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學習計劃> 關於學習計劃集合5篇

學習計劃

關於學習計劃集合5篇

  時間是箭,去來迅疾,我們的學習又將邁入新的階段,現在這個時候,你會有怎樣的計劃呢?估計許多人是想得很多,但不會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學習計劃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學習計劃 篇1

  1、繼續養成課前預習,課後複習,堅持做好錯題本的習慣。

  2、聽課時,邊聽邊思考,敢於發問和發言;作業時,全神貫注,迎難而上。

  3、注意從各個環節節省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1、每次考試的成績和名次,比上一次要有提升。

  2、強化薄弱學科的學習,有的放矢,持之以恆。

  3、改正不良的學習習慣,提升學習效率。

  4、繼續注重學習方法,調整好心態。

  5、克服膽怯心理,多向他人請教。

  每週學習計劃

  1、整理好各種學習講義,做好錯題本;

  2、課前預習要堅持,並在書上標出重

  難點和自己的疑問,及時請教解疑;

  3、迎接月考,力爭使總成績提高;

  4、繼續改掉作業粗心習慣。 每天學習安排

  1、早晨在5點半起床,背語文英語政治等40分鐘。

  2、吃早餐時,聽英語廣播或錄音。

  3、作業時不看資料和書本(寫完再看),每天作業時間控制在2小時內,晚10點前休息。

  4、堅持看課外書和雜誌。 班級: 姓名:

學習計劃 篇2

  早上6點-8點:一日之計在於晨,對一般人來說,疲勞已消除,頭腦最清醒,體力亦充沛,是學習黃金時段。可安排對功課全面複習。

  早上8點-9點:據試驗結果顯示,此時人耐力處於最佳狀態,正是接受各種“考驗”好時間。可安排難度大攻堅內容。

  上午9點-11點:試驗表明這段時間短期記憶效果很好。對“搶記”和馬上要考核東西進行“突擊”,可事半功倍。

  正午13點-14點:飯後人易疲勞,夏季尤其如此。休息調整一下,養精蓄銳,以利再戰。最好休息,也可聽輕音樂。但午休切莫過長。

  下午15點-16點:調整後精神又振,試驗表明,此時長期記憶效果非常好。可合理安排那些需“永久記憶”東西。

  傍晚17點-18點:試驗顯示這是完成複雜計算和比較消耗腦力作業好時間。這段時間適宜做複雜計算和費勁作業。

  晚飯後:應根據各人情況妥善安排。可分兩三段來學習,語、數、外等文理科交叉安排;也可作難易交替安排。

  以下是一位高考優秀考生每日作息時間表,可供參考:

  每天6:00起床, 6:30-7:30複習英語,7:40-9:40複習數學,9:50-11:50機動安排;中午午休;下午2:00-4:00複習化學,4: 10 -6:10複習物理;晚上2個小時複習語文;其餘時間機動。在每一門課複習中,不同階段以不同內容為主,多看課本或多做習題,要掌握好。

  總之,在總體計劃基礎上,注意小塊時間安排,既要抓緊時間,又該有張有弛,這樣才能以一個較好、較正常心態去參加高考,才能考好!

學習計劃 篇3

  又是一個新學期了(一句被重複過無數次的話),沒辦法,一想到學習計劃,我腦中浮現的就是 新學期 這三個字。經過了高一一年的學習,我想我對於高中的學習情況已經有了很大的適應,在這一年的學習生活中我也改掉了很多不好的習慣,最大的一點就是開始知道什麼才算得上是認真學習。

  首先,我認為,學習中不可忽略的一點就是要學會分析自己的學習特點,像我 理解能力還可以,老師講的東西不是不懂,但卻總出錯(用家長們的話說就是不認真),而且對於一些死記硬背才能學會的東西總覺得不耐煩,因此,在這點上,我希望自己能在新學期裡對待學習更認真,更有耐心。

  其次,我覺得,在學習中,確定學習目標也是很重要的,學習目標是學生學習努力的方向,正確的學習目標更是能催人奮進。反之,沒有目標的學習,就是對時光一種極大的浪費。所以,我暫時的目標就是先進入全班前10名,而對於我較弱的數學我會努力,讓它也有所進步。

  計劃寫完了,我想,按照慣例,似乎還應該加上幾句鼓勵的話,但我覺得,有一句話會勝過許許多多鼓勵的語言,那麼,我就以它作為我學習計劃的結尾吧,那就是 定了計劃,就一定要實行。

學習計劃 篇4

  1首先要全面掌握各部分的知識體系,這個階段,看書的時候,要按照章節看,自己有條理的梳理知識結構,每章有幾小節,每一小節有幾個大的問題,每個大的問題裡又有幾個小的問題;

  2對於整理的知識體系,不要急於透過背誦的方式掌握,先把章節體系整理明白,在此基礎上,針對問題,逐個進行理解的記憶;

  3.理解記憶的時候,也要分層次,每個問題都是有層次的,按照層次進行記憶,針對每個問題的每個層次在進行分解,看看每一個層次裡面有幾個點,各個點之間的關係是什麼樣的,有的是並列的,有的是遞進的`,有的是相互補充的,抓住關鍵詞進行記憶;

  4.每次複習的時候不要貪多,關鍵是記憶牢固、準確,反覆的記憶很有必要,“重複是記憶之母”;

  5.每天學習、記憶新的知識之前,先把前面的知識複習鞏固一下,每一部分中,各個章節都是有內在聯絡的。

  6.在學習過程中,善於發現錯誤並及時改錯也是十分重要的,在複習或練習過程中,如果發現有模糊的知識點或錯的,不理解的題時可以自備一個小本,在上面進行記錄,然後利用之後的時間進行思考,然後完全獨立的重新寫下解題

  過程並簡單標註思路,這樣會便於我們理解錯題,加強吸收與運用。

  另外,學習的心態很關鍵,要適時調整自己的學習狀態,不要急躁,不要夢想一下子把知識全部掌握住,全部記牢,只有在反覆的學習、鞏固中,才會使知識學習不斷深化,所以一定要,只有安靜的心態才會有高的效率。

  我相信好的心態+好的方法=好的學習效果!我一定會加油的!把握好最寶貴的時間,綻放屬於自己的精彩!

學習計劃 篇5

  複習的形式是很多的,如課堂複習、單元複習、期末複習等

  課堂複習有三種:講新課前,複習與之有關的舊知識,這叫做準備複習;老師講完課後,往往要趁熱打鐵做點練習,這是以消化為目的的準備性複習;一節課將結束時,將本節所學內容進行梳理、歸納、小結,這是以吸收為目的的梳理性複習。

  課後複習以消除遺忘、強化記憶為目標,不管老師是否留作業,都應當對照課堂筆記與教材進行比較性複習,然後再做作業。

  單元複習是指完成了一章或一組內容後的複習,主要採取比較異同,尋找內在聯絡,篩選累積的方式進行。

  期末複習主要是將平時分散學習的知識分門別類地進行分析綜合,系統歸類的過程。 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最寶貴的時間是課後複習,因為防止遺忘的最有效辦法就是及時複習。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記憶是有規律可循的,學過的知識如果不加以複習就會忘記,過一天會忘記一半以上,經過兩天就會忘記2/3左右,以後遺忘的數量會逐漸減少。因此,學習後若不及時複習,就會大大增加複習的困難,降低學習的效率。

  為了提高複習的效率,我們要在複習時採取一定的方法,從不同角度做出合理的安排。在時間安排上,課後複習至少安排兩次。第一次利用課間休息時間,用腦子複習一下這節課的要點,第二次複習應安排在晚上,讀一下課堂筆記,對照教科書進行。 在對複習方式的運用上,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使用。

  常用的複習方法有:

  (1)嘗試回憶法。即在複習時,先把老師講過的內容在頭腦中回憶一遍,然後再開啟書或筆記本進行對照,對回憶模糊不清或根本回憶不起來的知識再有針對性地進行復習,這樣做不僅可以強化記憶,而且能夠逐步養成積極思考的習慣;

  (2)要點法。即在複習過程中,尋求知識中的要點,抓住要點也就抓住了問題的主幹。如複習課文時,就可以把重點詞、每段的關鍵句、承上啟下的過渡句等用醒目的顏色標上記號,使這些詞句作為記憶的支撐點,抓住幾個關鍵詞句,也就抓住了整篇課文的內容;

  (3)比較法。即找出各科知識間的特點和共同點,透過同中求異或異中求同來強化複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