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閱讀答案> 高中文言文閱讀理解李綱傳附答案

高中文言文閱讀理解李綱傳附答案

高中文言文閱讀理解李綱傳附答案

  李綱,字文紀。少慷慨,尚風節。仕周為齊王憲參軍事。宣帝將殺憲,召僚屬誣左其罪,綱矢死無橈辭。及憲誅,露車載屍,故吏奔匿,綱撫棺號慟,為瘞訖,乃去。

  事隋為太子洗馬。太子勇宴宮臣,左庶子唐令則奏琵琶,又歌《武媚娘曲》。綱曰:令則官調護,乃自比倡優,進淫聲,惑視聽,誠使上聞之,豈不為殿下累乎?臣請正其罪。勇曰:置之,我欲為樂耳!後勇廢,文帝切讓,官屬無敢對,綱獨曰:陛下不素教,故太子至此。太子資中人,得賢者輔而善,得不肖導而惡,何特太子罪邪?帝曰:朕過矣!擢尚書右丞。大業末,賊帥何潘仁劫為長史。

  高祖受禪,拜禮部尚書兼太子詹事。齊王元吉為幷州總管,縱左右攘奪,民愁苦,宇文歆諫,不聽。劉武周入太原,元吉懼,棄軍奔京師,幷州陷。帝怒,謂綱曰:王年少,不習事,故以歆及竇誕佐之。太原,興王地,兵十萬,粟支十年,奈何一旦棄去?歆建此計,我當斬于軍。綱曰:王過惡,誕養成之。歆事王淺,有闕必諍。今賴歆計,使陛下不失愛子,且有功,又可加罪乎?翼日,帝悟,於是釋歆。

  太子建成浸狎亡賴,猜間朝廷。綱頻諫不見聽,遂乞骸骨。帝罵曰:卿為潘仁長史,而羞朕尚書邪?綱頓首曰:潘仁,賊也,志殘殺,然每諫輒止,為其長史,故無愧。陛下功成,厚自伐,臣言如持水內石,敢久為尚書乎?且臣事東宮,東宮又與臣忤,是以上印綬。帝謝曰:知公直士,幸卒輔吾兒。乃拜太子少保,尚書、詹事如故。帝以綱隋名臣,手敕未嘗名。

  貞觀四年,復為少師。每聽政,必詔綱與房玄齡、王珪侍坐。綱發言陳事,毅然不可奪。及疾,帝遣玄齡至家存問。明年卒,年八十五,贈開府儀同三司,諡曰貞,太子為立碑。 (選自《新唐書》第九十九卷,有刪改)

  4.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後勇廢,文帝切讓 讓,謙讓 B.陛下功成,厚自伐 伐,誇耀

  C.知公直士,幸卒輔吾兒 幸,幸好 D .毅然不可奪 奪,奪取

  5.下列語句編為四組,全都正面表現李綱是直士的一組是( )

  ①拜禮部尚書兼太子詹事 ②綱頻諫不見聽,遂乞骸骨 ③知公直士,幸卒輔吾兒

  ④諡曰貞,太子為立碑 ⑤陛下不素教,故太子至此 ⑥綱撫棺號慟,為瘞訖,乃去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⑤⑥ D.①③④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李綱自幼意氣風發,崇尚高風亮節,先後在(北朝)周、隋、唐三朝做官。他為人正直,敢於直言進諫,輔佐過多位太子。

  B.齊王李元吉任幷州總管時,遭逢劉武周叛亂,元吉沒有聽從宇文歆的建議,棄城逃回京師,致使太原淪陷。

  C.因太子不聽勸諫,李綱申請退休,但是遭到了皇帝的'反對。為表達對李綱的尊重,皇帝親自寫敕令時從來不曾直呼其名。

  D.唐太宗非常器重李綱,每次臨朝聽政,必然令李綱和房玄齡、王珪陪同坐在身邊。李綱生病,皇帝還派房玄齡去慰問。

  7.將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1)太子資中人,得賢者輔而善,得不肖導而惡,何特太子罪邪?

  (2)歆事王淺,有闕必諍。今賴歆計,使陛下不失愛子,且有功,又可加罪乎?



  參考答案:

  4.B 5.C 6.B

  參考譯文:

  李綱,字文紀。少年時代意氣風發,崇尚高風亮節。在周朝任齊王宇文憲的參軍事。宣帝準備殺宇文憲,召來他的僚屬誣陷編造罪名,李綱誓死沒有屈從的言辭。等到宇文憲被殺後,李綱用沒有幃蓋的車子載著宇文憲的屍體。宇文憲生前的屬吏都躲得遠遠的,李綱扶著棺材嚎啕慟哭,為他安葬之後才離開。

  李綱侍奉隋朝擔任太子洗馬。太子楊勇宴請東宮臣子,左庶子唐令則彈奏琵琶,又唱《武媚娘曲》。李綱說:唐令則甚微調教輔佐太子的官員,卻將自己當作歌伎,進獻淫聲,惑亂太子的耳目,如果讓皇上知道了,豈不是要連累殿下嗎?臣請求對他治罪。太子楊勇說:你別管這事,是我自己想聽音樂而已!後來楊勇被廢黜,文帝嚴詞譴責,東宮裡的官吏僚屬沒人敢插話,惟獨李綱說:陛下平常不教育太子,所以才到了今天這種地步。太子的天資跟普通人無異,如果讓賢良的人輔佐他就能從善,如果讓不正派的人誘導他就會向惡,為什麼只是太子一個人的罪過呢?皇帝說:是朕的過失啊!提升李綱為尚書右丞。大業末年,賊帥何潘仁強迫他出任長史。

  高祖受禪即位後,任命李綱為禮部尚書兼太子詹事。齊王李元吉任幷州總管,放縱身邊的人書郎、太子詹事。皇帝認為李綱是隋朝的名臣,親自寫敕令時從來沒有直呼過他的名字。

  貞觀四年,李綱又任太子少師。每次皇帝臨朝聽政,必然令李綱與房玄齡、王珪陪同坐在身邊。李綱發表言論陳述事理態度堅決不可改變。後來患病,皇帝派房玄齡到他家裡慰問。第二年去世,享年八十五歲,朝廷追贈他開府儀同三司,諡號為貞,太子為他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