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2022年初中生《萬里歸途》觀後感800字> 2022年初中生《萬里歸途》觀後感800字(精選9篇)

2022年初中生《萬里歸途》觀後感800字

2022年初中生《萬里歸途》觀後感800字

  當認真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2022年初中生《萬里歸途》觀後感800字(精選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2年初中生《萬里歸途》觀後感800字1

  正值十一長假,有了休息的時間,拿出了兩個小時去看了《萬里歸途》這部電影,可能是第一次去看這種外交題材的電影,電影中有很多的細節觸動我的心窩。受父親和老師影響,愛國這個信念是流淌在我的血液裡的,每每看到有關愛國題材方面的影視材料,總是熱血沸騰,所以也是自己發自肺腑的想記錄電影給我帶的體會和感悟。

  電影裡的故事只有一條主線,那就是帶領在外的國人回家的故事。努米亞共和國爆發戰亂,前駐地外交官宗大偉與外交部新人成朗受命前往協助撤僑。任務順利結束,卻得知還有一批被困同胞,正在白嫿的帶領下,前往邊境撤離點。情急之下,兩人放棄了回家機會,逆行進入戰區。

  看完了電影之後,我發現《萬里歸途》和《戰狼》都有一個相似的情節,那就把國旗舉起來的動作,看到這一幕,眼淚湧出,心中感嘆國之強大,歷經滄桑之後的我們舉起國旗昂首挺胸,身為中國人,骨子裡只剩驕傲與自豪。

  以前就聽到一句話,外交官是離槍炮最近的人!其實當時的我不是很理解這句話,我以為的是唇槍舌戰,這裡的“槍炮”是嘴。看完電影之後我明白了,那是安全國家的外交官。而像“宗大偉”這種微笑國家的外交官是面對真正的槍炮的,是真真正正活在槍炮的面前的。他們也是有血有肉鮮活的個體,他們有恐懼,有自己害怕,但絕不懦弱,有自己想要守護的愛與責任。他們最強大的地方是為了這份愛與責任,他們直面自己的恐懼,沒法料事如神,並非刀槍不入,他們也會受傷,但卻挺身而出,他們不是神卻守護了每一個在外的中國人。赤手空拳的外交官,穿越戰火和荒漠,面對反叛軍的槍口,堅定信念,帶著國人撤回家來!這裡的他們是強大的,是高尚的!

  電影的最後和電影中中國駐外大使呂毅松說;“祖國,永遠不會放棄任何一位同胞,我們一定帶大家回家。”這句話表明了國家的態度,那就是無論在任何時候,在任何情況下,國家都不會放棄每一個處於水深火熱中的中國人,國家永遠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到第一位,永遠對於每一個海外的中國人都是不拋棄,也不放棄。也就是這堅定的信念,讓每一個生活在海外的中國人都感受到國家所給予的安全感、歸宿感和幸福感。我們看到無論在利比亞撤僑,還是葉門撤僑,國家都是說到做到,在國內遇到大災大難的時候,國家也是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到第一位,我們會因生活在這樣的一個國家裡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2022年初中生《萬里歸途》觀後感800字2

  今天下午和大學放假剛回來兒子去看了《萬里歸途》,之前看預告是關於撤僑題材的電影,想到了《戰狼2》和《紅海行動》,國慶節和兒子看這種愛國主義電影,一定很有意義。果斷買票,放下一切奔赴電影院。

  劇情演繹了很多撤僑方面的細節,比如張譯演的男主宗大偉如何在戰亂的地方找到僑民,如何帶領大家一步步轉移到安全地方,這中間穿插王俊凱演的成朗對他的不理解,還有王迅演的劉明輝脫離大部隊私自轉移的細節。感覺成也這些情節,敗也這些情節,本來想刻畫撤離過程中的人性,但又有幾分套路在裡面,明顯有為了編而編的痕跡,兒子說:“劉明輝那幾個人,在不知生死的情況下怎麼可能脫離大部隊自尋活路?極盡不可能。” 另外宗大偉在邊境和僑民填寫申請表,嬉皮笑臉地與邊境長官哈桑周旋的情節,看似有點搞笑,但又有點疑問,過邊境這種事真的不需要嚴謹點嗎?

  演技方面張譯作為撤僑頭號男主,演技完全能支撐住整個電影,李雪健,成泰燊,張子賢,殷桃等人的表演也很有看頭。但是作為大使館裡年輕的王俊凱稚嫩的臉龐,面無表情的演技,從開始在車上就像遊離在其他幾個人之外,這場戰爭彷彿他是那個一直躲在相機後觀察的人。張子賢飾演的章寧戲份不多,卻很驚喜。

  看電影過程中很緊張,但眼淚始終掉不下來。最後僑民坐上回國的飛機進入中國境內時,手捧骨灰盒的殷桃淚奔的那一刻有打動人心。另外電影中有兩個努米亞國人留下很深的印象,當他們被叛軍殺死時,內心很是惋惜。一個是為宗大偉帶隊的當地平民老人,另一個是守衛邊境的長官哈桑,盡忠職守,卻被叛軍吊死在城樓上。

  看完電影,感覺還行,但又不那麼過癮。兒子說:“全程我們的人始終被各種打壓,特別是和叛軍對峙時,你看我們有還手嗎?當然看著不爽。” 本以為又是一場振奮人心的愛國主義和大國崛起的燃片,但又稍微理性了很多。

  最後記住了電影中的幾句臺詞:

  國家是我們的信仰。

  戴面具久了,你還真以為是自己的臉啊?

  影片片尾歌曲過後有彩蛋。

  2022年初中生《萬里歸途》觀後感800字3

  昨天晚上看了一部電影,國慶檔播出的主旋律電影《萬里歸途》,這部電影深深打動了我。

  影片剛開始,就介紹了發生內亂的努米亞共和國的背景:整個國家發生動亂,保衛家園的政府軍,還有殘忍的反叛軍之間的戰鬥,導致很多無辜的人流連失所,還有很多人員傷亡。

  機敏的宗大偉、正直堅定的成朗還有善良體貼的白嫿,他們帶領一群撤離的華僑,正在往指定的地點趕。

  這部電影,我要站在主角宗大偉的角度去看,他是中國在努米亞的外交官,真正讓我敬佩的是,他在面對叛軍時的表現,還有他如何去鼓勵華僑的那種勇氣。

  宗大偉在電影裡面說了很多謊話,但是說謊話是需要很大的擔當承擔的,他需要把每一個華僑給帶到安全的地點撤離。

  他們被叛軍抓到的`時候,叛軍首領想利用他中國外交官的身份,來承認他們叛軍的合法地位,但是被宗大偉拒絕了,這非常需要勇氣,還有考驗。

  包括在整個劇的結尾時,他又被反叛軍給抓住,我清楚都記得他第一次跟反叛軍交鋒時,他努力的抖擻那拯救的衣領,以便使自己鎮定下來。還有這一次跟反叛軍的首領交鋒,他非常緊張,腿發抖。我非常知道他跟那種情況之下非常害怕,作為外交官,又不是軍人,但是這種勇氣來自於他對同胞的愛,來自於他的責任,來自於他的擔當。

  電影當中還有一處細節我非常清楚,就是在成朗的帶領之下,撤離的華僑穿過沙漠,到達指定地點時那種激動的時刻。

  有一位華僑親自計數了他們從出發地點到達指定地點的步數,總共是32萬6713步,期間,他們穿過了一望無際的沙漠,相互扶持,相互鼓勵,最終抵達了目的地。

  看完這部電影之後,我覺得不是每一個國家都能夠有這種實力去撤出本國的華僑,我為祖國的強大感到驕傲,真心的體會到那句話:我們並非生在和平的時代,而是生在和平的國度。

  我在想如果讓我去走那麼長的沙漠距離,我肯定會絕望,正所謂‘楚善不可及,歸路但蕭條’,這也是我深刻的體會到中國外交官在面對所在國發生動亂時,他們需要處理各種各樣棘手的情況,有時候甚至可能會丟掉性命。

  《萬里歸途》這部電影代入感非常強,在國慶檔播出這樣一部電影,我覺得非常值得一看,強烈推薦。

  2022年初中生《萬里歸途》觀後感800字4

  《萬里歸途》畫面真的很真實,每一聲槍響和炮聲都把我嚇得一激靈。努米亞環境的乾旱和戰後的遍地狼藉讓人彷彿甚臨其境,從中看到了導演滿滿的誠意。

  再說劇情,個人感受,這部影片沒有所謂“神轉折”,只是合理地安排了“意外”,非常合邏輯地讓人感受到什麼叫“天有不測風雲”。有點像藝術加工後的紀錄片的感覺,潤物細無聲地用前後對比和處處點題表達出了“回家”這兩個字的重量。影片裡小細節和暗線不少,比如“面具戴久了”這句諺語,比如成朗的攝像機等等,都值得好好體會,準備IMAX二刷。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兩處細節,一處是看了接近兩個小時的戰亂的努米亞,那些流離失所朝不保夕混亂無序印進了心底,讓我每一刻都在提心吊膽。當最後回到了正在迎接春節的繁華而和平的祖國,對和平的感恩和為祖國綜合國力不斷提高的自豪充滿了我的心房,生活在這樣一個和平又強盛的國家,是我們的幸運。另一處,是張譯老師飾演的宗大偉回到了家,和家人擁抱的時候,我的眼淚瞬間掉了下來,只有中國人知道“鄉愁”包含著多少心酸苦楚,知道家人是怎樣切不斷的羈絆,知道團圓是怎樣的份量。

  最後,關於演技,張譯老師演技天花板,誇無可誇,讓人相信他就是角色本人;殷桃老師和萬茜老師將堅毅又溫柔的中國女性的形象表演的淋漓盡致;所有配角老師可以說與主演相輔相成。所有演員各司其職,彷彿一起搭建了一個幻境,讓觀眾深陷其中,真實體驗到當時的一情一景。

  至於王俊凱,本身是粉絲,就我個人而言,其實有的時候反而會覺得“我是為王俊凱來的”而非“我是為成朗來的”,認識演員本身大於認識角色。但在影片後面,他紅著雙眼,拿著喇叭用英文高呼“正義不會被掩蓋”的時候,我第一反應是,這就是年輕單純卻勇敢熱血的外交部新人成朗,忘記了飾演這個角色的是我的愛豆。能夠和角色達到靈魂共鳴,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大的突破。

  2022年初中生《萬里歸途》觀後感800字5

  《萬里歸途》Home Coming,今天看了,很值得看,給五星好評。

  張譯演技絕了,他飾演經驗豐富的外交官宗大偉,全程很多高光時刻。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面對叛軍賭子彈遊戲,他也害怕,打心眼裡害怕,但是他沒有認慫,他有責任和擔擋。整個過程給了很多面部表情特寫,這種面對去世的恐懼,內心的害怕掙扎,為了家庭為了同胞為了活著,全程高能。

  王俊凱飾演青年外交官成朗,客觀地覺得他這個角色可以演得更好,跟影帝對戲,在演技上他還有很多成長空間。能跟影片中跟這麼多優秀演員一起合作學習,也是很好的鍛鍊機會了。

  這部劇除了服道化特效這些很不錯很真實外,臺詞和故事導得都好出彩。宗大偉帶領一百多人槍林彈雨中逃生,撤僑行動太不容易了,飆淚啊……

  “面具戴太久,真成了你臉了”。印象中這句臺詞面對不同物件出現了很多次。面對哈桑,他有作為邊境軍人的信仰和堅守,最後為國犧牲,這是戰爭的悲哀。面對宗大偉,他有著善意的謊言,為了完成把同胞帶回家的使命,幾次面對生命威脅,幾次虎口脫險。面對派軍領頭,他有著面具下醜陋的靈魂……影片塑造不同角色在面具背後的善與惡,寓意很多。

  “你們如果殺了我們,我們的國家一定會讓你們血債血償”當叛軍頭目想讓宗大偉代表中國外交部,錄影片向外公佈承認他們叛軍的合法地位時,宗大偉毫不猶豫拒絕。反叛軍不敢隨意殺中國人和外交人員,尤其最後害怕“攝影機”,因為中國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反叛軍將來還需要中國承認其執政地位,所以不能得罪中國。所以祖國強大,也是海外同胞在外平安生活的底氣。12308,外交部全球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熱線,為海外中國公民提供領事保護與協助服務,我記住了。

  “祖國,不會放棄任何一位同胞,我們一定帶大家回家”,一路翻過戈壁和沙漠,行走十幾天。大家帶著回家的信念,一路堅持。一百多位同胞,牽涉一百多個家庭,大使館也被攻擊,外交人員的生命安全也受到威脅,但他們還要肩負帶領大家回家的使命….

  “我的底線是帶我的人回家”這是外交官宗大偉的的責任和信仰。一直覺得戰爭離我們很遠,也沒想到駐外使館的工作這麼複雜,特別是一旦戰亂髮生,他們為了同胞的安全奮不顧身。其實他們也是沒有“武力值”的,因為在異國交戰區,不允許有他國軍隊武裝力量介入。以前真是孤陋寡聞了,以為外交官的工作就是電視曝光開開新聞釋出會啥的,原來他們還有很多工作是要冒著生命危險,甚至槍林彈雨出生入死。真的對外交官的工作多了一份敬佩!

  生於華夏,何其有幸!國家是我們每一個人的信仰,這個世界會好起來的!

  2022年初中生《萬里歸途》觀後感800字6

  今天是國慶,同時也是週六,想著該放鬆一下,剛好國慶檔有幾部電影上映,就決定去看部電影。

  選《萬里歸途》,而不選其他電影,原因很簡單,就是衝著張譯老師去的。即使這部電影口碑崩了,欣賞張譯老師的表演,就能值回票價。

  張譯老師這幾年的演技,愈發的爐火純青了。這得益於他專心表演,沒有去參加亂七八糟的綜藝節目。

  很多實力派演員,上綜藝節目上得頻繁以後,都不知道該怎麼演習了。術業有專攻,演員還是要專心於表演,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

  張譯老師難能可貴的是,不限制自己的表演。影視行業有電影圈和電視劇圈之分,有些電影大咖,是不會去演電視劇的,比如成龍,李連杰等等大佬,只拍電影。同時,有些電視劇圈大佬,也不會去拍電影。

  張譯老師電影也接,電視劇也接,網劇也接,不會因為拍過大製作電影后,就看不起電視劇和網劇。

  張譯老師在《萬里歸途》裡的表演,相當紮實,很有層次感,看電影的時候,你不會認為在看張譯老師表演,而是覺得這就是當事人,在重現當時的經歷。

  電影的劇情方面,銜接得很緊湊,而且是符合邏輯的,不會被觀眾認為在侮辱智商。

  電影裡幾位主角的表演,都比較線上。不過配角的表演,差點意思,看多了周星馳老師的電影,以為所有電影裡的配角都會出彩,後來才發現,只有周星馳老師的電影裡,配角才可能成為閃光點。

  當然,不可能要求所有的電影裡,配角都有不輸主角的表演,畢竟一年一影帝,百年周星馳。

  總得來說,《萬里歸途》是值得大家花時間買票去看的。這部電影結尾有彩蛋,有“京喜”,不過要等所有報幕結束以後才出現。

  寫完之後又檢查了一遍,應該是沒有劇透,哈哈。

  2022年初中生《萬里歸途》觀後感800字7

  看過《萬里歸途》之後,心情久久未能平復,真的是被震撼到了,震撼於生命的脆弱。

  影片中出現了四次“瞬殺”時刻,每一次都能讓觀眾嚇一跳,心跳不由自主加速。

  時刻一

  宗大偉(張譯飾)等一行四人遭到當地武裝人員的扣押,目的是為了索賄,宗大偉自掏腰包擺平了武裝人員的頭目,正準備要開門離去。這個時候突然發生了爆炸,產生的氣浪擊倒了所有人,當宗大偉等人起身來到大街上時,放眼望去是一片狼藉。

  一名武裝人員因爆炸而“腰斬”,下半身倒在一邊,上半身還在垂死掙扎。隔著大熒幕,依然能夠感受到那種惶恐的情緒,試想一下,身臨其境又會如何?常常會在新聞中看到流離失所的難民,作為旁觀者往往是心中毫無波瀾,但《萬里歸途》讓觀眾們感受到了,一旦身陷戰爭會有多麼的無助。

  時刻二

  當宗大偉、成朗(王俊凱飾)和章寧(張子賢飾)在樓下交談時,不遠處的街邊毫無徵兆就發生了交火,然後很快就結束了。確認安全之後,宗大偉回頭去看章寧,後者的頸部已經中槍了,最終因搶救無效而犧牲。

  發生交火的前一刻,章寧還在跟宗大偉較勁兒,剛剛要和好,人就不行了。嘴角兒冒著血,還唸叨著自己的口頭禪“Easy”,不知道怎麼形容這種感受,只能說太不真實了。明明不久之前還在侃侃而談的一個人,頃刻間就倒在了血泊裡,看到這一幕的時候,心中充斥著莫名的崩潰。

  時刻三

  當得知章寧的妻子白嫿(殷桃飾)失聯了,宗大偉和成朗決定掉頭尋找,來到了白嫿有可能藏身的城市。在與武裝人員的頭目對話時,對方突然間遭到了射殺,接下來宗大偉和成朗也是九死一生,先後躲過了武裝直升機的無差別射擊以及墜毀。

  可以想象一下當時的場景,自己正在與某人說著話,眨個眼的功夫,這個人就被爆頭了。在這個世界上,恐怕沒有更令人毛骨悚然的畫面了,好比“死神”的鐮刀擦著自己的脖子劃過,絕對是深入骨髓的恐懼。

  時刻四

  在找到白嫿並準備出境之前,宗大偉與努米亞(影片中發生戰亂的虛擬國家)的邊境官握手言和,成為了彼此欣賞的朋友。不曾想,叛軍來襲,不久前剛與宗大偉親切擁抱的邊境官,直接被吊死了。

  宗大偉看著自己的朋友慘死,依舊要為了同胞們的生命安全,不得不跟叛軍首領玩盤賭。不好說這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但深刻理解了一句話,視人命如草芥而任意摧殘。

  2022年初中生《萬里歸途》觀後感800字8

  小女孩吟誦的童話穿過努米亞無邊的火焰與黑夜,飄散在黃沙大漠中。理想主義終將掠過死,迎接生。在這之前,“人們緊緊攙扶著,凝望漆黑的海面”。

  即便導演是饒曉志,我還是抱著對國慶檔電影大概是命題作文的猜疑坐在了影院。而到頭來我最想誇的,居然是人物弧光的完整性。我看到的每一個人物都是可愛的、可信的,更是可敬的。

  我上過一門名為公共外交的課,課上講每一個人都是外交的主體。有這麼一群人,他們是影片中的成朗、宗大偉、章宇;他們是現實生活中的親人、朋友、師長,他們作為國企員工、翻譯、記者、學者或是外交官;他們因為相信人與人之間有超越國界的理解的可能性而行走在中國的國境線之外;他們每一個人都踐行著中國外交的智慧與尊嚴。我為他們驕傲。

  其次,想說一下影片中讓人眼前一亮的細節留白。宗大偉為什麼用中興手機?後方外交人員為什麼能迅速衛星定位?為什麼在努米亞有這麼多家國企,這麼多中國人在這裡長期生活工作?

  回望中國的基礎科學與工業發展歷程,有一群人在固執地夢想。他們想把中國的衛星導航系統取名“北斗”,想用高鐵代替駱駝重走絲綢之路,想著現代化或許真的有另一個方案。外交展現的不是宣傳的叫嚷,而是一個國度的氣量。宗大偉和成朗用自己的人格贏得了這份榮光。

  再次,想說一下影片創作的藝術性。給我印象最深的童話獨白自不必說,影片中的配樂、空鏡和特效都服務於情感,又渲染地恰到好處,展現出中國電影在新場景的新可能。有一群人還在固執地夢想。他們想賦予人物靈魂而不是技巧,他們有視聽語言的審美與工業化的野心,他們有誠意講一個好故事給觀眾聽。

  最後,想談談最觸動我的成朗。朗哥,25歲,外交部新聞司新人,滯留努米亞,沒見過戰爭。他是懵懂的,所以也是理想的。他在廠房跑來跑去安排工作,他拿過話筒一遍遍鼓勵人們,他舉起攝影機,記錄歷史的第一卷草稿。他上一秒能為自己的想法辯護,下一秒也能迅速承擔起責任。他像一顆剛破土的種子,生機勃勃,每一幀鏡頭都盡情揮灑著魅力的高光。不得不說,王俊凱真的是個很神奇的演員,前面剛看過他《斷·橋》裡演一個少年殺人犯,現在我又被這位英俊瀟灑的青年外交官迷倒了。

  至於我嘛,我這一生,真的很想有一個瞬間能夠舉起攝像機,感受成朗的那滴淚到底是如何落下的。

  理想的境況從來都是相似的。在那之前,人們緊緊攙扶著,凝望漆黑的海面。

  2022年初中生《萬里歸途》觀後感800字9

  電影《萬里歸途》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同伴在撤僑大巴前等待張譯、王迅、殷桃的音訊。所有人的眼睛一直眺望著前方高坡的地平線,期待著那條輪廓線有所起伏……尤其此處饒曉志導演特意用了一個小女孩的主觀視角鏡頭來呈現,就更加讓人共情了。

  電影《萬里歸途》多處用敘事節奏來故意“欺騙”觀眾,調動觀影時的情緒。

  比如電影的一開頭,就讓主角們陷入了麻煩,然後一番交涉問題解決,隨即高興離去……讓觀眾以為危機解除,跟著心情放鬆了下來。結果下一幕就突然來個大場面,以此不斷撥弄觀眾的情緒。使得電影節奏緊湊,基本能一直吸引住你的注意力。

  前面一度被我認為是“槽點”的反派與張譯互射橋段,還好有後面的“梅開二度”。一方面算是做了合理的解釋,反派只不過是透過“不對等的資訊騙局”讓別人在自己面前膽怯、求饒,從而彰顯自己狐假虎威式的“強硬”。同時也再次callback了電影的經典臺詞“面具戴久了,真以為是自己臉了?”。

  另一方面,也給了張譯這個角色救贖的機會,為宗大偉正了名。

  張譯飾演的宗大偉絕對是充滿正義感的人物,只是他的勇敢又夾雜了一份隱忍和牽掛。正是多了這份顧慮,讓人物才更真實,更具立體感。不得不說張譯老師把這個角色拿捏的準確、自然。

  王俊凱飾演的成朗,就像曾經的宗大偉。這一對歡喜冤家,一個初出茅廬,一個久經沙場。一個莽撞勇猛,一個圓潤變通。從起初的互相看不上,到最後互相欣賞、互相理解、互相中和。

  電影插曲《星星點燈》歌詞和旋律,與當時電影的那段“逆行奔赴”劇情也很貼合,這首老歌我早已聽過太多遍,但第一次聽得這麼激昂、動容。

  雖然自己身上的“平安符摘下送人必領盒飯”的定律依然存在、個別幾處臺詞也略顯生硬、作為領銜主演王俊凱演技還有待提高……

  但整體上看電影還是很不錯的,故事不卑不亢,沒有空喊口號,也沒有用“國家的特殊性”推進劇情,敘事重點放在了不斷遇到困難,然後協作解決困難的坎坷撤僑路上。

  直白的說就是主旋律含量沒有預想的那麼多,電影交火爆炸場面也比預期激烈。

  最後張譯從天安門駛過天安門,突然有點夢迴《士兵突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