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勸學> 《孫權勸學》閱讀答案15篇

《孫權勸學》閱讀答案

《孫權勸學》閱讀答案15篇

  現如今,我們有時需要做一些閱讀題,這時最離不開的就是閱讀答案了,閱讀答案是我們解答閱讀題的金鑰匙。那麼一般好的閱讀答案都具備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孫權勸學》閱讀答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孫權勸學》閱讀答案1

  (二)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完成12-16題。(10分)

  【甲】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孫權勸學》

  【乙】餘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餘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餘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餘雖愚,卒獲有所聞。當餘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餘則縕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豔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餘之勤且艱若此。

  --《送東陽馬生序》

  1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2分)

  (1)蒙乃始就學

  (2)不敢稍逾約

  1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

  A.結友而別足膚皸裂而不知B.自以為大有所益益慕聖賢之道

  C.大兄何見事之晚乎當餘之從師也D.蒙辭以軍中多務未嘗稍降辭色

  14.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2分)

  (1)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2)以是人多以書假餘。

  15.甲、乙兩文同為勸學,孫權先指出,繼而現身說法,勸說呂蒙多讀書;宋濂則直接從自身學習經歷說起,敘述和勤奮學習的經歷,以此勉勵馬生刻苦讀書。(2分)

  16.說說你從呂蒙和宋濂的讀書經歷中悟出的學習道理。(2分)

  (二)文言文閱讀(10分)

  12.(1)於是,就。(2)超過約定的期限。(2分)

  13.C(2分)

  14.(1)我難道想咬你鑽研經書當博士嗎?(1分)(2)因此,人們都(或多)(願意)把書借給我(1分)。(共2分)

  15.學(學習、讀書)的必要(重要)性(1分);自己青少年時代求學的艱難(1分)。(共2分)

  16.示例1:學習勤奮刻苦,博覽群書,求師誠心。

  示例2:求學過程中必須不斷克服並戰勝困難,終將取得成功。(只要答出一點即可,2分)

《孫權勸學》閱讀答案2

  一、填空題

  本文選自 《資治通鑑》,這本書是由 北宋 政治 家、史學 家 司馬光 主持編撰的一部 編年體 通史,記載了從 戰國 到 五代 共1362 年間的史事。

  二、解釋下列詞語

  1權謂呂蒙曰(對-----說 )

  2卿今當塗掌事(古代君對臣或朋友之間的愛稱)( 當權、當道 )

  3蒙辭以軍中多務( 推託)( 事務 )

  4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古代王侯的自稱)(哪裡、怎麼 )( 研究 )(通耶,語氣詞 )

  5但當涉獵( 粗略的閱讀 ) 6見往事耳( 瞭解)( 指歷史 ) 7孰若孤( 誰)(像 ) 8蒙乃始就學( 於是、就)9及魯肅過尋陽

  ( 到了-----的時候 )( 到 ) 10卿今者才略( 才幹和謀略 ) 11非復吳下阿蒙( 不再是 )12即更刮目相待( 重新 )(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 ) 13大兄何見事之晚乎(長兄,這裡是對同輩年長者的尊稱)( 認清事物 ) 14肅遂拜蒙母( 於是 )

  三、朗讀課文,注意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所表示的語氣

  1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表反問語氣,嗎

  2 但當涉獵,見往事耳。表限止語氣,罷了

  3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表感嘆語氣,啊

  四、解釋成語

  1 吳下阿蒙 人沒有學問,現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轉變方面,凡學識大進或地位從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窮困而至富有了 。

  2 刮目相待 意思是用新的眼光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別人,要估計到別人的進步。

  五、問答題

  1 魯肅“大驚”與“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表現了什麼神態?

  表現十分驚奇的神態與情不自禁的讚歎。

  2 呂蒙的答話以“士別三日”“刮目相待”顯示出他怎樣的神態?

  既顯示了他頗為自得的神態,又巧妙地接應了魯肅的讚歎,表現出一種當之無愧的坦然態度。

  3 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文的主要事情

  孫權勸學與魯肅與蒙論議後讚歎非復吳下阿蒙兩件事。

  4 孫權與呂蒙對話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孫權終於成功地勸呂蒙學習。

  5 課文怎樣表現呂蒙的學習效果的?

  透過呂蒙與魯肅的論議來表現的。

  6 孫權如何勸呂蒙學習的?

  ⑴交代呂蒙的身份“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說明學習的必要性

  ⑵用限止語氣“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來 克服呂蒙畏難的心理

  ⑶現身說法“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指出其可行性。

  7 呂蒙讀書後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透過誰的所見所語來表現的?

  “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透過魯肅的所見所語來寫。

  8 為什麼“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因為情況是在不斷的變化,人也在不斷的變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9 魯肅為什麼與呂蒙結友?

  魯肅為呂蒙的才略所折服而願與之深交,表明魯肅敬才、愛才。二人情投意合,從側面表現了呂蒙才略的驚人長進。

  10 本文透過什麼方法表現人物性格的?

  本文注重以對話表現人物,使人感到人物各自說話時的口吻 神態、心理。

  11 有個成語是說讀書對人們大有益處,它能概括本文的內容,這個成語是 開卷有益

  12 文中的“ 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書, 自以為大有所益 ”是孫權入情入理現身說法地勸呂蒙學習,而“蒙乃始就學 ”說明呂蒙是一個一點就破的人,“ 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是魯肅讚美呂蒙學有成效的話,這是一種 側面描寫 的手法。

  13 孫權勸呂蒙學習,為呂蒙確定的學習目的是什麼?學習方法是什麼?

  見往事耳 但當涉獵

  14 呂蒙由不學到學有所成,這個過程給你什麼啟發?

《孫權勸學》閱讀答案3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

  (一)孫權勸學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二)炳燭①夜讀

  晉平公問於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炳燭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②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

  【注】①炳燭:點燭。 ②盲臣:師曠為盲人,故自稱盲臣。 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小題1:解釋下列句中加線的詞。(4分)

  (1)蒙辭以軍中多務 (2)見往事耳

  (3)盲臣安敢戲其君乎 (4)及魯肅過尋陽

  小題2:下列句中加線詞的意思相同的兩項是(4分) A.蒙辭以軍中多務或以錢幣乞之

  B.炳燭之明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C.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

  D.結友而別少而好學

  小題3: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2)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

  小題4:孫權與師曠均勸學成功,但勸學方法有所不同。請結合文意作簡要分析。(4分)

  參考答案:

  小題1:(4分)推辭、推託瞭解戲弄到了……時候

  小題2:(4分)A. C.

  小題3:(4分)①你現在的才幹和謀略,不再是當年吳縣的呂蒙了。

  ②怎麼有當臣子卻戲弄他的君主的呢?

  小題4:(4分)要求聯絡文章內容說明觀點。一個觀點1分,分析1分。

  答題要點:孫權身體力行,率先垂範;有的放矢,注重實效;平等對話,坦率真誠,說清其中1個方面得1分。師曠委婉,巧妙設喻(1分)。

  小題1:

  試題分析:注意本題中古今異義的字詞,比如“見”古義是“瞭解”,“及”是“到了……時候”。

  小題2:

  試題分析:A項“以”皆為“用”,C項“為”皆為“做”。B項“之”一為“的”一為舒緩語氣不譯,D項“而”一作連詞一作助詞。

  小題3:

  試題分析:第一句,卿:對對方的愛稱;才略:才能謀略;非:不;復:再。第二句,安:怎麼;為:做;而:卻;戲:戲弄;其:他的;君:君主。

  小題4:

  試題分析:理解文章內容,孫權是以事(自己的情況)勸學,師曠是用比喻的方法來勸學,要運用文中具體的情節來說明他們勸學的不同。

《孫權勸學》閱讀答案4

  孫權勸學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y)!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1.說說下面加點的詞表現了說話者怎樣的語氣

  (1)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y)!.

  (2)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3)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3.本文主要透過()來刻畫人物

  4.魯肅的話表現他()的感情

  5.文中孫權善權,請結合實際對不愛學習的艾萬同學進行勸學(不超過50字)

  閱讀答案:

  (1)我難道要你研究儒家經典治經為博士嗎?

  (2)只是粗略的閱讀,瞭解歷史罷了。

  (3)長兄你怎麼認清事物這麼晚了?

  3、對話

  4、驚歎

  你如果不好好學習就沒有成就,長大就會遭到社會的拋棄,讓自己無比後悔。

  《孫權勸學》練習題及答案

  一、填空

  1、《孫權勸學》選自,該書是(朝代)(人名)主持編纂的一部體通史,記載了從到共1362年間的史事。

  2、《孫權勸學》的原因是:;《孫權勸學》的學習方法是:;《孫權勸學》勸的語言是:;《孫權勸學》的成果是:

  (以上均填原句)。

  3、魯肅的話表現了他的感情,也從側面寫出了;文末的(原文)更進一步闡明瞭這一點。

  4、文中可以提煉的一個成語是:

  二、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卿()涉獵()孰()遂()

  三、解釋加點詞。

  1、當塗掌事當;2、蒙辭以軍中多務辭;

  3、治經為博士邪治;4、但當涉獵涉獵;

  5、見往事耳見:。6、蒙乃使就學乃:;

  7、卿今者才略才略;8、即更刮目相看。刮;

  四、寫出下列加點詞語意思,其中意義完全相同的是()。

  A.{但當涉獵(){門當戶對()

  B.{自以為大有所益(){多多益善()

  C.{見往事耳(){往事不堪回首()

  D.{卿今者才略(){卿今當塗掌事()

  五、選擇對下列虛詞解釋正確的一項。

  1.蒙辭以軍中多務()A.把B.被C.用

  2.即更刮目相待()A.立即B.就是C.如果,假如

  3.蒙乃始就學()A.於是B.卻C.只,僅僅

  4.結友而別()A.並且B.但是C.連線前後兩個動作,不譯。

  六、對翻譯的句子進行判斷,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

  譯文:你今天掌管權事,不可以不學習啊。()

  2.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譯文:我哪裡是讓你研究儒家經典做個博學多才的人呀!()

  3.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譯文:你今天的才幹和謀略,不再是在吳縣時的阿蒙啊!()

  七、翻譯下列句子。

  1、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問答題:

  1、文中最突出的描寫方法是什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對你有什麼啟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孫權勸學》練習題參考答案

  一、填空

  1、《孫權勸學》選自《資治通鑑》,該書是宋(朝代)司馬光(人名)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間的史事。

  2、《孫權勸學》的原因是: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孫權勸學》的學習方法是: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孫權勸學》勸的語言是: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孫權勸學》的成果是: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以上均填原句)。

  3、魯肅的話表現了他驚訝、敬佩的感情,也從側面寫出了學有所獲

  ;文末的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原文)更進一步闡明瞭這一點。

  4、文中可以提煉的一個成語是:士別三日,刮目相看。

  二、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卿(qīng)涉獵(sh)孰(sh)遂(su)

  三、解釋加點詞。

  1、當塗掌事噹噹權;2、蒙辭以軍中多務辭推辭;

  3、治經為博士邪治研究;4、但當涉獵涉獵粗略地閱讀;

  5、見往事耳見:瞭解。6、蒙乃使就學乃:於是,就;

  7、卿今者才略才略才幹和謀略;8、即更刮目相看。刮擦;

  四、寫出下列加點詞語意思,其中意義完全相同的是(D)。

  A.{但當涉獵(應當){門當戶對(相當)

  B.{自以為大有所益(好處){多多益善(更加)

  C.{見往事耳(歷史){往事不堪回首(過去的'事)

  D.{卿今者才略(您){卿今當塗掌事(您)

  五、選擇對下列虛詞解釋正確的一項。

  1.蒙辭以軍中多務(C)A.把B.被C.用

  2.即更刮目相待(A)A.立即B.就是C.如果,假如

  3.蒙乃始就學(A)A.於是B.卻C.只,僅僅

  4.結友而別(C)A.並且B.但是C.連線前後兩個動作,不譯。

  六、對翻譯的句子進行判斷,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

  譯文:你今天掌管權事,不可以不學習啊。()

  2.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譯文:我哪裡是讓你研究儒家經典做個博學多才的人呀!()

  3.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譯文:你今天的才幹和謀略,不再是在吳縣時的阿蒙啊!()

  七、翻譯下列句子。

  1、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我哪裡是讓你研究儒家經典做個博學多才的人呀!

  2、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只是應當粗略地閱讀,瞭解一下過去的歷史經驗教訓。

  3、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大哥為什麼認清事物這麼晚啊!

  八、問答題:

  1、文中最突出的描寫方法是什麼?

  答:用對話的方法進行語言描寫。

  2、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對你有什麼啟示?

  答:我的啟示是:1、開卷有益,只要有學習,就會有收穫;2、士別三日

  刮目相看,我們要以開放的眼光看待別人。

《孫權勸學》閱讀答案5

  《孫權勸學》一文,完成後面問題。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小題1】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但當涉獵木蘭當戶織'B.蒙乃始就學自是指物作詩立就C.見往事耳大兄何見事之晚乎D.蒙辭以軍中多務或以錢幣乞之

  【小題2】下列句子中,沒有人稱代詞的一組是( ) A.卿今當塗掌事B.孤常讀書 C.蒙辭以軍中多務D.自以為大有所益

  【小題3】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A.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B.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C.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D.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

  【小題4】下列對文章內容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孫權勸學,既指出了呂蒙學習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現身說法,指出“學”的可能性,從而使呂蒙無可推辭。B.魯肅與呂蒙的對話,既從正面表現出孫權勸學的顯著成效,也進一步告訴人們讀書、學習的重要性。C.魯肅與呂蒙的對話,一唱一和,互相打趣,顯示了二人的真實性情與融洽關係。 D.魯肅與呂蒙“結友而去”,從側面表現了孫權勸學的結果以及呂蒙才略的驚人增長。

  答案

  【小題1】D

  【小題2】C

  【小題3】A

  【小題4】B

  解析【小題1】

  試題分析:D中二者都是“用”;A:應當/對著;B:去/完成;C:瞭解/認清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2】

  試題分析:A中“卿”B中“孤”D中“自”都為人稱代詞。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3】

  試題分析:B中“邪 ”通“耶”;C中“貼” 通 “帖”;D中“扳”通“攀”。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4】

  試題分析:B中應是“魯肅與呂蒙的對話,既從正面告訴人們讀書、學習的重要性 ,也進一步表現出孫權勸學的顯著成效”。

  考點:理解文言文內容要點。能力層級為理解B。

《孫權勸學》閱讀答案6

  文言文閱讀(9——14小題,共18分)

  [甲] 送東陽馬生序(節選)

  餘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餘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餘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餘雖愚,卒獲有所聞。

  [乙] 孫權勸學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日:“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丙]行路難(其一)(李白)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9.下列各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每假借於藏書之家 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B.當餘之從師也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C.色愈恭,禮愈至 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 D.益慕聖賢之道 自以為大有所益

  10.下列句子中加點詞古今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 B.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C.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D.蒙乃始就學。

  11.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畫橫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①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餘因得遍觀群書。 ②蒙辭以軍中多務。

  12.[甲][乙]兩文都是長者勸後輩讀書,勸說方式有何相同之處?宋濂、呂蒙兩人的成功對你有什麼啟發?(4分)

  13.[丙]詩中“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詩人這樣寫的言外之意是什麼? (2分)

  14.[丙]詩中“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中的“破”“掛”妙在何處。(2分)

  參考答案:

  9.B(B均為在主謂間 ,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A 向/ 在;C周到/達到(要求);D更加/益處)

  10.D

  11 ①因此人家大多願意把書借給我,我於是能夠看到許多(各種各樣的)書。(關鍵詞:“以是”“假”)②呂蒙用軍中事務多(為藉口)推辭。(關鍵詞:“辭”“以”)

  12.相同之處:孫權和宋濂在勸勉後輩讀書時,都是現身說法,以個人讀書經歷來勉勵後輩。(2分)啟發:要想學有所成,必須不畏艱辛,虛心求學,刻苦讀書;學習的起步晚了,只要堅持不懈,仍能取得長足的進步。(2分)

  13.詩人盼望自己也有姜太公(呂尚)、伊尹他們那樣的官運(或詩人盼望自己也有姜太公(呂尚)、伊尹他們那樣,靠近皇帝身邊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

  14.“破”“掛”富有動感、充滿氣勢,充分表達了作者的樂觀、自信和對理想的執著追求(或相信自己總有一天能衝破重重阻力,實現自己人生理想的目標)。(意思對即可。)

《孫權勸學》閱讀答案7

  【原文】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譯文】

  當初,孫權對呂蒙說:“您現在擔任要職,不可以不學習!呂蒙以軍中事務繁多為藉口推辭了。孫權說:“我難道要您研究經典成為博士嗎?只要您廣泛閱讀,見識從前的事情罷了。您說事務繁多,哪裡比得上我呢?我常常讀書,自己覺得有很大的收穫。”於是呂蒙開始學習。到了魯肅經過尋陽,跟呂蒙一道議論軍事,非常驚訝地說:“您現在的才幹謀略,不再是當年吳地的阿蒙!”呂蒙說:“讀書人離別三日,就應該重新別眼相看。大多數哥為什麼這麼遲才改變看法呢!”魯肅於是拜見呂蒙 的母親,與呂蒙結為朋友才辭別。

  【閱讀訓練】

  1.選出下列句中“以”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項( )

  A. 辭以軍中多務 B.以殘年餘力 C.或以為亡 D.以刀劈狼首

  2.文中有兩個通假字,這兩個通假字是: 、

  3. 翻譯句子,並寫出由此而出的一個成語。

  “士別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譯文:

  成語:

  4. 本文透過記述孫權勸勉呂蒙努力致學的故事,說明了什麼道理?

  答:

  答案:1.C. 2.塗通“途”;邪通“耶”。 3.①讀書具分別炻日,就該重新另眼相看,大哥為什麼這麼遲才改變演算法呢! ②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4.說明了讀書學習的重要性,一個人不論事務有多繁忙,都要學習

《孫權勸學》閱讀答案8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

  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小題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 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但當涉獵(應當)見往事耳(瞭解)自以為大有所益(好處)非復吳下阿蒙(收復): 【小題2】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為現代漢語。(3分)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小題3】從呂蒙的變化中你得到了什麼啟發?請結合《傷仲永》一文簡要談談自己的看法(4分)

  答案

  【小題1】D

  【小題2】我難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而成為學識淵博的學者嗎?

  【小題3】只要樂於學習,善於學習,就會尋找一切機會去學習,最終有所成就。再聰明的人,如果放棄學習,終將一事無成。像仲永,先天聰明,由於後天的不接受教育,最後卻淪為普通人。

《孫權勸學》閱讀答案9

  [甲]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乙]回年二十九,發盡白,蚤死。孔子哭之慟,曰:自吾有回,門人益親。魯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 ----《顏回好學》

  【注:回:顏回,又稱顏淵,是孔子的弟子。蚤:同早。慟:哀痛之至。貳:重複。亡:同無。】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2分)

  ⑴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 ⑵即更刮目相待( )

  ⑶門人益親( ) ⑷不遷怒,不貳過。( )

  2.將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4分)

  ⑴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譯:

  ⑵不遷怒,不貳過。

  譯:

  3.請寫出與[甲]段文字相關的成語。你還知道與好學相關的成語嗎?請舉一例。(2分)

  答:

  4.讀了[甲]、[乙]兩段文字,你有何感想?(2分)

  答:

  參考答案:

  (二)1.⑴研究 ⑵重新 ⑶更加 ⑷轉移

  2.⑴你如今的才幹謀略,已不再是過去的東吳呂蒙可相比的了!

  ⑵(顏回)從不把脾氣發到別人的身上,也不重犯同樣的錯誤。

  3.士別三日,刮目相待 吳下阿蒙 鑿壁偷光 程門立雪(2分)

  4.示例:[甲]段文字寫呂蒙聽從孫權的勸告努力學習,由一介武夫變成一名儒將,從而闡明瞭學習對健全人格的作用。[乙]段文字告訴我們顏回學習不遷怒,不貳過,被孔子稱讚,是我們學習的榜樣。(2分)

《孫權勸學》閱讀答案10

  孫權勸學 (10分)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小題1】解釋劃線的詞。(2分)

  卿今當塗掌事( ) 卿今者才略( )

  【小題2】下列劃線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2分)

  A但當涉獵 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B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蒙乃始就學

  C 即書詩四句 孤常讀書 D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 蒙辭以軍中多務

  【小題3】翻譯句子(4分)

  ①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②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小題4】《孫權勸學》用 形式展開故事情節,說明了 。(10個字內)(2分)

  答案

  【小題1】(當權 ) (才能謀略)

  【小題2】( A )(2分)

  【小題3】翻譯:

  ①我難道想讓你研究儒家經典成為博士耶!(2分)

  ②士別三日(讀書人、有志向的人分別三天、幾天)就要重新另眼看待(2分)

  【小題4】《孫權勸學》用 對話 形式,說明了說明學習的重要性。(10個字內)(2分)

《孫權勸學》閱讀答案11

  《孫權勸學》課內閱讀

  【基礎積累與運用】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1、閱讀文言文要注音字的讀音,請給下面的字注音。

  ①卿( )②涉( )③邪()④孰()⑤遂()⑥豈()

  2、依據課文,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

  ①當塗掌事: ②涉獵:

  ③才略: ④大兄:

  3、朗讀文章要注意句子的語氣。讀讀下列句子,寫出句子中加點虛詞所表示的語氣。

  ①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答:

  ②但當涉獵,見往事耳。答:

  ③大兄何見事之晚乎!答:

  4、下列句子中,沒有人稱代詞的一組是( )

  A.卿今當塗掌事

  B.孤常讀書

  C.蒙辭以軍中多務

  D.自以為大有所益

  5、(1)《孫權勸學》選自《 》,《 》是 (朝代) 主持編纂的一部 通史,記載了從 到五代1362年間史事。

  (2)文中“治經”中的“經”指《 》《詩》《 》《 》《春秋》等書。

  6、古代文言文中的許多語句是成語的重要來源,請根據下面兩句話的意思,在本文中找出相應的成語,並用成語寫一段文字。

  (1)比喻人學識尚淺。( )

  (2)另眼相看,用新眼光看人。( )

  另寫的一段文字:

  7、宋代詩人劉過曾寫過一首題為《書院》的“勸學詩”:

  力學如力耕,勤惰爾自知。

  但使書種多,會有歲稔時。

  這首詩運用了 修辭格,表達的意思是: 。而《孫權勸學》則以 為主,言簡意豐地表達了學習的重要性。

  參考答案:

  【基礎積累與運用】

  1.卿qīng 涉shè 邪yé 孰shú 遂suì 豈qǐ

  2.①當官掌權,②瀏覽群書但不作深入研究,③軍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謀略,④即長兄,這裡是對同輩年長者的稱呼。

  3.①邪:表示疑問的語氣,相當於“嗎”。②耳:表限止語氣,相當於“罷了”。③乎:表示感嘆的語氣,相當於“啊”。

  4.C

  5.(1)《資治通鑑》《資治通鑑》 北宋 司馬光 編年體戰國(2)《易》《書》《禮》

  6.(1)吳下阿蒙(2)刮目相待參考答案:剛從大學畢業的張老師,由於業務知識不熟,教學經驗少,在教學中常常捉襟見肘,但是,他勤奮好學,不久,在教學中取得了令人刮目相待的成績。人們談起他時,都喜滋滋地說:“張老師已不是以前的吳下阿蒙啦!”

  7.比喻 勤奮讀書如農夫種地,幾分耕耘,幾分收穫。對話。

  【精段閱讀】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1.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①卿今當塗掌事 ②但當涉獵

  B.①蒙辭以軍中多務 ②自以為大有所益

  C.①見往事耳 ②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2.對“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的正確翻譯是:

  3.在課文中找出古今異義的詞語。

  4.人物的語言往往體現人物的語氣和心理,請分析下列人物語言的作用。

  (1)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

  (2)卿言多務,孰若孤

  5.下列對文章內容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孫權勸學,既指出了呂蒙學習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現身說法,指出“學”的可能性,從而使呂蒙無可推辭。

  B.魯肅與呂蒙的對話,既從正面烘托出了孫權勸學的顯著成效,也進一步告訴人們讀書,學習的重要性。

  C.魯肅與呂蒙的對話,一唱一和,互相打趣,顯示了二人的真實性情與融洽關係。

  D.魯肅與呂蒙“結友而去”,從側面表現了孫權勸學的結果以及呂蒙才略的驚人增長。

  6.本文與《傷仲永》一文都是談學習的重要性的,你從中得到了怎樣的啟示?

  參考答案:

  【精段閱讀】

  1.C(A 動詞,掌握/能源動詞,應當;B介詞,用/動詞,認為;C動詞,瞭解、認清。)

  2.我經常讀書,自認為有很大的益處(或“好處”)。

  3.如:文中的“往事”在這裡是“歷史”,而在現代漢語中是“過去的事情”的意思;文中的“但”在這裡是“只”,而在現代漢語中是表示轉折關係的連詞。

  4.(1)語氣堅決果斷,神態嚴肅,既嚴格要求,又充滿期望。(2)神情激動,語氣殷切,以自己的經歷向呂蒙說明“學”的可能性。

  5.B(應為側面)

  6.參考答案:讀書學習大有益處,人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提升自我,增長知識與才幹。

《孫權勸學》閱讀答案12

  炳燭①夜讀

  晉平公問於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炳燭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②安敢戲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

  【註釋】①炳燭:點燭。 ②盲臣:師曠為盲人,故自稱為盲臣。 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孫權勸學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議論,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下面句子中的於和晉平公問於師曠的於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指通豫南,達於漢陰

  C.於廳事之東北角

  B.貧者語於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D.遊於是乎始

  2.解釋下面句子中的加點詞。

  ⑴恐已暮矣__________________ ⑵盲臣安敢戲君乎______________

  ⑶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 ⑷及魯肅過尋陽________________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⑴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經:指儒家經典。博士:指當時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可不譯。)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晉平公擔心學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呂蒙不願學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每處所填不超過5字)

  5.兩文都是談學習的,共涉及四個人,讀完後你得到什麼啟發?

  參考答案

  1.C

  2.①遲、晚 ②怎麼 ③再次、重新 ④ 等到、到

  3.(1)年少而學,(就)如同初升的太陽。

  (2)我難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而成為博士嗎?(大意相近即可)

  4.年紀大;事務多。(意思正確即可)

  5.從熱愛學習、珍惜時間、善於引導、虛心聽取他人的合理建議等方面闡述均可。(語意明確、句子通順、所答內容與文段有關即可)

《孫權勸學》閱讀答案13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洽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1.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詞的意義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①蒙辭以軍中多務②使如逖者統之以復中原

  B.①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②左丞相睿以為軍諮祭酒

  C.①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②宋何罪之有

  D.①肅遂拜蒙母②遂與外人間隔

  2.文章中隱含的兩個成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談談你對“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這句話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孫權是用什麼方法勸呂蒙學習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D

  2.刮目相待,吳下阿蒙

  3.這句話的意思是:我難道是要你去閱讀經書當博士嗎?我只不過是叫你應當多讀點書,熟悉一些歷史罷了。這句話寫出了孫權對讀書目的的看法,揭示了讀書並不僅僅是為了求取功名,更重要的是為增長見識閱歷。

  4.用自己讀書的切身體會來勸呂蒙學習的。

《孫權勸學》閱讀答案14

  閱讀短文完成小題(10分)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屍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小題1:解釋下列橫線詞語。(2分)

  治經為博士( ) 但當涉獵( )

  小題2:翻譯下列語句。(4分)

  ①蒙辭以軍中多務:

  ②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小題3:出自《孫權勸學》一文的兩個成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小題4:呂蒙的變化對你有什麼啟示?(2分)

  參考答案:

  小題1:研究儒家經典 粗略的閱讀

  小題2:(1)呂蒙以軍中事務繁多為由而不接受孫權的勸說。(2)你現在的才能謀略不再是當年吳國的阿蒙了

  小題3:吳下阿蒙,刮目相看。

  小題4:略

  小題1:此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詞義即可,有時還要注意詞語的特殊用法。

  小題2: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實重點詞語的能力,不能遺漏,同時要與上下文連貫,有時還要補出省略的主語,同時要抓住其中的關鍵字。

  小題3:本題考查對成語的認知能力。結合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概括出成語即可。

  小題4:本題考查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結合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來談啟示即可。

  譯文

  當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當權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學習!”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的理由來推託。孫權說:“我難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成為傳授經書的學官嗎?只是應當粗略地閱讀,瞭解歷史罷了。你說軍中事務繁多,誰能比得上我呢?我經常讀書,(我)自認為(讀書對我)有很大的好處。”呂蒙於是就開始學習。等到魯肅到尋陽的時候,和呂蒙論議國家大事,(魯肅)驚訝地說:“你現在的才幹和謀略,不再是以前那個吳縣的阿蒙了!”呂蒙說:“和有抱負的人分開一段時間後,就要用新的眼光來看待,長兄怎麼認清事物這麼晚啊!”於是魯肅拜見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朋友才分別。

《孫權勸學》閱讀答案15

  孫權勸學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蒙乃始就學/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B.見往事耳/胡不見我於王

  C.但當涉獵/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 D.孰若孤/孰視之

  2、翻譯文中畫線句子(3分)

  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3、從呂蒙的變化中你得到了哪些啟發請結合《傷仲永》一文簡要談談自己的看法。(4分)

  答:

  參考答案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C )(3分)

  A.蒙乃始就學/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從事/完成)B.見往事耳/胡不見我於王(瞭解/引見)

  C.但當涉獵/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只) D.孰若孤/孰視之(誰/通“熟”仔細)

  2、翻譯文中畫線句子(3分) 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士別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長兄知道這件事太晚了啊!

  3、從呂蒙的變化中你得到了哪些啟發請結合《傷仲永》一文簡要談談自己的看法。(4分)

  答:開卷有益,只要學習,就會有收穫(1分);只要樂於學習,善於學習,就會尋找一切機會去學習,最終有所成就(1分)。再聰明的人,如果放棄學習,終將一事無成(1分)。後天教育和學習對人的成長非常重要(1分)。(答對三點3分,語言通順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