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1000字> 關於過春節的作文1000字彙編十篇

過春節的作文1000字

關於過春節的作文1000字彙編十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過春節的作文1000字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過春節的作文1000字 篇1

  我國曆來是文明之邦,文化歷史厚重,傳統習俗源遠,值此新春佳節,我們一邊熱熱鬧鬧過新年,一邊也可安安心心品文化。

  沒有文化的節日不叫節日,沒有故事的傳統也不是傳統。無論古今中外,概莫如是。優秀文化、優秀傳統是根、是本,也是源頭,牢記根與本,縱行千里不忘本,河有源頭水才清。

  就四川而言,文化豐富多彩,環境優美,物產富饒,享有“天府之國”美譽。在飲食、娛樂、語言和習俗等方面自成一派、獨樹一格,並且影響廣泛,令人傾倒。

  四川人對農曆新年極為重視。家家戶戶掛彩燈、貼門神,並在糧倉、家禽牲畜圈上貼寫吉祥的語言,以示來年的豐收吉祥。有條件的鄉鎮從正月到二月要耍燈舞,燈的種類有龍燈、獅燈、蚌燈等,這是四川人在原籍的彩燈習俗流傳至今。此外,還要舉行大型慶典活動——舞龍,有彩龍、火龍、水龍、脫節龍和上川龍之分。

  成都年是伴著童謠唱來的。“小子小子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瀝瀝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糊窗戶;二十六,燉豬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麵粉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夜;大年初一街上扭。童謠中的種種為過年做的準備,加上春節到來後持續到十五的遊樂、慶祝:新年撞鐘、燒子時香、大廟會、遊喜神方、人日遊草堂、耍獅子、舞龍燈、元宵觀燈,再加上愛玩的成都人“過厚臉皮年”的正月十六遊百病,這才構成了一個歡歡喜喜、圓圓滿滿的成都年。

  元代的成都市雙流縣人費著在《歲華紀麗譜》說:“成都遊賞之盛,甲於西蜀,蓋地大物繁而俗好娛樂”。俗尚遊樂是巴蜀人的一大特點。所以,巴蜀很早就興起了旅遊習俗,到唐宋時達到頂點。以成都而論,全年固定的遊樂活動就有23次之多,或遊江,或遊山,或遊寺,或遊郊野,而且往往是群體出遊,並與歌舞娛樂、體育競技、商貿活動結合在一起,具有很豐富的文化內涵。

  就整個巴蜀文化而言,又具有很強的輻射力,除與中原、楚、秦文化相互滲透影響外,還表現在對滇黔夜郎文化和昆明夷、南詔文化的輻射,遠達東南亞大陸地區,在金屬器、墓葬形式等方面對東南亞產生了深刻久遠的影響。

  新形勢下,應該如何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是政府面臨的重大課題,也與所有百姓切身相關。

  我們或應充分認識和準確把握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間的重大關係,進一步促進“五位一體”協調發展;充分認識和準確把握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與先進文化建設之間的重大關係,進一步用先進文化建設成果提升人民幸福指數;充分認識和準確把握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與遺產保護利用之間的重大關係,進一步為社會發展注入物質資源和精神財富;充分認識和準確把握立足當前與面向未來的重大關係,進一步以新的視野謀劃文化發展前景;充分認識和準確把握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與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大關係,進一步明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目標任務;充分認識和準確把握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與文化產品生產之間的重大關係,進一步壯大文化產業的物質基礎。

過春節的作文1000字 篇2

  當歲月的腳步聲又一次震響於年末歲首之時,年關已倏忽而至。我在神聖的期待裡翻撿著關於春節的陳年記憶,也在溫暖的盤算中尋覓著關於年關的諸多話題,由此衍生出一連串的思索。

  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的步伐加大,國門的洞開,各國文化的交流,人們逐漸關注起西方節日來,如聖誕節就早已閃亮登場於我們這片古老而煥發活力的大地。儘管洋節來到中國,卻衝擊不了中國傳統節日,過大年,它依然沒有失去其永恆的光澤,揮舞紅綢、打著腰鼓而扭秧歌,舞雄獅從來都沒被淡漠;紅爐圍坐、張燈結綵而為除夕守歲的光景總是令人倍覺溫馨。

  一個古老悠久的節慶,以其極為強盛的民族性而經年沿襲,綿延不絕,沒有任何的力量可以泯滅它的存在。即便世間長久流傳著年關難過年年過的說法,然而不論是孩提的過年所向往的歡樂,還是成人的過年關所滋生的微妙情感,都不可能動搖人們對過年的浪漫憧憬與慎重思謀,這便是春節的無限魅力。

  春節文化已由單一變得豐厚,由傳統走向新潮。人們從過去的放鞭炮、貼春聯、張燈結綵,轉向外出旅行,遊覽名山大川;轉向參加主題PARTY慶典活動。同時,人們也開始將傳統的闔家團年,轉向到飯店包席守歲;即便拜年,許多人早開始用電話問詢、手機簡訊、Call機傳呼以及發E-mail等手段,將傳統的團拜與逐門逐戶的恭賀新禧取而代之。

  此外,以辭舊迎新為主題的歌舞晚會、朗誦會、音樂會、書畫展示會,愈來愈受到人們推崇和青睞。所有這些,不僅增添了傳統佳節的氣氛,而且以其日漸濃郁的文化含量折射出富有時代氣息的特色。

  但不變的是春節對於所有炎黃子孫,無疑是共同的吉祥福祉。不論是飄泊海外,遠涉重洋的遊子,還是羈旅他鄉、輾轉遷陟的兒女;無論是掙扎底層、孤陋寡聞的草民,還是厚祿、養尊處優的貴人,心裡無不揣著對春節的眷戀,無不懷抱著對過年的珍視。一句每適逢佳節倍思親的詩,該凝結人們心頭幾多深情!

  一俟年關迫近,跋涉於迢迢旅程的人們,那種星夜兼程的匆匆行色,那渴望鄉關的殷殷目光,無一不是因春節這根幸福絲帶所牽動所濡染。沒有哪一個國家和民族,能像我們這樣對春節飽含深情,曠世持久,也沒有哪一個國家和民族,能像我們這樣對春節無比虔誠,歷久彌堅。

  春節,是親情的高度凝鍊,又是催生慾望的時辰。寄託的是真情,期盼的是團圓。此時此刻,就連鐵窗之中的囚徒,也會萌生對大牆之外的家的深深掛念。

  在年關,許許多多人的心中便有形形色色的慾望悄然升騰:有的期待時來運轉,把憂傷與苦痛拋棄;有的渴望開年大吉,將理想與希冀化為現實;有的暢想宏福齊天,能有貴人保佑平安、萬事順遂。因而久別的希望重逢,分離的希望團聚,貧窮的希望富有,卑微的希望平等,痛苦的希望幸福,憂傷的希望和美,農人希望豐收,工人希望上崗,窮人希望發財,我希望順利考上重點高中人們似乎把所有人氣與運氣和機遇一古腦的託付給春節。

  哪怕是畫餅充飢,望梅止渴,人們也對春節充滿無限的眷戀。因而春節盛滿了慾望,春節催生著慾望,人人夢想乘著這不無吉祥的慾望之船抵達美滿如意的彼岸。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過春節的作文1000字 篇3

  聽,新年的鐘聲已經敲響;看,新年的禮花已經綻放。大街小巷中,瀰漫著濃濃的年味兒,入眼處皆是一片喜慶的紅色,每一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微笑,人們在用最隆重的方式來迎接春節的來到。

  我走在大街上,聽著人們的歡聲笑語,看著人們臉上滿足的微笑,我感覺我也深深陶醉在其中了。看,紅彤彤的燈籠高高懸掛,五顏六色的彩旗迎風飄揚,大街上到處張燈結綵,充滿了中國年的味道。各家各戶也是忙著掛燈籠,貼春聯,忙的不亦樂乎。人們提著各種各樣的糖果,花生,瓜子趕回家,忙著將它們盛在五顏六色的托盤中,顯得漂亮極了。我家也是這樣,我換上新衣服,迫不及待的與爸爸一起掛燈籠。只見爸爸雙手向下用力一壓,燈籠立刻變了樣,由一根細細的麵條漲成了一個圓滾滾的大蘋果,正衝著我點頭微笑呢!爸爸把一個燈泡用電線吊起來,然後把燈籠罩在外面,燈籠就掛好了。不知不覺中,夜幕降臨了人間,我懷著激動興奮的心情拉亮了燈籠,頓時,這燈籠的光芒照亮了整個屋子,那光芒在黃中又透著紅,照的滿堂生輝,微風拂過,就如同一個個紅透了的蘋果,讓人忍不住想咬上一口。

  八點到了,我們坐在電視機旁,全神貫注地看著春晚,那精彩的節目,優美的舞蹈,動聽的音樂,無不吸引著我們的眼球。蛇年春晚先聲奪人,由48位主持人聯手合唱20首歌曲的選段,那婉轉的歌聲一下子吸引了我們,緊接著,由鳳凰傳奇演唱的《中國味道》更是深深的觸動著人們的心絃,每一句歌詞都透露出中國年獨特的味道,王力宏的《十二生肖》生動的突出了十二個生肖的活潑機靈,頑皮可愛。而小品《想跳就跳》更是令人捧腹大笑。在眾多節目中,最奪目的便是《茉莉花》了,它由宋祖英和外國的著名歌唱家席琳共同演唱,配上迷人的水幕效果,令人不禁拍手叫好。

  時間飛逝,轉眼間便到了十二點,就在那一剎那,數萬道煙花的光輝劃破了寂靜的夜空,在天空中綻開一朵朵絢麗燦爛的煙花,格外耀眼。響天雷如同一顆訊號彈,直衝雲霄,“啪”的一聲綻放開來。大地紅譜寫了大地的樂章,你聽,“噼裡啪啦,噼裡啪啦”那是大地的讚歌。蓮花燈不停地旋轉著,噴出五顏六色的火焰,如同一朵嬌豔的蓮花,妖嬈綻放。各式各樣的煙花競相綻放,給寂靜的夜空平添了幾分美感。

  回首過去,展望未來,我們翻過了一頁舊的過去,也翻開了一個新的篇章,展望20xx,我們懷著對明天的憧憬,懷著對明天的希望,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點評:整篇文章語言樸實,開篇以聽和看兩方面來寫,點出春節的到來。接下來以時間的先後描述了春節,寫了作者一天的見聞與所作。整篇文章在第二段的在和爸爸掛燈籠時的,小作者的細節描寫恰到好處,但描寫的美中不足便是不夠連貫;接下來寫看春晚這一段主要是將春晚吸引人眼球的節目描寫一番,好的一面便是能抓住春節這天春晚是每家每戶必看的有可敘述的價值,不足之處便是描寫的不夠生動,沒有將春晚的熱鬧與特點描寫出來。第四段的描寫使整篇文章得到了昇華。結尾處能做到簡單的收尾,並道出新年新願望給文章增加思想內涵是比較好的。

過春節的作文1000字 篇4

  一眼又到了春節,我在家鄉度過了這個春節。

  除夕這天一早我們就回爺爺家搞大清潔。大人們有的擦桌子;有的掃地;有的在廚房裡煮好美味的佳餚忙得不亦樂乎。看見大人們都在做事我們小孩子當然不甘落後,於是我們就幫忙把菜摘好。可是在摘菜的過程中我哥哥他太淘氣了,居然拿東西來扔那隻雞,弄得那隻雞周圍亂竄,竟竄進客廳裡。那時我正在客廳裡摘菜,摘著摘著,我忽然發現三伯孃站起來並喊道:“快走!”我正納悶著為啥要走,就抬起頭一看,豈料這一看就不得了,紅紅的頭冠、尖尖的嘴巴、黑黑的眼睛直直得盯著我。過了兩秒後,我突然醒過神來,“哇,母雞啊!”我嚇得失聲大叫。母雞一步一步向我靠近,我也一步一步地向後退,我慌張地想:慘了,後面是角落無路可退了,這次死定了!真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春。我的手四周到處摸,想找東西對付那隻雞,我終於摸到凳子,得救了。我本來想站在凳子上,但我仔細觀察後發現,居然是幾張凳子疊在一起,所以我站不上去。天哪!救命啊!

  眼看著母雞將要逼近,我嚇得心跳加速,不知如何是好,只得放聲大叫。在雞離我只有二十多釐米時,我被嚇得滿頭大汗,情急之下只得像犯人躲警察一樣四處亂跑,雞卻像警察一樣窮追不捨。無奈之下我只得跳上桌子,但還是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害怕。幸好爸爸及時趕來“救駕”,把那隻母雞趕回去,終於得救了!於是我又繼續摘菜。經過一番努力後,我們終於把家裡打掃得乾乾淨淨和把菜摘好。但是大人們都笑我膽小,連雞都怕,我真是想找個地縫鑽進去。

  俗話說:食在廣州。這句話說得不錯。我們把鴨燜好後再把它放進火鍋,過了一會兒,就聞到一股香噴噴的味道。吃起來時味道也挺好的。燉雞時先放一小部分,大人說是取它的味,雖然不懂是什麼意思,但也覺得那些燉雞的水挺好喝的,很有雞的味。雖然食物好吃,不過就是覺得年年的食物都一樣,而且今年的魚皮角很鹹,一點也不好吃,真鬱悶。吃過晚飯後,我們就去三伯孃家玩。我們幾個玩撲克,可惜我牌技不精,兩局下來皆敗北。一覺醒來就是大年初一,今天我們小孩子最高興,因為有利是收。但大人就未必高興了,因為只有他們給利是我們才有得收,所以我覺得我們要好好用這筆錢。

  這個春節過得比較無聊,我覺得不像過年,因為沒有過年的那種氣氛和熱鬧,只有初二有一點點過年的氣氛。吃過午飯後,爺爺在門口放鞭炮。爸爸說叫我站遠一點,我覺得我離門口幾十米遠,應該沒問題。誰知鞭炮響時威力是如此之大,我也感覺到震動,而且心口也震得有些痛。唉,真是不聽大人言,吃虧在眼前!不久後姑姑帶來了一隻母雞,用袋子裝著,放在後院裡。可是過了幾個小時後,那隻雞已經渾身是血了。這是怎麼回事呢?剛才進去時還好好的。我進去一看原來裡面還有一隻準備宰的雞,可能是太餓了,所以拼命地啄另一隻母雞,然後就發生了剛開始的一幕。那隻雞被啄成這樣真是太可憐了,如果我不怕雞的話一定把那隻雞救出來,把啄它的那隻雞狠狠地收拾一頓。

  在爺爺家出來時,我看見樹上有幾株新芽,心想:新年新希望,希望來年可以大展宏圖!

過春節的作文1000字 篇5

  春節是我國各民族的傳統節日,100多年前,民間藝人“百本張”曾在他的曲本中這樣寫道:“正月裡家家賀新年,元宵佳節把燈觀,月正圓,花盒子處處瞅,炮竹陣陣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遊串。”這歷史上關於歲首春節的生動定照。

  過年了!過年了!家家戶戶忙著貼春聯,剃頭髮,做年夜飯……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規矩”太多了!有些習俗還很怪,無奈之下,我就去問正在貼春聯的媽媽。我看見媽媽將“福”字倒著貼,我固然知道為什麼要倒著貼,將‘福’字倒著貼是一種習俗,‘福’倒貼說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問道:“過年有什麼習俗和規矩啊?”媽媽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給我談起來。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們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只見他手拄柺杖,臂搭袋囊,銀鬚飄逸,目若朗星。鄉親們有的封窗鎖門,有的收拾行裝,有的牽牛趕羊,到處人喊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這時,誰還有心關照這位乞討的老人。

  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老婆婆驚目細看,見他鶴髮童顏、精神矍鑠,氣宇不凡。可她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婆婆無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難去了。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

  它發現村裡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年"朝婆婆家怒視片刻,隨即狂叫著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慄,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

  這時,我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裡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鄉親們一齊擁向老婆婆家,只見婆婆家門上貼著紅紙,院裡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啪啪"炸響,屋內幾根紅蠟燭還發著餘光……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為慶賀吉祥的來臨,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到親友家道喜問好。

  透過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裡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 ,全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

  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雞、鵝、燒肉等等,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熱氣騰騰,說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喻意“年年有餘”。最後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

過春節的作文1000字 篇6

  如果你是個地地道道的老北京人,那麼你一定熟知這樣的北京的春節習俗。

  北京的春節開始於臘月的初旬,在吃著臘八粥的同時也進行一系列的春節準備活動,熬臘八粥也是相當講究的,還沒上鍋的時候,你會看到一幅小型的農業展覽會,裡面的各種米和豆子會看的你眼花繚亂。

  除了吃臘八粥外,還要泡八蒜,要把蒜泡好,首先要蒜辮放到一罐醋裡封起來,這也是為之後除夕的時候吃到更美味的餃子。

  到了泡好的那一天,你會發現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雙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在北京,過年時,家家吃餃子。

  孩子們準備過年,第一件大事就是買雜拌兒。這是用花生、膠棗、榛子、栗子等乾果與蜜餞摻和成的。孩子們喜歡吃這些零七八碎兒。第二件大事是買爆竹,特別是男孩子們。恐怕第三件事才是買各種玩意兒——風箏、空竹、口琴等。

  孩子們歡喜,大人們也忙亂。他們必須預備過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時顯出永珍更新的氣象。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差不多就是過春節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響起來,便有了過年的味道。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賣麥芽糖與江米糖的,糖形或為長方塊或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們最喜歡。

  過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須大掃除一次,還要把肉、雞、魚、青菜、年糕什麼的都預備充足——店鋪多數正月初一到初五關門,到正月初六才開張。

  除夕真熱鬧。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門外貼上了紅紅的對聯,屋裡貼好了各色的年畫。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不許間斷,鞭炮聲日夜不絕。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什麼人睡覺,都要守歲。

  正月初一的光景與除夕截然不同:鋪戶都上著板子,門前堆著昨夜燃放的爆竹紙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們午前到親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們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內城外許多寺院舉辦廟會,小販們在廟外擺攤賣茶、食品和各種玩具。小孩子們特別愛逛廟會,為的是有機會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騎毛驢,還能買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廟會上有賽馬的,還有賽駱駝的。這些比賽並不為爭誰第一誰第二,而是在觀眾面前表演馬、駱駝與騎者的美好姿態與嫻熟技能。

  多數鋪戶在正月初六開張,不過並不很忙,鋪中的夥計們還可以輪流去逛廟會、逛天橋和聽戲。

  元宵上市,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到了。正月十五,處處張燈結綵,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紅火而美麗。有名的老鋪子都要掛出幾百盞燈來,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紗燈,有的通通彩繪全部《紅樓夢》或《水滸傳》故事。這在當年,也是一種廣告。燈一懸起,任何人都可以進到鋪中參觀。晚上燈中點上燭,觀者就更多。

  小孩子們買各種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氣,在家中照樣能有聲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燈:走馬燈、宮燈、各形各色的紙燈,還有紗燈,裡面有小鈴,到時候就叮叮地響。這一天大家還必須吃元宵呀!這的確是美好快樂的日子。

  一眨眼,到了殘燈末廟,春節在正月十九結束了。學生該去上學,大人又去照常做事。臘月和正月,在農村正是大家最閒的時候。過了燈節,天氣轉暖,大家就又去忙著幹活了。北京雖是城市,可是它也跟著農村一齊過年,而且過得分外熱鬧。

過春節的作文1000字 篇7

  春節前,比以往暖了些,我的心情呀!有點興奮,心血來潮間,更愛那久別的輕鬆,便騎車到江邊看起風景。一眼望去,朦朧中,微泛著波的光亮,盪漾著太陽隱約的臉頰,遙望中,如入幻境。我停了車,坐在岸邊的`石凳上,輕輕拭去衣服上晨曦的露水,兩眼隨天際小舟的搖槳,凝視著遠方。霧中,稍一會兒,就綴了些黑點,我定睛一看,是幾隻翱翔的山雀,唱著歌兒,悠然自得地飄動著。輕巧煽著的翅膀,在天的那一邊,勾勒出春的圖畫。慢慢地,慢慢地,朝著我的方向飛來,漸而鳥影亦清,曲兒的調也更婉轉了,流露出的是對新春地祝福,是新一年地期待!我深深地吸了口清新的空氣,目送著它們離去。久久祝願它們一生幸福!再向四周一眺,只見春的手,喚醒了沉睡的樹兒,花兒。擦亮眼睛一瞧,閃爍的綠,可愛極了!圓潤的形體,有趣極了!翩躚的生命,奔放極了!活力綻放著光彩。春的暖意攏住了大江南北,春節的喜悅在人們心頭鼓動!驀地間,我頓然大驚!十足的暖意在血液中流淌著。不再是沉睡的死寂!飄散著的樂呀!新的生命在孕育,新的思緒在萌發!想想過去,不再留戀!明天,朝明天看!

  我的眼前浮動著的是新春佳節的熱鬧:孩童的鞭炮聲聲,大人間的賀歲言言,“過春節,換新裝,嘻嘻哈哈又是一年!“如此的按捺不住,如此的讓人為之心潮澎湃。我不禁陷入了深思。咱們的人生,風風雨雨也走過,人生的道路,有一次又一次的坎坷,一箇舊年的事盡全力去做,翹首以待又是新的一天。過去的淚,讓它隨著鞭炮聲消失吧,心裡的不快,也讓它離開,過去,就讓它煙消雲散。但別忘的是,過去的也須不斷總結,不斷認識,因為這是在為美好的明天展望,為人生的路鋪平。過去的失誤不算什麼,問問自己,為什麼錯才是關鍵,只有這樣,才能把跌倒你的石坑填實,把錯的陰影抹散。人生也就是不斷地在掌握,不斷在新的一年,有了一個全新的看法,所以,新年代表的不僅僅是濃烈的喜的氣息,更重要的是帶來了新的精神面貌,是一個以遠大而清晰的眼光面對現實,面對挑戰的有價值的人生觀。美好的未來,美好的人生,看似美好,卻是荊棘遍地,難免受挫,難免失落,但這只是暫時的,挺過去,美妙的雲,五彩的花,絢麗的一生,正等著你去細細品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熱鬧極了!暖和極了!這美麗的新春,多彩啊!這可愛的又一年,美妙啊!我的念頭裡閃著新一年的感慨,留存著春風的溫暖,再想想朋友,想想親人,,我,是多麼的幸福呀!舊的一年裡,我也是有失敗的,不過,是你們,是你們在和我共同奮鬥,一塊前進,我的人生少不了你們的鼓舞,在感受新一年的同時,愛你們的人,在深深為你們祝福,新年的暢想曲,你們也隨時在為我伴奏,我人生的舞臺也融合著你們的身影,新的一年,想說的太多,就讓我送去一片溫馨與快慰吧!

  江水依舊流著,人依舊走著,不同的是,多險的路,走出的是多樣的人生,新春的腳步近了,但人生路漫長,還需細細斟酌。

  我從一聲蘊意深深的鞭炮聲中回過神來,靜靜地坐在石凳上,留著的是無限的回味!

過春節的作文1000字 篇8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初中學生春節作文:噼裡啪啦過春節。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是一首千古傳唱的好詩。小時候,每到過年時期,我和小夥伴們便開始吟誦這首喜氣洋洋的詩,增添了節日的氣氛。不久,幾乎所有的孩子都熟悉了這首詩,家鄉的過年習俗也不由自主地脫口而出,我至今依然刻骨銘心。

  我的家鄉位於湖南炎陵縣鹿原鎮,但鎮旁鄉村的春節才令人回味無窮。大年30早晨,我早早地來到奶奶家拜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對精巧的對聯,那鮮紅紙上的一撇一捺顯得龍飛鳳舞,像一個笑眯眯的臉蛋,洋溢著春節歡樂的氣息。聽奶奶說:貼對聯是當地的一門手藝,大年30一大早,家家戶戶老老小小就得在對的一字一句的字眼間上下一番苦功夫了,怪不得一幅對聯上藏著各種各樣的筆風:有稚嫩的、潦草的、堅韌的…應有盡有。雖然不算工整,但是包含著一種濃厚的風情。走進廳堂,桌子上花花綠綠的食品看得我眼花繚亂:清脆的藕片鋪在"寶蓮燈"上,各種各樣的瓜子成堆地散落在"蝴蝶翅"中,色彩鮮亮的油炸食品擺成奇形怪狀的形狀等等。豐富多彩的食品一方面招待拜年的孩子,另一方面食品越多,喜慶分佈則越來越廣泛,是來年的好兆頭,春節作文《初中學生春節作文:噼裡啪啦過春節》。但是食品的誘惑並不能使我饞涎欲滴,蠶豆粉絲的味道才是真正的十里飄香。在家鄉,貼完春聯後,拜年的客人接連不斷,但是到了中午,大家都急匆匆趕回家和親人團聚在一起吃蠶豆粉絲。快到中午時,我和表兄弟們趕緊跑到田埂上塞住耳朵,等待爺爺奶奶放鞭炮。鞭炮聲震耳欲聾,驚天動地,我們躲在遠處的田野,心像小兔子似的怦怦地跳起來,只因為這鞭炮像張牙舞爪的怪獸,發出可怕的聲音,膽小如鼠的我不寒而慄。鞭炮放完之後,新的一年來到了,我們一溜煙跑回家。堂屋裡瀰漫著煙霧,可以說是伸手不見五指,但是我們幾個小饞貓可不管三七二十一,狼吞虎嚥,貪婪地吮吸著潤滑而又帶有韌性的蠶豆粉絲。湯汁的香味撲鼻而來,似乎掩蓋了難聞的煙味。煙霧散盡後,我們一窩蜂衝出去,手捧一堆鞭炮,悄悄地來到水邊,用火點燃鞭炮扔入水中,隨後水花四濺,一股泉水直衝上天,幾條魚兒一躍而出,翻了個跟頭,一會兒,水面上又恢復了平靜,我們早已不見了蹤影。有時候用菸屁股點燃鞭炮,還沒來得及見檢查是否點燃,就一閃而去,可水面上一點兒動靜也沒有,當我們歡呼而來探個究竟時,突然,一個大浪頭翻滾而來,鯉魚打挺的景象又重現。接著,一陣又一陣的驚叫聲迴響在周圍,打破了山巒的寂靜。這就是孩子們唱晚而又驚險的遊戲。晚上,親人團聚在一起放煙花,天空中五彩繽紛的雨點散開來,蘊含著一股輕鬆而又歡快的心情。

  家鄉的春節令我回味無窮,家鄉春節的風土人情更讓我感受到人間的美好。

過春節的作文1000字 篇9

  盼了整整一年,春節終於來臨了,伴隨著時鐘的敲響,我們又迎來了美好的傳統佳節---春節。

  過年前,家家戶戶門前張燈結綵,我家也不例外。一大早,爸爸媽媽就忙得不可開交。只見媽媽利索地擦洗著桌椅、門窗、地板,屋子的裡裡外外都被媽媽擦洗得閃閃發光,最值得驚奇的是玻璃擦得明晃晃的,看上去像沒有隔著玻璃似的。再看看爸爸,小心翼翼地用透明膠布把春聯貼在大門的牆上。我也慌手慌腳地幫著他們。不一會兒,家裡就煥然一新。

  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戶戶都要吃年飯,代表歲歲團圓,我家也不例外。吃年夜飯,是我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媽媽把各種大菜、冷盆、熱炒、點心擺上桌,必不可少的就是魚了。 “魚”和“餘”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吃完年飯,我們一家人聚在一起,慶祝新一年的到來。我跟著爸爸去院中放炮,只見家家燈火通明,處處禮花朵朵,鞭炮聲聲。放鞭炮時,爸爸告訴我大年三十晚上還要放鞭炮叫做“出行”,代表踏上一年的腳步。我們一邊看“春晚”一邊守歲,憧憬對新一年的希望。初一早上,我去爺爺奶奶家向他們拜年,他們還給我包了一個大紅包……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熱鬧的春節拉下了帷幕,我真希望天天都能如此呀!新年到了,但卻沒有過年的氣氛。可能是因為不讓放炮的緣故。

  一大早,我的哥哥就來了(因為今天我們要回奶奶家),我卻還在我的美夢裡遨遊,突然,一個河東獅吼,硬生生地把我從美夢裡踹了出來。“幹嘛呀”“今天要貼對聯,掛燈籠,一堆事呢”一聽到這些,我立馬穿好衣服開始幹活。

  爸爸和哥哥去門外貼對聯,隔壁的鄰居正好也在貼,爸爸和他們互賀新春,我也給叔叔阿姨們拜年。我則在家裡貼窗花,掛彩燈,媽媽就是把表面的東西再擦麼一遍。弟弟就是跑來跑去增添喜氣。

  不一會兒,鞭炮聲便如雷貫耳。爸爸他們貼完對聯了,回來接著貼家裡的福,媽媽爸爸和我的家貼個金福,客廳裡貼了個最好看的福,透明推拉門上貼著兩個吉祥物,客廳燈的燈管上中間掛著一條長掛件,兩邊分別掛著兩個稍小的掛件。面對一塵不染的家,年味兒撲鼻而來。

  晚上,我們家裡自己放完鞭炮,就細細觀賞別人的炮,8點準時,我們開始看春節聯歡晚會,邊吃飯,邊看電視的感覺真好。在看的過程中,我時不時望向窗外,一串串彩燈,一對對燈籠目不暇接。我守候到12點時已經非常瞌睡了,我漸漸的睡著了。春節是一年當中最重要的節日。春節正悄悄地向我們走來,大街小巷都洋溢著節日的氣息,各個商場里人山人海,熱鬧非凡,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子們手裡都是大包小包的,臉上有節日幸福的笑容。

  看見爸爸在貼福字,將‘福’字倒著貼是一種習俗,‘福’倒貼說明‘福’倒(到)了!

  原來,以前過年還有一種放鞭炮的習俗,來源於“年獸”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隻“年獸”,長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躍出海面到處作惡。有一年一個老人用放炮,穿紅衣,貼紅春聯的方法驅趕走“年獸”,這才得以平靜,此後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來。

  除夕這一天對我國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天晚上,我們全家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年飯。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 ,全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

  這就是我知道的春節民俗。

過春節的作文1000字 篇10

  第一次一起回家過春節,按照傳統的習俗,先去了愛人家。婆婆站在大門外的冷風裡等了大半天。剛進屋,媽媽的電話就打了過來,問我什麼時候回家。盼過年,怕過年。不是怕花錢,也不是怕往返的舟車勞頓,而是擔心惹婆婆和媽媽都不高興。與那些天南海北結合在一起的人相比,我和愛人還算幸運,我們兩人的家都在距離北京一夜之遙的小鎮上,相距不超過10公里,做車頂多20分鐘。所以我們的方便之處就是過年回兩個家都很方便,用不著像別人今年你家、明年我家的分工。然而現在我卻羨慕那些只能到一方家裡過年的人了,因為我們居然引發了媽媽和婆婆的“爭風吃醋”。一年才能回家一次,假期又那麼短,誰都想讓兒女每天繞膝陪伴,享受難得的天倫之樂。

  可是一週假期,除去往返路上的時間,平均每家只能待兩天,即使我們把這幾天平均分配,婆婆和媽媽也仍然有遺憾。我和愛人成了兩個老太太“明爭暗搶”的寶貝,這才體會到,原來母愛偉大得如此沉重。第一次一起回家過春節,按照傳統的習俗,先去了愛人家。婆婆站在大門外的冷風裡等了大半天。剛進屋,媽媽的電話就打了過來,問我什麼時候回家。後來媽媽告訴我,知道心愛的女兒要回來,卻不回自己家,而且要等兩三天才能見面,專門精心為我採購的年貨也用不上,當然會難過了。婆婆也是一樣,大年初二是傳統的回孃家的日子,快樂地忙活了好幾天的婆婆才意識到,原來我們也不能在她的家裡過一個完整的春節,並且還要把她的心肝兒子帶走,雖然她也明白禮數,不能說什麼,但是不高興的情緒在緊繃的臉上都已經擺的明明白白了。於是她們開始想辦法,找各種理由來挽留我們。婆婆會說,明天你姐姐要回孃家,咱們全家團聚;媽媽會講,爺爺奶奶想你們了,或者姑姑要請你們吃飯。而且婆婆有許多規矩,比如過年時串門必須早點回家,不能等到太陽落山以後等等。有一回哥哥請我們吃飯,飯都快做好了,婆婆急三火四地打電話來說,來了重要客人,趕緊回來。

  放下筷子,回去才發現,原來只是公公的一個普通同事。我和愛人兩眼相望,都無可奈何。兩邊來回跑,成了我們過春節的獨特方式。經過幾年的努力,兩位老媽終於達成“諒解”,由互相爭搶變成了“表面上的推讓”。婆婆常常對我說,你媽媽也不容易,你有時間多陪陪她,可是我們一旦回家了,她有時也會偷偷掉眼淚。而媽媽也會當著愛人的面,提醒我們早點回那個家,儘管眼睛裡面全都是留戀。我和愛人只好在兩位老媽面前極盡孝順之能事,儘量讓她們高高興興,因為我們知道,這幾天的幸福足夠她們來年的回味。 我愛我的媽媽,婆婆是愛人的媽媽,所以我也愛她。兩位老媽也都是真心地喜愛她們的女兒女婿、兒子兒媳,一年才相聚那麼短短几天,我們想讓兩位老媽都開心。可這實在是一個難題,這“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矛盾誰能解決得了呢?北京競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