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魯迅> 賞析魯迅作品《傷逝》

賞析魯迅作品《傷逝》

賞析魯迅作品《傷逝》

  作品《傷逝》出自魯迅《彷徨》小說集,作者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賞析魯迅作品《傷逝》相關內容。

  《傷逝》可以說是魯迅唯一一篇構寫男女愛情的小說。在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湧現出的一部分青年知識分子,他們要衝破思想上的牢籠,他們要追求自己的個性特點,《傷逝》中的主人公涓生與子君正是他們形象的典型化身。透過敘寫涓生與子君勇敢地衝破當時封建社會的枷鎖,追求他們自己嚮往的自由愛情,以及婚後愛情生活由恩愛美好轉為淡漠黯然,最後以失敗告終的悲慘痛心的悲劇式愛情故事,表現出一種當時封建禮教強大吃人的邪惡勢力,舊社會無情、迫害無知百姓以及單獨個體的反抗是無濟於事的殘酷現實。

  初讀小說的前半部分,主要寫的是涓生、子君二人婚前及結婚後前期的生活狀態。這段時期,他們的思想是堅定而又決絕的,他們內心想要衝破封建禮教的的信念也是堅定的。在旁人的譏笑、猥褻、輕蔑的眼光下他們毅然決然地要生活在一起。“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這是子君說出來的話,子君果斷與透明的思想,讓涓生敬佩不已,不得不覺得這女子和其他的女人不一樣,她有著先進的思想,他覺出他們是志同道合的,於是更加堅定了自己對子君愛的選擇。我也被其堅定地愛情所感動,面對家人、社會、封建勢力的壓迫,他們義無返顧的走在了一起,也許年輕勇敢的心正是魯迅想帶給我們當時青年追求個性解放的強烈願望。

  在一起或許並不代表永遠在一起,這也只是子君與涓生抵抗當時社會生活壓力的小小的一步,未來的艱難他們不知,也只能在摸索中前進,正如當時革命者彷徨、迷茫、而又不知如何前進的境況。只有他們真正的從心底從思想上透徹明確那個光明信念的指引,團結一心,朝著同一個目標奮起,那麼,衝破封建思想的牢籠也不是沒有希望的。反之,就如同子君與涓生的愛情一般逐漸迷失方向,直至愛情破滅。他們生活的地方是吉兆衚衕裡的一間小屋子,在這裡,他們逐漸互相瞭解著彼此。他們的迥異性格漸漸地暴露開來。子君愛小動物,涓生卻愛花;子君每天忙著做飯飼餵小動物們,涓生則忙碌著抄寫公文和信件。

  這樣的日子持續不久後就被一封信打破了。涓生沒了工作。兩人婚後後期的悲慼生活就此拉開了序幕。生活經濟困難,讓子君沒有先前那般的活潑,反而怯弱了。以前身上的那種無畏的反抗精神已不見蹤影,逐漸庸俗,小市民習氣也染上了身,竟也會為瑣事與鄰居口舌、賭氣。涓生則機械般地尋求抄寫和教讀的工作,漸漸地涓生受不了子君喊他吃飯的嘮叨聲,越發覺得家裡不安靜,無法安心進行譯書,矛盾由此產生。他們的愛情也逐漸在這些瑣事中逐漸淡化。後來子君重新回到了父親的家中,當涓生再次打探到子君的訊息時,已是陰陽相隔。本已圓滿生活敘述的故事就這樣的劇終了。

  細心的讀者會發現,文章中多次寫道,涓生為想到子君的死而自責並陷入悔恨和悲哀之中,使得涓生這一人物形象大膽而又豐滿地展現在讀者面前,他起初在追求愛情的方面是勇敢的,但是後來生活各方面的壓力與精神上的消磨逐漸將他心底最深處的懦弱,畏於承擔責任的一面顯露出來。這一性格的轉變也可以說是性格的暴露,正是魯迅想要呈現給讀者的當時知識分子覺醒而又無所求,沒有找到道路反而倒退的社會現實。

  子君和涓生的愛情註定就是一個悲劇,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三綱五常、封建禮教的壓迫與束縛、周圍人的冷眼相待……重重的難關,僅靠少數人的反抗,其效果是微乎其微的,早晚也會被社會的`封建氣息所薰染,消磨鬥志,回到原點。這部小說不是在歌頌這些青年覺醒分子追求愛情的勇氣,也不是讚揚他們對個性解放的追求,而是著重在批判封建社會、封建思想吃人的可怕,悲嘆個性解放的侷限性,也在暗示著中國民主革命尋找道路時的彷徨、無所方向,反而倒退的悲哀。以悲劇的色彩人物形象,揭示了精神上的痛苦與危機。

  小說的抒情效果十分濃厚。開篇便已會館裡的偏僻的破屋,寂靜又空虛的氛圍展開涓生的回憶。與一年前和子君在會館裡快樂探討的時光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強調了愛情破滅後的蕭條,物是人非。比如文中涓生曾多次想到子君的死,卻又因為這邪惡的念頭而懺悔,刺痛了靈魂。說到對比,不但有生活環境不同的比較,還有兩個主人公婚前婚後的性格變化,都展現得十分清晰且過渡自然,真正達到了“傷逝”的效果。

  小說以“涓生的手記“為副標題。副標題對文章的內容也有很重要的影響,說明不是敘述魯迅本身的。以第一人稱自述整個故事,讓讀者感受到了故事的真實感。明智的視角選取讓我們深切感受到涓生對子君的悔恨與自責。這種創新式的小說體式是魯迅借鑑了西方體小說,打破了中國傳統小說有頭有尾,單線敘述的格式。詩一樣的文字抒寫了涓生的沉重心境。

  對於兩個人物的塑造,以小的人物來影射整個社會同類人的狀態,不僅描寫了人,也描寫了人所存在的社會。透過對子君與涓生的對話以及動作、心理、神態,剖析了當時他們所處環境時內心的深刻獨白。細膩的表現手法,讓涓生和子君這兩個人物的形象躍然於紙上。

  統觀全文,故事的發展背景在會館與吉兆衚衕穿梭,單一而又不影響主題的表達,甚至更能襯出主題的表達併為主題騰出大量空間來進行詳細闡述。景物環境的描寫深入到位,情即是景,景即是情,在描寫中議論,議論中展開故事情節。

  《傷逝》這篇小說從無論是從構思、題材還是內容、描寫或抒情,都有一定的亮點與新意,在描述故事的同時又給人以深刻啟迪,使讀者在閱讀中深思,在深思中體會作品意境。

  擴充套件:魯迅作品祝福賞析

  (一)小說《祝福》中悲劇性因素的解剖

  亞里士多德十分強調悲劇情節在作品中的主要作用,他認為情節是基礎,也是悲劇的靈魂,只要把情節安排好,那麼就能達到悲劇的效果。《祝福》是魯迅作品小說集《彷徨》的開篇之作,主要是以第一人稱“我” 的敘事角度開展的,而在此小說中主要是以祥林嫂的悲劇人生展開敘述的。縱觀整篇小說可以發現,形成小說悲劇性的因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第一,小說主人公祥林嫂的個人因素。作為小說中的核心人物,她的人生悲劇主要還是由自身的性格而造成的,祥林嫂和中國當時的眾多傳統婦女一樣,有著質樸善良、吃苦耐勞、安分守己、頑強不屈的良好品格,但是在舊中國社會環境以及制度的影響下,也存在著封建禮教和封建迷信中愚昧、麻木等不良的一面。在小說中,她為了保持自己的貞潔觀,寧願撞破頭;為了贖罪,寧願不吃不喝也要攢錢對土地廟捐門檻,心甘情願地接受神鬼地獄的說辭。也正是這些因素,更加體現出她為了願望、追求而下定的決心,這種表現進一步反映了當時的封建社會、封建迷信以及封建禮教對她的影響,同時也構成小說悲劇的內因。第二,小說主人公祥林嫂所處的社會背景和人文環境是造成她悲劇的客觀原因,社會背景體現在時代的思想、制度、觀念、文化等等方面。小說中的魯鎮,是基於特定社會形態的文化和制度環境以及人們的思想認識所構建的生存空間,而小說中特定的倫理價值觀、人性力量的缺失、心理的麻木都是由人們受到封建觀念的毒害而造成的;另外以魯四老爺為代表的地主階級控制著生產資料,對祥林嫂等勞苦大眾進行壓迫,這些都是構成小說悲劇的重要體現。此外,如柳媽、中人衛老媽子、祥林嫂的婆婆、堂伯、趕她的夫家大伯等等,他們都是受到當時傳統封建禮教以及傳統迷信和地主階級、官僚階級毒害的人,但是這些人物卻進一步推動了悲劇的發生。

  (二)小說《祝福》中悲劇性矛盾的解剖

  在小說中,祥林嫂自身因素的矛盾以及她所生存環境的矛盾,都是小說中悲劇性矛盾的重要體現。而悲劇性因素在當今社會環境中不斷地變化,隨著雙方不停地對抗,最終將悲劇衝突逐漸推向高潮。小說中,祥林嫂的性格是直率任性且愚昧無知的;是嚮往未來且留戀人世的;是倔強出格且善良質樸的;信奉禮教而又蔑視神靈的……正是由於祥林嫂複雜且又矛盾的性格,更深層次地反映出當時的舊社會、舊封建體制下的矛盾衝突。在小說中,祥林嫂想要慢慢將封建社會對自己的毒害擺脫掉,但她逃脫婚姻時的自殘、為洗脫心靈的“捐門檻”以及拷問靈魂等一系列的事件又充分展現出其受封建禮教的擺佈。另外,與祥林嫂作為階級對立的魯四老爺與她之間的矛盾也是必然存在的,魯四老爺不僅從道德上鄙視祥林嫂,而且直接剝奪她祭祀的權利更是對其做人權利的否認。小說中祥林嫂的婆婆、柳媽等一行人,雖然都是當時社會的受害者,但是由於封建思想的毒害,使得他們也成為相互對立的人,最終醞釀成祥林嫂的悲劇。

  (三)小說《祝福》中悲劇性衝突的解剖

  悲劇性衝突不僅是悲劇性矛盾在發展中的結果,同時也是悲劇性內涵的重要體現。縱觀《祝福》中的悲劇可以發現,主人公祥林嫂失去丈夫逃婚屬於小說中第一次出現的悲劇性衝突。由於她的第一任丈夫去世,她婆婆掌管家裡的所有權力,受到封建宗族制度的影響,她獨斷專行地逼迫祥林嫂改嫁,這次悲劇性衝突主要是祥林嫂與外在社會環境之間的衝突。出乎意料的是,她用頑強的反抗獲得了衝突的主動權。不幸的是,她剛剛在魯四老爺家立住腳跟,她的婆婆就找了一群彪悍的人把她搶走,強迫她嫁給賀老六,這是悲劇性衝突的第二次。世事難料,祥林嫂第二次結婚後,沒過多久,又連著失去了丈夫和孩子,然而這並不是小說中的真正的悲劇衝突,小說中真正的悲劇性衝突是祥林嫂又來到魯四老爺家,接連著魯四老爺對祥林嫂進行罪人般的待遇:剝奪祭祀權利、攢錢捐門檻等,這些事件將其一步一步地引領到悲劇性衝突的高潮,最終導致她的精神崩潰。這種局面不僅是祥林嫂自身精神境界的矛盾升級,也是祥林嫂與傳統舊社會以及封建體制矛盾衝突的極端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