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語文課堂教學的抓與放> 語文課堂教學的抓與放

語文課堂教學的抓與放

語文課堂教學的抓與放

  一、語文教學目的

  語文,是新中國人文教育科學中以典範的古今書面語言作品為教學媒介、以啟迪並發展學生智力為根本目的、以同化現代化的書面語言交際規範和同化現代化的中華民族共同人文心理為任務的基礎學科。

  總類:科學;分類:人文科學;子類:人文教育科學;屬:中國人文教育科學中一個基礎學科。足夠與同屬的別種學科如政治、歷史相區分,也全面而真實地反映了本學科的本質屬性。經檢驗,符號定義的邏輯規則,不存在“寬”“窄”“反覆”“迴圈”“負”“含混”“隱喻”等等毛病。是“科學定義”。

  二、語文課堂教學的抓與放

  語文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的一門重點教學科目,其教學的內容是語言文化,其執行的形式也是語言文化。語文能力是學習其他學科和科學的基礎,也是一門重要的人文社會科學,是人們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語文課堂教學的抓與放,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課堂教學的抓與放1

  新課程標準強調課堂教學中應強調學生自主、合作、交流、探索;強調學生參與、操作、實踐、交流、探究、經歷。依據這一思想,作為教師首先應明確,要倡導自主、探究的合作方式,並不是全盤否定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依然是學生的引導者、組織者,什麼時候、什麼地方抓,什麼時候、什麼地方放,得做到心中有數,靈活處理。要真正做到以上要求,就應重視課堂教學中的“抓”與“放”。

  小學語文課堂的“抓”主要有下面兩方面。

  一、 加強課堂紀律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課堂紀律無保障,教學任務也就無法完成。經過不斷地向前輩學習,討教經驗,我認識到課堂紀律訓練不能少,也不能馬虎,這是教學過程能否順利進行、教學質量能否有保障的法寶。給學生營造一個“寬鬆、自由、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當然不是讓學生在課堂上“任想、任說、任動”.《人民教育》上刊登過一篇案例:一堂語文複習課上,教師請四人小組討論 ,然後選一個代表發言。問題是大家都想做這個發言者。輪到第三組的時候,被推選的A同學和未被推選的B同學同時站起來,都要求回答問題,老師為了不傷害B同學的積極性,就也讓他回答。結果很多想回答但沒得到“資格”的同學紛紛站起來要回答問題,課堂教學無法順利進行。新課程強調對學生的尊重、賞識,但絕不意味著對學生要無原則地鼓勵,特別是在鼓勵學生和倡導遵守規則“兩難”選擇面前,更應該傾向於倡導學生遵守規則,畢竟,不遵守規則的民族是不受歡迎的民族,是沒有效率的民族,也是沒有發展的民族。

  二、抓好教學目標,有效地組織課堂教學。

  新課程改革後,有不少老師把更多的精力消耗在語文教材教法和花樣百般的教學形式上。很多老師,一拿到新課文,往往很少考慮“教什麼”,而願意在“怎麼教”上大做文章。特別是公開課,使越來越多的人相信只要運用好的教學方法和形式,教學中就一定會精彩迭出,魅力無窮。殊不知,一旦“教什麼”偏離了語文的軌道,再豐富的過程準備,再精緻的教學技術,也只能是天馬行空,南轅北轍。另外,語文課“教什麼”的問題,還關係到教師對於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相對統一”的高度認識,關係到教師對於教材中語言文字及人文情感的細緻解讀。具體到教學過程,就是要依據正確、有效地“教學目標”或“課時任務”開展教學活動。語文教學只有對學生的起始要求和預定發展目標符合其實際,與其心理發展的成熟程度相匹配時,才能真正調動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從而實實在在提高語文學習水平。

  語文課堂中的“放”可以從下面四方面著手。

  一、自主權放給學生:

  開放性的課堂教學過程就是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充分注意各個學生的特殊性,放手讓學生自己決定自己的探索方向,選擇自己的方法,透過自己獨立的學習和同學之間的交流討論來完成學習任務。多年來,教師已習慣根據自己的設計思路進行教學,他們總是千方百計地按自己的要求將學生格式化,扼殺學生的創造天賦和探索精神。現代課堂教學要求:“以學生為起點,又以學生為歸宿,強調透過學生的自主活動去領悟知識,學會方法。”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課堂上要充分放權,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自覺主動的發現問題,探索新知識,使學生充分認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體、學習的主人。轉變教師“傳道解惑”的觀念,改變教師牽著學生走的現象。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促進者,由管理者轉變為引導者,由課堂權威性人物轉變為和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合作者。以合作者的姿態進入課堂教學,將課堂作為師生平等交流的平臺。讓教師真正成為學生學習上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師的主導作用則體現在善於營造民主、和諧、寬鬆的課堂教學氛圍,積極創設使學生能夠深入探究、自主討論、愉快合作的課堂教學情境,熱情而及時地捕捉和鼓勵學生在學習中表現出來的獨立思考和創新精神。

  二、提問權放給學生: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

  的促進者:當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不成為“救世主”,把解決問題的方法、答案直接告訴學生,而是提出適當的問題,啟發學生去分析、思考,真正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問題是思維的起點和發展的動力,沒有問題就很難思維。課堂提問能較好地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因此,它成為教師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但由於這些問題的發現和提出都是教師經過深思,在備課時精心準備的。能否將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權力下放一些給學生呢?整個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學生正確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的能力,任何時候都應該鼓勵學生自己提問。師問生答的模式不利於學生思維,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能夠提出自己的問題是很重要的,因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學生提問表明他正在積極思考,是獨立思維的主體,他們提出的問題是源於自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掌握,也表明了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教師提出問題更多是來自學生的外部,因此,學生提問在一定程度上更優於教師提問。所以,教師的提問權應下放一些給學生,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大膽地提出問題,在互相問題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思維能力。

  三、思維權放給學生:

  素質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教給學生的思維方法。所以教師應該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設計一些具有開放性、探索方案較多的、解法不唯一的題目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引導學生不滿足一題一個結論,追問還有其他結論嗎;不滿足一題一個解法,追問還其他解法嗎?不滿足一題一個形式,對學生進行變式訓練;培養學生髮散性思維,鼓勵學生對題目的條件、結論所涉及的知識由此及彼地進行聯想,對條件、結論的臨近區知識進行回顧。允許學生多想,開放學生解題思路和方法,大力拓展學生思維空間,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努力克服課本、資料中傳統的封閉題對學生思維帶來的定勢,鼓勵學生深入探究,挖掘他們創新潛能。

  四、結論權放給學生:

  不妨改變以往是由教師直接給出答案的做法,將這些結論、小結等權利下放給學生,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透過探索、交流、討論,歸納、總結,當學生取得獨立進展時充分肯定其成績,幫助他們作出必要的自我評價和自我調整;當學生獲得初步結果時,督促學生進行自我檢查、自我反省;並在學生獨立學習的基礎上,組織引導學生討論、交流,使他們相互瞭解彼此的見解,不斷反思自己的思考過程,對其他同學的思路進行分析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斷,使自己的理解更加豐富和全面,以達到增強學生的合作精神,培養學生的自我意識,提高學生自我分析、自我調整等認知能力的目的。而且從學生口中得出結論,這樣既加深學生對要領結論的理解,又有利於學生在回顧舊知的同時,將新知識納入已有的知識結構中去,從而完善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訓練學生歸納總結知識的能力,使學生在概括、總結、歸納過程中把所學知識系統化、條理化。

  綜上所述,在一個不斷走向開放的語文課堂裡,教師的主導地位不能改變,該抓則抓,該放則放。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在研究教材的同時,將備課的重點放在研究學生的學情上,認真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努力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機智和駕馭課堂的教學能力,使課堂氣氛嚴肅活潑、有張有弛,充滿朝氣、活力與生機,使課堂教學效率得以充分提高。

  語文課堂教學的抓與放2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管理者,要改變過去課堂教學管理過於集中的現象,把握好“收”與“放”的結合,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透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方式做到“收”中帶“放”、“收”“放”自如,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新課程改革;“收”“放”結合;合作學習;探究學習

  當下的課堂教學中存在著這樣一種現象:課堂氣氛很好,學生很配合老師,但從學生課後交上來的作業中發現很多問題,課文的內容和含義並沒有被完全把握。教師整堂課上一直在向學生灌輸知識,忽略了學生的疑問,教師與學生之間有了交流,但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缺乏溝通與互動,這樣的課堂教學管理方式過於集中,教師一直把教學這一活動“收”得很緊,整堂課一直都是自己講,沒有把時間“放”給學生去自主學習,容易遮蔽學生的問題,阻礙學生的學習進度,學生沒有上升到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的高度。

  我國新課程改革的總體目標是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要改革教學管理過於集中的現象,教師應該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提倡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新課程標準》強調以學生為本,改變‘一言堂’、‘填鴨式’的教育方式,力求‘授之以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方法,有效地進行學習指導。”那麼,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如何駕馭課堂?如何做到“收”、“放”結合?以下是我在昆明市某小學實習的一點心得。

  一、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收”“放”結合

  “收”有合攏、控制的意思,所謂“收”,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向學生講解、傳輸知識和資訊,讓學生適中圍繞課程為中心,使偏離課程的部分迴歸到課堂,引導學生的學習。而“放”則是指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一定的範圍,給學生充分的自由和發揮空間去自主學習,學生可以討論、分享、互動。“收”“放”結合就是在課堂教學中,要合理運用“收”與“放”,要“放得開、收的攏”,當學生掌握初步知識後,要儘量“放”學生自己去嘗試,去摸索。例如,我在給五年級上《黃果樹瀑布》時這樣安排教學:

  上課前我給學生布置了一個預習作業,包括預習課文生字、讀通順課文、查閱與黃果樹瀑布有關的資料。這屬於給定學生一定的範圍,“放”學生去自主地學習、蒐集資料。上課時,首先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點學生起來讀生字,及時發現學生的錯誤,針對讀錯的地方予以糾正,然後全班齊讀所有生詞,鞏固練習。接著讓學生說說對黃果樹瀑布的瞭解,叫3名左右的學生回答,他們的回答可能會與課文無關,所以在學生回答完之後,要對他們的發言進行總結,使偏離課程的部分迴歸到課堂。

  講解課文時,發揮教師“收”的作用,帶學生一起學習課文,讓學生知道應該用什麼樣的方法才能更好地理解課文。例如,在講解《黃果樹瀑布》時,先帶著學生一起學習第1自然段。讓學生先齊讀,然後向學生提問:“傑作”是什麼意思?這時學生會舉手告訴老師答案。這時老師應該順著學生的回答,相繼進行提問,引導學生學習。然後用同樣的方法引導學生學習第二自然段,在理解該自然段重要詞語的基礎上,理解語句的含義,進而理解整個自然段的意思。這時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教會學生學會抓住文中的重點詞語,掌握學習的方法才是關鍵。學生掌握了學習方法後,下面的內容就要“放”給學生去自主學習。但不是“放”他們漫無目的地學,而是要給學生一定的要求,即帶著問題,在規定時間內以小組討論的形式、用學習第1、2自然段的方法來學習第3、4自然段。

  二、適時運用合作學習,“收”中帶“放”

  “所謂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安排下,以小組為單位,透過合作和協作,完成學習任務,提高學習成績,這是合作學習這一方法的主要目標”。上文所提到的“小組討論”就是一種合作學習的方式。“合作學習能促進學生間在學習上的互相幫助、共同提高;小組學習能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和效率,使學習成績的提高效果顯著,並有效發揮各自的學習潛能”。學生在獨立學習時,往往會碰到不能立即解答的問題,同時又希望從別人的發言中得到啟發時,會產生一種比較強烈的交流慾望。這時,開展合作學習的效果較好。

  在做完示範以後,要“放”學生自己去合作學習,並且在能“收”回的範圍之內,讓學生在小組討論中相互交流、討論,從而能總結更合適的答案。例如,我在小組討論進行之前給學生看了一組黃果樹瀑布的圖片,這樣有助於他們更好地理解課文。看完之後,我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學習3~4自然段:你覺得哪個詞語用得好?好在哪裡?“瀉”是什麼意思?作者為什麼要用“瀉”這個詞呢?形容一下“銀雨灑金街”是怎樣的一幅景象?可能有的學生會這樣回答:“銀雨灑金街”就像是走在路上的時候下著濛濛細雨,彷彿沐浴在柔柔的雨霧裡。對於這樣的回答應該給予認可和表揚,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哪怕是微小的進步也要給予肯定,這樣便會使學生充滿自信。小組討論進行時,教師要認真傾聽小組中學生的發言。“在學生思路受阻時給予適當的幫助,保證小組交流中不同觀點的碰撞和啟發;關注那些沉默的學生,給他們鼓勵和指導,使他們融入到小組活動中去”。小組合作學習完成後,要對學生的回答進行“收攏”,做出適當的控制和總結,對出色完成學習任務的小組給予鼓勵。

  三、巧妙運用探究學習,“收”“放”自如

  在小組活動中,教師需要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藉助探究學習的方式來進行教學。所謂探究性學習,“是學生在學習情境中透過觀察、閱讀,發現問題,形成解釋,獲得答案並交流,在科學課中自己探索問題的學習方式”。在教學中,要讓學生自己去探究、發現問題。小組學習完《黃果樹瀑布》第3~4自然段後,學生掌握了學習方法,這個時候就要把學生放開的思想“收”回來,引導學生去發現自己不懂的地方。接下來可以這樣銜接:“我們學習了1~4自然段,我們現在繼續跟隨作者的腳步,看看下文給我們呈現了什麼?同學們自己讀第5~7自然段,讀完之後告訴我,你的疑惑是什麼?你覺得難懂的地方是哪裡?”對於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不能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而是要引導和點撥,“放”學生開啟思路,大膽嘗試,並試著用自己的話來理解,他們的答案會越來越完整。這句話可以在理解詞語、成語的基礎上逐步理解整句話的含義,如先讓學生說說“訇然作響”的含義,然後連貫整個句子來理解。在探討過程中,要儘可能多的聽取學生的想法,並給予鼓勵,這樣他們才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瀑布的雄偉壯觀之美。

  學習完課文之後,要對學生的回答進行“收攏”,提煉、總結學生的感受,歸納文章的大意,梳理課文的脈絡,引導學生理解課文要表達的情感。在課堂教學管理中要合理地運用“收”與“放”,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使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學會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在學習中共同進步,提高學習效率。

  語文課堂教學的抓與放3

  高中語文教學要學會“放”與“抓”,所謂“放”與“抓”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學會放開學生的手,抓住學生的心。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自主構建知識網路的過程,教師是外力,根本的動力來自於學生自身。因此,教師要充分重視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教學過程變為使學生學會學習的過程,以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

  一、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即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在以往的語文課堂教學中,一切活動都圍繞教師的“教”來進行,教師將課堂當作展示自己的舞臺,以“將知識複製給學生”為己任,學生成了配合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陪襯,成了儲藏知識的“木桶”。這樣的師生觀、教學觀嚴重地壓制了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積極性、主動性,不利於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習慣與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為,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初中學生的獨立性與成人感日益強烈,好奇心與求知慾不斷增強,他們已不滿足於做老師的`影子,對老師的包辦代替開始有所牴觸,對老師滔滔不絕的講解開始反感甚至厭惡;從學生認知的規律看,“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書本知識畢竟是間接經驗,只有理論聯絡實際,讓學生親身經歷學習的過程,眼到、耳到、手到、心到,才能消化所學知識並將知識轉移為實際的能力。

  二、探索實施辦法

  1、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師生關係是學校中的基本關係,而舊有的應試教育制度下的師生關係過於強調“師道尊嚴”,教師對學生全完包辦或一味以成績來評價學生,忽略了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地位,使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係緊張,導致教學效率低下,並不利於學生的身心成長,所以應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在舊有的師生關係中,學生完全處於被動地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實際上只是被灌輸、被傳授的客體,是被馴化的物件,被動接受知識的主體。他們對知識是機械的接受,完全沒有自身對學習的感悟,知識在很大程度上是被給予。學生沒有成為真正的主體,也就不能發揮他們的所有潛能,這種不平等的師生關係下,不僅不能激發學生的潛能和活力,反而會壓抑學生的創新意識、窒息其創造才能。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是新課程實施的教學改革的前提和條件,是新課程實施與教學改革的內容和任務。良好的師生關係,也有利於教師的教學,所以須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應該樹立教育民主思想、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改善教師的行為構建和諧師生關係的平臺。在教育教學中建立新課程所需要的師生關係。

  2、 多鼓勵、多表揚、少批評。明代教育家王陽明說過:“今教童子,必使其趨向鼓舞,中心喜悅,則其進自不能已。”教學也如此,教師不能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待學生之間的差別,要讓每個學生都能發現自己的長處,獲得欣賞,體驗成功的喜悅。教師要放下嚴厲的批評、呵責,多鼓勵、表揚學生,發現他們學習的閃光點,給予學習的自信心。教師的語言、表情,對學生的刺激應該是積極的,而不是消極的。這樣讓課堂氣氛積極向上,讓學生在寬鬆愉悅的氣氛中學習。

  大家都很熟悉一個故事曾經有一位作家稱讚一個小偷,說他有這樣的智慧幹什麼也有很優秀結果,這篇文章被這小偷看到後改邪歸正, 並最終做出了一番事業。教師對學生的肯定評價具有積極的強化作用,能鼓勵學生產生再接再厲、積極向上的力量。讚揚、表揚、獎勵一般比責備、批評、懲罰更具有激勵作用,特別是對年齡小的學生和學習成績不良的學生更是如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從多角度、多方位運用各種評價方式多表揚、少批評。在教學中即使學生答錯了問題,教師也不要輕易地指責、批評,而要鼓勵他們,幫助他們,要以平等姿態,給他們糾正錯誤,教會學習和思考的方法。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點滴成功,給以恰當鼓勵和支援。“給學生一個微笑,學生會還你一個美麗的春天。”我給學生寫的作文批語,無論如何至少我要給學生找出一個優點來,分數適當偏高。批作業時,看到書寫稍有進步就快表揚,等等。每個學生然而,表揚的作用不是無限的,心理學告訴我們:表揚給予的方式比表揚給予的多少更重要,表揚的有效性取決於它的具體性、可靠性以及行為結果的依隨性。因此,在運用表揚與批評時,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與個別差異,做到客觀、公正、全面、恰到好處,獎懲要分明,要以理服人,這樣才能收到較好效果。在對學生評價激勵中,要打破教師是評價主體的單一方式,要讓學生也主動參與評價,使學生在評價別人和被別人評價的過程中獲得提高和自信。

  3、教學激趣。作為高中語文教學的教育工作者,近年來我發現基於多方面的原因,有絕大多數學生對學習語文缺乏興趣。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既是為師者長談不衰的話題,同時也是高中語文教學的“盲點”。我對語文教學中如何激趣有以下幾點經驗,在此與同仁們交流:

  首先,巧設匯入語,創設情景,激發興趣。一堂語文課如何設計匯入語至關重要。語文課的導語形式多樣:可以是背景介紹、作者引入、設疑引思、溫故知新……教師可根據教材實際,選擇有效的匯入方式。透過巧妙地引用課題匯入本文,也在匯入語中提出了問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其次,抓住文章人物形象,引發學生情感,與作者產生共鳴,激發興趣。文學作品中的一些人物都是生活中人物原型的藝術表現。散文中的人物更帶有原型的痕跡。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聯絡生活,聯想生活,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有增無減。

  最後,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激發學習興趣。語文課改的理念就是:還給孩子一片自主的天空。現在語文的綜合實踐活動內容多樣、形式自由、資訊豐富。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每冊都有幾個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在開展活動之前,學生必須自己動手動腦,多方查詢相關資訊、資料,這一過程極大地豐富了自己,開闊了視野;活動中,人人都可以在師生面前“露一手”,充分讓學生感到成功的喜悅,那些平時學不好語文或是討厭學語文的同學說不定也會在此重拾自信,愛上語文呢!

  語文課堂教學的抓與放4

  教學看似簡單,其實每一堂思品課都需要教師用心思考。這就需要每一位教師用獨具匠心的教學設計去勾勒,也需要用妙筆生花的教學細節來細刻,正所謂抓“大”也不放“小”。

  開放課堂,放手學生。思想品德課上,教師要敞開學生的嘴,百家爭鳴,各抒己見;鬆綁學生的手,探根尋源,挖礦掘金;放飛學生的腦,展開隱性的“智慧天線”。相信學生的潛能,把時間還給學生,把思考的空間還給學生,把快樂還給學生。我每堂課講授不超過15分鐘,留出30分鐘來讓學生自己去自主學習、分組討論、體驗感悟,真正讓學生做到“我的課堂我做主”。這是思想品德課堂教學追求的最高境界,這樣的課堂才是至臻至美、其樂融融的。

  借力發力,弘揚正能量。思想品德課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導向,促進學生正確思想觀念和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與發展,引領學生了解社會、參與公共生活、珍愛生命、感悟人生。課堂是思品教育的主陣地。學習“相親相愛一家人”一課時,我設計了讓學生誦讀《弟子規》<人則孝>篇的教學環節,挖掘我國的優秀傳統國學,讓國學有機地融人思品教學,“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在誦讀中感悟,在生活中體驗,讓學生知行統一。學習“公平、正義——人們永恆的追求”、“在承擔責任中成長”等課時,我先讓學生觀看《十大感動中國人物》、《最美鄉村醫生》的影片,學習他們的先進事蹟,感悟他們的優秀品質。在觀看中感悟,在感悟中自我完善、提升品質,在自我提升的過程中服務社會、奉獻社會。有的學生利用節假日,到我們當地的養老院當義工:打掃衛生、整理床鋪、陪老人們聊天。這才是真正的思品課堂,釋放社會的正能量,傳遞真善美!

  教學過程,既要抓大,也要拾小,絕不放過“芝麻”。“基本”與“根本”,雖然一“字”之差,其涵義卻絕不一樣。學習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時,我特別強調“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民族政策”。還有“國民經濟”與“國有經濟”,一字之差,卻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國民經濟”是一國(或地區)的經濟,即一國或一個地區的全部經濟活動的總和;而“國有經濟”也叫“全民所有制經濟”,是指生產資料歸國家所有的一種經濟型別,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國民經濟包括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兩大類,而國有經濟屬於公有制經濟。顯而易見,國有經濟是國民經濟的一種經濟型別。教學中,不放過的“芝麻”也許就是“牛鼻子”,牽一髮而動全身;也許芝麻會開花,結出豐碩的教育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