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徵文> 好家風徵文1000字

好家風徵文

好家風徵文1000字

  優秀家風影響的不止一代人,這會是世世代代傳承下去的,影響的是世世代代的人。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好家風徵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好家風徵文1

  人必有家,家必有風。而家風也是"門風",家風是我們每個家庭或者每個家族的基因。它就像生物一樣,是可以"遺傳"的,由上一代傳給下一代,代代相傳。我們的家風好不好,直接影響到每個家庭或者每個家族的興旺發達,以及對外的社會形象。比如,我的爺爺是一個不吸菸、不喝酒、不賭博、不說髒話、勤儉節約的人。如今我的爸爸就跟我爺爺一樣的,非常勤奮,對人誠懇。走到哪裡都能受到歡迎!

  我爸爸經常教育我們做人的道理,他還給我們制定了一個良好的家風,讓我永遠銘記於心。我爸爸教我要養成一個講究衛生,飯前洗手、便後洗手、好的學習習慣、寫作業要有計劃性、書桌要隨時保持整齊、好的生活習慣,對人要做到尊老愛幼。我覺得這就是我的家風,如果一個家庭或者一個家族沒有了家風,將會缺乏家和萬事興的現象。

  家風是一種綜合的教育力量,它是思想、習慣、情感、態度、精神、情趣及其他心裡因素等多種成分的綜合性。一說到家風我就想到了我們的校風,我是吳寧二校的一名學生,我們的學校是一所非常注重禮儀的古校。我最喜歡的就是我們那兩排每天都引人注目的禮賓隊,我們的禮賓隊揚名在外。

  我們的隊員們每天都精神抖擻地在校門口站成兩排,他們的站姿簡直就像剛剛訓練出來的衛兵一樣。他們穿著整齊劃一的禮服,好像在迎接什麼大人物,看,他們那彬彬有禮的身姿,簡直令我們和家長們精神一振。隊員們看見老師時,就會高高舉起手,向老師敬禮,他們不約而同地發出一聲巨響"老師好"我們的老師教我們要做一個尊敬師長、孝敬長輩,做一個有素質的人。

  家風是社會主義風尚的基礎,好家風造就一個好家庭,而好家庭是社會的一個細胞。我們浙江省各地廣泛開展好家風建設活動,推進社會各界形成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共同意識,我們要以好家風促進一個好政風好民風。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我們大家庭中落地生根。

  我在電視裡,報紙上看見我們東陽市宣傳部副部長陳汝宏說過,要在各鎮各村禮堂廣泛開展"傳家訓,立家規,樹家風"的活動。他說要透過各種途徑,全面收集各村的歷史名家的家訓,當代老百姓的家風,還有民間的家訓等等。他說要讓良好的家風駐進我們的每一個大家庭中,正如古人說的"家風正則民風淳,民風淳則社稷安"。

  歷代以來,我們的家風是古聖先賢們給我們點亮的一盞燈,他們用照亮光明與黑暗重疊交替使我們走出一條漫漫人生路。只要我們有了一個好家風,就會知道懂得社會各界的點點滴滴,就會知道自覺遵守良好的家風。並且我們就會手拉手,為了打造更為風清氣正的社會環境出一份力。

  啊!假如我們有了一個良好的家風,那就會行遍全天下啊!

  好家風徵文2

  今天,我們不說遠的國法,就來說說近的——說說我們家的家規。

  你們知道嗎?在我們家有一條家規的“年齡最大”,那就是吃飯不準看電視。一個原因是,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飯對腸胃的消化非常不好,再一個,晚餐是一家人團聚在一起的時候,我們就會利用吃飯的時候一家人坐在一起聊聊天,各自講述一下這一天的發生的事情。比如,我會把我在學校裡一天發生的高興的或不高興的事情講給爸爸媽媽聽,有時,我們還會就一件事情來進行討論和分析。爸爸也會說他在公司裡的事情。有時,我們還會互相講一些有趣的笑話,不過,我和爸爸最喜歡在媽媽嚼一口飯的時候講一個噁心的笑話,一看到老媽那想嘔吐的表情我和爸爸就高興。

  第二條家規,家裡的東西無論是什麼,都要物歸原位。在哪裡拿的東西,用過之後一定要放回到原位去。有很多次,我拿了東西用過之後,隨手一放,等下次再用時,怎麼也找不到,唉,我親愛的老媽恨不得將我們家挖地三尺來找。媽媽說從小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要不然,這些不好的習慣將來就會影響學習和工作的。雖然我也明白這個道理,不過有時真的就會忘記,就因為這條,我可是沒少被老媽訓,有時害得老爸跟著我受牽連。

  我們家的第三條家規,不許老爸抽菸,如果被我和老媽發現,就會被罰款,第一次抓到要罰款二十元,第二次抓到罰款四十元以此類推。有時候,爸爸在外面應酬的時候就會抽上一兩根菸,但是,在家裡我就幾乎看不到他抽菸,這擺明是不讓我抓他現行麼!不過,老馬也有失蹄的時候。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一天,我和我的小夥伴們玩過之後回家沖涼的時候,我突然在浴室裡發現了一點點的菸灰,我馬上就以離了弦的箭一樣的速度衝到老爸面前,不懷好意的笑著對他說:“老爹,付錢吧。”一開始,我老爸還抵賴說:“我沒有抽菸,你看到的是蚊香的灰。”我說:“你敢確定?”抽菸心虛的老爹就不敢點頭了,最後,老爸乖乖的交了二十元的罰金。嘻嘻,我這條家規不僅能控制住老爸的抽菸次數,還能讓我好好的賺上一筆錢呢!我真是太聰明瞭!其實,不讓老爸抽菸,最重要的一點是吸菸對身體不好,在外面讓不吸菸的人和家裡不吸菸的——我和老媽都被迫吸二手菸。

  類似這樣的家規我們家還有很多,家規雖然很難遵守,但是它不僅使家庭生活變得有秩序,也為我們增添了不少家庭的樂趣!

  好家風徵文3

  青春期的孩子真是煩人!沒有經歷過與青春期孩子共同相處的家長是無法體會個中的滋味的。毫不客氣地說:煩,累!

  前久和一個老同學聊起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他對我說了一句話:“只要引導孩子學好《弟子規》就什麼問題都迎刃而解了。”我恍然大悟。是啊,一本小小的《弟子規》卻涵蓋了生活習慣、禮義廉恥、學習習慣、保護環境等方面的知識內容。它確實是一本非常優秀的家教讀物。

  《弟子規》原名叫《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後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名為《弟子規》。其內容採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文義,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纂而成,具體列舉出為人子弟在家、外出、待人接物和求學等時應有的禮儀與規範。清中葉以後此書最為流行,一度成為私塾的必讀課本,堪稱是啟蒙養正,教育子弟敦倫盡份、防邪存誠,養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不僅如此,它還適合各個年齡段的人讀誦、受益。對家庭和諧,社會風氣的淨化都有極大的好處。說到此,我又想起了多少次去朋友家玩的情景。

  朋友家有兩個女兒。這兩個女孩和同齡的其它孩子不一樣。他們的言談舉止都十分文雅大方。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都非常好。學習也非常棒。接待客人熱情大方。老大現在在中國工商學院攻讀博士學位,老二在曲靖一中,成績也特別好,明年高考。不僅這樣,她們兩姐妹給我們的'印象是自幼就特別愛讀書,而且很會招待客人。給我們倒茶續水,席間給客人盛飯夾菜,儼然是個大人的模樣。大家都誇讚孩子無比懂事勤快,都向其家長取經,他們是如何教育孩子的。朋友總是說,他們哪有什麼妙招,只是引導她們從小讀《弟子規》。在孩子讀《弟子規》的時候因勢利導,給她們講講其中的一些道理。

  同時,讓她們按《弟子規》裡講的道理去做。當然,做父母的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好好地引導孩子。用實際行動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教育孩子。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都讓孩子學習《弟子規》,調整自己的心態,規範自己的言行,做到尊老愛幼,孝敬父母,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說到此,我們不凡看看歷史,從古至今,但凡學業有成,事業有成者,其家風家訓均有《弟子規》的影子。

  是啊!一部《弟子規》雖然不是鴻篇鉅著,但它卻從每個方面規範了我們的言行。另外,《弟子規》裡還講了忠、孝、仁、義的典故,這些故事十分經典有趣,孩子們樂於接受,也容易接受。同時,這本書裡還講了“餘力學文”和“護生愛物”“保護環境”等。在“餘力學文”這一部分主要告訴我們在學習之餘還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就好好地培養學習一些情趣愛好,比如琴棋書畫等,對我們的情操修養有很大的提升。在護生愛物,保護環境的意識上也從小得到培養和加強。

  《弟子規》這部國學經典,它不僅適用於家庭教育,成為很好的家訓家風教育,也適用於學校教育。如果學校能夠根據不同階段的學生進行《弟子規》教育,再力爭家庭的支援與配合,嚴格要求和督促孩子的言行,那麼,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絕大多數都應該是有理想,有紀律,有文化,有道德的人。我們的國家和社會何愁優秀的人才呢?

  好家風徵文4

  不管是大到一個國家、一個社會、還是小到一個單位、一個家庭,都有其一定的秩序或者規範。具體到一個家庭呢,那就是最基本的家庭道德規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家風”,好家風是優良品質形成的關鍵,是良好習慣養成的基礎,是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長的基石。孩子的未來其實就掌握在家長的手中,每一個成年人的言談舉止、行為方式直接影響著孩子的心靈與成長,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

  所以家風是如此貼近我們的生活,它不是刻在牆上,寫在紙上,它是家長的言傳身教,是長輩的一聲叮嚀、一句囑託、一個動作、一種習慣。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從來不會對我說什麼大道理,而是用他們的實際行動深深地教育和影響著我的成長。

  “百善孝為先”、“孝敬長輩”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作為子女應盡的義務與責任。孝敬父母當然也是我們家的一種家風。

  今天我就給大家講一個關於“孝敬”的家風故事。

  在這裡,我要誇誇我的好媽媽。有一次我的奶奶不小心摔了一跤,住院了。媽媽每天悉心照料,一日三餐要餵給她吃,還要給他洗臉、洗腳,要知道我媽媽可是有潔癖的哦!一天,媽媽端了一盆熱水,放在奶奶床前,掀開被子,頓時一股難聞的氣味撲鼻而來,我立即閃到一邊,媽媽對我說:“媛媛,快過來,幫媽媽一起把奶奶扶起來洗腳”,我只好一手捂住鼻子一手去扶。媽媽耐心細緻地給奶奶洗好了腳,用指甲鉗小心翼翼地修剪凹凸不平的腳趾甲,還不時地問:“媽媽痛嗎?”。見媽媽蹲著剪腳趾甲很費力,我就端了一張小凳子,讓媽媽坐著剪,媽媽笑著說:“嗯,我丫頭也懂事了!”聽了媽媽的誇獎,我也不由自主地當起了媽媽的小助手,一會兒給奶奶敲敲背揉揉肩,一會兒講講故事說說笑話,逗得奶奶哈哈大笑。不久,在媽媽的悉心照料下,奶奶的病終於好了。

  這個故事只是經年累月發生在我們家庭點點滴滴中的其中一件小事,更多關於家風的故事更是數不勝數。在良好家風的薰陶下,我還從媽媽身上學到了“孝敬長輩、樂於助人”,從爺爺奶奶身上學到了“勤勞節儉”,從爸爸身上學到了“誠實守信”這些良好的美德和作風。

  好家風是一盞明燈,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好家風是一個風向標,引導我們正確的方向。這些良好的家風已在我心中播下了美好的種子,我的身上已深深地烙上了家風的印記。“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我在良好家風的影響下健康茁壯的成長著,它是留給我的最珍貴的人生財富,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聲的力量,是我終身受益的優秀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