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桃花源記> 《桃花源記》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桃花源記》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桃花源記》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助讀資料】:陶淵明,東晉著名詩人,字元亮,名潛,世稱靖節先生,因其宅邊曾有五棵柳樹,又自號“五柳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陶淵明出身於沒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時頗有壯志博學能文,任性不。當時社會動亂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過小官,由於不滿官場的醜惡,棄官回鄉,這時他四十一歲,從此過著“躬耕自資”的隱居生活。

  陶淵明長於詩文辭賦,有《陶淵明集》傳世,主要散文有《歸去來兮辭(並序)》《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等。他所作的詩文,內容多描寫農村生活,表現了優美的自然風光,抒發他熱愛田園生活、樂於和農民來往和不願與統治者同流合汙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樂天知命、消極適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當時華而不實的文風,明朗清新,質樸自然,善於抓住客觀事物最突出的特徵,淡淡幾筆傳神的表現它的形象,簡潔含蓄而富有韻味,對後代作家有較大的影響。

  3.本文大約寫於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淵明約57歲。他既拒絕過東晉政權的徵召,又復拒絕同劉裕的宋政權合作,而以《桃花源詩並記》寄託了自己的社會理想。“詩”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詠了“春蠶收長絲,秋熟王稅”這樣一個人人安居樂業的理想社會;“記”相當於詩的序,記敘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見聞,富於小說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廣大農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選作課文的,就是這篇有新奇情節、有優美環境、有人物、有對話的《桃花源記》。

  【教學內容】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準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譯課文一、二段。

  2.瞭解有關陶淵明的文學常識。

  3.掌握相關的文言實詞和虛詞及古今異義現象。

  【重點難點】

  積累常用文言詞語的用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欣賞圖片)同學們,當你們看到這樣的美景時,腦海中會想到哪個成語嗎?(引出“世外桃源”這個成語)“世外桃源”這個成語是晉朝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所描述的一個與世隔絕的,不遭戰禍的安樂而美好的地方。現在我們一起跟著漁人到這個世外桃源去看看。

  二、複習

  學生齊讀一遍課文。

  要求:①聲音洪亮,讀準字音。

  ②把握節奏,讀出停頓之處。

  ③帶有感情,讀出韻律

  三、自學

  學生默讀課文,結合註釋瞭解課文一、二段大意。將自己的疑惑標註出來。

  四、交流

  接火車以句為單位譯課文。

  五、精講

  1、學生自學中的疑惑。

  2.教師落實重要的字詞釋義。

  3.指導學生理解文中所出現的古今異義的詞語。如:交通、鮮美。

  六、精練

  請你以導遊的身份為桃花源學一篇導遊詞。

  【教學反思】:

  《桃花源記》是文言文教學中的名篇。文言文教學有著過分重視文言知識傳授的傾向,同時,又在語文教學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使本來意蘊豐厚的`古代作品只剩下了字、詞、句,這顯然是急功近利的做法,其結果必然是肢解了作品,只見其“言”而不見其“文”。我用充滿詩意的導語自然地把學生引入課文優美的意境,簡明地作了一句文學常識介紹後便進入了課文的學習。

  首先,我讓學生結合書下注釋,自行朗讀課文。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對課文對一、二段進行譯。在交流過程中採用接火車的方式進行譯,提高初三學生課堂參與率。最後,讓學生以導遊的身份為桃花源寫導遊詞,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一節課上下來,我覺得以下兩方面值得我思考。

  一、教學過程應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

  文言文是一種知識載體,它承載著傳授知識的任務,但又絕不是惟一的任務,更不是根本任務。記得在第一次給學生上文言文課時,我就讓學生討論過為什麼學習文言文,我理解其根本任務是讓學生接受古代文化的薰陶漸染,提高人文素養。這樣面對一篇文章,如果肢解開來讀,必然失去其原有的韻味,所以在教學中,我力求讓學生在整體中去解讀語言,真正實現學生與古人的對話,學到活的知識而不是孤立的字詞。可是在處理這篇古文時,我顧慮它是中考篇目,把它分解開來,卻事與願違,效果不盡如意。

  二、鞏固練習題不要新而不實。

  為了鞏固課文的譯,又不想幹巴巴的讓學生去死記硬背,我用導遊詞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如果說前面的讀是在為品做準備,那麼真正的落實就在學生對文章優美環境的欣賞上。本想這一環節既是一種對課文的理解,又是一種知識的遷移。文章的寫作順序,桃源的美景,桃源人的幸福生活本想在導遊詞中盡顯出來,沒想到學生不是很瞭解導遊詞的一般要求,寫出來的五花八門。如果讓學生用他們熟悉的描寫這種表達方式,效果可能會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