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古詩> 描寫下雪的唯美古詩

描寫下雪的唯美古詩

描寫下雪的唯美古詩

  雪是優美的,也是值得我們去好好讚美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描寫下雪的唯美古詩,歡迎大家的閱讀。

  描寫下雪的唯美古詩1

  1、落盡瓊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無香。

  2、剩喜滿天飛玉蝶,不嫌幽谷阻黃鶯。

  3、宮城團回凜嚴光,白天碎碎墮瓊芳。

  4、江南江北雪漫漫,遙知易水寒。

  5、殘雪壓枝猶有橘,凍雪驚筍欲抽芽 。

  6、大雪紛紛何所有,明月與我何相見 。

  7、都城十日雪,庭戶皓已盈 。

  8、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豔。

  9、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

  10、夜深知雪驟,時聞折竹聲 。

  11、雲橫秦嶺千秋雪,雪擁藍關馬不前 。

  12、坐對韋編燈動壁, 高歌夜半雪壓廬。

  13、亂雲低薄暮, 急雪舞迴風。

  14、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雲。

  15、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

  16、三巴春霽雪初消,百折千迴向東去。

  17、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18、天街飛轡踏瓊英,四顧全疑在玉京。

  19、峴山一夜玉龍寒,鳳林千樹梨花老。

  20、雪花似掌難遮眼,風力如刀不斷愁。

  21、對瓊瑤滿地,與君酬酢。

  22、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豔東。

  23、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

  24、寒川消積雪,凍浦漸通流。

  25、瀚海百重波,陰山千里雪。

  26、君看漫天楊花雪,須想天上散花人。

  27、開門枝鳥散,一絮墮紛紛。

  28、柳垂江上影 梅謝雪中枝。

  29、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消。

  30、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

  31、長安大雪天,鳥雀難相覓。

  32、春風千里動,榆塞雪方休。

  33、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34、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入手。

  35、獨出門前望野田, 月明蕎麥花如雪。

  36、攜籮驅出敢偷閒,雪脛冰須慣忍寒。——范成大《雪中聞牆外鬻魚菜者求售之聲甚苦有感》

  37、處所多霜雪,胡風春夏起。——蔡琰《悲憤詩》

  38、霰淅瀝而先集,雪粉糅而遂多。——謝惠連《雪賦》

  39、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祖詠《終南望餘雪》

  40、輕淘起,香生玉塵,雪濺紫甌圓。——米芾《滿庭芳·詠茶》

  41、投宿駸駸徵騎,飛雪滿孤村。——孔夷《南浦·旅懷》

  42、春雪滿空來,觸處似花開。——趙嘏《喜張渢及第》

  43、叩枻長歌,嫦娥欲下,萬里揮冰雪。——趙秉文《大江東去·用東坡先生韻》

  44、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45、瘦雪一痕牆角,青子已妝殘萼。——王庭筠《謁金門·雙喜鵲》

  46、西風滿天雪,何處報人恩。——齊己《劍客》

  47、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陸游《除夜雪》

  48、散關三尺雪,迴夢舊鴛機。——李商隱《悼傷後赴東蜀闢至散關遇雪》

  49、驅馬天雨雪,軍行入高山。——杜甫《前出塞九首》

  50、漱冰濯雪,眇視萬里一毫端。——張孝祥《水調歌頭·金山觀月》

  描寫下雪的唯美古詩2

  1、迎醉面,暮雪飛花,幾點黛愁山暝。——吳文英《十二郎·垂虹橋》

  2、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崑崙之高有積雪,蓬萊之遠常遺寒。——王令《暑旱苦熱》

  4、去年相送,餘杭門外,飛雪似楊花。——蘇軾《少年遊·潤州作》

  5、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滿長安道。——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6、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7、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宋之問《苑中遇雪應制》

  8、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白居易《賣炭翁》

  9、江涵雁影梅花瘦,四無塵雪飛雲起,夜窗如晝。——盧祖皋《賀新郎·挽住風前柳》

  10、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11、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佚名《采薇》

  12、千尺陰崖塵不到,惟有層冰積雪。——辛棄疾《賀新郎·用前韻送杜叔高》

  13、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萬里橋。——杜甫《野望》

  14、劍河風急雪片闊,沙口石凍馬蹄脫。——岑參《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15、春雪滿空來,觸處似花開。——趙嘏《喜張渢及第》

  16、江帶峨眉雪,川橫三峽流。——李白《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17、增冰峨峨,飛雪千里些。——屈原《招魂》

  18、餘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張岱《湖心亭看雪》

  19、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絕。——張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20、冬宜密雪,有碎玉聲。——王禹偁《黃岡竹樓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