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李白> 李白《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全詩原文

李白《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全詩原文

李白《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全詩原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大家都收藏過自己喜歡的古詩吧,古詩言簡意豐,具有凝鍊和跳躍的特點。你知道什麼樣的古詩才經典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李白《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全詩原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解題】

  此詩最大特點之一,是以美景託愁。詩開首就展現出一片桃源景象,把人引到一個世外桃園之中,何來談“愁”。隨著詩人進山的行程,人們看到的是:林木深深,溪流潺潺,麋鹿出沒,野竹、飛瀑、碧峰,猶如美不勝收的畫軸,一幅接一幅地展開。只是到最後,才托出訪道士不遇而生愁情。此詩寫愁之第二特點,是對愁的描繪自然、優雅,用倚松再倚松表現詩人訪道士不遇之惆悵,妙不可言。總之,此詩寫愁不落窠臼,獨具蕭灑、飄逸之風姿,非詩仙莫能為也。

  【全詩】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李白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雨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註釋】

  ①戴天山:即大匡山,在今四川江油市西。

  【翻譯】

  犬吠水色中,淙淙的泉流聲夾雜著犬吠,

  桃花帶露濃。帶晨露的桃花十分的豔濃。

  樹深時見鹿,樹林幽深不時出沒著麋鹿,

  溪午不聞鍾。溪邊午時聽不到山寺鳴鐘。

  野竹分青靄,迷濛青霧裡依稀可見野竹,

  飛泉掛碧峰。一道飛瀑懸掛在青碧山峰。

  無人知所去,沒有人知道觀主去往何處,

  愁倚兩三松。我惆悵不已獨倚兩三青松。

  【鑑賞】

  這首五律約作於李白早年在戴天山(在今四川江油縣)大明寺讀書之時。詩題“訪道士”和“不遇”總綰詩意,但全詩“無一字說道士,無一字說不遇,卻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訪道士不遇”(吳大受《詩筏》),讀來令人奇趣橫生。

  首聯寫景兼點時令和時間。犬吠之聲與汩汩水聲傳入耳膜,先令人獲得悠遠清雅的聽覺享受;桃花上掛著晶瑩欲滴的露珠,又令人生出溼潤鮮豔的視覺美感。同時,“桃花”暗點早春,“露濃”暗點清晨,既是清晨的早春,又是早春的清晨,二者合在一起,使得山林的一切都顯得那樣新穎奇妙,不僅有力地烘托了山中道士的超塵脫俗,而且細微地揭示了詩人清晨訪友的急切心情。

  頷聯更深一層,借“樹深”表明路程的延伸,借“溪午”表明時間的'變化。山深樹密,幽靜已極,何況“時見鹿”!鹿膽小怕人,既然時時可見,則周圍無人可想而知。時已至午,道院鐘聲該響了,卻“不聞鍾”,則道士不在不言自明。細味詩意,既借環境之靜寂見出道士不在,又借人跡杳然極寫環境之寂靜;一“見”一“聞”,互為因果,正因“不聞鍾”,所以“時見鹿”;既然“時見鹿”,就肯定“不聞鍾”。兩句詩,錯綜迴環,耐人品味。

  頸聯承“不聞鍾”而來,寫道院所見景色。野竹、青靄、一綠一青;飛泉,碧峰,一白一碧;多種色彩組合在一起,宛如一幅秀美天然的畫圖。翠綠的野竹與青色的雲氣相接,本是靜景,一個“分”字,搖曳而生動感;白色的泉水自碧峰飛流而下,本是動景,一個“掛”字,又化動為靜。由“分”字來看,曲折地表現了野竹的修長和地勢的高拔,否則它就難以衝破雲氣;由“掛”字來看,更借遠景巧妙地表現了道院地形的有利和開闊,否則在深林之中絕難領略到飛泉倒掛的美景。景色如此之美,固然是寫道院的幽靜雅潔,但又何嘗不是寫道士恬靜高雅的志趣?詩人本是專程來訪道士,道士不在,並不馬上回轉,而是細細品味起眼前的景色來,這又何嘗不是寫詩人酷愛自然的心性?

  以上兩聯,既是寫景,又是寫人,處處關合詩題,步步向前推進,待氣勢蓄足以後,末聯脫穎而出,令人於“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的結句中,領悟出詩人“訪道士不遇”的事實和他那愁悶的心情。

  這首詩格調清新,境界幽遠,文勢有起有伏,情感有揚有抑。對仗工麗,卻無絲毫斧鑿之痕;語詞含蓄,而又不失明白曉暢,加上反襯、暗示手法的妙用,確是達到了形式與內容的高度融合。李白在青年時期就寫出這樣好的作品,不能不令人歎為觀止。

  以上六句寫往訪,重在寫景,雖無一句寫道士,卻透過景物描寫暗示出道士的情趣與品格,所以,尾聯的“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於寫景中突發抒情,並不給人以突兀之感。詩人從晨至午遠道來訪高雅超俗的得道高士卻不遇,這份失望、惆悵之感用“愁倚兩三松”來描述一點也不過份。

  這首詩格調高雅平和,雖有訪友不遇的失望,但更多更主要的則是透過對優美山川的讚美抒發一種悠閒恬淡的情致,表達對超凡拔俗品格的仰慕和追求。詩中的景物描寫很實,也很優美,給人以“天然去雕飾”的感覺。這同詩人後來山水詩寄情山水富於變幻的風格相比迥異其趣。從形式上看,這首詩格律嚴謹,中規中矩,對仗工穩,用詞講究而不險,且有明顯的吸取前人精華的痕跡。如“犬吠水聲中”,很象陶淵明《歸園田居》中的“狗吠深巷中”。以上這些都表現了詩人早期詩歌的特點,為詩人後來登上我國詩歌藝術的頂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評】

  此詩寫訪道士不遇,卻無一句說不遇,而又似句句說不遇。前六句寫了山中之美景,至結處方露出“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遂使全篇美景,均籠罩於詩人訪人不遇的惆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