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板報大全> 四年級上冊文明禮儀手抄報

四年級上冊文明禮儀手抄報

四年級上冊文明禮儀手抄報

  作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講文明、用禮儀,是弘揚中華民族文化、展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

  文明禮儀手抄報篇一:

  關於講文明的名言佳句

  1、微笑是我們的語言,文明是我們的信念。

  2、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情,也是最容易忽視的事情,但她卻是最珍貴的事情。

  3、禮貌和文明是我們共處的金鑰匙。

  4、鳥兒因翅膀而自由翱翔,鮮花因芬芳而美麗,校園因文明而將更加進步。

  5、關心學校,我們的職責;愛護學校,我們的義務;熱愛學校,我們的心聲。

  6、學校是學習之所,文明是成功之本。

  7、讓我們一起來:關心集體,愛護公物,保護環境!

  8、環境整潔優美,生活健康科學,社會文明進步。

  9、手邊留情花似錦,腳下留情草如茵!

  10、讓我們的素質及文明展現在一言一行中!

  11、向老師說聲“好”,不困難;困難的是,要堅持向老師真心地說聲“好”。

  12、讓文明的氣息洋溢在學校的每個角落。

  13、花兒用美麗裝扮世界,我們用行動美化校園!

  14、順手撿起是的一片紙,純潔的是自己的`精神;有意擦去的一塊汙漬,淨化的是自己的靈魂。

  15、以濫用水為恥,以節約水為榮。

  16、講文明,講衛生,講科學,樹新風。

  17、講究社會公德,愛護公共環境。

  18、珍惜自己,關愛他人,革除陋習,從我做起。

  19、告別陋習,健康文明。

  20、講究公共衛生,愛護公共設施,維護公共秩序,遵守公共道德。

  文明禮儀手抄報篇二:

  文明禮儀小知識

  著裝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答:一是要根據自己的年齡、性別、體型、職業、身份等,使著裝為自己揚美顯善、避短藏拙。二是要合乎規範,注意搭配。三是在不同的場合穿不同的衣服,公務場合要傳統、保守,社交場合要時尚、漂亮,休閒場合要舒適、自然。

  問路應注意什麼禮貌?

  答:向別人問路時,要熱情、有禮貌,並根據對方的年齡、性別、身份作適當稱呼。當對方告知應走的路線後,要表示感謝。如果對方不能回答,也要表示感謝。

  飲酒應保持的正確態度是什麼?

  答:客人喝不喝酒悉聽尊便;喝什麼酒,喝多少,主隨客意;主人敬酒不勸酒,更不攪酒、鬧酒;喜慶節日飲酒不過量。

  .公共場所主要是指哪些場所?

  答:主要指影劇院、體育場(館)、歌舞廳、商場、醫院、旅遊景點、會場(會議室)、圖書館、閱覽室、候車室、候機室和汽車上、火車上、輪船上、飛機上等場所。

  文明禮儀手抄報篇三:

  儀表禮儀

  一個人的儀表、儀態,是其修養、文明程度的表現。古人認為,舉止莊重,進退有禮,執事謹敬,文質彬彬,不僅能夠保持個人的尊嚴,還有助於進德修業。古代思想家曾經拿禽獸的皮毛與人的儀表儀態相比較,禽獸沒有了皮毛,就不能為禽獸;人失去儀禮,也就是不成為人了。古人對儀表的要求,不免過於繁瑣。其中最重要的,有如下三個方面:

  (一)衣著容貌:《弟子規》要求:“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這些規範,對現代人來說,仍是必要的。帽正紐結,鞋襪緊切,是儀表類觀的基本要求。如果一個人衣冠不整,鞋襪不正,往往會使人產生反感甚至噁心,有誰會親近這樣的人呢。當然,衣著打扮,必須適合自己的職業、年齡、生理特徵、相處的環境和交往物件的生活習俗,進行得體大方的選擇。濃妝豔抹,矯揉造作,只會適得其反。

  (二)行為舉止:孔子說:“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注:《論語·學而》)。這是因為,只有莊重才有威嚴。否則,即使學習了,也不能鞏固。具體說來,要求做到“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臥如弓”,就是站要正,坐要穩,行動利索,側身而睡。在公眾場合舉止不可輕浮,不可褻,應該莊重、謹慎而又從容,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注:《論語·顏淵》),處處合乎禮儀規範。

  (三)言語辭令:語言是人們思想、情操和文化修養的一面鏡子。古人所謂“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注:《易·乾文》)。將誠懇地修飾言辭看成是立業的根基,有一定的道理。並且要“言必信,行必果”(注:《論語·子路》)。巧言令色的人,是不可能取信於人的。其次是慎言。古人說,上天生人,於舌頭上下兩排牙齒緊密圍裹,又在外面包一層厚厚的嘴唇,就是要人們說話一定要謹慎。當然古人並不是要求人們少言語,而是說話要視具體情況,當說則說,當默則默。孔子說:“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注:《論語·衛靈公》)。說的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