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童話> 葉聖陶童話讀後感(精選17篇)

葉聖陶童話讀後感

葉聖陶童話讀後感(精選17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葉聖陶童話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葉聖陶童話讀後感 篇1

  寒假裡,我讀了《葉聖陶童話》這本書,這本書的作者是我國著名的作家、教育家葉聖陶爺爺寫的。在這本書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古代英雄的石像》這篇童話。

  這篇童話主要講的是有個雕刻家,他用一塊大石頭雕刻了一位古代英雄的石像,並把它放在市區廣場的最中央,每天接受市民的瞻仰和崇拜。漸漸的,這塊大石頭就忘記了以前和同伴在一起的日子,也忘記了自己其實還只是一塊大石頭了,看到人們這樣的尊敬他,就一天比一天驕傲起來了,最後石像在半夜自己倒塌了下來,變成了千萬塊小石塊。小石塊們非常高興,因為現在這樣的生活才有意義。

  這篇童話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名聲只是一個空虛的東西,實實在在的做事才有意義。

  葉聖陶童話讀後感 篇2

  我是一個小書蟲,看過很多書。現在我給你們講一講我讀過的一本書:《葉聖陶童話集》。這本書最有特色的就是,一個小故事卻隱藏著一個大道理。現在,我就帶著你們走進童話的世界裡吧!

  我最喜歡兩個故事,第一個故事是《火車頭的經歷》。火車頭是一個大人的名字,作者發揮了豐富的想像力,讓火車頭把煤塊當力量,火車頭還被別人控制著,人家叫他跑,他就得跑,人家叫他停,他必須停。作者把送學生去什麼地方當題材,使我很感興趣,途中不太順利,經過了重重難關,終於把學生送過去了。讓我感受到火車頭是那麼善良,那麼關心他人。

  第二個故事是《稻草人》,講的是稻草人一夜看見了許多事件。它的主人是一個可憐的老太太,一夜之間,好好的稻穗被毀了,稻草人好心提醒老太太,可老太太並沒理會,它很傷心。它又看到了病孩子,更傷心了。稻草人想救離開水的鯽魚,可它不會動,反而被鯽魚誤會它不願意幫忙。它看見有人尋死,自己先昏了過去。一夜間,事情變得不可收拾,一塌糊塗!最後稻草人倒在了田地中間。我相信,稻草人的心是永遠不會被摧毀的!

  《葉聖陶童話集》給我留下了好印象,大家也去讀一讀吧。

  葉聖陶童話讀後感 篇3

  葉聖陶,中國兒童文學的奠基人。《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中國兒童文學中的經典童話。它們親切而淺顯,但又讓人深受啟發。這就是《中國名家經典童話之葉聖陶專集》。

  第一篇是《稻草人》。文中的稻草人站在一片美麗的田野裡。他的骨架子是竹園裡的細竹枝,他的肌肉、皮膚是隔年的黃稻草。破竹籃子、殘荷葉都可以做他的帽子;帽子下面的臉平板板的,分不清哪裡是鼻子,哪裡是眼睛。他的手沒有手指,卻拿著一把破扇子(其實也不能算拿,不過用線拴住扇柄,掛在手上罷了)。他的骨架子長得很,腳底下還有一段,農夫把這一段插在田地中間的泥土裡,他就整天整夜站在那裡了。

  稻草人不能動,不能說話,但他和我們一樣,也有感情,高興、悲哀、歡喜,等等等等。當田裡的害蟲沒有了,他就高興了;莊稼得到了好收成,他就歡喜了;莊稼被害蟲吃光了,他就悲哀了……

  他特別負責任。他安安心心地看著田地,手裡的扇子輕輕搖動,趕走那些飛來的小麻雀——他們是來吃新結的稻穗的。他總不肯吃飯,也總不肯睡覺,就是坐下歇一歇也不肯,總是直挺挺地站在那裡。

  稻草人的樸素、負責任和不辭辛苦,值得我們學習。他不怨環境差,不嫌待遇差,也從不想著去一個更舒適的地方,做更輕鬆的工作。它總是盡著自己的能力,做著平凡的工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這就是《稻草人》給我們的啟示。

  《古代英雄的石像》也是一篇發人深省的童話。站在石臺上的英雄石像,看不起腳下的普通石子。終於有一天,他被腳下的石子掀翻在地,摔得粉碎。

  不要看不起別人,也不要看不起自己。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每個人都是有價值的。這就是葉聖陶爺爺在他寫的童話裡告訴我們的道理。不離不棄,永不言敗,這就是我們對待生活應有的態度。

  葉聖陶童話讀後感 篇4

  “稻草人” 是葉聖陶爺爺的童話集《稻草人》中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結局特別傷感。沒有丈夫沒有兒子的媽媽種的稻子讓小蟲子吃了,稻草人只能無可奈何地站在那,不能動彈! 一個漁夫在捕魚,她的孩子在不停的咳嗽。稻草人多麼想幫助孩子,但他深深地紮在地裡,不能動!漁夫釣到的一條鯽魚向稻草人求救,稻草人也無法幫忙!有位女子想自殺,稻草人還是不能伸出援助之手。整個夜晚,稻草人都沉浸在悲傷的氣氛裡。最後他倒下了……

  老婦人的遭遇是悲慘的,稻草人的遭遇更是可憐。他有苦卻無法說出,人們的苦他都看得到,但他說不出任何話也幫不上任何忙。他用盡全力揮舞扇子也趕不走那些可惡的侵略者們。他的努力得不到任何結果。他的心裡有急,有怨,有恨,有慚愧。也許最後他倒在田野裡,就是因為他再也不忍心看到人們受苦了。

  稻草人,默默無聞,但它是一位非常盡責的農田守望者,它想了它應該想的事,做了它應該做的事,可每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稻草人只是農人們用細竹竿、隔年黃稻草、殘荷葉等編成看田的假人,他不會走路,只能整天整夜站在那裡。能有那麼多的想法,我覺得它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

  我不是個稻草人,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困難我不光有想法更會有行動,因為我不想和稻草人一樣悲傷,我要做天天快樂的自己!加油!

  葉聖陶童話讀後感 篇5

  “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這個假期,我讀了葉聖陶老爺爺寫的《稻草人》。讀了《稻草人》這本書後,我感受到葉聖陶老爺爺有一顆童心,他的文章充滿了童趣,有許多奇思妙想,總是使我讀完後回味無窮。

  《稻草人》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會牢牢地抓住我的心。裡面的一些人物到了那裡,遇到了什麼,遭遇了怎樣的經歷,我也深有同感。不禁要帶著敬意讚頌葉聖陶老爺爺完美而細膩的描寫,這些淺淺的文字真是充滿了魅力啊!

  我最喜歡《眼淚》也篇文章。有個人整天跑來跑去,要找同情的眼淚。他跑過大街、馬路,去了各種地方,都沒找到同情的眼淚。很多人都笑他傻,他始終不灰心。終於,他找到了同情的眼淚,來自一個孩子。孩子不忍看媽媽把雞殺死,同情的眼淚便奪眶而出。我認為找同情的眼淚的人不傻,因為同情的眼淚是不少人缺少的。我也喜歡《地球》也篇文章。起初,人們生活在地球上,十分安樂,後來發生了災難,樹上人們可以採摘的果子一個都沒了,人們只能靠自己耕種來獲取食物。柔弱的人拿不動鋤頭,力氣大的人便好心地送食物給他們吃。文中力氣大的人很善良,他們助人為樂,這種品質也使不少人缺少的。

  《稻草人》是一本很不錯的書。使每位讀者的心中都有一雙幻想的翅膀。

  葉聖陶童話讀後感 篇6

  《稻草人》講的是主人公稻草人在一天夜裡看見了許許多多的悲劇:老奶奶辛苦種出的麥子被蟲子吃了,這可是她一年的指望啊!一個漁婦的孩子咳嗽得很厲害,卻沒錢看病,一條魚兒被捕到了,等待它的只有死亡……稻草人沒有心卻很善良,他恨不得自已長出兩條腿來幫助他們,可是他勢單力薄,只能搖著扇子在田野裡哭泣……

  我深深感動了,好像聽見了稻草人急切的呼喚聲,緊接著是稻草人的哭泣聲,最後是稻草人的暈倒聲。我的心揪了起來陣陣疼痛,那時候人們社會多麼黑暗多麼可憐啊,吃不飽穿不暖,有的因為沒有錢還被活活地逼死,太可怕了!那個男孩紅通通瘦巴巴的小臉到現在還浮現在我的眼前,“媽媽,給我一點水喝吧,我好難受埃”這句話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裡。

  這時我想到了很多:我和他同樣都是男孩卻有著不同的生活,他生病了想喝一口水這小小的願望都不能實現,而我每天吃大魚大肉卻不滿足。他生活在水深火熱的世界裡痛苦著,而我生活在如花似錦的世界裡幸福著。我多麼希望把他們接過來呀,讓他們和我一樣得到溫暖得到愛,但是這是不可能的。我能做的就是應該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今天的幸福是多麼來之不易呀,它是許許多多的烈士用生命換來的,我們要珍惜呀。我要向稻草人學習做一個富有同情心的人,懂得去關心別人愛護別人幫助別人,讓我們共同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吧!

  葉聖陶童話讀後感 篇7

  《葉聖陶童話》這套書是以散文的形式寫童話,語言非常優美,還蘊含著許多道理。

  有一篇叫《一粒種子》。講的是一粒非常寶貴的種子,先後落到了國王、富翁和士兵那裡。他們都把種子看得很嬌貴,精心呵護,想讓它開出美麗的花朵,結果種子怎麼也不發芽。後來,種子被一位農夫撿到了,便把這粒種子和其它種子一起埋到地裡,對這粒種子和其它種子一視同仁,一起澆水、一起施肥。不久,這粒種子便開出了美麗的花朵。

  從這篇故事中我明白了對任何事物都要尊重它的生長規律,做事情要掌握合適的方式、方法,才能取得成功。

  《葉聖陶童話》這本書,裡面有好多好詞好句,裡面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一粒種子”、“小白船”等等故事,其中令我最感興趣的是“古代英雄的石像”、和“最有意義的生活”。“古代英雄的石像”是寫了以前有一個英雄,由於大家都想紀念他,就讓雕刻家雕了下來,把它搬到了廣場的正中央,而且很高,下面的底座就是零零散散的小石子粘在一起,把它支撐住。每個人只要一經過廣場,就會給石像鞠一個躬。後來石像驕傲了,但是下面的小石頭不高興了,就趁晚上沒人的時候把石像摔了下來,都變成了零散的石頭,石像終於知道了驕傲是不好的。但是這個世界很公平,誰都沒有後悔藥吃。“最有意義的生活”是講一顆小青石和一顆小黑石有了怎樣的幸福的生活。這個故事還讓小青石瞭解了一個道理:為大眾服務才是最有意義的生活。要為大家服務。

  葉聖陶童話讀後感 篇8

  今天,我一口氣讀完了葉聖陶先生寫的《富翁》一文。這篇具有諷刺性的童話進述了在一個地方的人從小就被長輩們灌輸了要成主富翁才能尊貴,才能舒泰的意念,因此,這個地方的富翁非常多。有一天,所有的人因為挖金掏一下子都成了富翁。但是成為富翁的人們不再像從前那樣幹活了,而是都想我成了富翁,我已富有了,最後他們的子孫們因好逸惡勞都沒飯吃而餓死的事。

  讀了這個故事,我不禁想:這個地方的人真是被金子衝昏了頭腦,以為有了金子,成了富翁就能享受清福了,真的很愚昧。金錢不是萬能的,也不是永遠耗之不盡的,貪徒安逸的富翁後代之所以被餓死,是前輩留給他們的因果。在我們的現實中也不有這樣的事嗎?大家都認為有了錢就能掌控一切,有些人甚至為了錢而不惜放棄自己的生命和地位。然而,他們卻不知道其實上天已經給了他們財富,給了他們一雙手,就可以勞動,就可以靠這雙手創造財富,給了他們明亮的雙眼,聰明的頭腦,就可以學文化,把知識轉化為財富。這些都是我們自身的財富並不一定要有了金子,現鈔才是富翁。其實只要我們勤勞地工作,踏實地做人,我們人人都是富翁。因為勞動就是財富。

  如果我們人人都有了萬貫資產,都成為了富翁,都不勞而獲,那麼你靠什麼來成為富翁呢?即使你今天滿促了物質上的需求,你能滿促精神上的需求嗎?

  因此,金錢不是萬能的,只有勤勞才是眾人富有的財富。

  葉聖陶童話讀後感 篇9

  在一條小溪的右岸停著一條小白船。船上有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在行駛中他們快樂地唱起了《魚兒歌》,正在這時,突然颳起了大風,他們掌舵失控被飄到了一個不認識的地方,他們迷路了。正在這時他們遇到了一個長得很可怕的男人,那男人要求他們回答三個問題,回答對了就可以送他們回家。“第一個問題,鳥兒為什麼要唱歌?”那個人問。“他們要唱給愛他們的人聽。”女孩搶先回答。那個人點點頭說:“算你答得不錯。第二個問題:花兒為什麼香?”男孩兒回答說:“香就是善,花是善的標誌。”那個人拍手說:“有意思。第三個問題是,為什麼你們乘的是小白船?”女孩回答:“因為我們純潔,只有小白船才配讓我們乘。”那個人大笑起來,很滿意他們的回答,就答應送他們回家了。

  讀了葉聖陶爺爺寫的《小白船》後,我覺得小男孩和小女孩是非常善良和純潔的,就像他們乘的小白船一樣,其實那個長得可怕的男人心地也是善良的,有時候我們判斷一個人是不可以以貌取人的。

  在《小白船》這篇童話故事裡,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葉聖陶爺爺把小溪兩邊的景色寫得活靈活現,實在太生移動了,連水裡的魚兒青蛙都寫得極其有趣,看得我都想乘著小白船去那麼美的地方走一走,玩一玩呢。葉聖陶爺爺的《稻草人》童話故事真是太好看了,我相信你們一定也會喜歡的!

  葉聖陶童話讀後感 篇10

  《稻草人》是我國有名的一部童話故事集,是著名作家葉聖陶先生所撰寫的`。《稻草人》是由許多個小故事所組成的,例如《祖母的心》、《畫眉鳥》、《一粒種子》……每一個小故事都有著十分深刻的寓意,而且讀起來也十分有趣,我經常會被故事中有趣的情節所吸引。

  在《稻草人》這部童話集中,我最喜歡的一個小故事就是《一粒種子》。這個故事講述的是世界上伊利美麗的種子,它遇見了很多人,有國王、有漁夫、有錢的富翁、商人、士兵等,他們把種子種下去都沒有發芽。一直到這粒種子被一個農夫撿到,他把種子種了下去,並且用心澆灌施肥,這粒種子最終開出了世界上最美麗的花朵。

  《一粒種子》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不論我們做什麼事情,都需要有耐心,而且能夠堅持不懈,不會半途而廢,用心去做,才能夠把事情做好,得到好的結果。正如這個故事中的農夫一樣,他拿到了種子以後,還經過了澆灌,才讓種子發芽生長,而之前遇到種子的國王、漁夫、有錢的富翁等人只是把種子種下就不管它了,所以種子才會一直不發芽。

  閱讀了《稻草人》這本書,我明白了許多道理,這些道理就好像一陣陣溫柔的春風吹進了我的心靈,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中,讓我去反思自己,並潛移默化的改變著我的內心世界。

  葉聖陶童話讀後感 篇11

  在上個學期裡,我讀了《葉聖陶》這本書。這本書的作者是我國著名的作家,教育家葉聖陶爺爺寫的。在這本書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稻草人》這篇童話。

  在這篇童話裡,稻草人站在一片美麗的田野裡。他的骨架是竹園裡的細竹枝。他的肌肉,皮膚是隔年的黃稻穀,破竹籃子、破荷葉都可以做它的帽子;帽子下面的臉平板著分不清哪個是鼻子,哪個是眼睛。他沒有手,但卻拿了一把破扇子,農夫把稻草人往田裡一放,他就整天整夜地站在那裡。

  稻草人不能動,不能說話。沒有人陪著稻草人。一個人孤零零地,面對著這一望無際的田野。但是他和我們一樣有感情,當田裡的害蟲沒有了,他可高興了。莊稼被害蟲吃光了,他就悲哀了……他特別負責任,手裡的扇子輕輕地搖動著,趕走那些飛來的小麻雀,它們是來吃新的稻穗的。他飯也不吃,覺也不睡,總是一個人直挺挺地站在那裡。

  稻草人的樸素,負責任,值得我們學習,總是要盡著自己的能力,做著平凡的工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這就是《稻草人》給我的啟示。

  葉聖陶童話讀後感 篇12

  這本書介紹了一個又一個經典的童話,告訴我們更深刻的人生道理。這些童話反映的都是當時的現實生活,語言樸實生動,故事寓意深刻,極富教育意義,這些小故事都深受小讀者的歡迎。讀著讀著,我漸漸喜歡上了他的童話,他的文章曲折而有趣,一顆童心躍然紙上,讓我也體會到了童年的快樂。其中一篇《古代英雄的石像》講述的是:雕刻家用一塊石頭很快就雕成了一位英雄的摸樣,這個石像就立在廣場中央,很高,很耀眼。人們都去瞻仰他,上面的石頭很驕傲,最後被摔得粉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通俗易懂地告我們“人不能驕傲”,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我們只有謙虛的面對一切,才能進步。”

  世界上有人類開始,就有了孩子,也就有了語言。有孩子,有語言,就有了童話。一個孩子,離開母親身體,來到這世界,他所看到的這個世界,是一個童話的世界。童話是一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個好朋友。孩子是離不開童話的。孩子在,必有童話在。

  我想當孩子長大後,再拿起伴他成長的這套書, 將更會深領它的價值和意義。

  葉聖陶童話讀後感 篇13

  我是一個很喜歡讀書的小男孩。我最近看了一本《葉聖陶童話》,書的作者是葉聖陶。我很喜歡裡面一片《古代英雄的石像》的故事。故事主要講述了:一個雕刻家按市民的要求,雕刻了一個完美的英雄石像。石像被放在市中心,隨著市民們對他越來越多的敬仰,石像逐漸變得驕傲,覺得自己天生就應該高高在上。然而卻因驕傲最後倒塌,變為了普通的鋪路石子……

  透過這個故事我明白了: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我還喜歡《古代英雄的石像》裡面的一句話:雕刻家一邊研究,一邊想像,石像的模型在他心裡漸漸完成了。石像的整個姿態應該怎樣,面目應該怎樣,小到一個手指頭應該怎樣,細到一根頭髮應該怎樣,他都想好了……

  透過這段話我知道了:要做好一件事,首先要在頭腦裡細細的構思,精心的計劃。然後再去努力的完成,真的很不容易!

  最後我也要告訴同學們不要像故事中的雕像學習,一有點成績就驕傲自滿。我們應該學習故事中的鋪路石子,給大家默默的奉獻,不求回報的精神,踏踏實實的做事,踏踏實實的做人!

  葉聖陶童話讀後感 篇14

  《葉聖陶童話專集》我非常喜歡。童話裡包含著許多道理,給我們有益的啟示。比如《畫眉》、《最有意義的生活》。

  《畫眉》講述了一隻畫眉被公子爺養,整天為公子哥唱歌,但畫眉始終不明白自己想唱歌的意義和趣味。有一次,它走進外面,發現不幸的人,便為他們歌唱,這時他才懂得歌唱的意義和趣味。這則童話使我懂得:一個人高興時,可以把高興分享給痛苦的人,這樣會使他們忘了勞累、愁苦,覺得很快樂,而給予快樂的人,也會懂得生活的意義。

  《最有意義的生活》講述小青石和小黑石被衝到小溪旁,過許多年,他倆覺得太安靜,想到城市裡去,有一天一個人把小青石倒在車上,運到城市裡做成路。小青石醒來,發現有許多人的腳踏過他,他覺得這才是有意義的生活。這使我懂得:一個人在生活裡無私奉獻,這才是最有意義的。

  《葉聖陶童話專集》的童話很感人,寓意深刻,建議大家讀一讀。

  葉聖陶童話讀後感 篇15

  生活中,稻草人是用稻草做的,它插在稻田的中央,用來驅趕叼稻穀的麻雀等。寒假裡,我讀了葉聖陶爺爺寫的《稻草人》。葉聖陶爺爺筆下的稻草人不能走,不能說,不能動,和現實生活中似乎也沒有什麼很大的區別。不同的是他有思想,心腸很好,一心想幫助受傷害的人們。

  這個故事十分感人。稻草人的主人是個年邁的老太太。她的丈夫和兒子都生病去世,老太太因為傷心過度,她落下了動不動就流眼淚和心痛的毛病。再加上前幾年鬧水災,莊稼收成又不好,老太太乾癟癟的臉上佈滿了歲月的皺紋。這一年,稻子長得很壯實,而且雨水也不太多。眼看今年有好收成,她笑了!

  可是稻子的天敵——一種灰色的蛾子飛來了。它們在稻葉上安了家,肆無忌憚地下了很多卵。稻草人慌忙地扇扇子,但蛾子們並不把他放在眼裡。稻草人想到主人乾癟的臉,又想到了主人不幸的命運,心裡像刀割一樣。稻草人使勁地扇扇子,可是蛾子們還是繼續放卵,然後從容不迫地飛走了。稻草人多想告訴老太太,可他不會說話,他好傷心……

  河裡傳來一陣咳嗽聲,原來河面上停著的小船裡躺著一個病重的孩子。他用輕微的聲音叫媽,可他病得太重了,根本叫不響。他的母親是個漁婦,靠捕魚為生。孩子口渴急了,喊著要喝茶,但漁船上哪裡有茶呀?婦人只好舀了一碗河水給他喝。婦人捕到一條鯽魚放在桶裡,那桶就在稻草人的腳下。稻草人多想燃燒自己為孩子燒那條鯽魚補補身子,多想拆開自己給孩子一些溫暖。但他只能一動不動地待著,他傷心極了……

  突然,沉睡的稻草人被一位婦女的哭聲驚醒了。原來她的丈夫把家裡的錢財全賭光了,最後想把她給賣了。她走投無路,想到了投河自盡。稻草人想去阻止她輕生,可是看著她慢慢地向河中心走去,看著漸漸消失的背影,稻草人卻什麼也做不了。他傷心地哭了……

  稻草人多想幫助身邊的人們!為了驅趕破壞稻穀的灰蛾,他使勁拍著自己的身子想告訴老太太,為了挽救生病的小孩,他想變成被子給孩子溫暖,為了阻止婦女跳河,他流盡了眼淚。

  最後,稻草人倒了!

  不是因為他怕辛苦,而是因為他的心碎了,像玻璃一樣碎了。於是,稻草人倒下了!

  稻草人的精神是多麼崇高!

  處處、時時為別人著想!

  如果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能這樣,為別人多著想一點,多獻出自己的一點愛,那麼我相信我們的生活一定會像那首歌唱的那樣: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春天!

  葉聖陶童話讀後感 篇16

  我讀了《葉聖陶童話》中的《燕子》。

  這個故事主要說了一隻小燕子出來玩,不知哪飛來一顆泥彈,打中了它的背,它從樹上掉到了花旁邊。很多朋友來幫助小燕子,可是都不行。青子把小燕子帶回了家調了好吃的東西給小燕子吃和住,還幫小燕子登了廣告尋找小燕子的媽媽,最後媽媽看到廣告找回了小燕子。

  文中的第一段令我印象最深刻,因為作者把景物寫的很美,把美麗的花形容成天空的繁星放出閃閃的光;頑皮的風推著搖著,花怕羞,輕輕的搖動腰肢,擺動的真有點兒累了,作者用擬人句形容了花被風搖動時的可愛。

  這個故事讓我想起上星期我們去珠海海邊,挖螃蟹。海水退潮時,岸邊有許多小螃蟹的洞,我們是用專業的挖螃蟹工具挖的,我爸爸挖了很多隻,最後因為它是在海水中生長的,我們把它放回了它的家“沙灘上”

  從《燕子》這個故事中,我上網查到“鳥需巢,蜘需網,人需友誼”,我認為沒有什麼比友誼更重要的,我會珍惜身邊的每一位friend。

  葉聖陶童話讀後感 篇17

  三毛,對於喜歡文學的人來說都不陌生,三毛原名陳懋平,後改為陳平,暑假裡得空看了她的稻草人筆記,沉溺在那起伏的文字裡,她用自己獨特的表達方式書寫記憶中那片金色的沙漠,她會在潮起時跑到海邊揀她的石頭,會獨身一人跑回老家而不告訴別人,會單身去尋找兒時夢想中的天空,她的生命中也許有很多不如意,但她的天空裡充滿了稻草人般的堅強與執著,充滿色彩,絢爛美麗。

  序言中那被麻雀嘲笑的不會動的稻草人,堅韌的立在麥田中。嘲笑稻草人的麻雀卻不知道,它們嘲笑的稻草人此時露出的微笑是多麼美麗。三毛在《江洋大盜》中將自己比喻成一位從空心人變成江洋大盜,不過是少年努力的學習成長的故事,這個傳奇的女子,少年時期的輟學到成長再到國外學習的生活經歷也許並不是一帆風順,但卻用灑脫的文字將生活中的成長記憶的如此風輕雲淡。《親愛的婆婆大人》是小媳婦們千年不變的磨礪,《士為知己者死》是典型的愛妻以至畏妻的婚姻,《賣花女》是惡性推銷的偉大範例,《巨人》是紅髮小孩獨自撐起一個家庭的高大形象……

  三毛的《稻草人手記》不過是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平凡記憶,卻時刻表達了對生活熱愛與對生命的思考。三毛對生活的熱情投入,對自我誠懇,並且深思的面對人生,許多實際上相當淒涼的際遇,三毛都能把它寫的生氣勃發、灑脫渾厚,她不是不知憂愁傷感,只是在生命裡還有比傷感更強烈的東西存在。

  亂髮如芳草,更行更遠更生——照片居所看似蒼涼悽慘如下地獄,實在內心幸福無邊如上天堂。”三毛總能在文字當中寫下這種讓人心靈受到洗禮的文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種種磨難,生命的堅強和脆弱,憤怒和平靜,愛和恨,樂和痛,歡笑和淚水,都在那剎那間成為瞬間的溫柔的“微笑”,微笑著面對曾經的過去、現在的開始和以後的未來。終歸是一切的過往雲煙,終歸是都要變化的,終歸一切要回歸虛無的真實,沒有變的——是那虔誠的微笑。

  “歲月極美,在於它必然的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生如夏花之燦爛,死如秋葉之靜美,最後用三毛寫給自己的一首詩,也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首詩來結束我的讀後感。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恆,沒有悲歡的姿勢一半在土裡安詳,一半在風裡飛揚,一半灑落陰涼,一半沐浴陽光。”如果有來生,要做一隻鳥,飛越永恆,沒有迷途的苦惱,東方有火紅的希望,南方有溫暖的巢床,向西逐退殘陽,向北喚醒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