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幼兒學習習慣的培養教育心得體會(精選10篇)

幼兒學習習慣的培養教育心得體會

幼兒學習習慣的培養教育心得體會(精選10篇)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學習習慣的培養教育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學習習慣的培養教育心得體會 篇1

  教育孩子這門功課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可沒那麼容易,相信在坐的爸爸媽媽都身有體會。既想讓孩子快樂健康的成長又要豐富孩子各種各樣的知識,這並非是件容易事。

  下面來談談我自己對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方面的粗淺認識。

  一、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她讓喜歡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很早就對周圍事物發生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望,這表現在他們好問、好動、好模仿、喜歡聽成人講故事等方面。幼兒的求知慾與興趣緊密相連,對一種事物的興趣越大,求知慾也越強。現在外面各種學習興趣班都很,如跳舞,畫畫,圍棋等,家長們切記千萬不能依照自己的理想模式去強加給孩子,而是要根據每個孩子自己的特點和興趣愛好去選擇。

  如注重早期閱讀,多給孩子讀故事,讓孩子對閱讀產生興趣。喜歡聽故事是孩子的天性,作為家長,應當順應孩子的這種天性,多給孩子讀故事,在讀故事時不要把內容轉化成口語或“兒語”,可以完全按書上文字,一字字給她讀。平時我也是這樣給女兒一個字一個字點著讀故事的,我想,對於孩子來說,任何詞彙對他來說都是全新的。我們最初灌輸給他什麼,他就能接受什麼,日積月累還可以豐富他的語言詞彙。但有的家長給孩子講故事時,怕孩子聽不懂,把書面語轉化成通俗的口語,這其實沒必要。給他“讀”或給他“講”,對他來說同樣有吸引力。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認識一些字。把認字建立在大量的閱讀基礎上,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不僅孩子學起輕鬆,大人實際上也輕鬆。這樣也大大提高了孩子對閱讀和識字的興趣。

  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要從小抓起,越早越好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在年齡小時,習慣既容易建立,也易於鞏固,不良的學習習慣若被及時發現也易於糾正,等到不良習慣越積越多並穩固定形時,既影響良好習慣的建立,又不易糾正。因此從幼兒園起,老師就已經開始引導幼兒在學習活動地時候要注意力集中,能專心聽講,積極思考,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並在成長過程中逐步強化訓練,從而形成穩定的自覺行為,在學習的同時,讓幼兒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不拖拉作業,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也需要我們的家長平時要在家督促孩子及時完成作業。現在我們班每星期三也都會有一次作業,我女兒頭二次的作業都是我催促了以後才做,有時甚至連作業本也會忘記拿,不過最近幾次已經好多了,能夠自已來跟我說她今天有作業要做。

  三、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要循序漸進,逐步發展

  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一朝一夕養成,也不能通通一下子養成,它是一個由簡單到複雜的逐漸形成的過程。所以我們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結合孩子能力增長的需要,循序漸進,逐步提出具體的切實可行的要求,使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由小到大,持續穩定地得到發展。在一些活動中,密切注意幼兒的學習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遇到幼兒有不好的學習習慣,及時批評和指正。久而久之,良好的學習習慣會自然形成。

  四、嚴格要求,密切配合

  良好習慣的養成,必須依靠幼兒多次反覆的實踐,並且對幼兒來說,應主要放在學習活動中進行。家長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增強幼兒的學習意識,讓幼兒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畢竟是孩子,自控能力不能像成人那樣強,我們應該結合孩子的心理特點,嚴格要求,使孩子逐漸學會控制自己,做事有恆心,不半途而廢,這也是意志的培養,有堅強意志力的孩子以後遇到任何困難就會勇敢而不畏縮。

  五、樹立榜樣,啟發自覺

  幼兒的學習習慣是家長、教師的要求或模仿他人情況下形成的,所以設身處地,樹立榜樣,對幼兒學習習慣的養成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幼兒時期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他們最不喜歡說教。榜樣是具體形象的,正符合幼兒的思維特點,所以它有強大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行為和態度。經常在家中被打、罵、拿他們和班的優秀孩子比,經常在孩子面前流露出對他的不滿等,這樣做法只會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使他們自暴自棄,對學習失去信心,沒有興趣,造成一種惡性迴圈。所以,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一定要以一種積極的態度去看自己的孩子,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可以改變的。當孩子比以前哪怕有一點點的進步時,家長都要給予適當的鼓勵和表揚,讓孩子意識到他是在慢慢改變。家長要學會拿孩子的現在和以前比,而不要和其他同學比,因為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三字經》中有這麼一句: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而我們既是孩子的父母,又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由此可見,我們做父母的對孩子的影響是多麼地巨大。

  六、利用講故事,養成孩子勤于思考的習慣

  父母有很多機會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平時在給女兒講故事的時候她總是注意力不集中,喜歡一邊聽故事一邊做其它事。為改變這種情況,我在講故事前先和她約法三章:講完之後要提問的,回答正確,有機會贏得一個小蘋果,十個蘋果就會有一個小禮物,提問從最初簡單的故事中主人翁的名字、故事中有幾個人物等開始,進而我會要求女兒複述故事的內容和細節。透過多次這樣帶著問題的講故事,女兒的注意力明顯集中起來,聽故事時特別認真,記憶力、口頭表達能力都會有所提高。

  七、幫助孩子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

  孩子在學習中常因遇到困難而影響學習興趣,比如小雨在學習鋼琴開始容易時有興趣,但難度增加後,她就不想學了。每次當小雨鬧彆扭不肯彈琴的時候,我就會對她說“做一件事情一定要認真專注,堅持不懈,要加油,媽媽知道你能行的”。經過一年地努力,我們也堅持下來了,現在小雨在彈琴這方面已經自覺了很多。比較彈琴和畫畫,一般孩子會更喜歡畫畫,因為畫畫的意志力參與的少,而彈琴意志力參與的多,所以,當孩子遇到困難時,父母鼓勵孩子不半途而廢特別重要。我認為,不要給孩子施加太大的壓力,提高其興趣,如給客人表演一下,讓老師表揚一下,讓孩子感到進步的快樂,都是好辦法。

  八、順其自然、啟蒙引導

  幼兒學習要順其自然,平時有相對固定的學習時間,如家長看報,讓孩子看書,為孩子創設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帶孩子出去玩,途中所見所聞和孩子交流,都能幫助孩子在生活中學習交往、學習觀察、學習提高注意力等,不一定要坐下來才叫學習,關鍵是父母要以身示範。可以建立起健康的家庭娛樂方式,如搞一次戶外活動,旅遊、爬山、游泳等……並且全家參與,讓孩子有更多機會接觸自然,開闊眼見,好的娛樂就能成為學習的動力。

  九、要培養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家長要注意兩點:一是不能過分督促,二是要創造適宜孩子學習的家庭氣氛。

  (1)、過分督促孩子是不妥當的

  有的家長生怕孩子落後,孩子動作慢了一點,忍不住要去指指點點;他們認為督促愈多,孩子進步就會愈快,其實這樣的結果往往事與願違。為什麼呢?

  1、老是被人督促著學習,孩子非常被動,時間長了,就失去了學習主動性。提醒、督促是必要的,但督促最終是為了孩子自己主動去學習,所以督促要適當,而且要講究方法。比如孩子玩得久了,家長可以說:“你準備什麼時候做作業呢?”提醒孩子學習要自己安排。如果家長每天老是命令說:“該做作業”,那就成為了一種被動的學習。

  2、督促孩子學習切忌嘮叨,切忌大事小事都要干涉。在家長的絮絮叨叨、指責數落中,孩子絕不可能有愉快的心情,也就很難進行主動積極的思考。家長的嘮叨、催促、訓斥,使家庭氣氛緊張。沒有寬鬆寧靜的氛圍,孩子有的學習必然受到影響。所以,做家長應學會長話短說,不必要的話不說。

  3、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也不能過分督促。家長提出要求,就要讓孩子一定做到。養成習慣不在於每天催促,而在於要求每天做到。有的家長不停地催促:“起來,起來!快點!快點!”孩子依舊慢慢吞吞。越督促,孩子越拖拉、越被動。有的家長做得很不錯,告訴孩子每天必須做到按時睡覺、按時起床,讓孩子感到這件事的重要。孩子做到了,就給予誇獎。這樣才能使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很好的發展。

  總之,家長的督促要著眼於孩子主動性的發展。不少孩子學習差、習慣不好,往往不是因為督促太少,而是因為督促過分,使孩子失去了主動性。

  (2)、創造適宜孩子學習的家庭氣氛

  學習是一種獨特的大腦活動,需要適宜的氣氛,這種良好的氣氛是培養孩子形成主動學習習慣的重要條件。對此,家長要注意以下幾點:

  1、切忌說教,注重一點一滴的養成。有的家長認為,要求孩子好好學習必須經常講很多道理。其實不是這樣。家庭教育要注重潛移默化。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依靠一次次地重複以成自然。濃厚的學習興趣依靠一點一滴培養起來,令人乏味的說教會破壞適宜學習的氣氛。所以家長要學會說短話,保持正常的家庭氣氛,讓孩子感到平和、寧靜、有安全感。

  2、切忌嚴厲,注重營造寬鬆氣氛。嚴厲的氣氛並不適宜大腦思考,學習是大腦的活動,大腦如果處於恐懼和驚惶之中,是不可能出現積極狀態的。有的家長在孩子做作業時,守在一旁,孩子稍稍做錯一點,就厲聲訓斥,甚至一耳光打過去。這種緊張氣氛使孩子恐懼,大腦的思考被嚴重抑制、擾亂,從而嚴重妨礙孩子的學習。

  3、切忌支配,注意讓孩子主動。家長自己主動學習,而不是每天放學回家,什麼時候做作業,什麼時候玩,一切的一切都得聽從父母一手安排。這種絕對支配和被支配的氣氛,對孩子的學習是不利的。比如一年級孩子剛上學,回家肯定要問家長:“媽媽,現在做什麼?”“媽媽,我現在可以玩嗎?”這時家長要指導孩子學會自己安排學習和玩耍。家長可以說:“你能自己安排好嗎?不會的媽媽幫你。”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的主動性,讓他學著自己安排學習。

  一個好習慣的形成肯定離不開家庭的教育,而家庭教育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我家對孩子的教育還做得很不夠,而且一些方法還在不斷地摸索,我們將不斷地努力,汲取別人家庭教育方面的成功經驗,與老師、家長們共同探討,使孩子們能夠全面發展。

  幼兒學習習慣的培養教育心得體會 篇2

  俗話說:“習慣成自然”,那麼,一個好的學習習慣一旦養成,不但學習效率會提高,而且會使他們終身受益。幼兒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未來,他們正處於不斷學習的過程中,那麼對於幼兒來說,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他的一生具有決定性的意義。而要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堅持不懈地,有條不紊的進行練習和強化。

  作為幼兒老師,為更好地做好幼小銜接,我們給了孩子更多的任務,比如:遊戲專心,善於思考,專心聽講,愛說敢說,握筆寫字,注意傾聽等多方面。

  一、首先讓幼兒養成遊戲專心聽講專心的習慣。無論是遊戲還是上課時要提出明確的要求,促使他們專心仔細遊戲和聽課;採用幼兒喜聞樂見、生動形象的教學方法,吸引他們仔細聽課;運用幼兒有意注意與無意注意相互轉化的規律,保持幼兒良好的注意。其次,在教學中要注意對幼兒聽的習慣進行培養和訓練,讓幼兒養成會玩,會聽,玩出興趣,聽出門道。

  二、讓幼兒養成善於思考的習慣。去發現問題,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的認識過程,也是一個知疑、質疑、釋疑的思維過程。激發幼兒質疑問難的興趣,透過例項引導學生了解幼兒教育中質疑問難的主要方法,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質疑問難,釋疑解難,並逐步養成習慣。

  三、讓幼兒養成愛說敢說的習慣。教師必須和幼兒經常溝通情感,讓幼兒樂於說,讓學生大膽說,打消顧慮。教師並且酌請提問,讓幼兒踴躍說,併發給小紅花等鼓勵,讓幼兒爭著說。

  四、讓幼兒養成注意傾聽的習慣。《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傾聽是兒童感知和理解語言的行為表現,要培養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發展語言理解能力。”培養幼兒認真傾聽的學習習慣,這也是我們研究過的一項課題。聽是學和說的“奠基石”,只有懂得傾聽、樂於傾聽並善於傾聽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語言形式和語言內容,掌握人際交流、溝通的技巧。而如今,幼兒園的孩子中有許多孩子不樂於、不善於傾聽,這直接影響到其對語言的理解能力及課堂聽講程度,因此,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刻不容緩。為了培養孩子良好的傾聽習慣,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我們組織各種各樣的活動,旨在讓幼兒學會主動關心周邊的事物,提高自主表達與傾聽能力。透過這些遊戲和活動,使得孩子們聽的特別認真,並且孩子們能夠爭先恐後地發表自己的意見。這一活動使每個小聽眾都有了自己的工作,讓他們沒有局外人的感覺,極大地激發孩子的傾聽興趣,提高了傾聽的效果。

  習慣是一個人內在的極其重要的品質。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學習效率、保證學習質量的關鍵。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並非一日之功,需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幼兒剛進入幼兒園學習,尚未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良好的習慣又不是短時期內可以形成和鞏固的,急於求成,效果會適得其反。所以,教師要善於挖掘幼兒身心發展的優勢,結合日常教學有步驟的進行養成教育,從點滴做起,潛移默化以愛心、恆心來引導孩子漸漸步入正軌,逐步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並與家長們積極配合、家園共同努力,使幼兒們較快地適應幼兒園環境,早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未來的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

  幼兒學習習慣的培養教育心得體會 篇3

  一、愛心加耐心,讓幼兒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對於剛進入幼兒園的小班幼兒來說,出現哭、鬧、喊、跑、不肯吃飯、不肯上課的情況司空見慣。為了改變這種現象,老師每天都應該微笑接待每一個孩子,即使孩子們對我們拳打腳跌,我們也毫無半句怨言。為了讓孩子儘快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教師可以運用有趣的有關生活常規的故事、兒歌等,如開學第一週,我給孩子們講述了《寶貝的一天》、《幼兒園也是我們的家》等故事圖片和兒歌,讓孩子瞭解幼兒園,喜歡幼兒園,學著故事、兒歌中的主人公的樣子做。經過一個學期,我們的孩子自理能力大大地整理文章由提高,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孩子們學會了自己安靜的吃飯、吃點心,學會了排隊喝水,學會了自己穿脫衣服、褲子、鞋子,學會了安靜的睡覺。而且,每次午睡,孩子脫下鞋子都會整齊地放在鞋架上,起床後,孩子們穿好衣服、鞋子後會安靜地坐在床上,耐心的等待,等全部的孩子都穿好後,一起排隊出去。

  二、細心引導,讓孩子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習的關鍵,所以我們在平時很注意這個方面的培養。孩子剛入園,從一個集千般寵愛於一身的小王子、小公主走向另一個一切行動聽指揮的集體環境,他們的年齡、以前的生活習慣制約著他們。利用晨間談話、各種活動等機會,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經過一個學期的培養,我們的孩子進步了。早上,他們看到老師主動問好,會隊到指定場地做早晨;語言活動、社會活動等,他們聽到老師的指令,很快就會好;音樂活動時,聽到琴聲,馬上會和鋼琴邊唱邊跳;他們會安靜地坐在位置上看書,能把玩具放在桌子的中間,大家共同分享。

  三、重視家園配合,鞏固各項常規。

  培養幼兒常規還要重視家園配合。特別是小班,初入園時,家長擔心幼兒的生活起居。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們利用家長早、晚接送孩子的機會,幫助家長了解幼兒園,對家長提出有關教養幼兒的具體要求,如初步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習慣等,讓家長配合幼兒園教育在家中也要培養幼兒飯前洗手、飯後漱口、擦嘴、洗手等習慣。鼓勵家長在家讓幼兒做力所能及的事。做好了家園配合,才能更好地培養孩子良好的常規。小班的孩子可塑性很強,相信在家園一致地教育下孩子們會茁壯成長。

  幼兒學習習慣的培養教育心得體會 篇4

  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有效地幫助孩子體驗學習的樂趣,激發學習的興趣。

  對於剛入學的孩子,你要特別注意培養孩子有利於他學習和學校生活的習慣,如:傾聽和提問的習慣、表達和發言的習慣、閱讀和書寫的習慣、遵紀和守時的習慣、合作和分享的習慣。

  相信你對培養孩子這些基本的學習習慣也會持贊同的態度,如:遵守紀律、遵守作息時間這些習慣的養成會使他上課認真聽講,下課好好休息,暗示完成作業,勞逸結合,身心愉悅,有助於培養他的責任心,提高他的學習效果,體驗學習的快樂。

  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既要有心理上的正確引導,還有在行為上持之以恆地加以訓練。以下是我的工作心得:

  1、以身作則,以自己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來影響孩子。

  2、對孩子的行為提出一些具體、細緻的要求,便於檢查、督促。

  3、進行反覆、持久的訓練,要有耐心、循序漸進,切忌隨心所欲、有始無終。

  4、幫助孩子在養成良好習慣的過程中品嚐成功的歡樂。依此激發孩子的主動性。

  5、尊重孩子的意見,並使培養好習慣為孩子的主觀意願和自覺行為。

  6、用恰當的“懲罰”來作為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的輔助手段。

  7、經常主動與學校老師溝通配合,做到校內外要求一致、相輔相成。

  幼兒學習習慣的培養教育心得體會 篇5

  所謂習慣是指由重複和不斷的強化而長期逐漸養成的,一時不易更改的行為、傾向,並能為完成某種工作而鞏固下來的一種需要。習慣培養就是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早就說過:“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因為就人的學習來說,不僅是智力活動,而且還和非智力因素有關。諸如求知慾、學習意志和學習習慣等。所以,一個好的習慣對於孩子有更重要的意義。而幼兒時期是孩子行為習慣養成的黃金時期,但此時習慣培養對於孩子又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習慣養成的過程與孩子的天性相悖:孩子的天性活潑好動,缺乏自制力、堅持性;而習慣養成的過程就是一種律己和堅持的過程,特別是對於中班的孩子,這更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過程:習慣養成最需堅持,可中班的孩子堅持性相對來說較差;習慣的養成是一個非常枯燥和艱苦的過程,而中班的孩子容易接受的是形象生動、內容豐富的東西。怎樣才能讓習慣的培養的方式讓孩子能夠接受又樂於接受而且有效果而讓孩子自覺地融入帶習慣養成中來呢?

  首先應該尊重孩子的年齡特點,採用讓孩子趕興趣的方式。

  一、 妙用動畫人物。

  孩子的個性千差萬別,要說他們有什麼共同點,那就是對動畫人物的喜好。天線寶寶、奧特曼、大頭兒子、孫悟空等等總是孩子們的最愛。可別看這些虛擬世界的動畫人物,它們的力量有時是我們這些真實世界中的人難以達到的。所以,我總是以這些童話人物的口吻來要求孩子,“上課了,天線寶寶請小朋友注意力集中!”“大頭兒子說小朋友

  要開動小腦筋,回答老師的問題!”??聽著這些以動畫人物口吻說出的話,孩子們總覺得特別的親切,效果自然好的多,當然也有利與孩子們的良好習慣的養成。

  二、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教師對於幼兒行為習慣的養成,最常用的方式往往是“任務驅動式”,即教師往往要求孩子“要——”“不要——”,這樣的效果往往是孩子暫時做到了教師的要求,但很快就忘了,教師再要求,孩子又忘。就這樣週而復始的過程中,教師付出了很大的精力,但孩子卻並沒有形成良好的習慣,事半功倍。因為孩子並沒有認識到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所以,他們不能自覺地去遵守這些要求。因此,在對孩子習慣培養的過程中,不僅要讓孩子做,更要讓他們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做,要“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曾經有一段時間,孩子們玩積木時總喜歡弄出很大的聲音,非常地吵鬧。要求他們安靜一點,可往往只能保持一會兒,很快又肆無忌憚地吵鬧起來。於是,在一次玩積木時,我悄悄摁下錄音機的錄音鍵,把孩子們發出的噪音錄了下來。然後在上課時放給他們聽,問他們聽起來有什麼感覺,並告訴他們這是什麼聲音。此後,這種情況好了許多,並且一些孩子不僅能管住自己,而且還能幫助別人。

  三、文學薰陶

  兒歌、故事,孩子們都非常喜歡,利用這些文學形式來培養孩子良好習慣,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例如,把洗手的過程編成幼兒感興趣的童謠,用故事幫助孩子改掉壞習慣等。

  四、 樹立榜樣,以點及面

  孩子的發展總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習慣好,有些孩子習慣就不那麼盡如人意,但是孩子之間也是可以相互影響和相互同化的,所以,教師就儘量在孩子中間樹立一個好的榜樣,這樣,讓孩子之間相互促進,養成好的習慣。

  五、教師要幫助幼兒反覆強化

  一個好的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養”不難,養成就需要很大的堅持性,需要不斷的強化。在這個過程中,很容易疲勞以至於忽視,從而使壞習慣捲土重來。特別是中班的孩子,他們基本上還沒有很自覺的意識,所以需要成人的提示和幫助。所以,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關鍵在於“滲透”和“堅持”。教師要把培養幼兒良好的習慣滲透與孩子門的生活各個環節中,孩子的意志力較差,教師要保持高度的責任感,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六、家園一致

  家長是教育資源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特別是對孩子習慣的培養,家長的作用是不容小視的。教師要和家長經常溝通,保持家園要求的一致性,共同作用於孩子,促使其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總之,好習慣的形成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教師要綜合利用各種資源,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為,擁有好習慣的孩子,也會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幼兒學習習慣的培養教育心得體會 篇6

  幼兒園的孩子需要各方面的知識,許多家長不再只關心孩子學多少知識,而更注重激發孩子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真正學會學習,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應該從看、聽、說、讀、寫等方面入手。

  首先,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觀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在文學作品《小蝌蚪找媽媽》的活動中,孩子對小蝌蚪變成青蛙的現象特別感興趣,於是,我們在自然角飼養了小蝌蚪,孩子們每天都很喜歡去觀察,看看小蝌蚪每天都有了哪些奇妙的變化,它是怎麼慢慢變成青蛙的?變成青蛙需要多久的時間?這些都需要孩子去觀察和實驗。孩子們從中學會了觀察,學會了思考問題,不僅僅是這樣,我們還可以帶孩子到外面去接觸社會,遠足等活動,讓孩子們到大自然中去觀察,可以請每個小朋友都說說自己觀察到的事物,我想每個孩子都會說自己的感受,如果孩子不會說,可以拿他記錄的符號,引導他說。

  然後,培養孩子傾聽的習慣。傾聽時,不能打斷別人說話,要等別人把話說完了,再發表自己的意見或看法。學會理解別人的意思,孩子的天性是無意注意占主導地位,又有強烈的表現慾望,時時可刻刻需要成人的關注。有時,老師或家長說話時,孩子就喜歡搶著說,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們可以先說清楚要求,制定出屬於“聊天”的規則,然後多提醒孩子,並及時表揚安靜傾聽的孩子。有了規則、有了榜樣,孩子的傾聽習慣也會慢慢好轉。

  接著,培養孩子大膽的說和讀的習慣。家長可以每天講故事給孩子聽,讓孩子聽完故事,自己也來講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這樣也可以培養孩子大膽的說,並且可以讓孩子來讀這個故事,從而養成良好的說和讀的學習習慣。

  另外,培養孩子正確的書寫姿勢。我們不要求孩子寫多少字,對大班的孩子來說,孩子寫字的正確姿勢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握筆和坐姿。我們鼓勵孩子向書寫姿勢正確的孩子學習,孩子們漸漸的養成了書寫時要坐端正,身體與書桌有一尺的距離,書寫時頭不離桌面太近等好習慣。除了在幼兒園,我們還鼓勵家長一起配合,孩子在書寫數字或者是畫畫的時候,家長要在旁邊細心的觀察和提醒,教育孩子書寫或畫畫時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最後,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還要注意一些其他的因素,如:養成遵守幼兒園各種規章制度、課堂紀律的習慣。建議家長在開學時為孩子制定一個合理的作息時間表,儘量讓孩子按時上幼兒園,不遲到,不早退,上課不開小差。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讓孩子養成樂於交往的習慣,形成開朗活潑的性格。除此之外,家長應該多讓孩子接觸社會,參加各種活動,也要鼓勵孩子多與鄰居、同學交往,與大人交談,遇到困難不氣餒。

  良好的學習習慣會影響到孩子一生的命運。最重要是培養他們做事專注、投入、獨立思考問題、大膽發問等心理素質,教師和家長都要多鼓勵孩子,肯定他們的成績,千萬不要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在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時,教師和家長要及時的給予表揚,並鼓勵孩子繼續保持良好的學習習慣。面對大班的孩子,馬上要畢業進入小學了,培養大班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至觀重要,需要引起老師和家長的共同重視,家園共育,達成一致。

  幼兒學習習慣的培養教育心得體會 篇7

  新學期開始了,對於上大班的孩子來說,這是至關重要的一學期,因為過了這學期,他們就要上小學了。因此,幼兒園的孩子需要各方面的知識,而更重要的是培養大班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真正學會學習,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 幼兒正確的書寫習慣的培養

  (一) 常見情況分析在幼兒園中,很多幼兒在書寫時,注意力不集中、坐姿不端正、書面零亂,這已經是孩子們的普遍現象。面對這些問題,不得不引起我們從事幼教同行們的重視。對大班的孩子來說,孩子寫字的正確姿勢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握筆和坐姿。很多孩子在家常喜歡玩電腦、看電視,畫畫或者書寫數字的時候眼睛離作業本特別的近,家長為此也十分的擔憂。我們在幼兒園內及時的加以提醒和指導,並鼓勵孩子向書寫姿勢正確的孩子學習,孩子們漸漸的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二)具體要求我們準備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要求我們大班級幼兒在書寫方面養成好的習慣:

  (1)書寫時坐姿要端正。

  (2)書寫時眼睛和書保持適當的距離。

  (3)正確的握筆姿勢。

  (4)書面要乾淨、整潔。作業本整齊無褶皺。

  (5)幼兒園書寫教育不求多但求精,一旦開始教幼兒寫字,要特別重視字的規範化, 並要加深幼兒的印象。

  (6)眼睛隨手由左而右的習慣等。

  (7)寫完作業要認真檢查。

  (8)不邊寫邊玩。

  二、養成上課注意力集中的好習慣是幼兒入小學後有效學習的保證

  (一)常見情況分析很多孩子不能專心做一件事,注重力很難集中,常東張西望,心不在焉,做事常有始無終,一會兒這兒,一會兒那兒,輕易分心。自控力差,情緒不穩定,易變化,常衝動做出錯誤答案,不能較久控制自己的反應,無法剋制說話或動作,想要什麼就去拿,無法遵守規範或指示或是無法按照要求控制自己的行為。

  (二)具體要求我們準備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要求大班幼兒養成注意力集中的好習慣:

  (1)不動張西望,不做小動作。

  (2)會認真聽老師講課,理解講課內容

  (3)會認真注意聽同伴發言,同伴在回答問題時,要注意聽,邊聽邊想。

  三、合理安排時間的習慣

  (一)常見情況分析幼兒園沒有具體的目標任務,一般沒對幼兒作強制要求,寫到哪算哪。因此寫作業時邊寫邊玩的現象很普遍,作業想寫就寫,想玩就玩,一會兒要解便,一會兒要想喝水。孩子從進學校起,就要獨立安排時間,準時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在幼兒園時所有的活動都是在老師或家長的督促下完成。進了小學,老師就不是時時處處跟著學生,從這時 開始,幼兒就要有獨立支配時間的好習慣。知道什麼時間完成作業,什麼時間看書,什麼時間活動, 因此,合理安排時間這也是不可少的學習習慣。

  (二)具體要求

  (1)讓幼兒學會看錶有上課下課的概念。

  例如:孩子還不認識鐘錶,我指著時鐘告訴他們,長針指著12我們開始上課,等指到6的時候我們才下課,現在還沒有上課,要解便要喝水的抓緊時間,上課就不允許了,那樣會耽誤學習知識的時間。現在孩子在下課休息的時候眼睛會時不時的盯著鐘錶,一些接受比較快的孩子還會提醒其他孩子快上課,要怎麼怎麼樣。

  (2)培養孩子任務意識。

  例如:有的孩子一寫作業就說老師我不想寫字了,我想玩玩具。遇到這種情況,我們要有意識告訴孩子,寫作業是愛學習的表現,不斷表揚寫作業認真的孩子,對開始寫的不太好的孩子給予鼓勵,讓其充滿信心。同時,作業也不是寫到哪算哪。如佈置了任務後,根據作業量要求幼兒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如:當時鐘的長針指到哪裡時必須寫完,其實剛開始時隨便時間怎樣寬裕,始終有些孩子是完不成的,這樣做讓大部分幼兒有了一種時間的緊迫感,想邊寫邊玩的小朋友要少些了,而且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的孩子不但可以獲得小小的獎勵(如作業星),還可以到教室外面自己玩耍。有部分喜歡邊寫邊玩的幼兒,沒了玩的氛圍(看別人都很認真),也開始寫作業了,儘管速度慢,但慢慢地邊寫邊玩的習慣沒了,一段時間後,取消獎勵,讓幼兒逐步養成習慣,同時覺得按時完成作業是自己的學習任務。

  (3)讓幼兒適當有自己的空間,學會安排時間。

  例如:給幼兒創造獨立安排時間的機會,如前面提到的先完成作業的孩子,可以自己到教室外自由活動,剛開始讓孩子在規定區域內活動,教師在旁邊悄悄觀察,教孩子一些和小朋友溝通、玩耍的方法,並教一些不用老師帶著耍的遊戲。慢慢地擴充套件範圍,教師也慢慢放手。我想這樣進入小學後,孩子能更快適應課間生活。這種合理安排時間的習慣,不只於學習有益,對今後工作、處世都將大有好處。

  四、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離不開家庭的教育

  因為家庭教育同其它教育相比,親合力、感染力更強。而且家庭教育對人的習慣的影響最早、最持久。在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是父母的所做所為。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在家庭中,父母的表率作用很重要,父母的言談舉止,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在幼兒園幼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可惜幼兒的好習慣到了家裡似乎就"忘"了。原因就在於幼兒園有較嚴格的規範,有良好的激勵機制。幼兒的習慣是具有不穩定的特點,但主要還在於家裡家長沒有制定嚴格的規範。家長對子女溺愛、嬌寵,使之規定往往難以執行,而某項規定一旦破例,便會前功盡棄,良好的習慣再也難以形成了。要培養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家長可以適當地運用表揚與批評、肯定與否定、獎勵與處罰等強化手段。制定規範不能有例外。為了培養好習慣,必須始終不渝地堅持下去,直到好習慣在孩子身上根深蒂固。平時幼兒在家要培養他們學習認真的習慣,能獨立完成老師佈置的各種任務。有些家長面對幼兒園佈置的任務不當回事,一味的任由孩子玩,說什麼入小學自然會好。殊不知,一些習慣都是在幼兒園時期就形成了,到時要改也難,真是悔之晚已。在學習習慣養成的過程中,父母還要注重對孩子進行指導。指導對年齡越小的孩子就越重要。只告訴孩子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是不夠的,還必須告訴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如何才能做的更好。所以,家庭教育也是幼兒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一個重要的因素。

  幼兒學習習慣的培養教育心得體會 篇8

  人們常說“細節決定成敗”。精細化教育管理要求我們在教育管理中杜絕粗枝大葉,眉毛鬍子一把抓的現象,要求從長遠著想,細處落實。而傾聽是幼兒最早掌握的言語活動。良好的傾聽能力是幼兒獲得知識的前提,它對於發展幼兒語言、思維十分有益。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幼兒的傾聽能力較弱,同時我發現我班的孩子喜歡聽故事,我就以故事作為切入點,利用餐後的安靜活動,給他們講故事來培養他們的傾聽能力。《豬八戒吃西瓜》《黑貓警長》《沒頭腦和不高興》等,這些都是平時小朋友熟悉的電視節目,我先以這些幼兒感興趣又熟悉的故事入手,並利用抑揚頓挫的語調、手勢、表情、動作等體態語言來調動幼兒傾聽的積極性,讓幼兒共同參與。一段時間下來,很多孩子都特別愛聽故事,這時我給孩子提出聽故事的要求:在聽故事的過程中要求必須所有的孩子都認真聽,孩子可以選擇不聽去做別的事情,但是其他同伴聽的時候絕對不能打擾到別人,經過一學期的訓練,現在孩子在聽故事時已經養成了良好的傾聽習慣。有時,我還會以言語來刺激幼兒,也就是俗話說的“哄小孩”:“這個故事我只講一遍,不會再講第二遍。要是你們沒聽好,錯過了這麼好聽的故事多可惜呀!”每當孩子聽到這句話時總是提起百倍的精神。同時選擇的故事等要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水平,具體、生動,富有趣味性。如小動物的童話或故事。有時我也會豐富一下孩子的見識,偶爾給幼兒講一些百科知識。

  我還利用大自然的優勢,來激發幼兒的傾聽興趣。帶幼兒去大自然聆聽各種美妙的聲音:淅瀝淅瀝的小雨聲、腳踩落葉的沙沙聲等。有時還讓孩子背對著身體,聽有沒有汽車經過的聲音。所有這些,都讓幼兒心曠神怡,就會萌發幼兒傾聽的慾望和興趣。

  幼兒學習習慣的培養教育心得體會 篇9

  閱讀不僅是一種學習手段,還是人們一項最為基本和重要的生存能力。怎樣培養幼兒的閱讀習慣,我覺得:

  要給孩子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給孩子提供一個放書的地方,使孩子可以隨時翻閱,這不僅有利於孩子閱讀習慣的養成,也利於培養孩子愛護書籍的好習慣。而且父母經常與孩子交流閱讀經驗和心得,在這種環境中,孩子必然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要激發幼兒閱讀的興趣。

  幼兒的閱讀主要是憑興趣,他們的目光往往被自己感興趣的畫面所吸引。幼兒的情感感染性較強,從情感入手培養他們閱讀的興趣一定能收到好的效果。

  要給孩子選好書。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要“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幼兒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透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提倡閱讀經典、千字文、三字經,弟子規、經典童話等,滋養孩子們的心靈,潤澤孩子們的童年。

  要加強親子閱讀。

  親子共讀是加強早期閱讀教育的良好方式。每天堅持半小時的親子閱讀,不僅可以增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幼兒在媽媽的懷抱裡很有安全感,這對孩子的性格、心理成長都很有利,讓孩子在快樂中獲得心智全面發展。

  家長要正確引導。

  當孩子看完一篇東西時,要鼓勵孩子敘述出來。家長一旁要注意適時鼓勵、表揚和引導,讓寶寶們感到興奮和自豪,由此產生閱讀更多書的願望。好的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培養孩子讀書習慣的養成是天長日久、不斷重複的結果。而總有那麼一天,孩子會捧起以前由家長捧著的書自己看,也不用大人在一邊陪伴了。

  幼兒學習習慣的培養教育心得體會 篇10

  小班幼兒活潑、好動、愛說、愛跳,跨入集體生活後,常常使班級充滿了無限生機,他們的生理和心理上正處於低階發展階段,習慣意識非常薄弱,養成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在學習與工作實踐中,我認為小班幼兒習慣的培養應從身邊的每件小事做起,從日常生活中的點滴現象抓起。

  一、以師愛感化幼兒。

  如今的孩子絕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嬌氣、任性,尤其是小班幼兒,自我服務意識不強,習慣以自我為中心,他們離開父母的呵互來到幼兒園生活,心理上多少有些恐懼。教師要和孩子主動進行溝通,和孩子進行情感方面的交流,激發孩子喜愛老師的情感,消除對老師的陌生感和戒備心,讓孩子真真切切感受到幼兒園就像家一樣,老師就像媽媽一樣可親可敬,一樣可以信賴。記得我們班的豪豪小朋友,上學期每天來園前總是拉著爺爺的手不放,哭著鬧著不讓爺爺離開,無論老師怎麼說怎麼勸都無濟於事,只要他爺爺一走,他就馬上追出去,他爺爺被弄得實在沒有辦法,只好硬著頭皮,抱著他來到老師的身邊,讓老師抱著才能離開,後來我多次和幼兒交流,才得知孩子不想在幼兒園裡睡覺,因為奶奶說在幼兒園睡覺沒家裡好。”我恍然大悟,後來我透過進一步的瞭解,得知他爸爸在漢中工作,媽媽每天忙於上班,一直是爺爺奶奶照顧他,連睡覺都是奶奶陪著他。為了幫助這個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在後來午睡時,我就特別關照這個孩子,先幫他脫衣服和鞋襪,課間休息時儘量多陪他說說話,讓他真切的感受到幼兒園就像家一樣,感受老師對他的愛,漸漸的孩子上學也不哭鬧了,午覺也睡得特別香,並且喜喜歡上了幼兒園。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要學會蹲下身子,從孩子的立場替他們著想,學會寬容他們的“缺點”,學會包容他們錯誤的思想,先學會不與他們計較,透過多種途徑找出病因對症下藥,工作中學會因勢利導,讓每一個幼兒都融入到大集體中,增強他們的安全感,以平靜的心態、理智的頭腦、慈愛的胸懷關愛每一個孩子。

  二、抓契機多表揚少指責幼兒。

  常言道:“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幼兒的點滴進步在受到老師的表揚後,他們會更加自信,更加快樂。教育幼兒時如能抓住契機多表揚少指責,幼兒更容易接受。記得我首次擔任幼教工作上的第一個早班,剛把玩具發下來不到三分鐘,地上就是一片狼藉,到處都是孩子們灑落的玩具,我一邊自己撿,一邊要求孩子們和我一起撿,可是撿玩具的孩子屈指可數,絕大多數孩子就像是沒有聽到,我剛撿起這邊的玩具,那邊的玩具又掉在了地上。我正要生氣的時候,突然發現吳雨松小朋友動手撿起了地上的玩具,並把它放進了前面的框裡,我摸了摸他的小腦袋,順便說了句:“你真乖。”意想不到的一幕發生了,這個孩子聽到我的表揚,手腳更勤快了,又撿起了地上的玩具。無意間無意中的一個動作、一句話,竟然有了這麼大的回應,我欣喜萬分,再次說了聲“你真乖”,話剛落腳,撿玩具的孩子就多了起來,剛才還在亂扔玩具的孩子,為了得到我的表揚,也主動拾起了地上的玩具。由此可見,幼兒是需要老師的表揚和讚美的,在後來的幼教工作中,我就適時採用表揚的方法來規範幼兒的行為習慣,充分調動他們的自主性,把“要孩子們怎麼做”轉化成孩子們自主地“我要怎麼做”,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三、給孩子以正面的引導。

  俗話說得好“人無完人,金無全赤”,更何況是三四歲的孩子,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對孩子的要求不能過高,要學會發現幼兒的閃光之處,用賞識的眼光來看待他們,每個幼兒都有自己亮麗的一面,老師要從正面引導幼兒,樹立幼兒的自信心,對幼兒正確、良好的行為及時給予鼓勵和肯定,對行為差的幼兒進行正面引導,久而久之使之鞏固,形成良好的習慣。我們班的欣欣小朋友是一個活躍份子,看上去特討人喜歡,每天來園總會主動跟老師打招呼:“老師好!”可他又是典型的搗蛋鬼,很容易和其他的小朋友發生矛盾,大家都不喜歡和他在一起。這是為什麼呢?透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他的交往方式不對,以至於經常發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站隊時不聽指揮,推、擠身邊的小朋友,但我又發現了他身上有許多亮點,他用餐習慣好,午睡時能安靜入睡。針對這種情況,在用餐和午睡時我一次次表揚他,在表揚的同時,我激勵他在其他方面也要改進。我還有意識的去接近他、關注他,每當看到他不守規矩時,就走到他的跟前,摸摸他的頭,有時給他一個會意的眼神,使他認識到這樣做是不對的,並利用課間時間與他單獨交談,站隊時要遵守規則,不能亂跑,不能推擠小夥伴,要學會謙讓別人,這樣老師和班裡的小夥伴才會喜歡你,他似懂非懂的點點頭,認真地對我說:老師,我不亂跑、推擠小朋友了。”又過了一段時間,打他小報告的次數明顯減少了,大家都喜歡和他一起玩,現在的他上課可認真了,發言也很積極,看到掉在地上的毛巾,也會主動撿起來。因此,老師要善於抓住幼兒日常生活中的點滴行為,把握好教育時機,給孩子以正面的引導,促使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四、教師的緊密合作是關鍵。

  我們幼兒園每個班級郝有3位老師,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教學方法和管理模式,如果一個老師一樣,時間長了,孩子就會感到無所適從,行為習慣就會居無所,所以教師的密切配合尤為重要。各個環節要統一明確的要求,告訴幼兒應該怎樣去做,並教縐孩子方法,讓孩子最初就明白老師的意圖,能夠按照要求有方法的去完成,讓幼兒形成一個定式的概念,循序漸進,逐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其次,我認為教師分工要明確。不光孩子要建立常規,自然有序,老師也要如此,做好自己本職工作。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單槍匹馬是不行的,而是靠師幼整個集體力量努力的過程,教師的緊密合作就顯得尤為重要。

  五、習慣養成教育要持之以恆。

  良好習慣的培養需要長期堅持,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對幼兒的表現行為不能淡然處之、隨心所欲,老師今天心情高興了,就讓幼兒放任自流,老師心情不好了,就嚴加管教。尤其是在開學初,老師經常大張旗鼓的抓常規,培養幼兒的生活、衛生、學習等習慣,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就鬆懈了,有的學期末索性就不管不問了,幼兒願意怎麼做,就怎麼做,造成了前緊後松,以至於當你想提出要求讓幼兒遵守時,他們卻不聽指揮了。所以說幼兒行為習慣的養成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並不是幾個月就能達到我們的最終目標,而是需要老師的時常督促與監管,持之以恆長久堅持下去,讓幼兒在一日生活中自然而然形成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準則。

  總之,小班幼兒習慣的培養是一個細水長流的過程,需要教師的智慧啟迪、愛心、耐心和細心,抓住契機對幼兒的教育多表揚少指責,給孩子以正面的引導,加強教師間的緊密合作,並且常抓不懈,只有這樣,幼兒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在潛移默化中良好的行為習慣就會逐步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