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詞語> 關於俄語動詞字首的構詞語義研究

俄語動詞字首的構詞語義研究

關於俄語動詞字首的構詞語義研究

  摘要:本文根據俄語動詞字首化的特點,從語義研究的角度,對俄語構詞中的某些具有普遍意義的問題作了論述:字首構詞與體學的關係,字首的構詞結構語義,字首的功能語義,以及構詞的詞彙-語義場等,並對一些有疑義的命題提出了獨到的見解。

  主題詞:構詞,功能語義,字首化

  詞綴化是俄語構詞的重要手段,藉助這一手段,可以構成不同詞類的同根詞。在詞綴化方法中,字首因其對詞彙的構成和派生所起的特殊作用,尤其是動詞字首化的語義及結構十分複雜,動詞的字首化構詞研究始終在構詞學中佔有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

  本文擬根據俄語動詞字首化的特點,從語義研究的角度,就俄語動詞字首構詞中的某些具有普遍意義的問題,作以論述。

  1.構詞與體的關係

  動詞字首化與動詞體的關係問題,或者說,詞綴問題是否屬於體學範疇,不僅是一個複雜、且尚無定論的問題,也是許多研究者刻意迴避的一個問題。

  動詞字首的傳統描寫方法是在語言學的兩個相對獨立的領域中形成的:字首學研究一方面是體學的組成部分,另一方面又是構詞學的組成部分(至少在俄語學研究中是如此)。然而,體學和構詞學各自有著完全不同的研究視角和範圍:無論是對字首學這一研究領域總的立場和綱領的確立,還是具體的研究任務、研究物件和描寫方法都完全不同。體學研究首先關心的是字首化與完成體之間的關係、行為方式的語義、由字首構成的動詞體的對偶、以及相應的所謂字首的純體性意義等;而構詞學的興趣在於字首的形式特徵、派生現象、以及能產動詞與派生動詞之間的關係、同一字首的構詞型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等。儘管體學與構詞學的觀點和興趣有如此大的差異,但現代字首學研究的重點恰好處在這兩個領域在這些問題的交匯點上。使這兩個不同領域的研究相互作用和相互配合,是字首學研究的傳統任務。然而,在實際研究中,對於字首學,乃至構詞學和體學中的許多問題,如某些具體問題究竟應該納入哪一學科的研究範圍,學者們仍然是各執一詞,智者見智。準確地說,在目前的俄語詞綴化構詞研究中,並存著許多不同的詞綴學理論和研究方向,其中有些新觀點、新方法要證明其科學性和合理性,並得到學術界的廣泛認可,尚待時日。

  2.動詞字首的零位意義與語義重疊

  關於動詞字首的零位意義的提法已存在近一個世紀了。在這一漫長的時期中,對該問題一直存在著不同的看法,圍繞著‘如何理解和闡釋“零位意義”這一概念’,‘它對動詞字首的普遍意義’,以及‘零位意義在語言系統中的作用和地位’等問題一直存在著爭議。直到二十世紀的五、六十年代,才開始了較為切實的、有理有據的研究。首先是捷克的語言學家提出了獨到的見解,證實了從結構上解釋字首與動詞結合時產生零位意義的可能性,用一種新的結構模式,取代了把很多字首定義為意義空缺的純體學意義的傳統模式。在這種新的模式中,零位意義被解釋為字首與動詞相互作用的規則。這種規則恰好解釋了字首的某些選擇性搭配的特點。西方的大部分俄語學研究人員都接受了這種理論觀點,但俄羅斯的語言學家和我國的俄語學家們對此觀點的看法卻不盡相同。

  從語義研究的角度來看,任何字首都有自己的意義,而不可能等於零。事實上,所謂零位意義的存在是指,當前綴意義中的某種語義與基礎動詞意義中的某種語義完全相吻合時,表現出的一種零位效應。例如,字首ПРО-與表示帶有時間限定過程語義的動詞АНАЛИЗИРОВАТЬ,ЦИТИРОВАТЬ組合,構成ПРОАНАЛИЗИРОВАТЬ,ПРОЦИТИ-РОВАТЬ時;或字首С-與表示帶有創造語義的動詞ДЕЛАТЬ,СТРЯПАТЬ組合,構成СДЕЛАТЬ,СОСТРЯПАТЬ時,動詞和字首所表示的最終意義完全一致,此時,字首的語義表現為形式上的無意義,或者說,只具有純體學意義。這種現象是字首語義和基礎動詞語義完全對應,或者說是語義重疊。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字首,還是基礎詞所表達的語義真值是相同的。

  構詞語義研究的實踐證明,類似的語義重疊也僅僅是存在於個別的或某一些例證中,還沒有經過所有帶字首動詞體的對偶的檢驗。例如,字首ПРО-在與某些動詞組合時會獲得具體語義,而並未與動詞的語義發生重疊,而是增添數量和質量的語義如:ПРОЛИТЬ(灑出,溢位),ПРОВЕРТЕТЬ(鑽透,鑽出),ПРОКУРИТЬСЯ(吸很多煙,吸菸吸壞了身體),ПРОКРИЧАТЬ(呼喊,喊叫一聲)等。由此看來,並不是所有字首都可能與基礎動詞發生語義重疊,都能顯現出語義上的‘空白’。即便是同一個字首,當與不同的基礎動詞組合時,也會出現不同的情況。在以詞彙和篇章材料為基礎,對大量的帶有各種字首的動詞進行系統的歷時分析的研究也證明這一點。

  綜上所述,作為語言學術語,“動詞字首的零位意義”這一稱謂本身缺乏準確性和科學性,似應稱作“動詞字首的語義重疊”更為準確和貼切。

  3.字首動詞的形態結構語義

  俄語中帶字首動詞是語言連續統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動詞字首化是俄語動詞派生系統中能量很大,功能很強的一種派生手段,字首是一種語義複雜的多義性構詞單位。字首的這種詞彙潛能使得它們可以傳遞各種各樣的語義,並能保證詞綴變化中的語義含量。字首的意義中有構成語義聚合體的結構。不同的字首具有不同的語義結構,因而,它們對與其組合後所構成的帶字首動詞的意義變化的影響也不同。

  字首動詞的各種形態結構語義變體,是由字首的具體的空間意義加上動詞的概括性意義構成的特殊‘產品’。字首的形態結構語義變體和動詞的詞彙語義變體是字首化動詞構詞的物質基礎。這些語義成分的相互作用的結果,在構詞系統的框架內形成各種不同型別的構詞體系。在這種情況下,字首的意義就成了某一型別的派生動詞所特有的構詞意義形成的基礎,如體學意義,階段轉變意義,數量意義,質量意義等。

  字首在與基礎動詞組合構成完成體動詞的同時,常常會使動詞發生不同型別的詞義轉義:明喻轉義、隱喻轉義等。各種不同的轉義語義的產生是字首的形態結構語義與各種類、別和組、群的原始動詞相互作用的結果。每個動詞字首的語義特徵不同,與其構成的動詞的行為方式也不同。因此,在描寫字首語義變化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動態模式的概念,以便弄清不同字首意義之間的聯絡,弄清這些意義中一個意義在另一個意義基礎上發展的具體途徑;從而建立各種構詞意義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的分類體系,揭示構詞結構語義在語言及其使用中的普遍規律。

  在明喻轉義機制中,字首的‘行為方式’意義起重要作用。與體的傳統範疇不同,關於字首的行為方式的概念,是把帶字首的動詞的功能意義稱為‘行為方式’,以便明確指出,某一行為是怎樣進行、完成的,以及該行為存在的方式。例如,動詞ВЕРНУТЬ加不同字首時,詞義發生的轉義變化:ВЫВЕРНУТЬ——旋轉著擰下來,卸下來;НАВЕРНУТЬ——纏繞著安放上——戴上、穿上;ПРОВЕРНУТЬ——使旋轉著穿過去,擰過去。從語義研究的角度看,由於字首語義的作用,這種帶字首的動詞,實際上在其語義中包含著兩種行為概念:‘行為方式’和‘行為結果’——‘旋轉著’‘擰下來’。在俄語詞典中,通常使用副動詞來標註‘行為方式’的語義,例如:ВЫВЕРНУТЬ--ВЕРТЯ,СНЯТЬЧТОСЧЕГО;НАВЕРНУТЬ--ВЕРТЯ,ПОМЕСТИТЬ,НАДЕТЬЧТОНАЧТО;ПРОВЕРНУТЬ--ВЕРТЯ,ПРОПУСТИТЬСКВОЗЬЧТО-Л等。在這種轉義中,新的意義構建於字首?鈉氈橐庖濉佔湟庖宓吶繕硎拘形姆較蛐院湍康男裕《實幕居鏌逄卣鰲慌偶返降詼唬涑閃飼鷯鏌逄卣鰲形絞健擰?BR>在隱喻轉義過程中,由於‘語義弱化’,動詞基幹部分的語義會發生‘丟失’,導致動詞的語義特徵與其搭配的字首的語義特徵不相符。在這種情況下,字首語義取代了動詞基幹的相應語義,成了新的詞義產生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帶字首動詞的詞義發生變化,出現轉義。這種轉義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它語言因素的影響,特別是受它所支配的題元的詞彙語義的影響。仍以動詞ВЕРНУТЬ為例:НАВЕРНУТЬКАРТОШКИ——吃了很多土豆;ВЫВЕРНУТЬСЛОВО——脫口說出(不該說的話或全部想說的話);很明顯,在上述轉義中,轉義是在字首的某一語義特徵上發生的,而不是在基礎動詞的語義特徵上發生的[杜桂枝,1996]。再如,動詞КРУТИТЬ加字首НА-:НАКРУТИТЬ(ЧТО,ЧЕГО)——機靈、狡狤地搞出,弄出(一些怪名堂,一些新花樣);繞著彎子說出或寫出(令人費解的話)。在類似的轉義現象中,字首的語義起了重要的作用。

  4.動詞字首的功能語義

  關注字首的功能語義是現代俄語構詞學中一個新的研究視角。當從功能的角度,也就是從交際的立場出發,把語言作為交際工具來研究時,構詞的機制就呈現為一個不斷變化的動態過程。把構詞過程置於話語的生成和理解中,置於活的語言環境中來研究,也就是把具體的構詞過程放在話語結構中,從功能的角度研究語言本身的活的動態行為特徵。具體地說,構詞學的首要任務,就是弄清構詞與話語的關係,即構詞的功能語義:構詞在話語構建中的作用,什麼樣的具體話語條件能促使派生詞的生成,什麼因素能激發語言使用者在交際過程中創造新的詞彙等。

  Е.А.ЗЕМСКАЯ在《構詞是一種活動》一書中對於這些問題作了比較透徹的分析和描述,提出了兩種互為補充的構詞學研究角度:一種是研究構詞學在篇章中的作用和功能;另一種是在篇章研究中揭示構詞機制。換句話說,關於構詞與話語的關係問題至少有兩個研究方面:對篇章而言的構詞學(СЛОВООБРАЗОВАНИЕДЛЯТЕКСТА)和對構詞而言的篇章學(ТЕКСТДЛЯСЛОВООБРАЗОВАНИЯ)。從這兩個基本觀點出發,劃分並描寫構詞在話語中的行為特點,分析各種句子成分在話語中的構詞能力和型別,研究各種構詞手段在言語環境中的使用情況和功能,以期能夠進一步深入研究構詞學機制,全面揭示其在交際中的功能等問題。

  構詞與話語的關係問題的研究表明,動詞的字首在話語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這首先是指偶然性詞彙、新詞、動詞詞幹的語義空缺以及同一字首動詞多次重複等情況。在這些情況下,對話語的理解常常要求首先理解字首的意義,而不是整個詞彙單位的意義。在許多情況下,字首事實上限定了話語的內容,換句話說,字首意義成了話語的語義中心,例如,ЕХАТЬ—ПОЕХАТЬ—ПРИЕХАТЬ:ОНПОЕХАЛ(1);ОНПРИЕХАЛ(2);在例句(1)和(2)中,說話人關注的焦點並不是行為的方式(怎麼“走”的和“來”的,是否乘車),而是字首所表達的基本語義:他走了;他來了。因此,研究字首在話語中的這種‘創造性’潛力,是研究構詞的功能語義的重要課題之一。

  此外,字首不僅具有表示客觀實際的真值語義,在具體的話語過程中,字首還能獲得表示主觀情態的語用語義,試比較下面兩句話:

  1)--ЭТОХОРОШАЯКНИГА,СТОИТЧИТАТЬ.

  --ЛАДНО,ПОЧИТАЮ.

  --這本書很好,值得讀。

  --好吧,我讀一讀;

  2)--ЭТОХОРОШАЯКНИГА,СТОИТЧИТАТЬ.

  --ЛАДНО,ЯПРОЧИТАЮ.

  --這本書很好,值得讀。

  --好的,我一定通讀一遍。

  在這兩個語境完全相同的句子中,不同的字首給予了動詞不同的情態色彩,表示說話人對這本書的感興趣程度有所不同。

  值得指出的是,字首不僅對與其組合的動詞的語義產生重要的影響,而且對動詞的支配和組合行為也產生重要的影響。有些動詞在加字首構成了帶字首動詞後,其支配關係也發生了變化,對搭配的詞彙要求做某些語義限定。例如,СИДЕТЬ加字首ПО-,構成ПОСИДЕТЬ時,常與時間副詞НЕМНОГО搭配,構成短語ПОСИДЕТЬНЕМНОГО;當加字首ПРО-,構成ПРОСИДЕТЬ時,則常與表示相對較長時間量的片語搭配,如:ПРОСИДЕТЬЦЕЛЫЙДЕНЬ(ЦЕЛЫЙЧАС)等。

  字首的功能語義研究從一個側面表明,構詞本身是一個功能系統,它有能力在語言的內部特徵和語言外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在交際過程中獨立形成。

  5.字首動詞的詞彙語義群研究

  隨著語義學研究的深入發展,把詞彙-語義群、詞彙-語義場等概念和方法引入和應用到構詞學研究中,是近幾年俄語學研究中的一大成就。與構詞學中常用的構詞族、構詞鏈和構詞聚合體概念不同,構詞中的詞彙-語義群是把意義上相關的詞(同根或不同根)放在一個語義群中,研究它們在構詞型別上的聯絡、特點及其與語義的關係。

  字首意義的不變體的研究是構詞的詞彙語義群研究的可行途經之一。關於不變體理論,大致上有兩種觀點:(1)傳統的觀點認為,不變體是字首的共同意義,字首的所有附加意義都是相互交叉的;(2)另一種觀點認為,不變體是字首意義的某種深層本質特性。

  關於在字首意義中存在不變體的設想,也就是在所有的字首中存在有一個共同部分的設想,既有其明顯的合理成份,也有明顯的不足:一方面,意義不變體可以特別簡單、又特別苛刻地把帶字首動詞的詞義部分的語義變體聯合在同一個標記下,並試圖尋找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絡;另一方面,由於字首意義的不變體永遠是相當抽象的,因此,很難把它與紛繁眾多的具體的伴隨意義相對應,發現並建立起聯絡。可以說,探索直至建立從意義的不變體到意義的多種變體的轉變模式的機制,是字首意義的不變體理論的中心任務,亦是其最終目標。

  КРОНГАУЗ[1995]提出了建立另一種語義結構的構想:把語義的不變體概念轉變成語義網路或語義系統概念。他對這一概念的理論依據作了描述和論證,並試圖用最簡單的形式展示字首的各種附加意義之間的聯絡。他認為,儘管字首的所有附加意義彼此之間都有聯絡,但這種聯絡不一定必須透過不變體意義,呈輻射狀聯絡,而很可能表現為連環式聯絡。顯然,找出語義的區域性聯絡要比找出總的全面的聯絡要簡單得多,也現實得多。然而,在實際研究中,不同的研究者對語義網路的理解也各有不同。這主要與兩個基本概念有關:字首的典型意義(ПРОТОТИПИЧЕСКОЕЗНАЧЕНИЕ)和字首語義網路系統的多層次性(МНОГОУРОВНЕВОСТЬСИСТЕМЫ)。

  所謂典型意義,或者稱作字首的主要意義,通常,是指字首的最具體的空間意義。採用不同的方法,可以從這一典型意義中得到字首的其它意義。把典型意義的思想引入字首語義網路,便可顯現出這類語義網路的特點:區分出一個意義作為典型意義,而且,所有其它意義與其之間的關係都具有指向性。與不變體概念相比,這種語義網路的觀點雖然較為寬泛和溫和,但仍然具有較強的假設性。事實上,並不是在所有的字首中都能很容易地劃分出典型意義,例如,在字首ПО-,У-的意義中就很難區分出典型意義,而字首С-則具有至少兩個典型意義。

  解決這些問題的途徑之一,是建立字首語義描寫的多層次模式。這種模式應能體現出帶字首動詞意義分析和綜合的複雜性,以及其各種意義之間的相互作用和關係。採用多層次模式,可以沿兩個方向對語義進行描述:從深層向表層,或從表層向深層,從而避免了上述網路的指向性和假設性等不足。鑑於語言材料的龐雜及語義的多樣化,對語義網路的研究還沒有達到應有的深度,對網路的.整個機制——從抽象到具體或反之——還沒有作出一個系統性地完整描述。儘管有許多問題尚需進一步的探討和研究,但字首意義的多層次語義網路概念的提出,畢竟是朝問題的解決前進了一大步,對字首動詞的詞彙語義群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在研究詞類典型意義時,已經發現,在動詞類別中,除了典型的過程意義外,還有表示物體空間狀態的一組詞。按照語義特徵可以把這組詞劃分成三個小組:1)表示物體在空間的狀態特徵的四個動詞:СТОЯТЬ,СИДЕТЬ,ЛЕЖАТЬ,ВИСЕТЬ;2)表示主體在空間的狀態的改變的四對動詞:СТАТЬ–СТАНОВИТЬСЯ,СЕСТЬ–САДИТЬСЯ,ЛЕЧЬ–ЛОЖИТЬСЯ,ВИСНУТЬ–ПОВИСНУТЬ;3)表示使客體在空間的狀態改變的四對動詞:СТАВИТЬ–ПОСТАВИТЬ,САЖАТЬ–ПОСАДИТЬ,КЛАСТЬ–ПОЛОЖИТЬ,ВЕШАТЬ–ПОВЕСИТЬ。每一組動詞的派生能力、構詞型別、構詞關係、以及派生詞與基礎詞在語義和結構上的聯絡均對動詞構詞行為產生不同的作用和影響。用語義場理論對這些詞彙進行語義成分劃分後,得以證實這些動詞可以構成一個獨立的子系統。在這一系統中,‘空間存在’(或廣義講,‘空間狀態’)語義特徵與‘改變狀態’、‘使役狀態’以及‘獨立存在’等語義特徵之間不僅僅在詞彙方面,而且在結構-構詞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相互關係。這種研究方法一方面促進了詞彙-語義群及語義場理論在構詞學領域的應用,大大拓寬了構詞學研究的視野:不僅研究派生詞彙在形式結構上與基礎詞的聯絡,而且研究它們之間在語義上的聯絡和相互作用,研究基礎詞和派生詞在語義場中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從構詞學的角度,揭示出語義組、語義群以及語義場中詞彙在意義上相互聯絡的內部根源和機制。

  6.動詞字首構詞語義的研究方法

  傳統的描寫方法是以統計相互毫無關係的意義的形式來表現字首語義,而在傳統的詞典學概念中,這些相互毫無關係的字首應看作是同音異義現象[ИСАЧЕНКО,1960]。然而,語言學家的直覺,甚至是語言持有者的直覺告訴我們:字首是一個統一的詞義部分。只有找出字首不同意義之間的聯絡,才能使這些意義在統一的符號特徵下聯合起來。

  在現代俄語動詞字首構詞學的語義研究中,相對於意義作用的四種類型,字首語義研究可以劃分出四個層次:(1)在一個字首的範圍內的研究;(2)在整個字首構詞學的範圍內的研究;(3)對字首與動詞基本語義相互作用的研究;(4)對字首與更寬的語境語義相互作用的研究。前兩種型別屬於聚合關係的相互作用,後兩種型別是組合關係的相互作用。

  在聚合關係的研究和描寫中,重要的是實現對字首語義關係的全面而完整的描寫。因為,哪怕是隻為一個字首建立一套完整的相互有聯絡的語義網路,也是對每一個假設的最切實可行的檢驗。這種完整的語義網路應包括:單個的具體意義,語義轉變(從一個意義向另一個意義轉變的規則),意義在話語中的實現規則(根據動詞詞幹和上下文語境的語義-語用型別進行排列),以及更高層次的意義(區域性的不變體意義和總的不變體意義)。然後建立適用於全部十九個字首的這種整體性語義網路。只有在這樣描寫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建立字首構詞學的內部分類,及其元語言的標準化。

  字首語義關係中的組合關係目前研究的比較少。然而,字首與動詞詞幹的語義的相互作用正日益成為研究人員注意的中心。許多學者在研究中都指出了研究組合關係的必需性和可能性。1993年КРОНГАУЗ提出了一種假設:字首與動詞可搭配性在語義上是可證明的。他認為,具體字首的選擇以及帶字首動詞意義的組合是由動詞詞幹的語義決定的,更準確地講,取決於動詞詞幹中是否存在某種語義成分。這一假設提供了兩個方向的研究:第一,描述動詞與字首搭配的規律及‘計算’出相應的帶字首動詞的意義的規則。在這種情況下才可以講建立語義語法的問題;第二個方向與之相反:從語義上來解釋相應的語言現象,即語言中存在某些具有一些特定意義的帶字首動詞這一現象。既然從一開始就認為,動詞與字首的搭配性是可以從語義上證明的,那麼,這種可搭配性就可以而且應該成為無字首動詞語義分析時的重要語言區別特徵。這樣,可以根據其字首的相關概念來確定無字首動詞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