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閱讀答案> 語文經典文言文閱讀附參考答案

語文經典文言文閱讀附參考答案

語文經典文言文閱讀附參考答案

  文化經典閱讀(6分)

  ①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①;使於四方,不能專對②,雖多,亦奚以③為?” (《論語·子路》)

  ②孟子謂高子曰:“山徑之蹊間,介然④用之而成路;為間⑤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孟子·盡心下》)

  [注]①達:通達;會處理。②專對:獨立自主應對。當時在外交上常以背誦《詩經》章句來委婉地進行提問和回答。③以:用。④介然:特別專注的樣子。⑤為間:有頃,為時不久。

  孔子、孟子各提出了什麼樣的為學主張?請根據上述材料,用自己的話簡要分析。(6分)

  答:

  參考答案:

  9.要點:①孔子主張學以致用(或:孔子認為,為學的目的'在於經世致用)。他要求弟子們把所學知識運用到政務、外交上。②孟子主張學習要專心致志(或:孟子認為,學習要持之以恆)。他以“茅塞”為喻,告誡高子不可間斷學業。(6分。每點3分:主張2分,分析1分)

  【參考譯文】

  ①孔子說:“熟讀《詩經》三百篇,派他從政做官,卻不會處理政務;派他當外交使節,卻不能獨立自主應對,讀得雖然很多,又有什麼用呢?”

  ②孟子對高子說:“山坡上人可以走的地方,只要專一地去走,就會成為一條路;隔些時日不去走,茅草就會將路堵塞住。現在,‘茅草’堵塞住你的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