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走向鄉村振興講座心得體會(通用13篇)

走向鄉村振興講座心得體會

走向鄉村振興講座心得體會(通用13篇)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走向鄉村振興講座心得體會(通用1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走向鄉村振興講座心得體會1

  首先感謝縣委組織部舉辦的這次培訓,使我有幸在這樣正規、專業的縣委黨校參加學習各項理論知識。透過這三天緊張的培訓學習,我深感作為一個村支部書記,使命光榮,責任也是重大,對自己的身份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我們是排頭兵、領路人、第一責任人,這是對我們村支部書記的深刻詮釋。

  這次培訓,我們共同學習了省十四次黨代會精神、平安縣建設、村集體經濟發展、村辦合作社運營、黨風廉政建設等,這是對我們村黨支部書記一次思想提升的一次機會,也是幹好農村工作的經驗交流,更是我們責任感、使命感的一次集中昇華。

  三天的培訓學習和課下交流請教,我學到了很多在村上實際中能夠用到的方法和經驗。今後的工作中,我們把學到的東西融合到我們自己村上工作的方方面面中,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充分發揮作用,積極帶頭幹實事,為全村群眾當好服務員。

  走向鄉村振興講座心得體會2

  透過學習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讓我更加堅定了帶領本村鄉親們一起邁向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嚮往。做為一名村黨支部書記,我要始終將本村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自己工作奮鬥的目標。培訓結束回村後,我將及時組織本村全體黨員幹部和本村群眾,再一次將大會精神學習好、宣傳好、貫徹落實好,讓會議精神在我村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同時,我將把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轉化為推動工作的實際行動和目標,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堅持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持續培育壯大特色產業和村集體經濟發展,帶領村民在共同富裕的路上行穩致遠。

  走向鄉村振興講座心得體會3

  非常榮幸能參加本次培訓活動,各位老師的精彩授課,讓我對農村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為我今後如何做好基層工作指明瞭方向,尤其是在基層組織建設和作用發揮方面,使我思路更加清晰、理想信念更加堅定。下一步,我要以此次培訓為契機,強化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用理論指導實踐。以黨建為抓手,切實提高服務群眾的能力和素質。認真貫徹落實省十四次黨代會精神,不負黨和群眾的期望,為麻子溝鄉村振興獻力獻策。

  走向鄉村振興講座心得體會4

  參加此次鄉村振興專題培訓班學習,時間雖短,收穫頗多。課程學習有老師系統理論知識的講解,讓我收穫了接地氣有特色的的鄉村振興理論知識,理論上得到昇華;有異地現場教學的拓展,黃鋪社會治理成功經驗值得借鑑;更有具體基層案例的分析,特別是何書記在開學之初提出的“怎麼看、怎麼幹、怎麼挑”三個命題,讓我在建設鄉村振興思維上得到拓寬。下一步,我將以此次培訓所學所悟充分合理地運用到實際工作中,一是緊緊扣住黨建這個牛鼻子,將黨建引領貫穿各項工作始終;二是不斷創新工作方法,豐富載體,透過黨建引領信用村為抓手,探索社會治理新路徑;三是不斷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提升本領,做好服務群眾工作;四是透過“村企融合興菊富民”書記專案,發展好蔬菜、菊花鄉村振興特色產業,培育“造血”工作,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五是緊盯年度目標,按節點高質量完成黨建+三重各項工作目標,以優異成績向黨的二十大獻禮!

  走向鄉村振興講座心得體會5

  透過培訓,聆聽各位專家、教授對黨的十九大、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和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村莊規劃發展等當前農村工作的實用理論知識學習和其他先進黨支部書記的交流學習,看到了個人能力和本村鄉村治理、產業發展上的差距。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將以“新徵程任重道遠,新使命重任在肩”的使命感,不斷強化自身理論知識的學習,將所學知識悟透,以黨建為總抓手,不斷強化自身理論本領、實踐本領,切實增強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化機遇為優勢,變壓力為動力,根據自身工作職責,找準、找好日常工作與黨代會精神的契合點,並按照鎮黨委、政府的部署要求抓好各項工作任務落實,以優異成績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走向鄉村振興講座心得體會6

  透過此次培訓班中各位領導及專業老師的專題講座,讓我對過去極不平凡的五年,我省各項事業取得的歷史性進步和成就,以及未來五年全省工作總體要求和奮鬥目標有了更加全面細緻的瞭解,也讓我對自身的工作有了新的認識。作為年輕的村幹部,我們更要能吃苦、能擔當、去奮鬥。在面對推進鄉村振興、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小額信貸的回收,撂荒地整治等熱點難點問題的時候,要主動的站出來,去分析、去研究、去解決問題。同時還要加強政治理論和業務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用自己的實績來貫徹此次黨代會精神。

  走向鄉村振興講座心得體會7

  首先,感謝縣委組織部、黨校為我們精心舉辦的這次培訓班。培訓採取專題輔導、影片教學、討論交流等多種形式進行,重點圍繞專題解讀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和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基層組織建設、黨風廉政、鄉村振興、城鄉基層治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規範執行、為民服務等,全面提升村幹部的素質和履職能力。本次授課讓人感觸頗深、受益良多,為今後工作指明瞭方向,明確了任務。透過學習,我總結了以下三點:一是強化黨建引領,築牢政治思想。要立足我村實際,深刻學習領會省黨代會精神實質,迅速在全村範圍內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讓黨代會精神入腦入心。要以此次培訓為契機,進一步夯實鄉村振興的理論基礎,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素養,鍛造“真抓實幹”的過硬本領。要積極響應省委號召,堅持“幹”字當頭,有力有效推進鄉村振興,持續用力加強生態環保,用心用情保障改善民生,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肅的時代征程中貢獻自己的力量。二是把學習成效轉化為推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強大動力和思路舉措,帶頭幹,努力做到腳踏實地、埋頭苦幹。講實話、辦實事,紮實把每一項工作落到實處。在鄉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紮實開展好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環境衛生綜合整治、防返貧監測、村集體經濟發展等當前重點工作。三是緊扣“六新”奮鬥目標、“一核三帶”區域發展格局、“四強”行動和“十一個堅定不移“等重點任務,努力把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落到實處,以“三牛“精神將每一項工作落實到位。

  走向鄉村振興講座心得體會8

  透過此次村黨支部書記能力提升培訓班的集中學習,讓我深知基層戰鬥堡壘的重要性,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做為一名專業化的村黨支部書記,在今後工作中我將以十九屆六中全會和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為指導,堅持黨建引領,切實抓好本村產業發展、社會維穩、鄉村治理等各項工作。我將求真務實,真抓實幹,當好群眾的領頭雁,使我們村的各項工作與發展更上一個新的臺階。

  走向鄉村振興講座心得體會9

  此次的培訓,受益頗豐。馬部長的寄語對我觸動很大,作為基層黨建的“施工隊長”,我有責任有義務將基層“戰鬥堡壘”打造成為“振興兵團”。今年,保店鎮聚力打造6個黨建聯合體,按照鄉村治理、產業發展、文化傳承等不同特色進行功能定位。其中,以鄉村治理和產業發展為抓手,重點打造“銀領先鋒黨建聯合體”“噸半糧黨建聯合體”,發揮退職支部書記的導師幫帶作用,挖掘“噸半糧”示範區產能潛力,打造特色黨建品牌,注入振興發展活力,聚力構建黨建強、發展強,一村富、共同富的新格局。

  走向鄉村振興講座心得體會10

  很榮幸來紹興市上虞區參加此次的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培訓班學習。此次課程內容設定具體實用,有鄉村治理、農業農村現代化、啟用閒置農房等理論課程,也有民宿發展、特色文化小鎮建設、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等現場教學,我們將充分利用好這一週所學,將此次所學結合到永勝鄉特色優勢,勠力同心、有的放矢、創新發展,為加快大瓦山高山農旅片區建設貢獻永勝力量,也為加快金口河區鄉村振興建設貢獻永勝力量。

  走向鄉村振興講座心得體會11

  老師們的授課貫穿著方法論,如《以工作出資訊,以資訊促工作》課程中,圍繞“為什麼寫、怎樣寫、如何寫”三個問題,逐一分析了黨建資訊寫作的要點、難點、重點,還具體指出抓資訊工作的`四個舉措,深入淺出的講解了資訊工作,不僅收穫了知識,還學會了思考問題的方式方法。在今後的工作,我將以培訓學習為契機,堅持學新知、開闊視野,在實踐中學習提升素養,增強學習轉化運用的能力,用工作成效檢驗學習成效。

  走向鄉村振興講座心得體會12

  這次鄉村振興培訓學習走進浙江,主要以“見”為主,先後參觀學習了嘉興,桐廬等四個縣的十多個村。這些村,區位各不相同,資源稟賦也各有差異;但它們同樣都把鄉村的特有之美建設得讓我們歎為觀止。一個個圓圓的鄉村,無不洋溢著古老的情韻,轉動著每一個希望的黎明。置身其中,作為同是一方山水的主人,怎能不觸景生情,觸景深思呢!怎麼學人所長,借經誦佛,我有四個方面的體會:

  一、學方向。從各村看到的成果分析,他們首先是把“農村美”作為鄉村振興的突破口。把鄉村原生態的基因作為培育鄉村業態的主要要素。無論是鄉村旅遊還是特色民宿,都從一山一水,一枝一葉做起,充分體現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圍繞“望山見水憶鄉愁”的總基調,奏響美麗鄉村這曲大氣磅礴的山水田園之歌。

  二、學抓手。從幾天的考察學習情況來看,浙江普遍把“農耕文化”和“鄉愁文化”作為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深入挖掘各自的鄉土文化特色元素,讓這些隅藏於綠水青山之中的亙古之魂,激發城裡人的悠悠鄉愁,從而凸顯出城鄉文化差異性的精神價值。從人類的文明發展史來看,是先有農耕文化和鄉村情結,而後才有城市文明。鄉愁可以說是人類靈魂深處的精神家園。把農村建成現代文明的精神棲憩家園,就抓住了鄉村振興的最強抓手。

  三、學佈局。山有高低,水有曲直,要因地而異,科學佈局。浙江的經驗就是因山就水,因勢利導,順其自然。能幹起來的就先幹,暫時幹不了的就給“局”留白,一時繪就不了圖景,那就多留幾塊淨土,多留幾處清泉,給未來的畫留張乾淨的紙。再就是要有不斷最佳化鄉村原生態基因的佈局理念,如“海綿河道”“會呼吸的路”“牛欄咖啡”“裸心谷民宿”這些無不體現了浙江美麗鄉村建設佈局者們的高超智慧。

  四、學恆心。鄉村振興不可能一蹴而就,浙江也不例外。浙江的鄉村振興之路有的走了二十多年,才幹成今天的樣子。浙江經驗告訴我們,鄉村振興沒有通天繩,只有腳下路。必須樹立積土成丘,滴水成淵,建點連線,集片成景的耐心和韌勁。

  學有所悟,學有所用,見賢思齊是本次學習的目的。月臺村坐落於群山環抱的朝陽河畔,具有紅色文化的純正基因,具有良好生態的自然稟賦,我將帶著本次學習的成果,在鄉村振興的實踐中,深謀實幹,努力謀成事,幹成事;不負這萬紫千紅的好春景,不負這百舸爭流的新時代。

  走向鄉村振興講座心得體會13

  一、到聲譽卓著、歷史悠久的高等學府學習,讓我的心靈受到了一次洗禮

  XX大學是中國著名頂級學府之一,毗鄰著名而又古老的西溪風景區的大學校園建築別緻、環境優雅、學風濃郁。在這裡,我們深切感受了XX大學的“以人為本、整合培養、求是創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學校精心安排的課程既有宏觀理論,也有實踐案例;既有課堂教學,也有現場教學,透過教授的講課和參觀中的交流討論,使我們在學習境界上受到進一步的觸動。

  二、聆聽經驗豐富的專家授課,讓我的境界得到了一次提升

  為期一週的學習當中,學校為我們安排了豐富的教學內容,聆聽了各領域知名專家教授的授課,領略了名師的智慧與風采,老師們博古通今,知識淵博、理念精深,在各自的研究領域都有獨到的分析和精闢的見解,他們精彩的講解不時閃爍出智慧的火花,使我的境界得到一次大的提升,正所謂:聆聽的是智者的聲音,感悟的是知識的力量,學到的是管理的精華。

  三、現場感受特色鮮明的美麗村鎮建設,讓我的視覺實現了一次衝擊

  此次現場教學的所到之處,無論是美麗鄉村、田園綜合體,還是特色小鎮,都讓我們實現了視覺上的衝擊、思想上的碰撞。深入分析不難發現,XX的特色村鎮建設具有四個特點。一是鄉村管理民主、嚴謹。不管是村幹部選拔還是村級組織負責人的任命都是“以德為先”,德是指在選拔村級負責人時把德擺在首要位置,一個人的人品好壞決定地方發展的好壞,當我們的鄉鎮還在強調透過成立村民議事會、鄉賢會來治理鄉村時,XX關於民主治理方面已經頗有成效。另外,在鄉村治理上楓橋經驗很典型,全鎮設有近千個攝像頭,所有資訊每天透過網路平臺逐級彙總上報,透過對上報資料進行分析,及時處理各種問題。比如出現亂扔垃圾亂排廢水等情況,平臺立即反饋給執法隊,執法隊可以快速出勤進行管制。二是業務辦理公開、透明、快速。在XX的楓橋,有規模較大的綜合辦事大廳,綜合了各個部門的業務工作,真正實現了“一站式辦結”服務,公平透明,快速便捷,工作人員的優質服務態度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三是經濟發展開放、包容、創新。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在XX都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各村的村黨總支書記都是集中精力謀經濟發展,在招商引資過程中,採用股份制的形式與企業共同經營,這種形式互惠互利,得到企業與群眾的一致認可,許多群眾紛紛選擇返鄉務工創業,為鄉村經濟的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四是發展環境非常好。村級各項重大決策都是一起商討決定,群眾支援幹部,幹部支援領導,幹群關係和諧,最重要的是,引導者確定方向,眾多追隨者一張藍圖幹到底;內部、外部發展環境一片和諧穩定。

  四、學思結合,學以致用,讓我的思想受到了一次啟發

  透過這次XX的學習,我受益匪淺。也引發了我深入的思考,作為永和鄉的黨委書記,怎樣推動永和鄉村振興工作,我認為必須抓好以下四個方面:

  1、要抓好規劃編制這個先導。鄉村振興,規劃先行。鄉村振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須要有長遠規劃,穩步推進。要對照國家要求,結合實際,高標準編制永和鄉村振興具體行動規劃,同時按照全縣鄉鎮功能佈局科學規劃,形成我鄉本土特色鮮明的鄉村振興發展格局。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發揚釘釘子精神,一年接著一年做,一屆接著一屆幹,確保幹出成效。

  2、要抓好人文環境這個基礎。人是生產力最活躍的因素,而優美宜居的農村環境是吸引人的關鍵。加強農村環境治理,以“廁所革命”為契機,加快實現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全覆蓋。美化鄉村生態環境,保護好綠水青山和田園風光。以景區的理念規劃永和,以旅遊景點的標準建設永和,在全鄉開展村莊景觀美化、亮化活動,建設生態宜居鄉村。加強農村水、電、路、氣、房、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村公共服務站點建設,因地制宜興建特色餐飲、特色民宿、購物、娛樂等配套設施,打造生態宜居、生活便利的新農村。

  3、要抓好產業發展這個核心。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道路,是鄉村振興的必然選擇。要堅定不移做強農業產業,大力發展生態迴圈農業,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步伐。以打造“小水果”之鄉為契機,大力發展永和生態休閒旅遊農業。重點以冬棗、沃柑、獼猴桃、香瓜、西瓜、小水梨、湘蓮、油茶等為主打產品,推動我鄉傳統農業向現代代農業發展。利用自然資源,以松柏、龍鳳為中心,推動永和康養、休閒旅遊業發展。以三和瓷業為龍頭,利用現在工業資源大力發展新型工業,重點引進、扶持和壯大農產品加工業。按照“工旅結合”“農旅結合”“養旅結合”等思路,把永和的養生養老和美麗鄉村建設結合起來,打造休閒觀光、健體康養等特色產業。

  4、要抓好組織建設這個保障。沒有黨的領導,鄉村振興就是一句空話。要建強基層幹部隊伍,建立選派第一書記工作長效機制,實施農村帶頭人隊伍最佳化提升行動,吸引大學生、機關企事業單位退休黨員幹部到村任職。栽好梧桐樹,方可鳳凰來。必須研究和制訂切實可行的人才政策,創新用人機制,把農村能人、賢人請回去、引進來、留下來,為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保障。要解決好基層幹部問題,就要保障好村幹部工資、醫保、社保等經濟待遇,著力提高政治待遇,激發他們立足基層、幹事創業的熱情,真正把鄉村振興戰略的各項政策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