米缸裡舀出白白的、珠圓玉潤的糯米,裝在水桶裡,清涼明澈的水細細地清洗糯米中的雜質,再摻上幾把紅棗,紅的白的,格外醒目。包粽子時,我就迫不及待搬了小板凳,坐在盛滿了糯米和粽葉的鍋盆前,等著和奶奶一起包粽子。說是“一起”,其實,用奶奶的話說,是“瞎摻和”。但奶奶卻從不阻止我,哪怕我包得還未及開煮就脫線散架,或者樣子奇形怪狀四不像,都不會被指責半句。不一會兒,一大盆粽子就包好,一個個精神飽滿,可愛極了,還沒煮就有一股隱隱的清香。

  吃完晚飯後,在灶里加些木棍雜柴,把粽子倒進鍋裡,翻騰幾遍後,大人們便放心地休息,而我則聞著粽香,心裡如翻滾的粽子,興奮,難眠。煮了一晚上的粽子熟了,清香四溢,輕解開來,那嫩黃色彩的粽肉,升騰著蒸氣,散發出一股特有的粽香。輕咬一口,過節的滋味就從舌尖瀰漫到全身。

  冰心說:“童年呵,是夢中的真,是真中的夢,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在我真中的夢裡,飄著粽葉的清香,飄著粽子的甜香;在我夢中的真裡,有一片令我永遠回味的粽葉,那粽葉裡包裹著美好的節日,包裹著節日裡奶奶的笑臉,還包裹著童年的無憂與歡樂。

  又到粽葉飄香時,城裡的繁華,擋不住我思鄉的情緒,我決定利用假期,馬上回到家鄉尋找粽葉。是的,我尋找的不僅僅是粽葉,我尋的是那段有著粽葉香的歲月與情懷:質樸而沉靜,悠遠而綿長……

寫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2

  年年端午,今又端午。

  小時候對端午節的理解,僅僅停留於香噴噴的粽子。而本地的人們,似乎也不大瞭解端午節的來歷。尤其是我母親,既不懂得端午節的內涵,也不記起在門口插上菖蒲、艾枝避邪,倒從未忘記用一雙巧手為一家人包上幾個肉粽和涼粽。在母親的潛意識裡,她是要用一份心意,撐起一片家人團圓其樂融融的天空。我們稚嫩的心,年年都為粽子的清香和家人團聚的溫馨而陶醉。

  漸漸長大,我才知道,端午節其實是為了紀念二千多年前楚國三閭大夫屈原的。屈原出生於湖北秭歸,他自小就樹立了濟世救民的遠大理想。當他目睹民不聊生的社會景象後,決心救人民於危難之中。於是,他乘一葉扁舟,踏著西陵峽的滾滾波濤,走進了自己立志為國的這座聖潔殿堂。然而君主昏聵,佞臣當道,他實在迴天乏力。雖然他知道要實現自己的理想“路漫漫其修遠兮”,雖然他也決心“吾將上下而求索”。然而在這樣的環境下,他難以力挽狂瀾。面對現實,他只能發出“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嘆息。他只能將他的滿腔憂憤訴諸筆端,為後人留下《離騷》、《天問》等不朽詩篇後,抱恨投江,以身殉志,也許這就是千百年來中國知識分子命運的縮影吧。但他愛國憂民的胸懷情操,卻隨著端午的習俗千古傳承。他堅毅不屈的精神品格,照耀著湘楚大地的巍峨群山,照耀著楚江的驚濤駭浪,也照耀著中華大地,成為後世典範。

  如今,粽子的清香分明已沁入心脾,我對自己說,好好享受這一份祥和愜意吧!我在想,假若屈原大夫能夠穿越兩千年的時空,來到處處繁榮安定的神州大地,他定然不會懷才不遇,定然不會屢遭排擠屢遭陷害,他也斷不會以如此壯烈的方式飲恨楚江吧!

  假若他能來到天等,眼見天等政通人和,處處和諧,他一定會倍感欣慰,他也一定忍不住為天等的發展出謀劃策的。不,如果屈大夫目睹天等人才濟濟,能人雅士共同努力讓經濟社會發展保持健康穩定,他也下決心不再從政,這麼我們不妨尊重他的意願。假如願意,他可以在風景秀麗的龍角小天池邊築屋而棲,於端午朗日,面對一池碧波,盡抒詩興。也或者,他來到巍巍四城嶺中結棚而居,於端午佳節,手提一壺美酒,穿過幽靜的八角林,來到山腳下我的家中做客,用天等辣椒醬蘸著品嚐母親親手精做的肉粽,不時與我舉杯暢飲,這是多麼溫馨的場景呀!

  然而,很快的,我發現了自己的可笑:斯人已逝,忠魂渺渺,屈大夫是永遠也回不了繁華的今世了!

  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儘量避免屈原悲劇再次上演,同時好好過端午佳節,靜靜懷念屈大夫,細細品味生活的每一份美好!

寫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3

  這是記憶中飄香的端午,放在心裡溢滿了馨香,今兒把艾香散飛,凝成一隻粽子,化作漫天的思念。——題記

  青青艾香飄端午,濃濃情思粽是情。此情此景九州同,萬家歡樂樂萬家。

  端午時節梅雨紛飛,龍舟競渡江河湖海。急鼓聲聲震天響,萬水千山“粽”是情。一年一度的龍舟節,粽子節,在中國神州大地各處沿襲上演。端午趣事,還是童年時最為好玩,我的思緒又隨著粽香,回到了歡樂的兒時記憶深處。那裡有我可愛的家鄉,歡樂的童年往事。艾葉青青門前掛,粽香濃濃四處飄。憶起童年家鄉事,幾多歡樂幾多情。

  每到端午,在我們家鄉,那天,家家戶戶都是要在門前掛上青青的艾葉菖蒲和別的叫不出名來的青藤避邪祈福。我們小孩子們最為高興,因為可以名正言順地為家裡做點事啦,我們成群結隊,興高采烈地上山採青,把那一簇簇綠色青翠的散發著草木清香的艾葉菖蒲等青藤採下來,順手用一根青藤綁起來,紮成一小捆,拿一根樹枝或竹枝穿插著,兩小夥伴一組,快樂得像只小白兔般,一蹦三跳地往家中趕。然後把摘來的艾葉等青藤分了,因為不夠高,拿上個小板凳墊在腳下,把採摘的艾葉菖蒲掛在自家的門前,那綠色青翠的艾葉,散發著濃濃的植物天然香味,好聞極了。我們小孩子家家串門,看在眼裡,喜上心頭,也為那些獨居老人家門前掛上一把青青的艾葉,以表節日的祈福。

  到了晚上,媽媽便要把白天摘來的艾葉、柚子葉、長命草等我不知名的葉子煲成水,用來給我們一家人洗澡以驅邪。在那時只覺得用這些葉子水洗澡很好玩味道很香,可沒想到可以驅邪什麼的,只是晚上倒是沒有那麼多蚊子咬我那稚嫩的皮膚了,哈哈,睡覺也香甜了。這種傳統,到今天媽媽每逢過年過節的,都會像以前那樣,到青草涼茶鋪買來給我們弄葉子水來洗澡。只是現在遠離了鄉土,沒有了以前的那種採摘的樂趣了。童年端午樂趣,也唯有在夢裡依稀了。

  端午節還有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包粽子了,那時我們家鄉包的粽子,不像今天那麼多種類,只有那種純純的家鄉口味,唔,特別的香,是用山上的一種叫“蚊驚”的植物燒成的灰做成的灰水和在做粽子的材料裡。做成的粽子,味道獨特,輕咬一口,滿齒噙香,透著自然的草木清香,這是家鄉的味道,愛極了。如果你偏愛吃甜點,則可剝了粽子,輕沾白沙糖,又是別有一番風味。

  包粽子時,我們小孩子們是最高興的,哈哈,因為不在包只在吃,那時的我們確實是好吃的,在那個物資缺乏的年代,平時沒有什麼好吃的,逢年過節的,就最高興了,因為有好吃的在等著我們了。不像現在的小孩子,吃什麼都是長不好,也不知吃什麼叫滋味,像童年的我們,吃嘛嘛香,多簡單多快樂的童年啊。

寫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4

  今天讓我歡天喜地的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到了,我從媽媽那剛一打聽到,就高興的歡蹦亂跳。因為呀!這個端午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的是由於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深入人心。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從此把端午節的龍舟競賽和吃粽子等,與紀念屈原緊密聯絡在一起。隨著屈原影響的不斷增大,端午節也逐步傳播開來,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很多人有個疑問:為什麼端午節要吃粽子,比賽劃龍船呢?事情是這樣來的。一個偉大詩人屈原愛國,為皇帝出謀劃策,但有些紅眼病者覺得屈原勢力太大,多管閒事,天天在皇上面前說屈原的壞話,慢慢的皇上相信了那些荒唐的謊言,把屈原撤了職,流放到湘南去。屈原抱著救國救民的志向,富國強民的打算,反而被奸臣排擠出去,簡直氣瘋了。他到了湘南,經常到汩羅江一帶,一邊走一邊唱著傷心的詩歌。到了公元前278年5月初五那天,抱著塊大石跳河自殺了。附近的老百姓得知,大家都划著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大海,到處波浪起伏,哪兒有屈原的什麼痕跡。大夥很傷心,把竹筒子裡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獻給屈原,也讓江裡的魚蝦、蛟龍、魚······等動物飽了肚子,就不再傷害屈原的身體了。到了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都照辦了,後來他們把盛著米飯的竹筒子改為粽子,劃的小船改為賽龍船。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絡在一起。

  啊!!端午節的由來可真多呀,我喜歡端午節的美、喜歡端午節的熱鬧、喜歡端午節的粽子,喜歡屈原那種愛國精神,當然我還喜歡最好玩的賽龍舟!你喜歡端午節嗎?

寫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5

  世界上還有幾個節日要吃香噴噴的粽子呢?世界上還有幾個節日要比熱鬧的龍舟賽呢?

  沒錯,只有端午節,一個偉大的節日,一個神聖的節日。說起端午節,還得從屈原的故事說起。

  傳說,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薦能,富國強兵,力主聯秦抗齊,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反對,使屈原被讒免去職位,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屈原報國無望,便含恨投江自盡。屈原死之後,出國的百姓異常悲痛,紛紛湧到汨羅江邊憑弔屈原。有些漁夫則駕起船隻,將事先準備好的粽子、雞蛋撲通撲通地往江裡丟,說是讓魚吃了,就不會咬屈原的屍身。流傳至今,於是便有了吃粽子的習慣。所以過端午節的這天,滿街都是賣粽子的小販,我們每家每戶都要包粽子。你知道粽子是怎樣包的嗎?哈,不知道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吧!

  先用一些新鮮的粽葉包住糯米,在裡面放各種配料,接著用線捆紮好。包好的粽子放在鍋上蒸,等滿屋飄著粽子香時就可以吃了。吃粽子時,要先將線解開,剝開粽子葉,裡面藏著紅紅的粽肉,升騰熱氣,散發著一種特有的粽香,兩個粽子用盤子裝著,活像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照耀下晶瑩剔透,散發著濃郁的糯米香。我不禁抓起一個粽子,狼吞虎嚥地吃起來,味道棒極了。

  吃完粽子,便來到河堤上觀看龍舟賽。在這天,每個村子都會組織一支隊伍,而後拉到漣水河進行比賽。只見碧波盪漾的河面上,五顏六色的龍舟整裝待發,隊員們個個摩拳擦掌,好像勝券在握。而站在岸邊的觀眾比隊員們還緊張,個個屏息凝視著河面。裁判一聲令下,一艘艘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飛一般地向前衝去。頓時,河面上鼓聲震耳欲聾。一千米的水道上,隊員們憋紅了臉,咬緊了牙,拼命地劃。太好了,我們村的龍舟領先了,因為我們村的隊員配合默契,所以龍舟就特別聽他們的指令,行動自如。龍舟的身後留下了一條條波紋,原來平靜的水面,如佈滿硝煙一般。尾隨在後的龍舟,不緊不慢地跟著,鼓手們也使出了吃奶的勁,使勁地敲,這鑼聲一聲接著一聲,清脆而有力。別的龍舟也不甘落後,一邊划船,一邊和著鼓聲,“一二一二”地喊著口令往前衝,那口令裡充滿了對勝利的渴望。河面上熱鬧極了,口令聲、鑼鼓聲、划槳聲,匯成了一首激昂雄渾的樂曲,樂曲裡有著濃重的端午節的氣氛。

  故鄉的端午節啊,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端午粽飄香,龍舟響噹噹,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的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愛國精神的一種欽佩。吃著正宗的.家鄉粽子,看著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裡別有一番滋味。

寫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6

  北方的端午節,沒有賽龍舟,飲黃酒,包粽子那樣濃烈的氣氛,而是以自己獨特的傳統方式,配香荷包,掛葫蘆,挑艾蒿。小時侯的記憶,就是這些,可以驅邪,避災。父母們美好的心願,在幼小孩子們的心裡有了關於端午節最初的朦朧的記憶。

  孩提時除了覺得這些好玩好奇之外,似乎什麼也不會想,更不會懂得這樣的節日對大人有什麼意義。

  五月裡的這個節日,在我們這裡叫五月節。一直是記憶裡那個溫暖,淳樸,幸福的節日。當早晨的第一道朝霞從玻璃窗照射近來,把我們從睡夢中喚醒,這天是五月節。伸開胳膊,手腕和腳腕都繫上了五彩線繩。這是媽媽提前悄悄準備好的,也是在我們的睡夢中悄悄繫上的。五彩線繩是這個節日裡幸福的標誌。院子裡的臉盆裡,早已盛滿了浸泡艾蒿的水,用艾蒿水洗臉,可以去邪避災,艾蒿的淡淡微苦的的清香湧進鼻孔,清爽,還有那麼一絲芬芳。媽媽忙著早飯,五月節煮荷包蛋,這是北方過節的習俗。五月節,這個節日應該是意味著這一年吉祥,幸福,平安。

  其實,那時的五月節是從初一開始的。初一的雞蛋鵝蛋都要作上標記,留到初五這天煮。小孩的手腕和腳腕系的是一根紅線,初五才能繫上五彩線,剩下的幾天裡大人們要準備一些小禮物,比如縫荷包,荷包很小,樣子和石榴差不多,我想那應該是有特殊寓意的,各種顏色的荷包裡面裝著香草,隨著風遠遠都能聞到一股濃香。

  心靈手巧的母親用剩下的零布頭,為我們縫製各種小飾品,我們最喜歡的小辣椒,是用紅布縫的,比小拇指一半還小,還有一樣最精巧的小掃帚,用麻線作的,掃帚把只有牙籤粗細,用紅線纏繞著,掃帚頭只有指甲蓋兒大小,串起來與荷包在一起,縫在衣服的前襟上,或者後肩上,當時真是一種炫耀。現在還能想起來,這既是一種濃濃親情,又是北方特有的趣味習俗。

  後來知道,南方和北方過五月節是不一樣的,南方有吃粽子,划龍舟的風俗,而在北方,除了吃荷包蛋,帶香荷包,還要在當天的窗前或者門樑上掛上葫蘆。家家戶戶都飄著五顏六色的葫蘆,似乎沒有人關注是為了紀念什麼,他們只是延續著祖先留下的風俗來過這個節日的,只是為家人驅邪免災,祈求這一年平平安安,風調雨順。

  我想現在依然可以看到這風景,有些東西,在人們的心裡是無法改變的。就如我們固執地拽著歲月的裙裾,不肯步入時光的隧道一樣。

寫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7

  端午節就要到了,每當這個節日來到,插艾蒿,點雄黃、包棕子、戴香包、賽龍舟等各種活動都會把我們的思緒帶回到那個令人惋惜的歷史事件中,再一次想起楚王國,想起汨羅江,想起在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留下名字的文學家和詩人屈原。

  除了屈原,應該還有很多自己的親人在這一天被我們一同懷念。我在每年的端午節,都會無比思念我長眠在商州地下的奶媽,我知道,她也一定會思念我的。

  我們雖然沒有血緣關係,但她對我的哺育和愛卻遠遠超出了血緣的範圍,在她精心呵護和愛撫下,快樂無憂的童年一直是我最美好的回憶,尤其是端午節的棕子和香包,更讓我無比懷念我的奶媽——那位漂亮健康寬容豁達的年輕女子。

  是她在一個幼小的生命需要奶水的時候向我敞開了溫暖的懷抱,我在她的懷中貪婪地吸允著、索取著自己的需要,在她的懷抱中一天天飽滿、長大、變美。

  我長大了,要進幼兒園和上學,城裡和鄉下的距離把我拉離了她的懷抱,但我的心卻無法離開她,因為她把母愛的種子深深種在了我的心裡。於是,週末就成了我每天的期盼,通往鄉下的小路和小橋,奶媽家的柴門小院也成了我心中最美的圖畫。

  那時候每年的端午節,我在睡夢中就能聞到棕子的清香和香包的花香,那是奶媽讓小舅挽著藍子天不亮就送來的煮了一夜,走完十幾里路還溫熱的棕子,裡面的各種豆兒和棗兒把糯米染得紅紅的,吃起來軟軟的,甜甜的,香香的,我的小肚皮也被棕子撐得溜圓。

  每年的這幾天,我的主食就是奶媽的棕子,我一直到現在都認為奶媽的棕子是最好吃的,誰都比不上。

  裝棕子的藍子上還掛著奶媽親手做的香包,那香包好看極了,是用各種絲線纏繞的小棕子的模樣,小巧玲瓏,香氣芬芳,我掛在脖子上在學校向女同學炫耀著,高興著,美著……

  那感覺讓我每次回憶都如同回到了童年時代,回到了奶媽身邊。

  也有那麼幾次趕上在奶媽家過節,於是,包棕子就成了我最高興的事,儘管我不會包,但還是象模象樣地挽起袖子,坐在大盆子邊上,拿著棕葉包著米和豆兒,拿著草捆紮,每到這時候,奶媽都會高興的一邊包著手裡的,一邊教著我,還把我包的棕子也放入鍋裡一起煮,結果可想而知,我的棕子不是找不著,就是裡面成了稀飯,儘管這樣,她也從未責怪過我,還任我用手在盆裡撈來撈去繼續搗亂。

  親愛的媽媽,女兒現在仍然不會包棕子,不會纏香包,不是女兒不想學,而是女兒要把媽媽的棕子和香包永遠永遠留在記憶中,那是什麼樣的棕子和香包都無法替代的美的記憶,美的味道,美的感受。

  就要過節了,不知道天堂裡有沒有棕子,有沒有香包?

  女兒在這裡為媽媽送上一份節日禮物,願與您在夢中相會,親手為您剝棕子,戴香包,親口祝您端午節快樂!

寫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8

  又是一年端午節,父母不再像往常那樣張羅著包粽子了,估計是年歲大了,手腳不利索了,精力也不行了。本來打算第二天回家給父母親送些粽子的,中午接到了母親的電話,說姐姐已經捷足先登把粽子送回了家,叫我千萬不要再買粽子了,怕吃不了壞掉,讓我和孩子回去就好,弟弟也特意從深圳打電話回來關心父母親端午節的安排,怕年邁的父母過節的時候沒有人陪。

  很久沒有去看望父母了,因為一些瑣事,但這也絕對不能成為忽略他們的理由和藉口,所以內心還是充滿了自責的,剛一進門,小花兒就撒歡的圍著我們蹦來跳去,小花兒是我們家的小狗,今年三歲了,已經是一群小狗崽的媽媽了,兒子是小花兒最喜歡的物件了,激動的狀態真的是難以形容,父母親正在和鄰里們一起打牌消遣,父親難得能夠清閒,因為到了做晚飯的時候一般都是父親在幹活,母親在聊天,難得我回來,父親就安排我做晚飯,雖然我並沒有買多少東西會回來,但是父母還是嘮叨說東西太多了,他們是無論如何吃不了的,父母真的是老了,上次給他們染過的頭髮又開始白了。院子裡的蔬菜水果倒是被父母打理的充滿了生機,我最喜歡的提子今年如願的結果了,紅果樹似乎是累了,往年碩果累累今年掛的果兒少得可憐,媽媽說走的時候一定要給我拔一些小蔥,因為今年的小蔥長勢真的喜人,第一撥絲瓜也被媽媽毅然的從秧子上摘下來,儘管它們還沒有長的很成熟,每次離開家的時候拿走的總比送來的多很多。

  姐姐買的粽子很香甜,為父母姐姐總是會很費心思,晚上我陪父母住了一夜,只有在這裡才能找到家的感覺,這個從小魂牽夢縈的地方。

  夜裡睡得很踏實,很久沒有睡過這麼安穩的覺了,似乎都沒有夢。第二天父親很早就起來做好了早飯,每次父母總會把家裡的好吃的留到我們回來吃,吃飯的時候接到了哥哥的電話,哥哥也是在端午節當天趕著回來陪父母的,父親說哥哥最近回來的比較多了,也許是年紀大了些,生活條件更好了些,所以騰出了更多的時間來看看父母親。本來早飯是沒有給哥哥準備的,但是父母親非要省下自己的早飯留給哥哥,還不停的督促我和孩子吃飽。臨行前,母親正在和鄰居的嫂子自豪的炫耀孩子們回來的情景,一向很強勢的母親變得越來越容易滿足,依依不捨得告別的父母和我摯愛的家,路上遇見了哥哥,非要塞幾個粽子給我,惹得我只想流淚,家人就是這麼好。

  每個家庭都會在這一年一度的節日裡有很多平淡感人的事情吧,雖然沒有像我這般贅述,但是一定都是暖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