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古詩> 課外古詩名句(精選165句)

課外古詩名句

課外古詩名句(精選165句)

  詩是一種闡述心靈的文學體裁。“詩者,感其況而述其心,發乎情而施乎藝也。”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課外古詩名句(精選165句),歡迎閱讀。

  課外古詩名句1

  1、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戰國·屈原《九歌·國殤》)

  2、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三國·曹植《白馬篇》)

  3、中夜四五嘆,常為大國憂。(唐·李白《經離亂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4、在家常早起,憂國願年豐。(唐·杜甫《吾宗》)

  5、赤心事上,憂國如家。(唐·韓愈《上李尚書書》)

  6、為國者終不顧家。(宋·蘇軾《陳公弼傳》)

  7、報國之心,死而後已。(宋·蘇軾《杭州召還乞郡狀》)

  8、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宋·陸游《示兒》)

  9、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

  10、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明·顧憲成題東林書院聯)

  11、君子雖在他鄉,不忘父母之國。(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

  12、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清·吳趼人《痛史》)

  13、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14、人皆可以為堯舜。(《孟子·告子下》)

  15、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史記·滑稽列傳》)

  16、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三國·曹植《贈白馬王彪》)

  17、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明·王守仁《教條示龍場諸生》)

  18、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藤王閣餞別序》)

  19、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唐·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

  20、刑天舞干鏚,猛志固常在。(晉·陶淵明《讀山海經》)

  21、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唐·李白《行路難》)

  22、願乘長風破萬里浪。(宋書·宗愨傳)

  23、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宋·李清照)

  24、立志欲堅不欲銳,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張孝祥《論治體扎子》)

  2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顏淵》)

  26、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志·蜀書·先主傳》)

  27、自環者為之私,背私為之公。(《韓非子·五蠹》)

  28、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

  29、受人之託,忠人之事。(明·馮夢龍《警世通言》)

  30、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孟子·公孫丑上》)

  31、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論語·衛靈公》)

  32、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藤文公下》)

  33、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戰國·屈原《漁父》)

  34、寧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齊書·元景安傳》)

  35、先生之風,山高水長。(宋·范仲淹《嚴先生祠堂記》)

  36、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宋·陸游《卜算子·詠梅》)

  37、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明·于謙《石灰吟》)

  38、質本潔來還潔去,不叫汙淖陷渠溝。(清·曹雪芹《紅樓夢》)

  39、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戰國策·燕策》)

  40、開闢鴻蒙,誰為情種?都只為風月情濃。——曹雪芹《紅樓夢引子》

  41、滿招損,謙得益。(《尚書·大魚謨》)

  4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學而》)

  43、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省也。(《論語·里仁》)

  44、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禮記·學記》)

  45、非淡薄無以明德,非寧靜無以致遠。(《淮南子·主述訓》)

  46、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三國·諸葛亮《戒子書》)

  47、兼聽則明,偏信則闇。(《資治通鑑·唐太宗貞觀二年》)

  48、不是一番寒徹骨,爭得梅花撲鼻香。(元·高明《琵琶記》)

  49、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宣公二年》)

  50、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論語·子張》)學習

  51、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唐·韓愈《師說》)

  5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唐·韓愈《師說》)

  53、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唐·韓愈《師說》)

  54、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孟子·離婁上》)

  55、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三字經》)

  56、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衛風·淇奧》)

  57、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中庸》)

  58、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冰。(《荀子·勸學》)

  59、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呂氏春秋·孟下紀·用眾》)

  60、不一則不專,不專則不能。(宋·蘇洵《明論》)

  61、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宋·蘇軾《雜說·送張琥》)

  62、學而不化,非學也。(宋·楊萬里《庸言》)

  63、於不疑處有疑,方是進矣。(宋·張載《經學理窟·義理篇》)

  6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65、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漢·劉向《說苑·建本》)

  66、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歧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荀子·勸

  學》)

  67、雖有佳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禮記·學記》)

  68、強學博覽,足以通古今。(宋·歐陽修《賜翰林學士吳奎乞知青州不允詔》)

  69、業精於勤,荒於嬉。(唐·韓愈《進學解》)

  70、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7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72、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孟子·盡心下》)

  73、讀書百遍而義自見。(《三國志·魏書·王肅傳》)

  74、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75、積財千萬,無過讀書。(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

  76、讀書之法,莫貴於循序而致精。(宋·朱熹《性理精義》)

  77、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朱熹《觀書有感》)

  7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論語·子罕》)

  79、老冉冉之將至兮,恐脩名之不立。(戰國·屈原《離騷》)

  80、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古辭《長歌行》)

  81、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漢·樂府古辭《西門行》)

  82、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後漢書·馮異傳》)

  83、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三國志·魏書·王肅傳》)

  84、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長。(晉·傅玄《雜詩》)

  85、來日苦短,去日苦長。(晉·陸機《短歌行》)

  86、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晉·陶淵明《雜詩十二首》)

  87、尺璧非寶,寸陰可惜。(南朝梁·蕭繹《金樓子·立言上》)

  88、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唐·孟郊《勸學》)

  89、莫道韶華鎮常在,發白面皺傳相待。(唐·李賀《嘲少年》)

  90、昨日之日不可追,今日之日須臾期。(唐·盧仝《嘆昨日》)

  課外古詩名句2

  1、寒食時看郭外春,野人無處不傷神。——雲表《寒食詩》

  2、如今但暮雨,蜂愁蝶恨,小窗閒對芭蕉展。——呂渭老《薄倖·青樓春晚》

  3、一寸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思親。——于謙《立春日感懷》

  4、向露冷風清,無人處,耿耿寒漏咽。——周邦彥《浪淘沙慢·曉陰重》

  5、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6、鎖離愁,連綿無際,來時陌上初燻。——韓縝《鳳簫吟·鎖離愁》

  7、傷情燕足留紅線,惱人鸞影閒團扇。——張可久《塞鴻秋·春情》

  8、凌餘陣兮躐餘行,左驂殪兮右刃傷。——屈原《國殤》

  9、寂寞尊前席上,唯愁海角天涯。——李清照《轉調滿庭芳·芳草池塘》

  10、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高翥《清明日對酒》

  11、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辛棄疾《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12、翰林風月三千首,寄與吳姬忍淚看。——劉著《鷓鴣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13、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張先《千秋歲》

  14、永夜角聲悲自語,客心愁破正思家。——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15、湘淚淺深滋竹色,楚歌重疊怨蘭叢。——李商隱《潭州》

  16、謫仙何處,無人伴我白螺杯。——黃庭堅《水調歌頭·遊覽》

  17、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李商隱《蟬》

  18、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霖霪。——李清照《添字醜奴兒·窗前誰種芭蕉樹》

  19、無處不傷心,輕塵在玉琴。——納蘭性德《菩薩蠻·蕭蕭幾葉風兼雨》

  20、行人悵望王孫去,買斷金釵十二愁。——俞紫芝《詠草》

  21、門隔花深舊夢遊,夕陽無語燕歸愁。——吳文英《浣溪沙·門隔花深舊夢遊》

  22、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23、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李商隱《無題》

  24、分明小像沉香縷,一片傷心欲畫難。——納蘭性德《於中好·送梁汾南還為題小影》

  25、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李清照《行香子·天與秋光》

  26、駸駸嬌眼開仍,悄無人至還凝佇。——文徵明《青玉案·庭下石榴花亂吐》

  27、漁燈明遠渚,蘭棹今宵何處?羅袂從風輕舉,愁殺採蓮女!——毛文錫《應天長·平江波暖鴛鴦語》

  28、不愁屋漏床床溼,且喜溪流岸岸深。——曾幾《蘇秀道中》

  29、明眸皓齒誰復見,只有丹青餘淚痕。——蘇軾《虢國夫人夜遊圖》

  30、蕭條清萬里,瀚海寂無波。——李白《塞上曲》

  31、忙日苦多閒日少,新愁常續舊愁生。——陸游《浣溪沙·和無咎韻》

  32、千里萬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歐陽修《少年遊·欄干十二獨憑春》

  33、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劉禹錫《西塞山懷古》

  34、只匆匆眺遠,早覺閒愁掛喬木。——史達祖《八歸·秋江帶雨》

  35、半死梧桐老病身,重泉一念一傷神。——白居易《為薛臺悼亡》

  36、還卿一缽無情淚,恨不相逢未剃時。——蘇曼殊《本事詩》

  37、傷心庾開府,老作北朝臣。——司空曙《金陵懷古》

  38、好去不須頻下淚,老僧相伴有煙霞。——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39、宮粉雕痕,仙雲墮影,無人野水荒灣。——吳文英《高陽臺·落梅》

  40、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李華《春行寄興》

  41、發短愁催白,顏衰酒借紅。——陳師道《除夜對酒贈少章》

  42、柳色參差掩畫樓,曉鶯啼送滿宮愁。——司馬紮《宮怨》

  43、舒捲江山圖畫,應答龍魚悲嘯,不暇顧詩愁。——楊炎正《水調歌頭·登多景樓》

  44、誰謂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沈佺期《古意呈補闕喬知之》

  45、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曹丕《燕歌行》

  46、風急桃花也似愁,點點飛紅雨。——如晦《楚天遙過清江引·有意送春歸》

  47、別浦今朝暗,羅帷午夜愁。——李賀《七夕》

  48、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歐陽修《踏莎行·候館梅殘》

  49、簾控鉤,掩上珠樓,風雨替花愁。——喬吉《春閨怨·不繫雕鞍門前柳》

  50、天際兩蛾凝黛,愁與恨、幾時極。——韓元吉《霜天曉角·題採石蛾眉亭》

  51、疲馬山中愁日晚,孤舟江上畏春寒。——張謂《杜侍御送貢物戲贈》

  52、心斷新豐酒,銷愁鬥幾千。——李商隱《風雨》

  53、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懷三首其二》

  54、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李白《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

  55、石壕村裡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袁枚《馬嵬》

  56、不語含嚬深浦裡,幾回愁煞棹船郎,燕歸帆盡水茫茫。——薛昭蘊《浣溪沙·紅蓼渡頭秋正雨》

  57、雍雍新雁咽寒聲,愁恨年年長相似。——李煜《謝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58、擾擾馬足車塵,被歲月無情,暗消年少。——元好問《玉漏遲·詠杯》

  59、使君宏放,談笑洗盡古今愁。——陸游《水調歌頭·多景樓》

  60、多少新亭揮淚客,誰夢中原塊土。——劉克莊《賀新郎·送陳真州子華》

  61、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62、形影忽不見,翩翩傷我心。——曹植《雜詩六首·其一》

  63、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顧敻《訴衷情》

  64、昨夜更闌酒醒,春愁過卻病。——李璟《應天長·一鉤初月臨妝鏡》

  65、深宮桃李無人問,舊愛玉顏今自恨。——元好問《玉樓春·驚沙獵獵風成陣》

  66、一任紫玉無情,夜寒吹裂。——納蘭性德《琵琶仙·中秋》

  67、此曲有意無人傳,願隨春風寄燕然,憶君迢迢隔青天。——李白《長相思三首·其二》

  68、今年遊寓獨遊秦,愁思看春不當春。——杜審言《春日京中有懷》

  69、愁一箭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驛。——周邦彥《蘭陵王·柳》

  70、分明一覺華胥夢,回首東風淚滿衣。——趙鼎《鷓鴣天·建康上元作》

  71、楊柳絲絲弄輕柔,煙縷織成愁。——王雱《眼兒媚·楊柳絲絲弄輕柔》

  72、才過斜陽,又是黃昏雨。——晏幾道《蝶戀花·笑豔秋蓮生綠浦》

  73、寒燈思舊事,斷雁警愁眠。——杜牧《旅宿》

  74、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趙佶《宴山亭·北行見杏花裁剪冰綃》

  75、無作牛山悲,惻愴淚沾臆。——李白《君子有所思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