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文言文> 《論語·公冶長》文言文練習附答案

《論語·公冶長》文言文練習附答案

《論語·公冶長》文言文練習附答案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①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②,無施勞③。”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論語·公冶長》)

  【注】① 盍:何不。 ②伐善:誇耀自己的優點或才能。伐,誇耀。 ③施勞:張揚自己的功勞。施,張揚、炫耀。

  1、對上面這個選段內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子路的志向是與朋友一起共同享受車馬、衣服等物品,即便用壞了也沒有遺憾。可見子路性格慷慨豪放。

  B、顏淵的志向是不誇耀自己的長處,不炫耀自己的功勞,可見顏淵的性格謙虛謹慎。

  C、孔子的志向是讓老人得以安養,讓朋友間以誠相待,讓年輕的子弟們得到關懷。可見孔子對自己的志向能夠實現充滿自信。

  D、孔子及其弟子們自述志向,主要談的是個人道德修養及為人處世的態度。孔子的志向最接近於“仁德”。

  2、本章敘述孔子及其弟子各述其志,志願各有不同,境界也有高下。(3分)

  答:

  【答案】

  1、C (孔子只是表達自己的志向,看不出他的自信)

  2、孔子的志向是讓老者得以安養,讓朋友以誠相待,讓少者得到關愛。(1分)較於子路、顏淵之志,子路重朋友之義,顏淵重自我修養,孔子則自然流露出造福他人、各得其所的仁者之懷,境界最高。(1分)其高尚的人格與寬宏的懷抱,足以作為我們的楷模,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也要注意加強自己的道德修養,使自己成為一個可以信任的朋友,可以讓人放心的子弟。(1分)

  (1)下列各項中,對上面《論語》選段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孔子引導弟子顏淵、子路各自表達他們的志向,而孔子也抒發了自己的抱負,顯現了他高尚的人格和寬宏的懷抱。

  B、師生之間在和諧的氣氛下相互學習和砥礪,有切磋,有請益,循循善誘,很自然地呈現出了孔門教與學的情景。

  C、在師生對話中,三人志願不同,境界也有高下。子路性情豪爽,講話魯莽,只講朋友義氣,境界最為低下。

  D、相比之下,孔子的志向是希望老年人得到安養,朋友間以誠相待,少年得到關愛,其關注的層面更為廣闊,志向更加高尚。

  (2)在這場師生對話中,顏淵的志向反映了怎樣的品格?(3分)

  答:

  【答案】

  (1)C(子路性情豪爽,重朋友情誼,也是一種高尚的人格。)

  (2)顏淵富於德性修養,樂意發揮自己的才幹,為大眾服務,而不誇耀自己的長處,不張揚自己的功勞,具有肯奉獻而又謙虛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