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冬至> 冬至的作文範文(通用24篇)

冬至的作文

冬至的作文範文(通用24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冬至的作文範文(通用2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冬至的作文 篇1

  我喜歡的節氣有很多,如立春、雨水、春分、驚蟄等。你若問我最喜歡的節氣是哪個,那就是冬至了。因為在冬至那天可以和家人一起包餃子、吃餃子呢!而且,還有個關於冬至的故事呢!

  相傳南陽醫聖張仲景曾在長沙為官,他告老還鄉那時正是大雪紛飛的冬天,寒風刺骨。他看到那些為生活奔忙的人,衣著單薄,不少人耳朵都凍爛了,他心裡很難受。

  張仲景回家後,心裡總掛記著那些爛耳朵的人們。他叫他的弟子在南陽找了一塊空地,在空地上搭個棚子,架上一口鍋,把羊肉、藥物等切碎、攪拌均勻,再用麵皮包成一隻只耳朵形狀,最後放到鍋裡煮。到冬至那天就開張,專門送給傷的人吃。張仲景把這種治病的藥叫“祛寒嬌耳湯”。吃過以後的人只覺得渾身發暖,兩耳生熱,傷都治好了。

  以後,每到冬天,張仲景都做“祛寒嬌耳湯”,到冬至那天,送給大家吃,預防和治療凍傷。

  巧的是,過了好多年,又到了冬至那天,張仲景離開了人世。為了紀念他,每年冬至,家家戶戶包餃子吃,並說冬至吃了餃子,耳朵就不會凍掉了。直到現在,許多地方還把餃子叫做餃耳呢!

  冬至的作文 篇2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的“冬至”,每年冬至的白天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天,是一年中最長的一夜。冬至又稱“冬節”,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

  在我們溫州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前一晚,家家戶戶都要圍坐一起,用雙手搓湯圓叫“冬節圓”,象徵團圓。冬至早上要吃湯圓,吃過“冬節圓”後,你就又大一歲了。所以,你要是問一個溫州人今年多大了,他告訴你吃了湯圓就幾歲了,你可別感到奇怪。因為別的地方都是在正月十五吃湯圓的,過了除夕才大一歲的。聽媽媽說,她小時候最怕自己冬至沒湯圓吃而長不大。真好笑呀!

  冬至的作文 篇3

  冬至是一個家人團聚的節日。

  今天是星期天,媽媽把我帶了回家,我發現街上人來人往,熱熱鬧鬧的,因為今天是冬至。回到家裡,媽媽就開始燒菜、切菜了,她做了一碗湯圓給我吃,我太慌張了,把一個湯圓夾起來就往嘴裡送,“哦!”我大聲叫起來。媽媽問“怎麼了?”我說:“媽媽,我被燙著了。”逗得媽媽哈哈大笑,“小心點兒。”說著,媽媽就轉過頭燒菜了,一道香噴噴的菜做好了,我嚐了一口,哇!香甜可口,真好吃。媽媽又燒起另一道菜——青菜炒肉。不一會兒,又一道菜做好了。媽媽又做好了幾道菜,桌子上香噴噴的,我真想吃個大飽口福。

  晚上,外婆、舅舅、阿姨、爸爸……圍著桌子坐著開始吃飯,我把每菜都夾到嘴裡嚐了嚐,哇哦!真好吃。我又倒了點芬達,高高興興地喝了起來,不一會兒,就把它喝完了。

  冬至節的時候是多麼快樂呀!

  冬至的作文 篇4

  母親抱著我,在冬至的陽光下走。我的頭靠在她的額頭上,在衣物的重重包圍之下,只露出一張小臉,呆呆地看著路邊慢慢向後退去的枯木。

  陽光發出慘白的色彩,我能聽到母親的呼吸,能感受到她額頭的冰涼,但是我的小身軀在她有力的擁抱中,懸在半空中,徐徐的走。

  我聽得到吹過的風,也聽得到不遠處傳來的隱約的啼鳴。路上的塵土飛揚,落葉款款飄落,那灼目的燦爛陽光,匯聚成一片金黃及蒼白。我看到路邊樹上爬行的螞蟻,也看得到遠方天空的一朵潔白的雲。那雲,在跟隨著我們。

  我被衣物厚厚的包裹起來,我感覺不到冷,只感到近乎悶熱的溫暖。母親的手不時拍過來,似乎想哄我睡去。但是,我分明的精神起來,想扭轉頭來,看看前面的風景,但我的頭剛想動,隨即被母親的右手扭轉過來,說:別動,有風,冷。媽媽給你買肉肉,包餃子吃啊!然後她伸出一隻手來,把籠罩我的那一個圍巾重新摁了一下,確保沒有風跑進我的脖子中。

  陽光蒼白呵,我們就在那陽光下走,像走進陽光中,走進溫暖的年關裡。那條路上沒有一個人,只有風和路旁隱隱的麥田。我只在那一個包裹著的襁褓中,被母親抱著,行走在那樣一個平靜的午後。

  2020年冬至,在他鄉,同樣的陽光慘白的午後,我一個人走在車水馬龍的路上,與一位孩子的目光偶遇,他在母親的懷裡,被包裹的只露出一張臉,那個孩子面無表情,呆呆的看著我——好像我只是他眼中看到的一棵樹而已,之後,他們與我擦肩而過……

  我站在陽光裡,看著那位母親的背影消失在枯樹林立的街道上,覺得這風景是那麼的似曾相識。忽然覺得自己像一位走失了的孩子,城市之大,敞開多少門窗,卻找不到一個可以吃餃子的家,我轉過頭來,邊走邊安慰自己說:沒餃子的冬至,也挺好的吧?

  冬至的作文 篇5

  你們知道的來歷嗎?讓我來告訴你們吧!

  冬至俗稱“冬節”,在古代是很隆重的。在二十四節氣中,冬至也最受重視。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

  冬至節,大部分地方習慣吃餃子,山區傳統是吃糕,晉南地區盛熬油菜根米湯喝。也有的地方是吃餛飩,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

  還有,你們知道“冬至”這天為什麼要吃餃子嗎?為什麼不吃餃子會凍耳朵嗎?不知道吧。嘿,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這裡面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呢!吃“捏凍耳朵”。“捏凍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餃子的俗稱。相傳南陽醫聖張仲景曾在長沙為官,他告老還鄉那時正是大雪紛飛的,寒風刺骨。他看見白河兩岸的鄉親衣不遮體,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心裡非常難過,就叫他的弟子在南陽關東搭起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的藥材放在鍋裡煮,撈出來剁碎,用麵皮包成像耳朵樣子,再放進鍋裡煮熟,做成一種叫“祛寒矯耳湯”的藥物施捨給百姓吃。服食後,鄉親們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來呀,每逢冬至人們邊模仿做著吃,這便是形成“捏凍耳朵”此種習俗的原因了。

  冬至這一天吃餃子,還是為了不忘“醫聖”張仲景的“祛寒矯耳湯”之恩。至今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現在大家知道冬至的來歷了吧!

  冬至的作文 篇6

  北方有著“冬至吃餃子”的習俗,而這一習俗,在四川卻是“冬至吃羊肉湯。在農曆的二十四個節氣中,除了清明,冬至大約是最重要的節氣了吧。

  民間把冬至稱為“過小年”。對於農民來說,冬至開始了,也就有忙不完的農活了。相傳在冬至這一天耕田,就可以把草根永遠地除掉,於是,這一天又叫“草王會”。

  據說,那一天,拜師傅、拜尊長,討得一年的福財、一年的安康。師傅、尊長這時也盡揀好詞兒送出口,讓說的聽的,心裡都暖融融,這叫“賀冬至”;同僚之間相互拜賀,預祝來年有個好運氣,平時的勾心鬥角,一切的恩怨情仇都拋開去,這叫“拜冬至”;有的地方在這一天甚至出動全家,到野外去掃墓,儀式大約和清明差不多,這叫“上冬墳”。周圍同姓的人家多了,還要舉行“冬至會”,就是一大家族的人共同祭祖先。

  家庭經濟條件稍好一點的,就在這一天宰豬醃肉。有句俗語:“冬至不割肉,枉在世上走。”因此,有錢人家都在這一天醃臘肉、灌香腸,準備過年的年貨。誰都明白:冬至這天醃的肉,不腐壞,不流油,放的時間久。

  這些活兒忙完了,還要到田地裡採一些桑葉,拿回家,不能曬太陽,不能用火烤,讓它自然陰乾,這就是“冬桑葉”。可以用做中藥,有祛風的藥效;或者將採回的桑葉蒸9次,再露9次,以後才能配做藥引子。每到冬至,村莊早已籠罩在淡淡的薄霧中了,人影悠悠,淌向各自的住房,將那一副好心情帶回家去,晚上還要和一家人吃狗肉呢!這習俗聽說是從漢朝開始的。

  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狗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冬至吃狗肉從此就在民間傳開來,不僅吃狗肉,還吃羊肉以及各種滋補品,希望來年有個好兆頭。到後來,又狗肉就慢慢轉變成了羊肉,最好是再配上祛風防寒的中藥。於是,冬至吃羊肉湯的習俗在四川地區廣為流傳。

  冬至的作文 篇7

  冬至是個團圓的節日,俗話說得好,冬至大如年就是說冬至能夠和過年比較,冬至夜是一年當中晚上最長的一夜,民間傳說:有錢人吃一晚上,沒錢人凍一晚上。

  今日晚上我去外婆家過冬至夜,品嚐了象徵團圓的湯圓,還有爺爺買來的冬釀酒,上頭飄著朵朵桂花香。

  今日真是其樂無窮呀!

  日月如梭,轉眼間我盼望的冬至夜最之後臨了。

  今日爺爺奶奶準備的食物和平常不一樣,全是美味佳餚。應對著這一道道的美食,我不禁口水直流。還沒開飯時,我的肚子一向在打鼓,好象在說:我快等不及了!我們在吃飯時,喝了許多冬釀酒。冬釀酒不象白酒那樣濃,它入口香甜,還有股淡淡的桂花香味。飯後,我們的肚子都象個大皮球。

  啊!冬至,你讓我怎樣也忘不了!

  光陰似水,轉眼間我盼望已久的冬至夜已經到來,我們一家人坐在桌子旁,享受著豐盛的美味佳餚。

  應對著一道道的美食,讓我不得不垂涎三尺。一個火鍋裡有魚有羊,讓這個火鍋變得香味四溢,夾一口鮮嫩的魚肉,喝一口美味的`魚湯,一家人坐在餐桌旁,一邊吃一邊聊聊天,整個家裡都是我們的歡聲笑語。在冬至夜,我們雖然已經吃了八分飽,但還是免不了一頓夜宵,我們煮了午時剛包的餃子,煮好後,立刻開始,最終一大鍋餃子被吃的一塵不染。

  冬至夜,是吃貨的節日;是團聚的節日;也是歡樂的節日。

  冬至的作文 篇8

  清晨來到食堂,我驚訝地發現餐桌上竟擺満了一碗又一碗的糯米丸,這才發覺原來今日便是冬至。

  冬至——這一個特殊的節日,在我的記憶中很模糊,好像從來就沒有經歷過。冬至,平淡而自然,似乎與每一個擦肩而過的日子沒什麼差別,絲毫比不上即將到來的春節那般熱鬧非凡,也不用跟盛行的聖誕節相提並論了。然而,不知怎的,它如一股淡淡的清流,乾淨純粹,悄無聲息地流入人們的心田,潤物細無聲。

  我端起碗,微微抿了一口,一股沁人心脾的芳香溢満心扉,清而不淡,香而不濃。我有些驚喜,輕輕咬了一口糯米丸,不怎麼甜,卻很可口。這淡淡的氣息,正如同淡淡的冬至一樣,溫婉含蓄,雖不能刺激人們的神經,卻能讓人享受到心靈的安寧和滿足。

  我慢慢地品味著,隱隱約約中,一股淡淡的清流,悄悄地,緩緩地,流進心田,在我心間蔓延開來。這又是什麼?是莫名的感動,亦或是滿滿的幸福?

  我不經意地抬起了頭,正好對上在清理殘漬的阿姨,我怔怔地看著,一股淡淡的暖流融入心田。也許,無論是淡淡的冬至,還是默默的人們,這世間,都少不了他們的存在。即便是山谷最不起眼的百合,也依然默默地守住一小片天,靜靜地綻放著,淡淡地釋放自己獨一無二的美麗。

  是的,是的,冬至平淡而自然,清雅而素淨,潔淨而純粹,似一股淡淡的清流,滋潤心扉,受益終生……

  冬至的作文 篇9

  今天是冬至,我早就期盼著家裡的湯圓和火鍋了,一下課,我就迫不及待地趕回家。

  一進家門,我看見媽媽和阿姨正在火鍋旁邊撮湯圓,我也過去幫忙撮。湯圓撮好了,媽媽把撮好的湯圓到進鍋裡炸。過了一會兒,一盤香酥可口的“空心炸湯圓”就“新鮮出爐”了。我一聞到湯圓那香噴噴的味道就垂涎三尺,立刻夾了一粒放進嘴裡。突然,我“哇”地叫了一聲。“怎麼了?”媽媽連忙問道。我伸出燙得發紅的舌頭給媽媽看,媽媽才明白過來,心疼地說:“小心點,別再燙著了!”

  這時,火鍋開了。阿姨把肉丸和羊肉放進鍋裡。不一會兒,羊肉熟了,阿姨幫我撈出羊肉,我立刻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一眨眼的工夫,一碗羊肉被我吃個精光。媽媽還怕我吃不飽,又給我撈了一大碗肉丸。我不顧三七二十一,捧起碗就吃。阿姨看到我這副狼吞虎嚥的模樣,便開玩笑說:“我的小饞貓,吃慢點,當心噎著。”我回答說:“貓的喉嚨大,整條大魚都能吞下,哪會噎著呀。”阿姨聽了我的這番話,哈哈大笑起來,媽媽也被我給逗樂了……

  冬至真開心,我們大家快樂地度過了這個冬至,不僅僅吃的開心,也聊得開心,真希望明年的冬至也依然這麼開心!

  冬至的作文 篇10

  中午12點半,我們開始包冬至圓啦!首先倒出麵粉,往裡面加一點熱水,然後用雙手開始使勁地捏。捏著捏著,再加一點熱水,等那些粉被捏成了一團,整個過程就像變魔術一樣。

  瞧,接下去就是把麵糰加工成冬至圓。哎呀呀,冬至圓真是各種各樣!有的同學把小麵糰做成了牙齒狀,有的同學把小麵糰做成了圓球狀,還有的同學一巴掌拍碎小麵糰,麵糰一下子又變回小顆粒了。

  第一批冬至圓做好了,已經放進鍋裡,等待燒熟後撈起再裹上一些紅糖,金黃色的冬至圓就做好了。一出鍋,一股撲鼻的氣味就飄散在空氣中。當家長拿出冬至圓時,同學們都“哇”地尖叫起來。放桌上的冬至圓不一會兒就被搶空了。有幾個同學吃得很瘋狂,居然吃了25個。

  出第二鍋時,我可不敢手慢了,看準時機伸手拿到一個最大的,紅糖最多的冬至圓,放到嘴巴里就吃。那一刻,滿嘴的甜蜜和滿足。

  後記:吃到自己親手做的熱乎乎的冬至圓,好好吃啊!甜甜的冬至圓吃到嘴裡面粘粘的、糯糯的,像軟糖一樣。

  冬至的作文 篇11

  今天是冬至,二十四節氣之一。冬至的習俗根據地方不同而不同。在北方,餃子已經成為冬至的代言人了;而赤豆粥,則是冬至的常見食物。據說,吃餃子是為了紀念醫生張仲景。張仲景在寒風刺骨的冬天把羊肉等用皮包成耳朵的形狀,百姓吃後耳朵不再紅腫,不再疼痛,因此便有了冬至吃餃子的習俗;赤豆粥則是為了防瘟疫而製作成的。噍!我們學校的包餃子活動馬上就要開始了呢!

  “現在,我們就開始包餃子”,宋老師一聲令下,包餃子活動終於開始了!我抓起一張餃子皮往裡面填了點兒餡,把皮的口一個個用手捏緊,封好。本來我以為這樣就可以了,可是我仔細看了看,餡都從皮裡露出來了。於是我向阿姨請教:“阿姨,我包餃子包不好。餡老是從餃子皮啦露出來。您能教教我嗎?謝謝!”阿姨說:“做這件事不能心急,要慢慢來。”說著,一張餃子在阿姨的手中變成了一個漂亮的水餃。我試著按照阿姨說的去做,果然,餃子包得越來越好了。

  這次包餃子活動,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事不能急,要靜下心來,這樣才能成功。還有,看似簡單的餃子卻飽含了濃濃的心意和真誠的祝福。祝大家冬至快樂!冬天不冷!

  冬至的作文 篇12

  今天是星期六,也是冬至節,我們全班同學個個打扮得漂漂亮亮地來到學校,去參加盼望已久的冬至活動了。

  我們先來到二樓多功能廳,把自己的心願卡掛在心願樹上,希望我們的心願能實現。大廳裡掛滿猜燈謎的紙條,我急忙去撕下一張我知道答案的紙條,等一下去領獎品。

  接著聞辰睿爸爸宣佈活動開始。每個小組都精心準備了精彩的節目。大家在臺上認真地表演著。我們的表演贏得了爸爸媽媽和老師們熱烈的掌聲。顏老師又把書香少年的獎狀和書籤發給我們,希望我們能堅持閱讀。

  最後就是我們的美食節目了!這可是我最喜歡的。我們來到一樓餐廳。每張桌子上都準備了美味的食物,還有製作湯圓和餃子的材料。咦,怎麼有紫色的麵糰?我問爸爸。爸爸說,把火龍果的肉榨成汁,然後和麵粉揉在一起,就變成紫色的了。我興致勃勃地開始包湯圓。先拿一小塊麵糰搓成一個圓,按著用手掌把它壓扁,然後把芝麻餡放在上面,再用手把麵糰捏攏,最後用手搓成圓圓的球,我的火龍果湯圓就完成了。我一下子做了6個,阿姨燒起來給我們吃,我覺得湯圓好吃極了!

  冬至活動在我們品嚐美食中結束了!這真是一次難忘的冬至節!

  冬至的作文 篇13

  12月22日我們班舉行了一場精彩別樣的冬至活動。

  冬至,是我們的傳統節日,大家都穿上了漂亮的傳統服飾,來慶祝這個節日。現場,掛滿了紅彤彤的燈籠和五彩繽紛的氣球,十分熱鬧,也讓我們覺得特別歡快!

  我們期待的活動開始了,大家按小組坐好,從裝扮幸福樹到猜燈謎,在優美動聽的音樂下,我們走完了模特秀,還有每個小組精彩的溫州童謠表演,臺下掌聲如雷,意猶未盡。最後在我們精彩的生律啟蒙表演中告一段落。

  接下來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環節就是包湯圓和包餃子。食堂的阿姨幫我們準備好了好多味道的麵糰和包餃子的麵皮和餡兒。

  爸爸媽媽還教我們怎麼包湯圓。我們拉起袖子,拿起麵糰,搓成一個圓球,再把麵糰中間用手指頭壓一個小洞,把餡放到小洞裡面,搓起來就成了一個湯圓,我們包的湯圓大大小小都不一樣,我們還試著包餃子,我們包起來的餃子歪歪扭扭,特別不像樣。

  煮完以後我們聞著自己包的香噴噴的湯圓和餃子特別有成就感。雖然我們做的樣子不好看,但是煮起來特別好吃,我們吃得津津有味。

  媽媽告訴我,我們吃了湯圓就代表大了一歲,我希望在新的一年裡我能完成自己幸福樹上的願望,也希望明年冬至還能有這樣開心快樂的活動。

  冬至的作文 篇14

  今天是冬至,我聽老師說下午要搞一個冬至活動,全班學生都興奮極了。老師說:“今天下午要帶:碗一個、杯一個、小勺一個。”老師還說:“會有許多家長來做飯,有做素的、有做肉的,還有海鮮的。”我一聽這話,就更加開心了,恨不得現在就能吃一個。

  終於到了下午,哎呀!我忘記帶碗、杯子和小勺了,心想:“這可怎麼辦呢?”可把我急壞了。

  到了第三節課,全班學生都迫不及待地拿出碗、杯子和勺子。老師說:“有請家長出場。”家長拿出了案板和生餃子,老師又說:“先讓耿晨、秦鑫楠和張馨月試一試。”其他同學都在用期待的目光看著她們,老師說:“這裡有十幾個杯子,沒帶碗的同學快來拿杯子。”頓時,我就烏雲轉晴天了,老師說:“現在開始發餃子。”從那熱氣騰騰的味道,我就知道肯定特別好吃。我說道:“先給我們第五組發餃子,我的口水就要流出來了。”同學們哈哈大笑,我立刻去盛餃子,啊,真香啊!我大口大口地吃餃子,味道好極了,真是超級好吃的餃子!

  活動結束了,家長、老師、同學們的笑臉以及熱氣騰騰的餃子,還在我的眼前時而浮現,讓我久久不能忘懷!

  冬至的作文 篇15

  12月22日,今天是冬至,是中國人吃水餃的日子。

  今天中午,我放學回到家,我和媽媽邊忙活起來了。

  媽媽先把面和好放在盆裡,我忙媽媽洗白菜,洗好菜放在盆上,媽媽又把蔥、姜。剁好放在肉裡面,然後又剁白菜。把洗好的白菜剁碎,媽媽剁了一會,我又接著剁,一會就把餃子餡拌好了。我們包的水餃餡是白菜肉的,裡面有蔥、姜、醬油、鹽、味精、白菜和肉攪拌在一起,就等跟著媽媽學包了。

  媽媽把面揉了又揉,我也跟著學,然後把面揉成長條,再用刀切成一小個一小個的,把切好的在恩扁,擀皮時我也跟著學,就是擀不圓,媽媽把壓好的餃子皮和準備好的肉餡包一起,我也跟著學,把餃子皮放在左手上,用右手把餡放在餃子皮裡面,然後把麵皮合起來,從中間捏一下,從右邊往左邊捏,媽媽說捏的看不見肉餡就算成功了。

  就這樣一個一個地我和媽媽捏了三十多個,啊!雖然包的不好看,但是這是我自己親自包的。

  最後把水餃放在開水裡煮了三四滾,水餃出鍋了,終於可以吃了,我看見熱氣騰騰的餃子,心裡又開心。又高興,今天冬至過得真有意義。

  冬至的作文 篇16

  因為馬上就要到冬至了,所以我們班今天舉行了活動——包餃子。

  我們幾個人先看著老師怎麼包的,接著我們信心滿滿的開始幹活了。我們首先先把面和好,接著開始擀餃子皮,然後就是最重要的部分——包餃子。我先拿起餃子皮,用勺子挖了滿滿一整勺的餡兒放到餃子皮中心,接著我左一下右一下把餃子皮捏緊,誰知,餃子餡兒就像頑皮的孩子一樣,一下子竄出來,我用筷子戳了一下,這個頑皮的“孩子”載著對外面世界的嚮往,戀戀不捨的“回家”了。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把第一個“大作”完成了。我把我的作品放到老師作品的旁邊一看,簡直慘不忍睹。我向老師請教,原來我挖的餡兒太多了,才導致露餡兒的。我吸取教訓又重新包了一個餃子,我這次包的和上次包的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我又包了幾個一樣的餃子。餃子終於下鍋了!

  吃上餃子後,我想:雖經歷了九牛二虎一難,但可以吃上美味的餃子也值了。我懂了:世界上所有事情都不會那麼簡單,要想認識它,就要親自到實際中調查瞭解,親自實踐。

  冬至的作文 篇17

  冬至大家都知道,而在畢業前的冬至讓我感受到了六年的感情,而這一次冬至卻與眾不同。因為在冬至這前一天的下午老師說:“明天在語文課上開冬至嘗餃子大會。”老師說完這句話,全班人頓時鼓起暴風雨般的掌聲。我在那個晚上我有是幫媽媽調味道和幫助媽媽包餃子。包完後又去買了蘋果,草莓,哈密瓜,等等水果和沙拉醬。以為我要做水果沙拉,帶到學校和同學一起分享。直到半夜十點才睡覺,我都迫不及待到第二天。我猜大家也做得很豐盛。

  第二天,我一早起來去打火灶下餃子,熟了之後我放在飯盒裡。到了學校大家都議論紛紛,有的人做的小吃,有的人做了蛋糕,餅乾,麵包,水果沙拉……我們歡聲笑語。

  我們上完早操上樓等待老師開始說:“嘗餃子大會現在開始。”之後我小聲討論誰的小吃,好吃同時我也歡聲笑語的一邊品嚐,一邊討論。”老師說:“還讓我們拍一個嘗餃子大會的照片。”

  我還很高興,我高興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因為是我感到了我們六年的感情。第二個原因是我在開活動學會了寬容。

  我很喜歡這個嘗餃子活動!

  冬至的作文 篇18

  十二月二十一日,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它擁有冬至節的喜慶,又有世界末日的害怕,但害怕歸害怕,節日還是要過的,按我們這一帶的習俗,冬至節要吃美味的冬至圓,一聽媽媽說要吃冬至圓,我高興地一蹦三尺高,誰叫我是冬至圓的忠誠粉絲呢,對冬至圓的愛始終如一,大批幻想不斷湧入我的腦海中,剎那,大腦和我那小小的心靈充滿著歡樂。

  媽媽小心翼翼地從冰箱裡取出米粉,倒在一個大盆子裡,加上半勺水,洗過手使勁搓,經過數時分鐘後,又軟又黏的麵糰便在媽媽那鬼斧神工的手中誕生了,大大的,白白的,沒有一絲世界末日的黑暗;亮亮的,溼溼的,似乎預示著世界的和平。“兔子們,蝦米們,豬尾巴,不要醬瓜,鹹菜牛圓了,下面請麻米醬瓜。”我高呼著生怕哪一個鄰居不知道——今天冬至節這個重要節日。我和媽媽做了許多的卡通冬至圓,小心翼翼地進行烹煮。

  大火烘烤著鍋底,一股股熱氣騰上天空,我正悠閒地看著書,只聽見媽媽叫了一聲“吃飯”我便如一頭尋覓食物的野豬,闖進廚房,可卻呆若木雞,我的小卡通冬至圓病歪歪地“臥”在盤子裡,我夾了一個,嗯,真不錯!

  今年的冬至節真特別!親自做的冬至圓可真不錯。

  啊!無聊又有趣的一週軍訓。

  冬至的作文 篇19

  冬至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冬至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祭祖等。而我在冬至忘不了的是我學會了做湯圓。

  那天,我看見媽媽和爸爸在廚房忙,他們一定在做湯圓。我心血來潮也想做幾個,媽媽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說:“來,我們一起做吧!”我十分開心,準備大顯身手。

  爸爸準備了一些糯米粉、白砂糖,一切準備就緒了,爸爸把糯米粉、白砂糖放入鍋裡,伸出雙手在鍋裡壓來按去。只見那些零零星星的糯米粉慢慢地開始凝結,由“小雪花”在爸爸靈巧的手裡變成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大皮球”。而它的身上還殘留了一抹淡淡的來自糯米的沁香。

  爸爸說:“好了,現在你可以拿一小塊做湯圓了。”於是,我從又大又白的粉團上捏了一塊下來,小心的搓成一個小圓球,然後在球上捏一個洞出來,接著在裡面放上了餡,把開口封好,最後將它搓圓,一顆湯圓出現在我手心,我很是歡喜。

  湯圓搓好了,媽媽把搓好的湯圓放入鍋中,看著鍋中白白胖胖的糰子,真是有趣極了!最後,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熱乎乎的湯圓,團團圓圓,真是其樂融融呀!

  冬至的作文 篇20

  “吃圓囉,吃圓囉!”外婆一邊喊,一邊捧上一碗碗熱騰騰、香噴噴的鹹炒圓。我一個箭步地衝到餐桌旁,迅速地拿起筷子就去夾碗中的圓,只見筍片、肉絲、牡蠣、番薯面等配料中嵌著一顆顆圓鼓鼓、黃澄澄的冬至圓。我迫不及待地把鼻子湊到碗邊聞了聞,一股股誘人的香味撲鼻而來,饞得我直流口水,連忙夾起一顆金黃的“小球兒”往嘴裡送,軟軟的,粘粘的,鮮美可口,好吃極了!

  正當我狼吞虎嚥地吃著冬至圓,媽媽笑眯眯地對我說:“吃冬至圓有講究,你明年是幾歲,就得吃幾個,不能吃多也不能吃少。”我聽了抬起頭問:“媽媽,我明年是十歲就得吃十個囉?”“那當然囉!”

  我又端起碗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不知怎麼的,媽媽驚訝地叫道:“葉梓婧,你怎麼吃了十一個?這下可糟糕了。”我愣了一下,看著媽媽故作驚訝的神情,就神秘兮兮地問:“媽媽您明年三十九歲,就得吃三十九個冬至圓,您吃的下嗎?”媽媽聳了聳肩,擔憂地說:“我還真吃不下。”我一本正經地說:“那您難道不希望我幫您吃幾個嗎?”媽媽摸了摸我的頭說:“小饞貓,啥時學得油嘴滑舌的!”我朝媽媽吐了吐舌頭,做了個鬼臉,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過冬至,吃冬至圓真有意思。

  冬至的作文 篇21

  那一年冬至,圍著暖暖的火爐,一盆熱氣騰騰的羊肉湯。

  老嬸子缺了牙的嘴巴,樂呵呵的說:冬至吃了羊肉,一年都是暖和的。你和我相視一笑,擁有彼此的時候,冬天都如此的深情溫暖。

  冬的寒冷,於是讓人想念冬的棉,冬的溫,陰冷的日子裡想念著冬的陽光。偶爾,在冬天寂靜的寒夜,擁著厚厚棉被,想著你站在溫暖南國,是否還會記得那年冬的呢喃。

  冬至的清晨,猶豫著,開啟你的頭像,對你道一聲,冬至快樂。

  你依舊沉默著。我不知道該不該繼續舞動我的手指,想要敲打著我隔著千山萬水的思念。無論冬如何的蕭瑟,我依舊相信,你會在南國鮮花盛開的花簇中,輕點我的祝福,縱然一笑,然後,衝我揮手,繼續流浪。你知道,你的遠方,有我,正如我知道我的遠方,依舊有你。

  你一直在努力奔跑,追逐那熱情的太陽。而我,卻只想停留在屬於你和我的冬季,讓雪花飛舞在我們的指尖,讓鼻尖的白色霧氣,升騰起最美的纏綿,最後,讓兩行足跡,在漫天白雪世界,或深或淺。

  又一年冬至,圍著你為我買下的厚厚紅圍巾,坐在暖暖的火爐前,靜看一本沉沉的書。我在這個冬季,靜候,你的歸來

  冬至的作文 篇22

  寒風呼嘯,大雪翻飛,是一種模糊的印象,是一番番溫馨的話語,二十四個節氣紛紛迎來,天上下起了鵝毛般的大雪,唉,又錯過了,我無奈的起了床,洗漱過後,期待成了冬日裡的一縷溫暖,雨非是雨,雪非是雪,時而是個期盼的神情,時而是一場短暫的皚皚白雪……陽光照耀使朵朵鮮花綻放,片片飄雪成了冬至前的約定。

  白白的在大地中嬌養,冰冰的在潤雨中轉變,二十四個節氣,二十四個期約,讓皚皚白雪呈現我的笑臉。

  陣陣硝煙飄然而起,農家的冬至即將開始全新的旅程。炒瓜子、炸豆子、品花生,大家已經忘卻祖先遺留的種種習俗,我們應該保留祖先留下的傳統習俗,老人們總是說“有的吃,吃一日,沒的吃凍一日。”那只是民族傳統習俗罷了,各地的傳統習俗不同,冬至那一天全家歡聚一堂,邊吃炒貨,邊聊家常,有說有笑的過冬至,我們不能遺忘祖先遺留的傳統風俗,我們大家在冬至迎接迎接冬日裡的第一場大雪……每一個節氣,每一個節日,我們都不能遺忘,冬至話下,總有一縷縷溫情,與親切的問候在冬日裡湧動又是那個場景又是那份企盼,迎來了新的一年。

  冬至的作文 篇23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冬至,媽媽對我說:“冬至吃餃子,耳朵不怕凍。”一聽到吃餃子,我就饞得直流口水。

  一大早我就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菜場買來做餃子的食材,有餃子皮、雞蛋、韭菜、蝦、肉……

  回到家,我們就開始做起了餡料。爸爸負責剁肉,媽媽煎起了雞蛋,我呢?當然是剝蝦殼嘍!然後爸爸把它們拌在一起,加入各種調料,不一會兒,餡料就做好了,有韭菜肉餡,有蝦仁雞蛋餡,聞一聞,就覺得好香啊!

  爸爸媽媽開始包起了餃子,看著他們熟練的動作,我覺得包餃子好簡單啊!也跟著包了起來,但是包餃子看上去簡單,做起來難啊!我不是破了皮,就是餡太少了。正在我著急時,爸爸又給我示範了一次。接著我就開始學爸爸的樣子包了起來,先把餃子皮攤在手上,放一勺餡,接著用手指沾一點水,在餃子皮周圍劃上一圈,再把它對摺,捏緊了,就這樣一個完整的餃子就出爐了。我學會了自己包餃子,心裡美滋滋的。

  餃子下鍋了,一個個餃子像一隻只小白鴨,一下潛下去,一下浮起來,好像在水中嬉戲打鬧呢!

  晚上我們一家人坐在一起,吃著熱騰騰的餃子,我的心裡暖暖的。

  冬至的作文 篇24

  今天是冬至,老師組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冬至大會,冬至大會的第一個節目是表演關於冬至的古詩,老師剛說完,同學們都不約而同的舉起了手,首先上臺的是王振興,你瞧他那聲情並茂的聲音裡有點兒小小的得意勒!之後,逸琪、思琪等人都一一表演,教室裡噼裡啪啦的掌聲幾乎沒有中斷過。

  大家雖然聽的都很認真,但是心早就不知道飛到哪兒了,因為大家都盼著下一個節目搓湯圓。終於到了搓湯圓的時候了,大家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老師剛把麵糰發下去,有幾個心急的同學馬上抓起麵糰,掰下一小塊就用力搓,麵糰就碎了,逗得大家哈哈直笑。家長理事會的叔叔阿姨也來幫我們包湯圓了,他們幫我們把麵糰揉好,我們組個個都是無影手,個個手腳利索,不一會兒就搓完了湯圓,家長理事會的阿姨剛想把湯圓放進鍋裡煮,只聽,一個人說等等,原來是林家明,怎麼了?大家異口同聲的問。家明說。這兒還有幾個小饅頭。大家一聽,都哈哈大笑,笑完之後,我們趕緊把小饅頭湯圓搓圓。

  終於吃到湯圓了,吃著自己包的湯圓,我們覺得格外香,這真是一個快樂的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