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杜甫> 杜甫《王命》閱讀答案及註釋賞析

杜甫《王命》閱讀答案及註釋賞析

杜甫《王命》閱讀答案及註釋賞析

  公元七六三年八月四日,杜甫的知己房死於州僧舍,他於九月由梓州赴吊,此詩即在州時作。這年七月,“吐蕃大寇河隴,陷我秦、成、渭三州,入大震關,陷蘭、廓、河、、、岷等州,盜有隴右之地”(見《舊唐書·代宗紀》)。便是此詩的歷史背景。

  王命

  漢北豺狼滿,巴西道路難。

  血埋諸將甲,骨斷使臣鞍。

  牢落新燒棧,蒼茫舊築壇。

  深懷喻蜀意,慟哭望王官。

  註釋:

  ⑴王命,這裡指王朝的命將、命官。《詩經》有“王命南仲”、“王命召伯”等語。

  ⑵漢北,漢水源之北,即上舉諸州地。巴西,原為郡名,此猶言川西。

  ⑶此二句承“漢北”。上句言戰則無功,下句言和亦徒勞。埋,埋沒。血埋,極言將士戰死者之多,骨斷,骨折。是說使臣鞍馬往來,骨為之折。《通鑑》卷二百二十二:“廣德元年四月,遣兼御史大夫李之芳等,使於吐蕃,為虜所留。”詩當即指此事。

  ⑷此二句承“巴西”,下即專言四川。棧,棧道。牢落,形容被燒棧道的殘破。大為防吐蕃深入而自行燒斷。壇,將壇。漢高祖曾築壇拜韓信為大將。按自七六二年七月嚴武去蜀後,蜀多變亂,杜甫思得嚴武再鎮蜀,但事殊渺茫,故有“蒼茫”之感。杜甫《八哀詩》雲:“公來雪山重,公去雪山輕。”又《諸將》詩:“西蜀地形天下險,安危須仗出群才。”就都是稱美嚴武的。

  ⑸漢武帝命唐蒙通夜郎(漢時南國名,今貴州西境),蒙擅自“發軍興制”“轉粟運輸”,民多逃亡。武帝因遣司馬相如使蜀,相如作《喻巴蜀》,向巴蜀人民說明,那都不是朝廷本意。杜甫切盼唐代宗能注意鎮蜀的人選,盼望之切,故至於慟哭。

  本詩作於唐代宗廣德元年,當時吐蕃大舉入侵漢北、巴西。②壇:將壇。漢高祖曾築壇拜韓信為大將。

  (1)詩人為什麼會發出“慟哭望王官”的感慨?請結合全詩作分。(2分)

  (2)這首詩歌運用了多種修辭方法,請舉出兩種並賞。(4分)

  參考答案:

  (1)敵人入侵,棧道燒斷,將才難得,蜀地陷於戰亂之中,詩人盼望朝廷能派來得力的治署官吏,盼望迫切,所以“慟哭望王官”。(結合具體內容進行括)

  (2)①比喻。“漢北豺狼滿”一句運用比喻,把敵人比做豺狼,寫出了敵人的.兇狠。②用典。“蒼茫舊築壇”一句運用漢高祖築壇拜韓信為大將的典故,表達了作者盼望朝廷任命忠臣良將的願望。

  賞:

  前四句:“漢北豺狼滿,巴西道路難。血埋諸將甲,骨斷使臣鞍。”描寫了吐蕃步步緊逼,官軍連連失利的情況。在邊境,入侵者如狼似虎,取河西,隴右之地,鮮血淹沒了將士的鎧甲,出使的大臣在馬鞍上傷亡嚴重。西川節度使高適奉命於雪嶺(又稱西山)松,維,保三州設防,軍情正急。後四句:“牢落新燒棧,蒼茫舊築壇。深懷喻蜀意,慟哭望王官。”繼續寫吐蕃入侵後的慘狀和心情。憂憤地望著新近被燒燬的棧道,茫然地看著原來修築的廟壇,深深地回憶著當年蜀國的教訓,真想當著朝廷派來的王官大哭一場。

  這結果是誰造成的?是朝廷的腐敗無能,是國家的衰敗跡象。作為愛國詩人的杜甫,透過這首詩表現了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