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學習心得> 幼兒園戶外遊戲學習心得

幼兒園戶外遊戲學習心得

幼兒園戶外遊戲學習心得

  我們有一些啟發後,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戶外遊戲學習心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戶外遊戲學習心得1

  在以往的戶外活動中總存在這一些顧慮,透過本學期戶外體育活動的開展,從中也有一些新的感想。

  以往開展的戶外活動常常以教師為中心,由教師製作、提供活動材料;設定、安排活動場地;示範、指導某一基本動作並評價總結活動情況,致使幼兒在活動中的主動性未能得到充分得發揮。我認為在戶外活動中,幼兒應當有充分的自主選擇玩具和玩法的權利。所以在每次準備活動材料時,我們都會請孩子們和我們一起準備、一起收集,讓他們體會其中的喜悅,增加他們對體育器材的興趣,學會珍惜體育器材。

  其次,在活動過程中發揮幼兒創造性,鼓勵幼兒一物多玩。一個圈不僅是用來跳的,可以連環套著當車跑,可以立著當圈滾。發揮幼兒的自主性並不意味著教師成為旁觀者或提醒者,作為教師自身的積極參與以及幼兒的共同商討更直接影響幼兒活動的興趣和質量。玩跳圈的時候,大部分幼兒對此已不感興趣了,我就和幼兒共同商討,把本來是擺成直線的圈擺成弧形或蛇形等,透過不斷的變換圈的擺放形式並且適當的增加圈的數量,這時我發現幼兒對跳圈又感興趣了,又喜歡玩了而且玩的很投入。變換遊戲的方法可以增加兒對遊戲的興趣可以慢慢的引導幼兒自己去發現、創造新的玩法。在體育活動中,教師的自我創新能力是不容忽視的幼兒園戶外活動感想幼兒園戶外活動感想。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用創造性的教育思想武裝自己,才能更好的來實施教育活動。

  在給孩子更多自由的同時,還要特別強調安全教育。戶外場地活動範圍較廣,幼兒四處分散活動時,教師的視線不能顧及每個幼兒。因此,在活動前要儘可能預計到可能出現的不安全因素,活動前老師要向孩子交待活動的規則和有關安全事項,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檢查儀表,注意調節幼兒運動負荷,活動前後減加衣服。教師要四處巡迴走動,及時糾正幼兒危險動作,聆聽幼兒交談、評價。發現問題及時進行必要的安全指導和安全教育。

  透過本學期戶外體育活動的實施,使我明白了每次活動都要認真的去探索,去思考,有效的引導幼兒去遊戲從而達到活動目的。

幼兒園戶外遊戲學習心得2

  一、因地制宜,為孩子創設良好的運動環境。

  幼兒園是孩子生活的小樂園,為讓孩子們的生活更精彩,戶外活動必須保證。首先,根據幼兒園戶外活動形式多樣的特點,決定戶外活動的裝置、器械、材料必須多樣化,才能激發孩子的興趣,滿足孩子的實際需要。例如:我們利用廢舊紙箱做好了“坦克兵”,孩子們特別喜歡,而且鍛鍊了幼兒爬的能力。不一會兒大家又將它變成了捉迷藏的好工具,頓時場地上充滿了孩子們的歡笑聲。看來器械不需要“多”,而是需要“精”,要能做到一物多用,並能充分體會孩子們的主動性,而這些恰恰靠的是老師們的聰明才智和對幼兒的正確引導。

  其次,可以適當添置民間遊戲的器械。我們為孩子們的戶外運動準備了許多的民間自制材料:小木馬、鐵環、跳竹竿、摘果子……同時根據不同年齡段孩子的需要,利用廢舊物品自制了不同功能的活動器械。如:小班孩子喜歡色彩鮮豔、可愛的`玩具材料。我們為他們設計了烏龜殼、陽光隧道等。中、大班孩子好奇心重,喜歡新奇、刺激的遊戲活動。我們用報紙製作投擲的子彈、用奶粉罐做了小推車、喝完酸奶的瓶子也派上用場了……

  再次,因地制宜,創設有趣的遊戲情景。操場的的大樹也成了孩子們的遊樂設施,大班的孩子比賽攀梯摘果子;還有的挑著水桶、推著獨輪車,運送著稻草,忙得不亦樂乎。不管是否真會找到寶藏,也不理誰摘的果子多,這些貼近生活的活動是讓孩子享受戶外活動的快樂過程。當遊戲設施與周圍環境相融合時,孩子們會以更自然更放鬆的狀態投入到遊戲中。

  二、角色扮演,增加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開展戶外活動,一般以體育遊戲為主,根據天氣情況、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和動靜交替原則,有時也在戶外進行一些運動量較小的遊戲,如角色遊戲。這種遊戲型別可以激發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從而達到鍛鍊身體、增強體質的目的。如:我們開展的運動稻草比賽,在活動前我們給孩子們進行了喬裝打扮——戴上草帽,拿上鐮刀,園裡的稻草地是他們的目的地,遊戲目的是讓孩子們練習翻、割、捆、搬、運的動作以及耐心。整個遊戲中,孩子們動作有模有樣,有的還把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成人的動作也用上了,有的孩子相互尋找夥伴,大家一起來幫忙,孩子對活動形式、過程很感興趣。透過遊戲不僅有助於孩子形成克服困難、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的能力,更有助於增強他們的團結友愛和集體榮譽感。

  三、因人而異,引導孩子快樂遊戲。

  教師應站在孩子的立場上,透過孩子的行動去把握他們的內心,理解孩子獨特的感受方式,同時在整個遊戲活動中,教師扮演的角色不僅是引導者而且更重要的是富有童心的遊戲夥伴。對於膽小、不愛動的、或動作發展較為緩慢的孩子,應該鼓勵或請其他幼兒帶動他們一起活動,而不是去孤立他們,對於需要幫助的孩子,可以進行適當的指導,而不是全部包辦。

  例如:孩子在平衡活動中,我們把梅花樁之間的間隔設計得有寬、有窄,能力強的孩子可以在寬的地方一跨而過,能力差的可以在窄的地方跨過而不會躊躇不前,讓每個孩子都能克服自己心裡的障礙,從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同時,自己也加入了遊戲隊伍,玩得不亦樂乎。這樣不僅讓水平高低的孩子各有選擇,同時又照顧到不同水平的孩子,起到了班級的均衡發展,達到了活動的最佳效果。

  四、自由活動,給孩子更多的探索。

  在戶外自由活動中,老師除了有意識地組織一些遊戲活動外,還應給孩子一些自由活動的時間與空間。如組織幼兒自由活動時,可以與其他年齡段其他班級的幼兒一起玩,從而打破了年齡、班級的界限,擴大幼兒之間的接觸與交往,使孩子在活動中相互影響,共同進步。老師在孩子們活動時要認真關注孩子的情感、態度、積極性,既要引導又不要干預過多。也可讓孩子根據自己的愛好,自由選擇運動器械,自由結伴,讓孩子在快樂,有趣的環境中進行與人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快樂。使兒童真正成為活動的主人。讓孩子更好的去實踐和探索。同時老師應做好相應的活動記錄,並回班及時做好總結工作。

  總之,我們應該做個有心人,使孩子從狹小的空間走出來,充分發揮戶外體育活動相對自由、自主、輕鬆愉快等優勢,孩子就能在積極主動的活動中得到全面發展。

  我們在自己的實際教育教學工作中,要學會不斷反思,以正確的教育觀念和行為去引導每一位孩子,和可愛的孩子們同成長,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