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知識點總結> 初中地理知識點總結

初中地理知識點總結

初中地理知識點總結

  總結是在某一特定時間段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況,包括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加以回顧和分析的書面材料,它能幫我們理順知識結構,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總結吧。我們該怎麼寫總結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地理知識點總結,歡迎閱讀與收藏。

初中地理知識點總結1

  中國的地理差異

  1、地理區域有許多不同的型別,有的是自然區域,如珠江三角洲;有的是經濟區域,如工業區;有的是行政區域,如西藏自治區。同一個地理區域,可能同時兼有多重“身份”。

  2、根據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的不同,可以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其中,秦嶺、淮河一線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

  3、我國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在地形、氣候、河流流量和植被型別等方面均有明顯差異。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人們,在生產方式、生活習慣、文化傳統等方面也有很大差異。

  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差異比較:

  比較專案秦嶺—淮河以北地區秦嶺—淮河以南地區

  1月平均氣溫(高於0°/低於0°)低於0°高於0°

  年降水量少多

  主要地形平原與高原為主平原、盆地與高原、丘陵交錯

  植被型別溫帶落葉闊葉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河流流量小大

  耕作制度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一年兩熟或三熟

  耕地型別旱地水田

  糧食作物小麥水稻

  傳統交通工具馬車船

  傳統體育專案滑雪、溜冰賽龍舟、游泳

  4、西北地區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為主。東部以草原、荒漠景觀為主;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積的沙漠分佈;只有在盆地邊緣出現稀少的綠洲。這一切說明西北地區是一個以乾旱為主要自然特徵的地區。

  5、青藏地區因地勢高聳而成為一個獨特的地區,由“高”隨之而來的另一個顯著自然特徵是“寒”。

  6、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都是我國主要的牧區。內蒙古主要是溫帶草原牧場;新疆主要是山地牧場;青海和西藏主要是高寒牧場。內蒙古的三河馬、三河牛,新疆的細毛羊,青藏的犛牛、藏綿羊和寧夏的灘羊都是著名的畜種。

  7、除了畜牧業外,在西北地區人們利用河水和高山冰雪融水,發展灌溉農業。

初中地理知識點總結2

  1、天氣及其影響

  天氣是指一個地方短時間裡陰晴、風雨、冷熱等大氣狀況。

  天氣特點

  ①天氣反映一個地方短時間裡的大氣狀況,是經常變化的;

  ②同一時刻不同地方天氣可能差別很大;即短時間(時間)、相差大(空間)、變化大(變化)

  天氣影響:天氣對交通、生活、農業生產、軍事等人類活動有著深刻的影響。

  2、天氣預報:是氣象工作者透過對天氣資料的分析,釋出將要出現的天氣狀況。

  天氣預報的製作過程

  世界各地獲取氣象資訊→衛星傳輸接收→對資訊加工處理→分析判斷得出結論→預報

  天氣預報的形式:電視、報紙、網際網路、廣播、手機簡訊、打電話

  天氣預報的內容

  ①衛星雲圖:藍色表示海洋、綠色表示陸地、白色表示雲區;不同地區雲層厚度是不同的,雲的顏色越白,表示雲層越厚,雲層厚的地方一般是陰雨區

  ②城市天氣預報:說明一日內陰晴、風、氣溫和降水等常規情況,另外還有沙塵暴、空氣質量、海浪、冰雹、大霧等特殊預報。

  ③風向和風力與風向標

  風向是指風的來向,有“北、南、西、東”四個基本方向,風向“北”說明風來自北方;風力是指風的強弱,用風級表示,共分13級,級數越大,風力越強;風向標寬的一頭表示風向,箭尾指向風的去向。

  :風尾所在風杆的一端指向為風向,每道風尾長的代表兩級風,短的代表一級風;風旗所在一端為風向,一面風旗代表八級風。

  3、我們需要潔淨的空氣

  評價空氣質量的方式:空氣質量的高低,與空氣中所含汙染物的數量有關,用汙染指數來表示。清新的空氣,汙染指數小,對人體健康有利;汙濁的空氣,汙染指數大,對人體健康有害。

初中地理知識點總結3

  ⑴劃分依據: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

  ⑵分佈:

  ①發達國家:世界上有20多個發達國家,主要分佈在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②發展中國家:共150多個,主要分佈在亞洲、非洲、拉丁美洲;中國屬於發展中國家。

  ⑶發達國家大部分位於北半球,稱之為“北方”;發展中國家決大多數分佈在南半球,稱之為“南方”。

  ①南北對話: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商談。

  ②南南合作: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互助合作。

  ⑷發展中國家快速發展的經濟:印度的軟體業,中國的航天業、核工業。

  國際合作

  ⑴經濟聯絡:發達國家需在發展中國家購買原料、出售產品;發展中國家則需要從發達國家引進資金、裝置、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

  ⑵世界的主題——和平與發展:國際政治與經濟合作

  ⑶重要的國際組織

  ①聯合國: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國際組織,成立於1945年,總部位於美國紐約,基本宗旨是“促進國家發展,維護世界和平”,由中國、英國、美國、俄羅斯、法國5個常任理事國和10個非常任理事國組成,目前的聯合國秘書長是來自於韓國的潘基文。

  ②世界貿易組織:英文縮寫WTO,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主要職能是“減少各個國家和地區之間的貿易限制,控制和減免關稅,促進國際貿易的發展”。中國在20xx.12.11加入世貿組織。

  國家和地區

  ⑴目前世界上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⑵地區:一些還沒有獲得獨立的殖民地和屬地。例如北美洲的格陵蘭地區,是歐洲國家丹麥的屬地。

  ⑶分類

  ①從面積上:大國與小國

  ②從人口方面:人口大國(如中國、印度)與人口小國(如大洋洲的島國諾魯)

  ③從政治制度:社會主義國家與資本主義國家

  ⑷世界上最大國家俄羅斯:1707萬平方千米;最小國家梵蒂岡:0.44平方千米;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

  ⑸重要概念

  ①國界:地圖上一國與鄰國或公海之間的界線;

  ②國語界劃分依據:自然界線(山脈、河湖、海洋)、數理界線(經緯線)、人文界線(民族、語言、宗教)

  ③領土:國界範圍以內的領陸、領水和領空。

  ④我國的領土:960萬平方千米(陸地)+300萬平方千米(海洋)

  1、降水與生活

  ⑴降水:從大氣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統稱為降水,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⑵測量:測量降水的工具是雨量器,表示降水量大小的單位一般為毫米。

  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降水影響交通、農業生產等。

  2、降水的季節變化

  ⑴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狀圖來表示一個地方一年內降水的季節變化情況。

  ⑵降水量柱狀圖的繪製方法:一橫月、二縱水、三柱形

  ⑶主要降水型別:對流雨、地形雨、鋒面雨。

  3、降水的分佈

  ⑴等降水量線:降水量相同的點的連線。

  ⑵表示:世界各地降水量的不同,通常用等降水量圖來表示。

  ⑶影響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地形

  ⑷分佈特點:

  ①赤道附近降水量較豐富,兩極地區降水少;

  ②南、北迴歸線兩側,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

  ③在溫帶地區,沿海地區降水較多,內陸降水較少;

  ④山地的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⑸世界“雨極”乞拉朋齊,世界“幹極”阿塔卡馬沙漠。

  1、天氣及其影響

  ⑴含義:是一個地方短時間裡陰晴、風雨、冷熱等大氣狀況。

  ⑵特點:短時間(時間)、相差大(空間)、變化大(變化)

  ⑶影響:天氣對交通、生活、農業生產、軍事等人類活動有著深刻的影響。

  2、明天的天氣怎麼樣?

  ⑴天氣預報:是氣象工作者透過對天氣資料的分析,釋出將要出現的天氣狀況。

  ⑵天氣預報的製作過程:

  世界各地獲取氣象資訊→衛星傳輸接收→對資訊加工處理→分析判斷得出結論→預報

  ⑶天氣預報的形式:電視、報紙、網際網路、廣播、手機簡訊、打電話

  ⑷天氣預報的內容:

  ①衛星雲圖:藍色表示海洋、綠色表示陸地、白色表示雲區

  ②城市天氣預報:說明一日內陰晴、風、氣溫和降水等常規情況,另外還有沙塵暴、空氣質量、海浪、冰雹、大霧等特殊預報。

  ⑸常用的天氣符號

  3、我們需要潔淨的空氣

  評價空氣質量的方式:空氣質量的高低,與空氣中所含汙染物的數量有關,用汙染指數來表示。汙染指數小,對人體健康有利;汙染指數大,對人體健康有害。

初中地理知識點總結4

  初中地理試題之填空題

  澳大利亞是全球土地面積第六大的國家,國土比整個西歐大一半。

  一、填空題(10%)

  1、北美指的是北美洲___________地區,它的南界是美國與___________之間的國界。

  2、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是___________,其中的___________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

  3、墨西哥和哥倫比亞之間的一段狹長陸地稱為___________,為了開闢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間的便捷航線,人們開鑿了___________運河。

  4、墨西哥的首都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是___________,阿根廷的首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進入世界特大城市之列。

  5、日界線是一條以___________經線為基礎的___________。

  6、澳大利亞大陸地勢起伏不平,東部是___________山地,西部是低短的高原,中部地勢平緩,是著名的___________。

  7、世界環境問題主要包括___________汙染、___________和生態系統的破壞。

  8、世介面積最大的高原是___________高原,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是___________高原。

  9、世界年平均氣溫分佈一般的規律是從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逐漸降低。

  10、黃種人主要分佈在亞洲和___________洲及___________洲。

  總結:澳大利亞不僅國土遼闊,而且物產豐富,是南半球經濟最發達的國家,是全球第四大農產品出口國,也是多種礦產出口量全球第一的國家。

  初中地理知識點之陸地和海洋

  【—之陸地和海洋】下面是對陸地和海洋內容的知識總結學習,希望可以提供給同學們的學習很好的幫助。

  陸地和海洋

  1.世界海陸分佈很不均勻,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極周圍卻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極周圍卻是一塊陸地(南極洲)

  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陸地。

  3.半島是陸地伸進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峽是溝通兩個海洋的狹窄水道。

  4.七大洲:亞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極洲 歐洲 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海陸變遷的原因:地殼的變動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人類活動也會引起海陸的變化。

  6.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了大陸漂移的假說。

  7.20世紀60年代,地球科學研究表明,大陸漂移是由板塊運動引起的。

  8.六大板塊示意圖參看課本第37頁。

  9.一般來說,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地殼比較活躍,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佈地帶。

  透過上面對陸地和海洋知識的內容總結學習,相信同學們已經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學們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

  初一地理知識點總結之日本重要城市簡介(1)

  日本是個島國,面積不大,領土不多,人口也不多。

  東京:首都。位於關東平原南端,東京灣的西北岸。人口840萬,包括郊區人口為1189萬多,是日本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工業以印刷、橡膠製品、皮革製品、精密儀器等最發達。對外貿易多經橫濱。 (沒什麼好說的,人太多了。留下心裡陰影了,呵呵)

  大阪:日本第二大城市,人口264 萬。為大阪工業區的核心,以機器、化學工業為主,造船、石油化學工業也很發達。附近有衛星城10餘座。(料理一級棒,口水ING~~~)

  名古屋:人口209萬。工業發達,年產值僅次於東京和大阪。毛紡織和陶瓷工業居全國首位。橫濱:人口277萬。日本最大海港之一,是東京的外港。對外貿易額約佔全國1/4 .(YUMEKO留學的地方,懷念ING)

  京都:人口148萬。日本的故都和著名的文化、遊覽和工業城市。以出產絲織品、藝術陶瓷器及其它手工藝品著名。著名的旅遊勝地,體現最傳統的日本風情。(去過兩次,可還是想去,沒辦法,中毒了,呵呵。況且還有PP的藝妓JJ呢~~~)

  神戶:人口136 萬。是日本最大海港之一,是大阪的外港。對外貿易額約佔全國3/10 .工業以造船為主。(沒去過,只吃過一次神戶牛肉的XABUXABU,美味啊)

  北九州:人口106萬。扼下關海峽,由門司、八幡、小倉、若松、戶(火田)等市鎮合併而成,為九州北部重要的工業區和交通中心,門司有海底隧道(長3 4 9 0 米)與對岸下關相通。(感覺那兒的人比東京人好相處些,民風淳樸啊,呵呵)

  橫須賀:人口42萬。位於東京灣西南岸的三浦半島,扼東京灣口。工業以船艦製造為主,還有機械製造、食品加工等。(沒去過,有去過的人介紹一下哈)

  總結:東京是日本的首都,是日本經濟,文化,政治,最繁榮的地方,也是人口聚集最集中的地方。

  世界地理試題之大洲

  全球按照海陸分佈格局,按照大陸和周圍島嶼合稱一個大洲的標準,全球共分為亞洲,歐洲等七個大洲。

  讀圖,回答1~3題。

  1.圖中四地所在大洲排序正確的是( )

  A.①南美洲、②非洲、③北美洲、④亞洲

  B.①非洲、②南美洲、③大洋洲、④歐洲

  C.①南美洲、②大洋洲、③亞洲、④歐洲

  D.①非洲、②大洋洲、③北美洲、④亞洲

  2.圖中四地所在國家排序正確的是( )

  A.①阿根廷、②南非、③泰國、④法國 B.①巴西、②澳大利亞、③印度、④德國

  C.①坦尚尼亞、②阿根廷、③澳大利亞、④英國

  D.①尚比亞、②智利、③美國、④俄羅斯

  3.圖中四地所在國家所瀕臨的海洋,排序正確的是( )

  A.①大西洋、②印度洋、③泰國灣、④地中海

  B.①印度洋、②太平洋、③北冰洋、④波羅的海

  C.①印度洋、②太平洋、③地中海、④北海

  D.①大西洋、②太平洋、③阿拉伯海、④波羅的海

  總結:大洲的地質特點非常特殊 初中地理。但都與地球板塊運動緊密聯絡。七大洲成為人類進行各種活動的主要場所。

  初中地理複習資料之長江流域暴雨時間

  長江徑流主要由降水補給,降水超過一半被蒸發,因此,蒸發量是長江流域水量平衡的重要要素之一。

  暴雨的時間分佈

  【暴雨開始月及結束月】流域東南部2~3月就開始有暴雨發生。漢江、嘉陵江、岷江、沱江及烏江流域4月才開始出現暴雨。金沙江5月才有暴雨。長江上游和中游北岸暴雨大多在9~10月結束,而中下游南岸暴雨大多在11月結束,個別地區在12月結束。流域大部分地區暴雨發生在4~10月。

  【暴雨的年內分配和年際變化】暴雨出現最多月,在長江中下游南岸、金沙江巧家至永興一帶和烏江流域為6月,6月暴雨日約佔全年暴雨日的30%。長江中下游北岸、漢江石泉、澧水大坪、嘉陵江昭化、峨眉山等地以7月暴雨最多,佔全年的30%~50%。沱江李家灣、岷江漢王場及雲南昆明一帶8月暴雨最多,其次是7月,七八兩月暴雨佔全年的80%左右。長江上游雅礱江的冕寧、渠江的鐵溪、三峽地區的巫溪及長江三角洲一帶以9月暴雨最多,佔全年的25%~30%。

  暴雨的年際變化比年降水量的年際變化大得多,如大別山多暴雨區的田橋平均年暴雨日數為6.6天,1969年暴雨日多達17天,而1965年卻只有1天;年暴雨日較少的雅礱江冕寧平均年暴雨日為2.5天,1975年暴雨日多達10天,而1969、1973、1974三年卻沒有暴雨。

  暴雨的落區和強度直接影響到長江干支流懸移質輸沙量的多寡。長江上游烈度產沙區(輸沙模數≥2000 t/km'2·年)的平均年暴雨日數為1天左右,年降水量600~1000mm,當強產沙區暴雨日數及強度比正常偏多偏強時,長江上游幹流的年輸沙量就偏多,成為大沙年份,相反則為小沙年份。

  【最大24小時點雨量地區分佈】最大24小時點雨量自江源地區的30餘mm向南遞增至金沙江中下游的200餘mm。流域其他廣大地區最大24小時點雨量,大多在250~400mm。

  【最大24小時點雨量時間分佈】經對所選467個站最大24小時點雨量出現時間的統計,最大24小時點雨量出現在4~10月,更集中在6~8月,出現在6~8月的有381站,佔總數的81.6%,其中以7月最多,佔38.1%。量級以8月的最大,600mm以上的24小時點雨量均出現在8月。出現在9~10月的最大24小時點降水站點數佔總數的11.6%,主要分佈在華西秋雨區和長江三角洲,量級在200~400mm間。

  總結:常以各站最大最小年降水量極值比和變差係數Cv值來反映年降水量的年際變化。

  八年級地理複習資料之浙江水資源

  沿海的寧波、上海與舟山群島之間每天都有多班客輪往返,形成了中國最為繁忙的海上客運“金三角”。

  水資源

  浙江地形自西南向東北呈階梯狀傾斜,西南以山地為主,中部以丘陵為主,東北部是低平的沖積平原,"七山一水兩分田"是浙江地形的概貌。境內有西湖、東錢湖等容積100萬立方米以上湖泊30餘個,海岸線(包括海島)長6400餘公里。自北向南有苕溪、京杭運河(浙江段)、錢塘江、甬江、椒江、甌江、飛雲江和鰲江等8條主要河流,錢塘江為第一大河,上述8條主要河流除苕溪、京杭運河外,其餘均獨流入海。

  浙江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降水充沛,年均降水量為1600毫米左右,是我國降水較豐富的地區之一。全省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937億立方米,但由於人口密度高,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只有2008立方米,最少的舟山等海島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為600立方米。

  總結:浙江人民有著悠久的治水歷史,史傳大禹治水"大會諸候於會稽",麗水通濟堰、鄞縣它山堰、錢塘江明清古海塘等古代著名水利工程流傳至今。

  世界地理試題之北緯52.5度剖面圖

  通常是指陸地河流,由一定區域內地表水和地下水補給,經常或間歇地沿著狹長凹地流動的水流。河流一般是在高山地方作源頭,然後沿地勢向下流,一直流入像湖泊或海洋般的終點。

  讀下面沿北緯52.5?剖面圖,回答下列問題:

  (1)注入D海域、運輸最繁忙的是河流是 ,該河流流經的國家中,地中海型農業發達的是 。

  (2)圖中剖面線經過的國家中石油產量最大的是(填字母) ,新興工業逐步向南發展的是(填字母) 。

  (3)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是現代各國之間經濟聯絡的基本形式。圖中剖面線經過的國家有兩個世界著名金融中心,其名稱是 、 。B國佔世界貿易份額最大的出口農產品是 。

  (4)近年來,C國的鋼鐵工業日益集中到西部,其原因是什麼?

  總結:河流是地球上水分迴圈的重要路徑,對全球的物質、能量的傳遞與輸送起著重要作用。流水還不斷地改變著地表形態,形成不同的流水地貌,在河流密度大的地區,廣闊的水面對該地區的氣候也具有一定的調節作用。

初中地理知識點總結5

  1. 三權廣場:巴西標誌性建築之一,也是巴西旅遊必到景點之一。 廣場周圍環繞眾議會,參議會,國家大法院,總統府,外交部,國家民族獨立紀念館,勞動者紀念碑等眾多建築。每兩週一次的升降國旗儀式也常常吸引眾多遊客。

  2. 巴西利亞大教堂:該教堂為雙曲線形的透明建築,內頂懸掛巨型天使塑像。教堂的特珠之處,在於它的主體建築被設計師巧妙的建在了地下,人們只能透過地下通道進出。大教堂內部高達36米,懸掛著3個天使的移動雕像。這三個天使和聖殿入口處的四個信徒雕塑一樣,都是出自雕塑大師賽西阿提之手。國家元首經常在此舉行一些重大活動

  總結:在此國家元首經常舉行一些重大活動,教皇佩德羅二世訪問巴西時曾在這裡宣講。

  世界人口的增長:

  人口的增長速度在世界特別各洲是不同的,非洲是世界人口增

  長速度最快的大洲,其次是南美洲,歐洲的人口增長速度最慢。歐洲為2%;亞洲為15%;

  北美洲為10%;南美洲為17%;大洋洲為14%;非洲為27%。

  鐵煤石油的分佈:

  世界上鐵、煤、石油的分佈情況如下:

  (1)世界上的鐵礦主要分佈在俄羅斯、馬西、國、澳大利亞、印度、加拿大和美國。

  這七個國家的鐵的儲量約佔世界的90%。

  (2)煤主要分佈在北半球亞歐大陸和北美洲中部,在世界各國中,煤儲量居世界前列

  的有中國、美國、俄羅斯等國。

  (3)世界上石油資源的分佈很集中,中東地區約佔世界石油儲量的一半還多。主要輸往日本、歐洲和北美洲等地。

  大自然的總排程室:

  森林有調節大氣成分、淨化空氣、含蓄水源、增加空氣溼度、防風護田、保持水土等作用。所以,人們把森林叫做“大自然的總調節室”。世界有森林面積40 億公頃,主要在以針葉林和闊葉林為主。全球森林資源絕大部分分佈在北半球。

  地球上水資源的分佈:

  地球上的水主要有海洋水、陸地水和大氣水三種存在形式。

  陸地水又有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沼澤水、河水和生物水等多種存在形式。地球上的水

  總量很多,但是 96%以上的是海洋水。在淡水資源中,冰川中儲存的水量最多,現在人們大量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河水、湖泊水(淡水湖的水)和部分地下水。保護水資源,主要途徑有:節約和合理用水,減少對水資源的浪費;防止和治理水汙染;植樹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淡化海水,擴大淡水來源。

  土地資源

  土地的利用型別:

  土地的利用型別可分為耕地、林地、草地、建築用地等型別。

  土地資源的分佈:

  溫帶溼潤的平原地的地勢平坦,氣候溫暖,適宜發展農業,是世界耕地的主要分佈地區。

  氣候冷溼的亞寒帶地區和炎熱多雨的熱帶地區,保留了大片的.針葉林和雨林。熱帶和溫帶半乾旱地區草地面積廣闊,是世界畜牧業的主要分佈區。

初中地理知識點總結6

  水資源

  一、水資源時空分佈不均

  1、水資源及其存在形式

  淡水資源只佔全球水資源的2.5%

  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資源只佔全球淡水資源的0.3%

  水資源是有限的

  各國水資源比較

  2、我國水資源的時空分佈:

  A)時間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且年份變化大

  B)空間分佈不均:南多北少,東多西少

  二、合理開發和利用水資源

  1、利用水資源中的突出問題:

  水資源浪費、汙染嚴重

  嚴重過度開採地下水

  2、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的措施

  A)節約用水

  B)防止汙染,保護水源

  C)興修水利,跨流域調水

  (南水北調)

  南水北調方案

初中地理知識點總結7

  1.地球的公轉:

  地球自西向東繞太陽不停地旋轉,週期為365.2422天

  2.太陽高度:

  太陽光與地面的交角,叫做太陽高度角,簡稱太陽高度。

  (1)一天中太陽高度正午最大,杆影最短。(由於地球自轉)

  (2)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夏季最大,杆影最短,冬季正午太陽高度最小, 杆影最長。

  (3)同一時間,太陽高度從直射點向兩側減小,緯度越高太陽高度越小。

  3.太陽直射點(太陽高度為900)

  春分日(3月21日前後)直射赤道

  一年中,太陽直射點在南北迴歸線之間來回移動

  夏至日(6月22日前後)直射北迴歸線

  迴歸線之間的地區:太陽兩次直射

  秋分日(9月23日前後)直射赤道

  迴歸線上直射一次

  冬至日(12月22日前後)直射南迴歸線

  其他地區無直射

  4.晝夜長短的變化:

  (1)赤道全年晝夜等長

  (2)北半球其他地區:夏至日白天最長,冬至日白天最短,北半球夏至日時,南半球冬至日。

  (3)夏季,南極圈,北極圈內出現極晝,冬季出現極夜。(緯度越高,晝夜變化最大)

  5.五帶的劃分:

  (1)根據接受太陽輻射熱量多少劃分為:熱帶、南溫帶、北溫帶、南寒帶和北寒帶。

  (2) 熱帶:在南北緯23.5°之間,,有直射陽光,終年炎熱,晝夜長短變化小.

  溫帶:在南北緯23.5°與南北緯66.5°之間,既無直射陽光,也無極晝極夜現象,四季分明。

  寒帶:在南北緯66.5°到90°之間,終年寒冷,有極晝極夜現象。

  (3)正午太陽高度變化、四季更替、 晝夜長短的變化、五帶的形成,是由於地球公轉。

  初中地理複習資料

  1、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線段式、數字式

  2、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

  3、比例尺大小的比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4、比例尺越大,表示的範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的範圍越大,內容越簡單。

  5、地圖上方向的表示方法:

  一般的地圖,用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有指向標的地圖,用指向標定向法:指向標的箭頭方向一般指向北方。

  有經緯網的地圖,用經緯網定向法: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6、圖例:地圖上表示各種地理事物的符號。(要記住常用的圖例)

  7、註記:地圖上,用來說明山脈、河流、國家、城市等名稱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數字。

  8、海拔(絕對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相對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個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

  等高線:在地圖上海拔高度相同點的連線。

  9、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密集,表示坡度較陡;等高線稀疏,表示坡度較緩。

  10、由等高線的特點判斷地形:

  鞍部:兩側的等高線比較高。

  陡崖:多條等高線重疊的地方。

  山頂:等高線中間高,四周低。

  山脊:等高線向低處凸出。

  山谷:等高線向高處凸出。

初中地理知識點總結8

  世界的陸地和海洋

  1、地球表面的水陸面積比例:海洋71%,陸地29%,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2、七大洲: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

  能在世界地圖上準確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佈。

  3、大洲之間的分界線:

  亞洲、歐洲: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峽。

  亞洲、非洲:蘇伊士運河。

  北美洲、南美洲:巴拿馬運河。

  亞洲、北美洲:白令海峽。

  4、陸地地形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大類。

  5、在地形圖上能找出喜馬拉雅山、科迪勒拉山、青藏高原、亞馬孫平原。

  6、閱讀大洲地形圖,判斷大洲的地形大勢。

  7、板塊構造學說:地球表層的岩石圈由六大板塊拼合而成,分別是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板塊的內部比較穩定,板塊的邊緣地殼運動比較活躍,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

  8、全球兩大火山地震帶: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山火山地震帶。

  世界的氣候

  1、天氣:一個地方短時間內的大氣狀況(風雨、冷熱、陰晴等),天氣是短時間的,經常變化的。

  氣候: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氣候是長時間的,比較穩定的。

  2、知道常用的天氣符號。

  3、氣溫是指大氣的溫度,單位是℃,測定方法用溫度計。

  4、一天中的氣溫有變化,陸地最高氣溫一般出現在午後2時左右,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

  一年中的氣溫有變化,北半球陸地月平均最高氣溫是7月份,最低氣溫是1月份,南半球相反。

  5、氣溫日較差:一天中的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的差值。

  氣溫年較差:一年中最熱月的平均氣溫與最冷月的平均氣溫的差值。

  6、氣溫的垂直變化:同一地點,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

  7、學會閱讀世界年平均等溫線圖。

  8、世界年平均氣溫的分佈規律:

  全球氣溫從低緯度向高緯度遞減;

  同緯度海洋和陸地氣溫不一樣;

  同緯度高原、山地氣溫低,平原氣溫高。

  9、學會閱讀氣溫曲線圖。

  10、降水:空氣中的水汽以雨、雪、雹等形式降落大地面,稱為降水。測定方法用雨量器,單位是毫米(mm)。

  11、能分析一個地方降水的季節變化。

  12、學會閱讀世界降水量分佈圖。

  13、世界降水的地區差異:

  赤道地區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

  南、北迴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多、西岸少;

  溫帶地區,大陸內部降水少、沿海降水多;

  山地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14、學會閱讀降水柱狀圖。

  15、世界氣候的主要影響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等。

  16、知道主要的氣候型別及分佈。

  17、能舉例說明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初中地理實用技巧

  這就要充分利用地球儀和地圖,知道所學上述地理事物的空間位置和空間聯絡。

  學會使用課本教科書既是掌握知識、技能的工具,又是培養自學能力的依據。目錄提示著全書的要領和前後的聯絡,要經常翻閱,以便對全書內容心中有數。精讀課文、常看深思,抓住要點,記下問題,要特別重視插圖和表格,領會圖表所說明的問題。

  此外。學習地理,既要了解課本中的內容,學會閱讀、使用、繪製地理圖表等技能,還要留心觀察自然和社會,看一看當地的地理環境的面貌,以及人們在當地是怎樣活動的。觀察時,要動腦筋想一想,多問幾個為什麼。

  除了這些之外,還要多閱讀地理書籍、報刊、觀看電視節目和收聽廣播中有關地理的內容,從電腦網路上獲取有關地理的資訊,這些都能豐富我們的地理知識、鍛鍊我們的才智,使我們更好地學習地理!

初中地理知識點總結9

  1.地球的公轉:地球自西向東繞太陽不停地旋轉,週期為365.2422天

  2.太陽高度:太陽光與地面的交角,叫做太陽高度角,簡稱太陽高度。

  (1)一天中太陽高度正午最大,杆影最短。(由於地球自轉)

  (2)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夏季最大,杆影最短,冬季正午太陽高度最小, 杆影最長。

  (3)同一時間,太陽高度從直射點向兩側減小,緯度越高太陽高度越小。

  3.太陽直射點(太陽高度為900)

  春分日(3月21日前後)直射赤道 1、一年中,太陽直射點在南北迴歸線之間來回移動

  夏至日(6月22日前後)直射北迴歸線 2、迴歸線之間的地區:太陽兩次直射

  秋分日(9月23日前後)直射赤道 3、迴歸線上直射一次

  冬至日(12月22日前後)直射南迴歸線 4、其他地區無直射

  4.晝夜長短的變化:

  (1)赤道全年晝夜等長

  (2)北半球其他地區:夏至日白天最長,冬至日白天最短,北半球夏至日時,南半球冬至日。

  (3)夏季,南極圈,北極圈內出現極晝,冬季出現極夜。(緯度越高,晝夜變化最大)

  5.五帶的劃分:

  (1)根據接受太陽輻射熱量多少劃分為:熱帶、南溫帶、北溫帶、南寒帶和北寒帶。

  (2) 熱帶:在南北緯23.5°之間,,有直射陽光,終年炎熱,晝夜長短變化小.

  溫帶:在南北緯23.5°與南北緯66.5°之間,既無直射陽光,也無極晝極夜現象,四季分明。

  寒帶:在南北緯66.5°到90°之間,終年寒冷,有極晝極夜現象。

  (3)正午太陽高度變化、四季更替、 晝夜長短的變化、五帶的形成,是由於地球公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