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節日常識> 新年祭節日常識

新年祭節日常識

新年祭節日常識

  節日常識,是指生活中值得紀念的重要日子的知識。是世界人民為適應生產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創造的一種民俗文化,是世界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那麼,節日的常識您都瞭解清楚了嗎?下面就讓小編帶你去看看新年祭節日常識吧,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新年祭是高山族支系中的雅美人和阿美人的傳統祭祀節日。他們祭祀有不同的日期,雅美人在陽曆12月前後擇日舉行,阿美人則以收割完莊稼的下個月的.13、14日為祭日,節期為5天。

  雅美人是高山族的族群之一。人口2783人,居住在6個村落。分佈於臺東縣蘭嶼島濱海地帶,是高山族中唯一的漁獵民族。語言幾乎與菲律賓北部的巴丹居民一致。農業以種植水芋為主,工藝以製陶、造船、制銀較為著名。社會生活以核心家庭為主。該族群愛好和平,沒有獵頭等習慣。雅美人舉行新年祭是為了祈求來年豐收。他們過節的過程就是一個祭祀的過程。祭祀前夜,各家各戶就開始搗粟煮飯。天亮後,宰豬煮肉,分送親友。接下來打扮一新的一家人在家長的帶領下,帶著粟飯豬肉及各種芋制祭品來到海岸。各家家長頭戴銀質大禮帽,守禮服,佩金質大胸飾,手帶銀鐲,非常莊重地把祭品放在海灘上,祭天神,祈求賜福。返家後另備祭品供奉祖先,祈求來年豐收。

  阿美人(阿美是“北方”的意思,是阿美南部的人對北部人的稱呼)是高山族的族群之一。在高山族中人口最多,約有12萬人。原分佈於臺灣東部縱谷平原南北兩端的秀姑巒溪口和恆春附近,後來移居東部縱谷及海岸線一帶的花蓮縣東部和臺東縣的東北部,包括臺東縣11個鄉鎮和花蓮縣12個鄉鎮。依據語言、習俗和地域差異,大體分為北、中、南部阿美和海岸阿美四部分。阿美人的新年祭,說它是一個祭祀活動不如說是全村的大聚會、大聚餐,其過程非常開心。在舉行祭祀的頭一天,未婚男青年在公共會所外,中老年人分別在會所與舞屋,舉行諸神的嘗新祭,用新粟配製的酒潑地作祭。之後便是這些男人們的天下了,他們整日喝酒跳舞,歡快異常。到了午夜前,青年人便到海邊建小屋,而會所中的長老們則派人向每戶徵收魚乾,帶到公所來吃。第二天一大早,老人們出發去海濱,由最高輩分的老人發令,競走赴海撈魚,按輩分編組。捕魚歸來,評出優勝者。當天夜裡就在海邊宿營。第三、四天,最年輕的一輩人身著盛裝,圍繞著營舍走三圈,然後分食煮熟的魚。由長老在公共會所講評撈魚的成績,以酒獎賞得獎的人。最後,年長者在公共會所歡宴,其他人散去,年輕人則去舞屋參加舞蹈聚會,此時,女子也可以來一起共舞。第五天,雞叫頭遍,婦女們就起床煮粟,到天亮時,就揭成了大型餈粑。近中午,就能聽到有人喊:“攜餈前來”於是婦女們像聽到集合號一樣,將自家的餈粑送到公共會所,分發給眾人,眾人也可帶回家食用。自此,各家才開始舉行家宴加以慶賀。而在舞場上認識的男女青年,如果相互中意就開始了交往,女方開始盛裝訪問男家,幫助男方打水、掃地,這也就意味著求婚。男方如果也樂意,就留她吃晚餐,餐後男方送女方回家,以進一步表達愛慕之情。這也是節日的一大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