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新聞稿> 電視新聞稿的寫作要領

電視新聞稿的寫作要領

電視新聞稿的寫作要領

  電視新聞講究真、新、快,具有瞬時易逝的特點,下面是關於電視新聞稿的寫作要領的內容,歡迎閱讀!

  電視新聞稿是配合電視新聞影象的播出、供電視新聞播音員播音的文字稿。它與新聞影象互相配合,構成呈現在觀眾面前的一條條既看又聽的電視新聞。所以,電視新聞稿的寫作既是一門為聽而寫的藝術,也是一門為看而寫的藝術。“聽”與“看”的結合,使電視新聞稿寫作既不同於廣播新聞的為“聽”的特點,又不同於報紙新聞的為“看”的特點。因此,筆者認為,從事電視新聞工作的記者和編輯必須從掌握電視新聞的特點入手,正確處理好下列三方面的關係,真正體現電視新聞稿的“為聽而寫、為看而寫”的寫作特色。

  一、力求口語化,避免書面化

  電視新聞“聽”的口語化特徵決定了電視新聞文字稿在撰寫的過程中,與報紙新聞稿不同;而須有廣播新聞稿之突出特點,即口語化,播音員面向觀眾直介面播新聞內容。正因如此,人們形象地把電視比喻為“視窗”和“講壇”,站在這一“視窗”或叫“講壇”“講學”的就是我們的播音員。所以,我們的電視新聞稿猶如一篇篇“教案”。這些文字稿(教案)要讓播音員(教師)傳授給觀眾(學生),不淺顯明瞭、採用群眾易於接受的大眾化語言怎麼行呢?不然,既妨礙觀眾“聽”,也妨礙觀眾“看”,達不到預期的收視效果。這說明寫稿應看物件,要根據受眾謀篇佈局。如對同一內容的報道,電視新聞稿與報紙新聞稿的撰寫是有區別的,試比較下面兩段文字。

  報紙體:“我們這次洽談會,來的人非常多,對我們來講出乎預料,雖然談成不多,但是我們也感到非常高興。”洽談會負責人7月10日對我們說。

  電視體:7月10號,洽談會負責人對記者說,這次洽談會來的'人非常多,出乎他的預料,雖然談成的不多,但他也非常高興。

  可以看出,同是文字形式,但電視新聞稿畢竟不是給人看的,而是要讓播音員去說的。既然它的目的是說的、是讓人聽的,那麼它必須直截了當地把內容表達出來。同時,要求語言比較簡短,適合播音員配音;其次是應儘量採用口頭語言,以適應受眾的聽覺習慣。這正是電視稿與報紙稿在語言風格上的差異。

  二、拓寬報道面,莫看“像”作文

  電視新聞片的構成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還是鏡頭和文字。有人把新聞片比喻成一條項鍊。那麼,片中的一個個鏡頭就如一顆顆珍珠,文字稿就好像連線珍珠的金錢。如何拉好這根“金線”?這是擺在電視新聞工作者尤其是文字記者和編輯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然而,在電視新聞稿中,我們經常發現:有的記者把文稿寫成一般的解說詞,把鏡頭中的人物簡介一番、場面內容介紹一下而已;有的文稿則寫成單純的解“像”文章,說說事物發生在什麼地方、結果如何。這樣處理,往往忽視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我們不妨想一想,當我們舉起攝像機時,能拍攝到的鏡頭有多少。現實中,大量的新聞資訊是鏡頭難以捕捉到的。如何處理這一“遺憾”(人們通常稱“電視是一門遺憾的藝術”),自然而然地擺在文字記者的面前,而報紙、廣播的新聞不存在這一不足。原因十分簡單,文字可以反映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各種動態,而影象無法再現已過或未到的動態。所以,撰寫電視新聞稿時必須發揮文字語言的特殊作用,進而拓寬電視新聞的報道面:把無法用畫面傳播的,諸如過去的、未來的、或難以用畫面表現的,如政府部門的公告、科學技術成果、黨的重大決策等,用文字語言表達出來,把這些情況如實地傳播給觀眾。例如《我縣基本完成晚造插秧任務》:

  我縣各地抓緊備耕,立秋前後大部分秧苗已插完,並迅速轉入田管階段。據悉,Ⅱ優3550、協優3550、華優86等優質高產常規良種佔了晚造總面積的4成多,拋秧面積近6 萬畝,比去年同期增加1000多畝。

  ——8 月11日饒平電視臺《饒平新聞》

  三、挖掘其深度,謹防一般化

  新聞要求準確、快速地反映社會生活和社會事件,電視新聞更是如此。因而,有些記者急於求成,對一般訊息的處理容易出現程式化、模式化,如會議訊息往往按照某某部門在什麼地方、舉行什麼會議、提出了什麼要求、參加會議的是什麼人員幾方面撰稿,活動訊息又常常按照某某單位在什麼地方、舉行什麼主題活動、結果如何幾個要點組稿。

  然而,我們應當知道,新聞傳媒的作用不只是傳聲筒或放錄機這麼簡單,它的權威性在於,它所體現的意識永遠高於社會大眾平均意識,經它傳播的事實和觀點,往往帶有強烈的引導和教化作用,這也正是新聞傳媒的立足點和生命力之所在。電視新聞的畫面由於受到其具體影象的限制,缺乏對事物進行分析、綜合和評論的功能。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僅僅看電視新聞影象,對新聞的印象比較膚淺,而文字語言具有很強的綜合分析和評論事物的能力,它可以恰到好處地彌補影象未能表達之不足,起著代替影象完成綜合分析評論新聞事件的任務,使電視新聞報道達到一定的深度。例如《佔路為市交通混亂——縣城市容和環境綜合治理見聞》:

  據瞭解,每晚11點半左右,長廊兩岸還成了攤點大擺酒席的“好地方”。粗略統計,兩岸長廊景點周圍佈滿大大小小攤點有89處,其中小炒、夜宵的攤檔就有35處之多。有人說,在長廊景點飲酒賞月,樂在其中。然而,一夜過後,留給人們的是一串串的思考:在現代文明的今天,有的人為了賺錢而不顧公共環境和交通秩序;又有的人口口聲聲埋怨政府和有關職能部門但自己又在不斷地糟蹋公共環境和破壞交通秩序,製造髒亂差現象?

  ——7月3日饒平電視臺《饒平新聞》

  文稿在綜合有關材料之後,提出了一連串的讓人深思的話題,旨在喚起人們重視周圍環境的整潔和衛生,並積極配合政府有關部門整治市容市貌,創造良好的環境和井然的交通秩序。這樣的議論,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隨著各種傳播媒介,特別是報紙、廣播和電視等新聞媒介的激烈競爭,電視新聞更要發揮自己的優勢,除了提高攝像技巧之外,還應在文字方面下點功夫,使播出的新聞有一定的深度。

  電視新聞文字稿的撰寫還涉及到標題、導語、主體、背景、結尾等的方方面面,本文僅就電視新聞稿撰寫中的一些問題談點個人的粗淺見解。

  電視新聞稿是電視新聞的劇本,新聞稿完成,才據以編輯,過音剪輯播出,美國ABC新聞主播普林克烈(David Brinkley)指出,撰寫新聞稿是是電視新聞業最重要的本領。

  希望在電視新聞業表現出色的人必須自己寫稿,否則沒有風格,沒有個人色彩,如果記者不撰稿就應該辭職去賣保險,寫不好新聞稿就不要進這行。

  掌握電視新聞的特色,新聞聲光畫面不斷前進,直線性的動線, 一去不回,觀眾如果錯失其中一些資訊就無法回頭看,不像報紙可以前後頁反覆翻閱,因此電視記者必須依照一套結構撰寫新聞稿。

  原則:簡潔清楚,結構分明合乎邏輯,方便觀眾瞭解新聞意義。

  電視新聞結構

  開頭導言(Lead in)引發高潮

  凸顯某一新聞事件的變化或突變情況,起觀眾注意及興趣,這是新聞事件的高潮

  本體 (body)解釋原因,說明新聞事件的背景資料,或解釋原因。

  結尾(ending)證明效果,向觀眾解釋實際的或可能的影響。

  口語對話的寫作風格

  記者用活的語言,講話的語音,多用短句與直述句以求精簡,凸顯快節奏,強調動作感,捨棄不著邊際的文句,刪掉不能增加資訊的文句,少用形容詞。

  使用口語化寫新聞稿並非完全抄襲日常會話,人們平常談話會帶有髒字,不連續不合文法,滿嘴俚語。

  一則電視新聞是由旁白(Voice—over)加上畫面(Video picture),加上現場原因(natural sound)(包括訪問)所構成。

  電視新聞強調視覺媒介,以畫面為重,以影像取勝,好畫面可以凸顯好新聞,但新聞畫面無法單獨存在必須有文字旁白扮演從屬角色。不代表記者可以不顧畫面,埋頭撰寫文字稿,相反,文字記者必須與攝影記者充分溝通,充分使用現場音:新聞影像的現場音最具有臨場感,原音的價值使得觀眾目睹聆聽新聞現場或人物,直接感受其音調,表情與姿勢活生生呈現,展現戲劇效果,令人印象深刻。

  電視新聞稿(解說詞)的寫作

  第一,要認真採訪、選題,注意文字與畫面的關係,在精選之後出現在畫面上的資訊,文字絕不可以再行同一重複。

  第二,最新訊息的開頭、結尾、過渡常常是獨白式的,對於人名、資料、結果等要素必須處理得體,文字精警,表達清晰,文圖一致。

  第三,撰寫電視新聞紀錄片的解說詞,一定要有結構提綱,其中包括中心觀點、主要論據及次要論據、組織結構方式等。要闡明畫面含義,豐富畫面內容,承上啟下,交代思想,烘托氣氛,文字要簡煉、深刻,富有文采。

  第四,要挖掘新的角度,既要寫得快,又要寫得好。要避免那些陳詞濫調,更要避免重複。寫出來的東西,與其中看,不如動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