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總結> 課堂教學觀摩的活動總結範文

課堂教學觀摩的活動總結

課堂教學觀摩的活動總結範文

  無情的時光老人像一陣寒風,走得無聲又匆匆,在這段時間中有什麼值得分享的經驗嗎?不如來個總結以對過去教學工作做個分析和借鑑。在寫之前,要先考慮好內容和形式喔,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課堂教學觀摩的活動總結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課堂教學觀摩的活動總結1

  繼我鎮小學畢業班教學觀摩研討暨復課會之後,5月21日上午,我鎮在xx小學舉行了小學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活動,各小學校長、教導主任、三、四、五年級語文、數學、英語學科骨幹教師25人參加了活動,這是我鎮期中教學質量檢測之後開展的又一次課堂教學研討專題活動。本次活動的主要議題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課堂教學觀摩。

  與會教師聽課四節:中心小學王春亮老師執教的三年級數學《比一比》和房藝紅老師執教的五年級語文《西門豹治鄴》,xx小學馮海禮老師執教的四年級語文《和時間賽跑》,洞坡小學袁志飛老師執教的五年級英語《girts for everyone》,黎明小學趙永錄老師執教的五年級語文《活見鬼》。

  二、課堂教學研討。

  會議由王耀傑老師主持,鎮教育組首先為今天上公開課的五名老師頒發了榮譽證書;五名老師進行了說課,談了自己設計這節課堂的設計理念、教學思路,自我反思了課堂教學的優缺點。

  聽課老師進行了互動交流研討。大家認為,數學課應當重視運算、整理分析資料和歸納能力訓練,以數學活動為載體,大膽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數學實驗,加深對資料的認識分析,注重數學與生活的聯絡;課堂評價不但要充分發揮教師的評價功能,更要發揮好學生之間、小組之間的評價,多讓學生上臺展示,透過開展討論、辯論等活動,抓好雙基訓練,糾正學生的認知錯誤面可以再放寬一些。在語文教學中,要把閱讀理解和寫作指導結合起來,使之體現在課堂教學之中,比如分析課文是如何選材來支撐文章中心的;語文教學設計要堅持基於課本、高於課本的理念,教師評價語言要多樣化,使學生有不同的美好心理體驗,外出講課老師要提前與學生互動、磨合,以增強教師與外校學生的親和力;語文教師上課要力求做到言幹語淨,體現親和力,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重視課堂教學的細節之處,力求在細微處覓見精彩紛呈的大千世界,於不經意之處尋找撞擊心靈的思維火花。在英語課教學中,要緊扣教學目標,強化讀與寫的訓練,力求做到用英語教“英語”,重視學生的語言表達訓練,從中感悟英語學習的樂趣。

  三、專題研討發言。

  作為我鎮青年校長領軍人物的xx小學xxx,他不僅愛學習,還善於思考,酷於教研,十年來,他摸爬滾打,成長為區級教學能手,憑藉他較為豐厚的教研功底,寫成《最佳化複習模式,增強考練實效》一文,在會上作了專題發言。他認為,平時課堂教學如果說像“栽活一棵樹”的話,那麼,複習就好像是“育好一片林”,栽活一棵樹容易,育好一片林就需要花費很大的功夫。他總結出小學數學複習課有兩個特點,一是“理”,即對所學知識進行系統整理,使之“豎成線”、“橫成片”,達到提綱領的目的。二是“通”,即融會貫通,理清思路,弄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總結出“梳理知識、歸類練習、拓展延伸、綜合測試”的數學複習教學模式,並指出小學數學複習課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避免舊課重上、避免複習課習題化、關注學生複習狀態、關注知識的綜合性、關注學生的差異性。

  四、鎮教育組對本次活動進行了小結。

  這次課堂教學觀摩活動充分體現出老師教學理念的大轉變,能充分關注學生學習過程,做好後期教學工作;即將進入複習環節的老師一定要把握好複習目標,做到面到、線清、點準,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一步步提高,努力實現質量提升年目標任務。

  課堂教學觀摩的活動總結2

  20xx年9月23日,全市數學課堂教學觀摩活動在齊魯中學階梯教室舉行,我鄉教師8人(王成新周興溫姜秀芹柴秀貞韓秀芬高穎高海燕王俊萍)參加了聽評課全過程。講課教師來自德州市第十中學王丁(20xx年山東省第五屆教學能手),德州市第九中學範豔偉,(20xx年山東省數學優質課一等獎獲得者)禹城齊魯中學的高志華。

  第一節由齊魯中學的高志華主講了九年級《圖形旋轉》,高老師根據課堂教學的內容,精心設計了形象、生動的錶針,風車、鐘擺課件,激發學生想象的空間,充分調動了學生探究、求知的慾望,講課的全過程重點突出,跟蹤練習,變式訓練,能力提升,環環相扣,特別講解了圖形旋轉的性質,利用學生的動手活動,讓學生親自體驗了圖形旋轉的奧秘和方法,尤其是利用了幾何畫板,把圖形旋轉的過程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整堂課重頭戲為精講多練,主要探究了正方形的一些特例題目,也帶來了圖形旋轉的侷限性。

  第二節是德州市第十中學的王丁主講的八年級《軸對稱》。王丁老師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年輕、親切、睿智。他的整堂課充滿了自己的數學教學思想“趣”,“活”、“實”,突出興趣引入,強調活學活用,講究課堂實效,也就是把數學知識軸對稱備到了學生活動中,引領學生逐步認識,感知,體驗,運用,提高,各個環節環環相扣,教學流程自然、和諧,自成一體,水到渠成。關於學生例舉的一些軸對稱圖形,如:空調,冰箱等等是否屬於軸對稱圖形,教師沒有明確分析,此處還值得商榷。

  第三節是德州市第九中學範豔偉主講了八年級《函式》。範老師精心挖掘教材,把數學融入生活中,教學過程是學生自主學習。著力打造從理想模擬到現實例項,從表格分析到推測未來,巧在設計,重在生成,把抽象的、複雜的問題,能夠具體化、簡單化,透過小組活動,討論交流,找出因變數與自變數,明確函式關係,應用拓展延伸,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整堂課主線是思考活動預見,融入了大量的情感教育,如:成長問題,人口問題,能源問題,環境問題同時,範老師在課堂評價上很有建樹,對學生的鼓勵性話語沒有重複的,還很有創意,易於學生接受,如:你的想法很好,老師期待你再次表現課堂上非常重視學生髮展的教學理念,讓人振奮,收益非淺。

  課堂永遠是留有遺憾的,我們從三位數學教師身上學到了很多課堂教學的優點。下午德州市教研室主任謝志平解讀了:

  ①數學課堂教學——教什麼。數學核心概念,思想方法在數學課堂中得到落實,切實發展數學能力,夯實雙基,挖掘知識所蘊涵的價值觀,形成科學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提高數學素養,實現學生主動發展。

  ②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看什麼。看理念,看目標,看內容,看教學環節的安排,看教學方式與方法,看教學效果。讓學生親自體驗知識的發生、發展的過程。

  ③下一步教師努力的方向——專業化等幾個問題。提高自身數學素養,教育素養以及兩個素養的結合,發揮學生學習知識的主動性,積極性;提高學生數學素養:實現雙基要求,主動活動,勇於提出數學問題,交流合作,正確評價自己。謝主任的講話,為今後數學課堂教學指明方向。

  透過這次課堂教學觀摩活動,讓禹城市全體數學教師在思想上、實踐上走近了名師,有利地促進了課堂教學改革,對全市穩步推進素質教育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相信:我們會以德州市送課下鄉為契機,讓十里望回族鄉的教育發展得更快!更好!

  課堂教學觀摩的活動總結3

  4月19日早上,在教科局教研室陳維貴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一行5人,奔赴仁懷市參加“遵義市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現場觀摩活動”。此次活動由遵義市教育科學研究所主辦,由仁懷市教科局承辦,具體舉辦單位在仁懷市周林學校。活動在4月20日全天進行,分別由三位老師執教小學數學課堂,然後由三位教研員進行了三堂講座,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天,卻使我受益匪淺。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由紅花崗區東風小學陳健老師執教了一節三年級數學《平均數》,陳老師的課堂充分將教材中的例題內容進行重組,他真正是在用教材教、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在教學中重視了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同時使用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鼓勵,他的課堂讓我感覺很親切,讓我對數學教材的文字解讀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

  紅花崗區教培中心的唐光恂老師為我們作了題為《資料分析觀念的培養——平均數一課的思考》的講座,讓我明白了在備課時,不能只從口頭上說備教材,備課標,備學生,他的講座真正詮釋瞭如何去備教材,就拿平均數一課為例,備課時,首先要站在統計的角度瞭解平均數的概念、性質,在確定目標時以計算為本還是以統計為本,創設什麼樣的情境,設計什麼問題,滲透什麼樣的數學思想方法。並給我們講到了小學統計教學的基本策略:

  1、密切聯絡生活,體現統計價值;

  2、經歷統計過程,強調內心體驗;

  3、重視結果運用培養決策能力。

  我們一直在提倡數學課堂應當從無效、低效到有效、高效,那麼什麼樣的課堂才是高效課堂呢?仁懷市教研室的王棉端老師在他的講座中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詮釋:

  1、高效的課堂是生本的課堂;

  2、高效的課堂是合作交流的課堂;

  3、高效的課堂是智慧生成的課堂;

  4、高效的課堂是給教材美容塑身的課堂;

  5、高效的課堂是老師恰當評價激勵學生的課堂。

  那麼如何才能使自己的課堂更為高效呢?下午,遵義市文化小學副校長陳明泰老師為我們作了專題講座《注重專業成長建設高效課堂》,他認為要使自己的課堂高效,首先教師要精心研讀教材,預設教學目標,即解決教什麼的問題,其次要注重教學方法,彰顯藝術魅力,即解決怎麼教的問題;第三要關注課堂生成,持續健康發展。

  一天的活動很快結束,但留給我們的思考卻遠沒有結束。

  課堂教學觀摩的活動總結4

  一、秋雨綿綿無阻隔

  9月28日,伴隨著連綿細雨,我們一行人踏上了前去xx中學學習的路程。此次參加的是xx市初中歷史高效課堂教學觀摩會,聽聞渤海中學的歷史成績連續四年全市第一,學校的教學管理水平更是一流。力求透過這次活動,能夠發現自己在教學中的缺失,總結經驗,彌補不足。來到xx中學我們先後聽了賈xx老師的《洋務運動》、高xx老師的《蒸汽時代的到來》兩節新授課和這兩位老師的說課。

  二、秋陽高照暖心田

  首先是賈老師的《洋務運動》這節課,她的特點主要是精講。賈老師完全遵循“四不講”原則,做到了精講。洋務運動的目的、失敗原因、侷限性是她重點講的。其它類似洋務派的名稱、代表人物、創辦軍事和民用工業等基礎知識基本上由學生閱讀後並整理。而對洋務運動的積極作用中“民族資本主義”的概念只是一帶而過,因為這屬於講了學生也不理解的範疇。透過這樣的處理,既節省了課堂時間,給學生留足了背誦的時間,又讓學生明確把握了重難點。而我在上課時卻不能完全做到精講,總是瞻前顧後,總是擔心萬一講不到再使學生不明白,這樣的結果就是自己越講越多,學生越來越沒有興趣。

  然後是高老師的《蒸汽時代的到來》這節課,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高老師的分塊記憶法。不同於我們常規處理完教材再讓學生背誦的做法,他把工業革命分成了三塊:“珍妮機的發明”、“瓦特改良蒸汽機”和“交通工具的革新”。每學完一個版塊的知識點,便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背誦。這種邊學邊記的做法,不僅可以降低記憶難度,便於學生掌握。也有利於課後對整體知識的梳理,提高了學習效率。

  除此之外,這兩位老師還有許多做法值得我們借鑑。例如:導學案教學法、大班額下的小組合作等。都為我以後的教學指明瞭方向,理順了思路。

  三、秋意濃濃引深思

  在學習臨近結束之際,宋xx老師提到了教學中教師要具備的“四種意識”。即:課標意識、審題意識、史料意識、知識整合意識等。課標意識是指教師要熟知課標,按照要求備課,分清哪些內容是需要記憶的,哪些只需要瞭解的。教師不必眉毛鬍子一把抓,這樣做可以減輕學生背誦負擔,縮短講課時間。審題意識和史料意識是指每次做題時都要向學生強調審題的重要性,同時培養學生做題前要讀史料的習慣,以免答非所問,從而提高答題的準確性。知識整合意識是指教師要做到課課小結,做好知識歸納,便於學生理清線索,形成整體脈絡,更有利於知識的儲存和前後聯絡。這四種意識其實是對教師的基本要求,但是就我而言,並未真正做到,時常忽略或者遺漏。教書十餘年,有遺憾、有疑惑,如何擺脫瓶頸,燃起熱情,是我下一步要去反省和考慮的。

  總之,此次xx之行讓我受益匪淺。總結經驗後,更要投入到真正的教學活動中,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完善自己的課堂,改變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