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詩詞> 【精華】古詩詞的作文8篇

古詩詞的作文

【精華】古詩詞的作文8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詩了吧,古詩有四言、五言、七言、雜言等多種形式。那麼你有真正瞭解過古詩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古詩詞的作文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詩詞的作文 篇1

  在古詩苑中,那些離愁別緒著實讓我感動。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是李煜的亡國之愁。堂堂的南唐後主,本享受著錦衣玉食的生活,可僅僅在一夜之間國破家亡,淪落為宋的階下囚。宋人辱罵他,鞭打他,使他嚐盡極刑之苦。於是,在被俘的第二年,這位詞人便與世長辭了。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他帶著滅亡的國家、死去的妻兒,永遠沉睡於悔恨的夢中。他的佳作流傳百世,使我,使天下人,清楚地瞭解了他的亡國之痛。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是李清照的離別之愁。美好的環境,金獸焚香,玉枕紗櫥,但她感到的只是淒涼之意,透露出佳節思念親人的情意。她以黃花自喻,情思無盡。她執著的等待讓我感動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更何況這漫長的等待呢?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這是李商隱的相思之愁。這種別離比久別不見更加難受,他無比深摯的相思相見卻奈何不了這悲哀的離別,他們纏綿真切、刻骨銘心的情感讓我感動。只可惜蓬山萬里,青鳥難憑,這種相見的希望渺茫,只不過是終身的期待而已,留下的依然是無望和苦悶,令人哀婉嘆息。

  “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這是杜甫的憂民之愁。是夜,風雨交加,自己的茅屋被暴風雨襲擊。可是這位擁有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的詩人把自己的困苦丟在了一邊,設想能擁有廣廈千萬間而讓天下寒士俱歡顏,他一貫憂國憂民的情懷再次迸發,這使我感動。這首詩如杜甫本人一般極其質樸,毫無雕琢之跡而波瀾迭出,撥動了千萬讀者的心絃。

  綿遠悠長的離愁別緒,讓我秒變林黛玉。我本是樂觀之人,這古詩詞中的離愁卻讓我震撼,相思,離別,亡國……這其中的苦楚,恐怕只有他們自己曉得吧!

  我本樂觀,但他們的離愁著實令我感動。

古詩詞的作文 篇2

  詩,被譽為心靈的視窗,它撫摸了無數人悲寂的心靈!塞·約翰遜曾經說過:“詩歌的靈魂在於創新,即創造出使人意想不到的,讚歎不已和賞心悅目的東西。

  ”2月19日下午,我有幸聆聽了這樣一場精彩的講座。 下午2點,100名小記者來到了蕪湖日報二樓會議室,歡聚一堂。來聽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張雙柱老師為我們介紹中國文化傳統的瑰寶之一一一詩詞。老師先是為我們介紹了《中國詩詞大會》裡選手的情況,他們個個學識廣博,多才多藝讓我們羨慕極了。但其中最讓我佩服的只有兩位,第一位就是武亦姝姐姐,她憑藉著強大的實力和淡定的氣魄,攻擂成功,成為擂主。第二位則是李尚容,她小小年紀便精通古詩文,出口成章。 緊接著老師又說,我們現在的小孩子都喜歡看一些娛樂節目,看文化類節目的孩子可以說少之又少。此刻的螢幕上出現了一句話:“看娛樂節目是觀賞別人的夢想,看文化節目更好利於自己的心智。”看到了這些,我不禁覺得很羞愧。這些話所指的就是我啊,我平時總是喜歡看娛樂節目,卻不曾看看真正能給自己帶來好處的文化類節目。 聽著老師的侃侃而談,不知不覺這場精彩的講座很快結束了。

  這次的活動使我獲益良多,我明白了想要學好詩詞,絕不是一朝一夕的易事,必須要多看書,才能理解到詩詞獨特的魅力!

古詩詞的作文 篇3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有我們課本上學過的唐朝的唐詩,還有沒學過的宋朝的宋詞,元朝的無曲;我們經常提到的琴(古箏)棋(圍棋)書(書法)畫(國畫);還有民俗節日(比如中秋、重陽、春節)等等都是我們的傳統文化。不過我還是最喜歡中華詩詞。

  詩詞篇幅短小,課餘讀一些,所花時間不多;還可在緊張學習的間隙,鬆弛一下緊繃的神經,調劑一下疲憊的身心,也是十分愜意的。

  詩詞都是有韻律、有節奏的,在古代,詩詞都能合著樂唱。當時的唱法現在躍然已經失傳,但讀詩詞如果不懂它的韻律和節奏,就很難品出它特有的意味。三味書屋的壽老先生讀書時那種悠長搖曳的聲調和如醉如痴的神態,人們也許覺得很可笑,其實,讀詩詞時需要的正是這種對詩詞韻味的體驗和充分的感情投入。人們把讀詩叫做“吟詩”,吟,就是一種拉長了聲調有節奏的誦讀。學習這種朗誦,除了體會詩意外,關鍵在於處理好詩句的節奏,具體說,就是要注意詩句中的停頓和某些字音的拖長。

  讀古典詩詞給予人的影響,不是外顯的,而是一種潛移默化。讀詩詞的人也許並不感到這種影響的存在,但當他詩讀得多了,積澱豐厚了,人們就會從他不俗的談吐和文雅的舉止中感覺到一種特有的氣質,一種超凡脫俗的“書卷氣。蘇軾有詩云:“粗增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確實如此,一個飽讀讀書,受過傳統文化薰陶的人,即使身土布衣服,也無法掩藏其內在的氣質之美。

  我愛誦讀中國的古詩詞。

古詩詞的作文 篇4

  新學期開學了,我們五(2)班也迎來了新的面孔,新學期、新氣象,老師、學生、家長,都憋足了勁兒要為了新學年而努力。一日之計在於晨,晨讀作為每天早上的第一節“非正式課程”,顯得尤其顯眼和重要。而伴隨晨讀的古詩詞手冊,我居然成功的完成了一次不大不小的“微創新”。

  事情發生在十一長假回來的一天課間,因為每節課的課前都有兩分鐘的預備時間,“無所事事”的我拿起晨讀古詩詞手冊讀了起來,因為古詩詞都比較短,等到正式上課時,在短短兩分鐘時間裡,我已經讀了整整三遍古詩詞。“咦?原來這兩分鐘時間還可以這麼用啊?!”此後,我每節課的課前預備時間都朗讀晨讀古詩詞手冊。三天過後,坐在我旁邊的五六位同學也學著我的樣子,拿起晨讀古詩詞手冊讀了起來;五天過後,十幾位同學加入了進來;半個月以後,全班同學都加入了課前預備時間誦讀晨讀古詩詞手冊的隊伍......有效利用了這課前兩分鐘,我感到了一種成就感,班主任於老師也發現了班裡的這一變化,於是乾脆就讓我擔當起了課前預備時間的古詩詞“朗讀手”,帶領班裡的同學們一起利用好這兩分鐘的“碎片化”時間。

  此後,課前預備時間朗讀古詩詞也成了五(二)班的“常態課程”,我們的古詩詞掌握得也越來越熟練和透徹。

古詩詞的作文 篇5

  每次放假的時候,老師總會佈置幾首古詩詞讓我們背,還嚇唬我們開學以後學校要一個一個檢查。

  有的同學說:“沒事,我記憶力好,就這幾首古詩詞嘛,幾天就背會了。”有的同學想:“我記憶力差,要是開學以後學校抽查到我,我不會背,給班級抹了“黑”那可就倒黴了”也有的同學覺得我到快開學的時候背,背會幾首矇混過關就行了。當然還有的個別同學會說:“我就不背,你還能把我怎麼樣?

  然而就是這種不端正的學習態度給了我一個深刻的教訓,那是四年級升五年級的時候,暑假已經開學了,我的古詩詞還沒背會,在上學的路上我一邊騎一邊沉浸到了背古詩詞的境界裡,漸漸的已經忘了我在騎車。

  就在我背的正入迷的時候,有人喊了我一下,說:“小孩,小孩,你快撞到花池上了。”但我一點聲音也沒有聽見。還是飛快地騎著車。又有一位人叫著我說:“小孩、小孩……”他的聲音非常洪亮。把我嚇得不由自主地顫抖了一下,這時我才清醒來。我問著那個叔叔:“你叫我幹什麼?”他用手指指向前方並沒有說話。我不明白怎麼回事,於是一直問著他?他能聽懂我說話,但他就是不說話。這時他還用頭向左前方蠕動。我順著他指的方向望去,這才明白怎麼回事,原來是我快要撞到護欄了!

  “啥?快要撞到護欄了。”我的心情頓時慌張起來,我立刻開始減速,可是車速太快了,眼看著就要撞到護欄上了,現在只剩下兩種情況:一撞上護欄,二連人帶車飛出去。我只能選擇第一個,第二個是拿生命開玩笑啊!瞬間撞到了護欄。這次是有護欄,要是下一次再這樣沒人提醒你,那你可能衝到機動車道上,如果真是那樣結果可就危險了,會比這次結果嚴重得多啊!

  我以後不能再這樣背古詩詞了,不然的話後果可不堪設想啊!

古詩詞的作文 篇6

  詩人與酒彷彿是古代的一種情懷,詩人常以酒相伴,時而知足常樂,時而悲天憫人,好不詩情畫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在飲酒後,寧靜幽遠,在採菊時,見到南山,引得後人口口相傳。“忽與一樽酒,日夕歡相持。”陶淵明的另一詩,把與友人相伴,與美酒相伴,與歡樂相伴,與田園相伴的溫暖躍然紙上。這是陶淵明的酒,酒中有生命的情懷。

  李白夜間喝醉,寫下“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沒人做伴,連月色也有幾分憂愁,孤獨從中淡出!李白便想象:“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影子在詩中活過來,與李白品酒。這份灑脫中帶幾分悲涼。這——是李白的酒,酒裡有李白的孤獨與狂傲。

  李清照在北宋全盛時飲酒,無比歡樂地寫道“誤入藕花深處”。乘船醉酒,與夫君相視一笑。幸福在詩人心中綻放,這是李清照的酒,酒裡有濃稠和幸福。

  古詩中的酒,或甜,或苦,或喜,或悲。詩詞歌賦,是中國文化的根基,而酒,更是使詩人們蕩氣迴腸,有了生活的希望。詩、酒、人,在歷史長卷中,是最美麗的那一幅畫卷。

古詩詞的作文 篇7

  近幾年,《中國詩詞大會》可謂是一檔家喻戶曉的節目,掀起了全民學習古詩詞的高潮。今年寒假,我也和家人認真地觀看了《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選手們個個滿腹詩書、出口成章,再加上絢麗的舞臺、幽遠的配樂,我感覺身心都被陶醉了,讓我充分領略了詩詞的魅力,更加激發了我對古詩詞的熱愛和嚮往。

  透過觀看,我認識了很多大詩人呢!比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北宋四大家”之一的蘇軾以及“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等等,他們讓我學到了最美的語言,也讓我從詩詞的字裡行間中感受到他們深厚的家國情懷。現在,學習古詩詞已經成為我生活和學習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春天,我會想到“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夏天,我會吟誦“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瑟瑟秋風吹起,我會朗誦“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冬天,我會背誦“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學習遇到困難想退縮時,我會用一句“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勉勵自己;與外地姥姥家的小夥伴分別時,我用“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安慰她……

  每一首古詩詞,詩人都彷彿為我們展開一幅美麗的畫卷,娓娓道來一個動聽的故事,這就是古詩詞的魅力吧!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我要向著這個目標努力!加油!

古詩詞的作文 篇8

  唐人說,一行白鷺上青天的平平仄仄,孤帆遠影碧空盡的悠遠意象是詩;

  宋人言,為伊消得人憔悴的憂愁,老夫聊發少年狂的霸氣的是詞;

  元人道,斷腸人在天涯的思戀,白草紅葉黃花的悠揚曲調是曲。

  ——題記

  朱熹說:“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由此可見讀書最重要的是用心去讀。

  前蘇聯偉大的無產階級政治家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當你能透過某本書看到作者描繪出的意象時,就表明你用了心,能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作者做塑造的意境。但,這只是前言,我真正想說的東西不是呼籲你們要多看書,用心看書。可是讀書卻讓我真真實實的看到了這個世界。

  唐詩百首,宋詞優美,元曲清悠,正是這些古人經過長時間的沉澱給了我在閱讀上最大的感想。

  我在古詩字裡行間感受到了王朝的衰盛,時光的變遷;領略了被貶的無奈與對抱負難以施展的痛苦,年輕的豪情壯志;也從宋詞中欣賞到了祖國山河的壯麗,大海的磅礴大氣。我不得不感嘆這些詩詞曲中包含內容的豐富多彩。而這一切的一切就成了我在閱讀過程中收穫了許多書本上無法學到收穫。

  詩,是現代歷史傳承下來中最悠久的文化藝術。而它發展的時期也是在一個整個中國歷史來說最昌盛的朝代——唐朝。唐朝是一個注重與外交的朝代,但是唐朝在外交的同時,也深深鞏固了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所以唐詩得以聞名於世界,傳承於中華。唐詩辭藻華美,音韻悅耳,所以我最喜歡讀的自然也是唐詩。但對於唐詩收集最全的.書籍並不是我們朗朗上口的《唐詩三百首》,而是《全唐詩》,這本書一共完好地儲存了四萬九千四百零三首唐詩,其中連作者都詳細記載,共一千五百五十五條優美的詩句。這麼龐大的工程,其作者不可能為一人所編制,而是由二千八百七十三人。這本書所真正擁有的唐詩比起《唐詩三百首》來說簡直有過之而無不及。俗話人無完人物無完物,在眾多唐詩中也分三六九等。唐朝的詩人中大部分分成現實主義派與浪漫主義派,在現實主義派的詩人中,最為代表的人物非杜甫不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在浪漫主義派的詩人中的代表人物也是杜甫的好朋友---李白。但我最欽佩李白的詩。他的詩不僅抒發個人情懷,還表達出來對自由個性強烈的渴望與追求。詩詞流利上口,語言自然,值得反覆回味。有“直掛雲帆濟滄海”中的豪情萬丈,有“舉杯邀明月對飲成三人”中的寂寞孤獨,亦有“低頭思故鄉”的哀婉思念。我更折服於他詩中的那份自在,彷彿天地間只有他一個人。

  詞,在元朝指的是合樂的歌詞,所以很多人都稱之名曲調、樂府等。詞的盛行又與詩的年代不同。詞不講究對仗工整,所以它盛行於文風自由的宋朝。都說宋詞宋詞,所以在宋朝時期它的發展也達到了巔峰。但是在這一時期的皇帝卻很昏庸。但這在位年間的皇帝對於文學的推崇確沒有阻斷,反而使他更為昌盛,所以詞在宋朝達到了一種實質的鼎盛。詞,便是那時候最具代表性的一種文體。詞的文風可以分為婉約派與豪放派。說起婉約派,大家第一反應肯定是因為女大詩人———李清照;而豪放派最為代表的人物必然是歷史上鼎鼎有名的蘇軾。文壇史上三蘇的影響可是很多,我所愛的自然也是他。他的辭藻古典華美,內容更是奔放華美。他寫下的詞意境寬廣,詞風多變,每次下筆都有一種長袖潑墨的感觸,每一句詞句縱橫天下,生動形象的倒映出蘇軾的色彩,具有浪漫主義色彩。也正因為這樣,我總迷醉於他的文字。

  曲,這種文體我雖然並不瞭解,但元曲也是我國文化寶庫中也是一顆閃閃發光的明珠。可能是因為他在我國疆域版圖最大的元朝,所以它的很多代表人物都各有各的風采,各有各的特色,元曲也便由此傳承,一起和唐詩宋詞平起平坐,成為我國文學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一般大家談起元曲,最著名的便是馬致遠了吧。他的元曲代表作品《天淨沙·秋思》,也是我們這群學生從小學到初中都是要背的,所以我為了解也是馬致遠。《天淨沙·秋思》幾個短短的詞語組合便讓我和詩人深刻進入到了一個悲涼哀愁的世界,也貼身感受了遊子們的歸家不得的悲慘心情。如今,枯藤依舊,昏鴉不在。天涯遊子們騎一匹瘦弱的老馬出現在一派悽苦的小鄉村上,從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調,從而深深地抒發了一個無法歸家的天涯遊子歸而不得的哀怨纏綿。每每聯想到這樣一副情景,我的心中也跟著無限淒涼,對元曲的喜愛也更甚。

  詩詞曲,截然不同的文體,也帶給我三種無與倫比的感受。讓我深刻體會到了閱讀所帶來的快感,也讓我讚歎不已中國古代源遠流長的文化。這些貫穿古今的文字,牽動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們的意義已經遠遠超出了簡單的方框文字,更大的是對後人得以品讀的樂趣。

  這便是我眼中的詩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