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初中生勤儉節約的事蹟材料> 初中生勤儉節約的事蹟材料(精選7篇)

初中生勤儉節約的事蹟材料

初中生勤儉節約的事蹟材料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要用到事蹟的地方還是很多的,根據事蹟的性質,可分為正面典型材料和反面典型材料。事蹟到底怎麼擬定才正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初中生勤儉節約的事蹟材料(精選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中生勤儉節約的事蹟材料1

  梁丹,女,現年14歲,蒼溪縣雍河鄉桃園村人,現於我校八年級八班就讀,擔任學生會學習部部長,八年級八班語文科代表,女生416號寢室室長,共青團員。該同學沉穩大方,堅強樂觀,嚴於律已,寬以待人,尊敬老師,孝敬長輩,勤勞節儉,勤奮學習,富有責任感,工作踏實認真,獨立自強。

  梁丹同學家境貧寒,祖父祖母均年逾七十,體弱多病,父母都是殘疾人,父親尚能堅持勞動,母親僅勉強能自理生活。出生於這樣一個家庭,梁丹同學並沒有怨天尤人,而是用她那稚嫩的肩膀默默為撐起這個家而不懈努力。

  梁丹同學從小就很節約,當別的孩子都隨意地花錢買零食的時候,她卻把父親偶爾給她的零花錢偷偷地存在起來。當她遠離家鄉來到白水鎮讀書的時候,在學校食堂吃飯吃的最簡單、花錢最少,決不浪費,從不吃零食,更不與他人攀比,學習用具和一些生活用品都是她從生活費中節約出來錢買的。她怕家人責怪她對自己太苛刻,從不說起自己悄悄存錢的事,直到祖母一次生病無錢治療時,她才把已存下的200多元錢拿出來給祖母治病。此後,她更注意自己每一分錢是否花得得當。她常常把親戚給的壓歲錢和自己從牙縫裡擠出來的錢交給了父親,用於家庭開支。正因為她從小養成了節約的好習慣,在學校她也分注重節約用水用電,當很多學生把礦泉水瓶亂扔亂放時,她卻組織一些同學把這些瓶子收集起來,並整整齊齊地擺放在教室後的角落裡,積多了就賣了買清潔掃除的工具。在她的帶動下,該班大多數學生都養成了節約的好習慣。

  她不但節儉,而且很勤勞。節假日回家,做飯、給祖父祖母洗衣服、割豬草等家務活,只要她能做的,她都搶著去做,農忙時節,她還要和父親一起生產勞動。儘管很苦很累,她卻從不埋怨,因為她知道,單憑父親一人之力維持家庭開支是很困難的。在假日空閒時她常常拾破爛、挖藥材賣錢,補貼家用,節餘的就存起來。如今,她自己已有3000多元的存款。她說,今後求學的路還長,不能把家庭的擔子全壓在身有殘疾的父親肩上。

  她作為一名學生幹部,能堅持原則,以身作則,有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是老師的好助手。她熱愛集體,關心他人,富有愛心,儘管她的生活很艱辛,但她十分熱心公益活動,曾多次向災區及需要幫助的人捐款。

  總之,梁丹在家是一個勤勞節儉、孝敬長輩的好孩子,在校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在生活中,她是一個樂觀自信、自強不息的人。正如她自己在演講中說:“為了以後充滿未知的路,為了感恩、為了回報,我一定做一個勤勞節儉的人、一個有良知的人。”在我校校級“美德少年”評選活動中,她勤勞節儉、自強不息的事蹟感動了全校師生。因此,特推薦她為勤勞節儉“美德少年”候選人。

  初中生勤儉節約的事蹟材料2

  在xx鎮中心學校八(7)班有這樣一位學生。她叫xx,今年14歲,擔任英語科代表、勞動委員,她活潑開朗,陽光自信,是一位品學兼優,有著優秀美德的好學生。勤勞節儉就是她最美的閃光點!

  她知道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爺爺奶奶的口中她得知了老一輩人是怎樣過苦日子的,從影視作品書本中瞭解了毛主席、周總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簡樸生活。她知道今天的生活來之不易。在生活中,她勤儉節約,不挑吃穿,不亂花錢,能體諒父母工作的艱辛。不盲目攀比,從不與同學們比吃比穿比用,不浪費糧食,節約水電和紙張。多次擔任學校大型活動主持工作,參加區演講比賽等活動需要列印主持稿,她都用用過的紙張反面列印,需要修改就用筆在原稿上修改,不捨得浪費一張紙。

  在家裡,她督促全家人自覺養成垃圾分類存放的習慣。她把自己用過的紙本單獨放在一個紙箱子裡,喝過的奶盒、水瓶子、飲料瓶等放在一個大口袋裡,一段時間就去賣一次,雖然每次只賣一兩元錢,時間長了也攢足了幾十塊錢,她不捨得花存在自己的儲蓄罐裡。從不隨便向家長要錢,能節約的錢一定要節約。每次學校開運動會、春遊媽媽給她錢讓她自己買點吃的,她都拒絕了,說自己帶的吃的夠了。有的同學有手機,媽媽說給她買一個,她不要。她自己生活節儉,可是同學有困難她會主動伸出援手。在2016年,當她聽說我鎮中心小學有位學生出車禍後,卻毫不猶豫捐出了自己儲蓄罐裡所有的錢和自己的壓歲錢。

  到農村姥姥家,看到農民種糧食的辛苦場面,真正體會到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義。一日三餐,從不浪費糧食。就算喝酸奶,也會掰開封皮,將裡面凝固的乳酸菌吃完。平時自己不挑食,發現同學浪費糧食也能及時幫助同學改掉這個壞習慣。有一次中午吃完飯,發現班裡的宇博同學還剩了一些飯就要倒掉,她趕忙走過去,勸她吃完。後來又講了自己在農村看到種糧食的不容易。宇博同學明白了道理,從此再也沒有浪費糧食。在學校裡,節約水、電,隨時注意隨手關燈、關水龍頭,愛惜書本、桌椅、門窗、教學儀器和體育裝置等,成了“校園勤儉節約小標兵”。

  她平日注重養成低碳生活的好習慣。她用媽媽淘米後的水擦油汙的餐具、澆花等。她把爸爸喝過的茶葉渣曬乾,和媽媽一起做了一個茶葉枕頭,既舒適,又能幫助爸爸改善睡眠。出門購物她都提醒媽媽帶環保袋,這樣可以減少白色汙染。春遊時她都自帶喝水杯、筷子,減少使用一次性杯子、筷子。家裡用剩的小塊肥皂香皂,她收集起來裝在不能穿的小絲襪中,可以接著用。她還把自己的低碳生活好方法介紹給同學們,號召大家“勤儉節約,從我做起;低碳環保,保護地球。”並且組織同學開了班會。在她的帶領下,班級很多同學也開始了低碳環保生活。“節儉之花”在八(7)班乃至整個xx中學盛開。

  初中生勤儉節約的事蹟材料3

  首先我是來自於山區的一名孩子,在山區的成長經歷讓我深深的體會到貧窮的艱辛,深刻感受到父母各種不容易和辛酸,我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沒有什麼經濟收入,我的學費和生活費都是我打工的哥哥交的!我非常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因此在學習生活中,更加的體會到勤儉節約的重要性!。下面由我來介紹一下我在各個方面中的勤儉節約。

  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我一直秉著勤儉節約這一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去做事。自古以來,我們中國人就勤儉節約,我也延承著古人的高尚品德對待生活中的每件事,爭取每次都把事情做到最好!

  在學習方面,我勤儉節約地使用學習用具,不浪費紙張,不追求時尚學習用品,將用過的紙張用來當草稿紙,並感染著身邊的同學,時常鼓勵他們要勤儉節約。另外,有時我會看到廁所的水龍頭沒關上,就馬上走過去關上它,以防水資源的浪費。每次我們下課時,我都會主動關閉電燈、電扇等,不讓資源流失走。而且,同學們在飲水機那裡接水時,通常會有水漏出來,我總會及時提醒他們,要節約用水電。

  在生活方面,我也節約地利用資源。譬如說我們宿舍洗完衣服的水,我都會拿去澆花或者沖廁所,將水重複利用。每天上課我都會自己從宿舍帶水過去,從來都沒買過商店那些精裝飲料,有時哥哥想要給我買幾件衣服,我都會婉言拒絕,因為我覺得衣服只要有幾件日常穿的就行,不需要那麼多,而且,就算買衣服我也不會去挑那些名牌,樸素一點就好,像我們貧困山區的孩子有的還沒有很好的衣服穿,所以我不會隨便把衣服扔掉,我會將那些捐給需要的人們。基本上每次吃飯我都會到食堂去吃,因為食堂比外面較便宜,而且吃飯時,我也不會浪費糧食,不浪費一粒米,要尊重勞動人民的勞動成果,要對的起“天地糧心“。我也不會像有些同學一樣,吃著那些奢侈品,穿著那些高檔貨,我覺得我們不應該跟他們攀比,炫耀,我認為我們現在學生最應該做的本職工作是學習,跟他們比的應該是學習!情感上我也還沒有交過女朋友,我個人認為在大學談戀愛而且在自己還沒有經濟基礎下這實際上就是在浪費金錢,浪費青春!該來的時候它自然而然就會來的!

  在社會實踐方面,我也經常在自己空閒的時候去做兼職工,上個學期由於空餘時間比較多,所以每到星期六的時候我都會去市區那裡的.碧桂園派傳單,有一次還扮過公仔,這次寒假的時候我也去了東莞的電子廠做寒假工,雖然這些工作都很辛苦,但是當我拿著憑藉自己能力掙來的錢時,心裡有種說不出來的高興和激動。也讓我明白了父母掙錢的不容易。更使我明白了,在這樣一個物質豐富的新社會生活中,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的思想信念仍然很重要!所以現在的我在生活中從不鋪張浪費,一直堅持勤儉節約的習慣,主張同寢室的人一起把廢水瓶積攢起來賣廢品,得來的錢用作寢費以用於日常生活中的花費。

  在工作方面,我都是秉著負責到底且做的最好的心態去做每一件事!在軍訓期間,作為副排長的我每時每刻都在提醒著自己“你是副排長,你要對自己的同學負責,要樹立好的榜樣,要做好每一個動作”後來我也被評為了“軍訓優秀積極分子”在班裡面作為學委,我幾乎是每天都有發飛信來敦促同學們學習,“作業要做好,今天作業要做什麼?同學們明天上課要積極一點!”在課餘時間我也積極熱情的解答同學們的疑問!工作踏實,認真負責的完成老師輔導員安排的工作,,也深受同學尊敬和老師喜愛。被同學們熱情的稱為“拼命三郎學委”在社團部門中,我也積極參加校、院的各項活動,從來沒有缺席部門的任何一次活動工作,積極負責的做好部長安排的每一次工作,也正在準備申請“優秀社團會員”。

  我覺得勤儉節約是一點一點的積累下來的,不管在任何時候,我都會節儉利用資源,節約可以節約下來的物質,在任何方面都要秉著認真負責的態度,勤勞致富,“多做事,少說話”!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傳承著這勤儉節約的品德。

  在以後的日子裡,我會以勤儉節約為自己的基本準則,對事事要求勤儉節約,以更加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也感染身邊的人同我一起打造一個“勤儉節約”社會。

  初中生勤儉節約的事蹟材料4

  她是一個非常勤儉的孩子。她非常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因此在學習生活中,她更加懂得勤儉節約的重要性。

  生活中,當她走過洗手池的時候,她會主動扭緊滴水的開關;當她丟垃圾,看見有的同學隨手亂丟,一走了之的時候,她會一邊制止一邊揀起可回收的垃圾。就個人而言,我覺得節約是一種品質,會改變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節約是一種高尚,只有做到節約,才能使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學習中,一塊橡皮,她要用到不能再用為止;一枝鉛筆,她要用到握不住為止;一張紙,她都不會隨便丟棄。因為她知道,這些點點滴滴,在有些人眼中,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卻是來之不易。每年的壓歲錢,她都積攢起來捐給了比自己更需要的人。在她的帶動下,同學們也都養成不亂丟棄學習用品的習慣。

  生活中,她主動地幫助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自已的房間整理得整整齊齊,衣物也不需要父母料理。因為來自農村,家裡偶爾會給零用錢,但她將這些零用錢小心地一點一點積攢起來,用於日後購買學習用品,從不捨得亂用。她衣著樸素,只求保暖、乾淨就行,從不與同學們攀比,從小養成了勤勞簡樸的良好習慣。

  她是一個很平凡很普通的人,思想積極上進、不斷進取;學習刻苦努力、成績優異;工作認真負責、熱情服務;生活勤儉節約,尊重長輩……因為她要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感染和影響了周圍許多同齡孩子,做一個勤儉節約的人,做一個為別人的勞動成果負責任的人。勤儉是財富的源泉。用勤勞的雙手創造財富,用節儉的精神使用財富。勤儉是永不過時的價值觀。

  “勤勞”,一個人疲憊叫苦的字眼,也是一種讓人受用不盡的品質,使人得到更多的讚揚,更多的收益。勤勞,是每個人都應該擁有的。像我,父母總是在外面忙碌,一直沒有時間來細心照顧我,所以我只能自己打理自己的事情,為父母減輕負擔,使他們疲憊的身心得到一絲的安慰。每天我都會洗衣服,有時會自己做飯。長而久之,我也感覺到了厭倦。但讓我寬慰的事,做家務時,鄰家的人見了總會誇我,使我心裡也得到了一些安慰。為家裡勞動,這也是對父母的一種回報,顯然有時我對父母有一絲絲的抱怨,但我仍有收穫,這也是我人生的一種財富。

  勤勞可以創造財富,節儉可以聚集財富,勤勞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永遠不會過時的品質。不論在哪個朝代,勤儉總是被看坐持家立業之本,安邦定國的保證。應該用的錢,千萬百萬也不要吝惜。不該用的錢,一份也不要浪費,這樣的品格永遠不會過時。“勤儉是你一生中食用不完的美筵。”

  初中生勤儉節約的事蹟材料5

  不知大家是否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家雜誌社舉行“打造節約型社會”有獎徵文活動,應徵的稿件堆積如山。作者中不乏專家、名者,也有很多真知灼見。但出人意料的是,特等獎卻由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學生獲得。為什麼呢?因為他是唯一一個把徵文稿件列印在正反兩面紙上的人。

  聽完這個故事,我想有一些人會對此感到不屑吧,那是因為他們對奢侈浪費的現象已經見怪不怪了。我們時常看到,有些人只不過是洗洗手,卻把水龍頭開得很大;時常看見在空無一人的教室裡風扇還在呼呼作響;時常目睹美酒佳餚擺了一桌,頃刻間卻成為垃圾。“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思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節儉敗由奢”。自古以來,我們中華民族就以勤儉節約為榮,奢侈浪費為恥。試問,當節儉被放入史冊,當浪費成為了時尚,我們不該感到悲哀嗎?

  回顧歷史的長河,我們還清晰的記得,從嘉興南胡的破舊船隻到南昌城頭的第一聲槍響,從力挽狂瀾的遵義城頭到運籌帷幄的陝北窯洞,從決定中國命運的三大決戰到黎明前的歌樂山,革命先輩們浴血奮戰,艱苦奮鬥,才換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又怎能讓奢侈浪費凌駕於節約樸素之上呢?

  節約是一種財富,是那鑲嵌在如寶石的美德上最樸素的東西。我們不曾忘記,明朝清官海瑞用“公以生為明,儉以養其廉”為勉勵;我們也還記得,周總理那件破了又補,補了又穿的睡衣;我們也曾聽說過,德國前總理科爾毫不猶豫地舔掉盤子裡剩餘的湯水。這是節約的感召,節約的力作,節約的呼喚!

  今天,時代呼喚精神動力,民族需要精神空間。但“加快建設節約性社會”不是一句普通的口號,而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實際行動。它需要一沙一石的凝聚,一草一木的積累;它需要讓每一份資源都得到合理利用;它需要我們樹立一個觀念,那就是:節約光榮,浪費可恥。我國雖說是一個資源總量豐富的大國,但就人均佔有量而言,我國卻是一個窮國,而且能源的浪費現象還在持續不斷,難道真的要讓子孫後代去討殘羹冷炙嗎?樹立節約意識,提倡節約,迫在眉睫。

  怎能忘,節約飛揚傳四海,輝煌永駐;榜樣輩出笑華夏,前景更佳。當看到水龍頭裡的水嘩嘩直流時,你主動伸手擰緊;當離開教室看到未關的電燈時,你順手關上;當別人讓你使用一次性筷子時,你毅然拒絕。從平凡的生活小事做起,以艱苦奮鬥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讓節儉蔚然成風。

  朋友們,節約的星星之火已在校園燃起,節約的聖潔之花已在祖國大地綻放,節約的理念已在你我心中。行動起來吧,叩問心靈,崇尚節約,奏響節約的主旋律,開創華夏的新篇章!

  初中生勤儉節約的事蹟材料6

  說起“節儉”首先讓我想到的是一首詩句:“誰知盤中餐,粒粒艱辛苦”沒錯每一粒飯、一尺布、一滴水、一分錢都來之不易。我們隨手扔掉的一張紙,我們忘記關的水龍頭、我們碗裡剩下的幾粒飯都將可能變成一場災難。想到那些在乾旱地區看不到一滴水的孩子們…那可憐的眼神你怎麼還忍心讓那水龍頭嘩嘩的流淚?

  我還記得那天的事情讓我懂得了節約我爸爸的幾位朋友到家裡做客,媽媽客氣的把洗好的水果端過來讓客人品嚐還讓客人留下來吃飯。轉身看到廚房裡上午剩下的飯菜,又想到外面難得見幾次面的客人,媽媽毫不猶豫的把剩下的飯菜倒到了垃圾桶裡準備新的飯菜。聽到飯菜入筒的聲音,爸爸連忙阻止:“別倒別倒!”“這是上午剩下的飯菜,讓客人吃了多不好,我想做點新鮮的。”媽媽解釋著。“這些飯菜來之不易,如果每個人都像你一樣的話,一年下來將會浪費多少飯菜呢!?又將會有多少人因飢餓而死亡呢?”聽到爸爸語氣中的堅定,媽媽也認錯似的不說話了。爸爸這一句話提醒了我一定要節約糧食,不光是媽媽,我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節儉”是我們每個人都要注意地問題。它在我們生活中處處見得到,但有些人卻對這方面地問題毫不在乎。我們要做地是用自己地行為去影響他人。看到飯店裡倒掉地飯菜我們是不是應該去制止?見到路邊地水龍頭嘩嘩冒水我們是否要去把它擰緊?這些隨手地小事,我相信只要心中有“節儉”二字做到這些非常容易。

  還記得曾經在電視上演的一個廣告嗎?一個叔叔與朋友在飯店裡吃飯,為了要面子,剩下那麼多的飯菜沒有打包,最後的結果則是被餐廳工作人員倒進了垃圾桶。還有一位阿姨為了讓孩子高興,點了滿滿一桌的飯菜,既浪費糧食又浪費錢。這些現象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在咱們身邊處處可見,甚至自己的父母也這麼做過,想想這些行為的後果是多麼的嚴重!

  節儉與我們每個人都是息息相關的,浪費的每樣東西隨著數量的增多,數字也會慢慢增加。1個人、2個人、10個人…幾億個人!不久後,數量大的會讓我們每個人都驚訝。每一樣東西都有限,如果我們大家都這麼浪費下去那麼那些東西也會慢慢的消失不見,地球也會遭到嚴重的破壞。

  我們要時刻勤儉節約,讓缺水的人們不再為水源苦惱,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初中生勤儉節約的事蹟材料7

  xx年13歲的易斯,現就讀於xx縣城關中學2015級1班。她樂於助人、品學兼優,曾榮獲“三好學生”、“學習標兵”、“優秀學生幹部”、“人才藝術大賽一等獎”等多項榮譽。2012年9月,她以初中新生第一名的成績升入城關中學。前不久,她還被評為“xx省美德少年”。

  熱愛勞動 吃苦耐勞

  居住在縣城文星街A棟樓房的住戶,幾乎都認識易斯。因為所住單元樓住戶多,物業管理工作人員每週只對樓道打掃一次,樓道很容易髒。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易斯只要看到樓梯髒了,就會主動拿著掃帚等工具,從自家門前一直打掃到樓底,一堅持就是6年。直到現在學習變得更緊張了,打掃的次數才有所減少。

  在學校,易斯也是勞動的一把好手,幹活從不怕髒、怕累。2012年剛上初中的時候,學校要進行義務勞動,每次中午一回家,她就把所有的勞動工具整齊地擺放在家門口,以免出門忘記。

  厲行節約 點滴做起

  她出生於書香之家,父母都是教師,良好的家庭氛圍培養了她熱愛讀書的好習慣。廣泛的課外閱讀讓她認識到,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必須節約。

  在家裡,哪個房間裡沒人、開著燈,她總是第一個前去關燈,還不忘批評道:“節約光榮、浪費可恥喲!”甚至家裡人洗澡、洗衣服,她也常常會提醒,別洗得太久,我國是全球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您的浪費正是別人的眼淚!2011年春節期間,她在老師的帶領下到中央電視臺參加“2011魅力校園”新春音樂會。午餐時桌上有兩種湯,一種棕色,一種白色。她看大家都在喝棕色湯,也舀了半碗,結果一嘗,呀,好酸!像是放了很多醋。”老師見狀提議她嚐嚐白色湯的味道。她一抬頭看見牆上寫著“儘量吃好,不浪費糧食”她想:“要是白色湯也不好喝,咋辦?”她硬著頭皮將棕色湯喝完便沒敢再嘗白色湯了。老師直誇她是個懂得節約的好孩子。

  處處熱心 樂於助人

  初中一年級時的一天中午,易斯拿著嶄新的黑板擦進了家門,媽媽何翠蘭誤以為她把學校的黑板擦帶回家,大聲地訓斥道:“你拿這個幹什麼?”易斯看著媽媽生氣的臉,立即明白了她生氣的原因。原來班上的黑板擦壞了,易斯用零花錢買了一個新的,準備吃完飯帶到學校去。在明白女兒的良苦用心後,何翠蘭慚愧地低下了頭。

  “就是班上的清潔用具壞了,易斯都會帶回家讓她爸爸修好後再送回來。”班主任曾小紅告訴記者。

  平時,易斯還會利用課餘時間熱情為同學補習。最近,班上的謝小可參加了今年嶽池縣中小學生藝術節等活動,由於排練時間緊,耽誤了一些課程,易斯每週末利用休息時間主動為她補課,使謝小可的課程一節也沒有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