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 《王孫遊》原文及譯文

《王孫遊》原文及譯文

《王孫遊》原文及譯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過自己喜歡的古詩吧,古詩有四言、五言、七言、雜言等多種形式。古詩的型別多樣,你所見過的古詩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王孫遊》原文及譯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王孫遊》原文及譯文 篇1

  《王孫遊》原文:

  謝朓〔南北朝〕

  綠草蔓如絲,雜樹紅英發。

  無論君不歸,君歸芳已歇。

  《王孫遊》譯文:

  春天,綠草如絲蔓延大地,各類樹上紅花競放,絢麗奪目。

  且不說心上人兒不歸來,即使回來,春天也已經過去了。

  《王孫遊》賞析:

  謝眺有一些小詩,帶著南朝民歌氣息,語言精練,情味雋永。《王孫遊》就是這樣一首小詩。其“母題”出於《楚辭·招隱士》:“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也就是說詩人的創作靈感或自《楚辭》,而所寫的內容完全是現實生活中的感受。這是一首思婦詩,寫一個婦女獨守青春的苦悶。

  “綠草蔓如絲,雜樹紅英發。”蔓:蔓延。紅英:紅花。這兩句是說,地上長滿了如絲的綠草,樹上開滿了各樣的紅花。

  這兩句是寫春天的景色。春天裡,綠草如絲,蔥蔥茸茸,蔓延大地,一派綠色的世界;各種各樣的樹上,紅花競放,絢麗奪目。綠的氛圍,紅的點綴,在鮮明的對比中,烘托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綠草、紅花使人想起這個思婦的青春年華。

  “無論君不歸,君歸芳已歇。”無論:莫說。歇:盡。這兩句是說,且不要說你不回來,就是你現在回來也趕不上春天了,花兒也謝了。言外之意,是說等丈夫回來,自己也就老了,當然還是盼望丈夫早些歸來。

  她的丈夫出門在外,自己一個人在家度過她的青春年華,心情苦悶。目睹大好春光,紅顏難持久啊!這裡詩人不主要寫少婦如何急切地等待自己的丈夫歸來,而是著重寫她對於紅花的珍惜,對於大好春色的留戀,由此描寫她思君、戀君的春一般的情愫。這種對春的珍惜、對時光流逝的留戀透出主人公強烈的時間意識和生命意識。這樣,從景物的描繪,到情感的抒發,再到理性的昇華,三者融合在一起了。所以這是一首充滿了生命意識的景、情、理俱佳的好詩。

  詩雖短小,藝術風格卻頗具特色,體現了齊梁間詩歌創作雅俗結合的一種傾向。

  首先,從《楚辭》中生髮出來的母題,顯而易見的帶有文人的雅,暗示了它與文人文學的關係;但詩人卻用南朝樂府民歌五言四句的詩歌形式,來表現這一古老的“母題”,這便將原有華貴、雍雅的色彩悄悄褪去、淡化,在語言風格上呈現出清思宛轉,風情搖曳的特色。

  其次,詩寫春景逗春情,因景生情,情景相生,短小清新,風姿綽約,這原是南朝樂府民歌的本色,是俗。然而在描寫筆法上,詩人在綠的氛圍中,綴以紅花點染,流露出文人精心構思的痕跡,表現出雅。雅俗結合,才能成為雅俗共賞的佳作。另外詩用仄韻,短促、急切,對標現出主人公惜春、惜時的時不我待的急切心情,起到很好的作用,呈現出語淺意深、韻短情長的藝術風貌。

  作者簡介:

  謝朓(464~499年),字玄暉。漢族,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南朝齊時著名的山水詩人,出身世家大族。謝朓與謝靈運同族,世稱“小謝”。初任竟陵王蕭子良功曹、文學,為“竟陵八友”之一。後官宣城太守,終尚書吏部郎,又稱謝宣城、謝吏部。東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蕭遙光誣陷,下獄死。曾與沈約等共創“永明體”。今存詩二百餘首,多描寫自然景物,間亦直抒懷抱,詩風清新秀麗,圓美流轉,善於發端,時有佳句;又平仄協調,對偶工整,開啟唐代律絕之先河。

  《王孫遊》原文及譯文 篇2

  作品原文

  綠草蔓①如絲,雜樹紅英②發。

  無論③君不歸,君歸芳已歇④。

  作品譯文

  ①蔓:蔓延。

  ②英:花。

  ③無論:莫說。

  ④歇:盡。

  作品譯文

  地上長滿了如絲的綠草,樹上開滿了爛漫的紅花,已是暮春時節了。莫說你不回來,即使回來,春天也過去了。

  作品鑑賞

  這是一首樂府詩,《樂府詩集》收入“雜曲歌辭”一類。魏晉以來,文人創作樂府詩往往有一個特點:總是圍繞著“古辭”(漢樂府)打轉轉,或擬古辭,或以古辭為引子生髮開去(當然也有棄古辭於不顧而自鑄偉辭的)。這種從古辭中尋找“母題”使創作上有所依傍的作法,已形成一個程式。南朝詩人寫樂府詩雖然也依這一程式,但卻出現另一種傾向,他們有時撇開漢樂府古辭,而直接上溯到《楚辭》中去尋找“母題”。比如,南齊王融和蕭梁費昶都寫過一首《思公子》,中心題旨就是採自《楚辭·九歌》:“風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謝朓的這首詩也屬於這種情況,其“母題”出於《楚辭·招隱士》:“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也就是說,詩人的創作靈感獲自《楚辭》,而所寫內容則完全是現實生活中的感受。在古老的“母題”之中,貫注了活生生的現實內容。

  春天,綠草如絲,蔥蔥茸茸,蔓延大地,繪寫出一派綠的世界;各種各樣的樹上,紅花競放,絢麗奪目。綠的氛圍,紅的點染,在鮮明的對比之中,烘托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窈窕少女,目睹此景,心傷離情,不禁怦然心動,情思繾綣,不無惆悵地發出了感嘆:“無論君不歸,君歸芳已歇。”意謂:且不要說心上的人兒不回來,即使等到他回來,那絢麗的花朵早已凋謝了,那大好春光早已白白地流逝了,我那美妙的年華也早巳悄然飄去了。紅顏難久持。這裡,詩人不主要寫少女如何急切地等待著情人,如何急不可耐,而是著重寫她對於紅花的珍惜,對於大好春色的留戀,由此描寫出她思君、戀君的春一般的情愫,流露了“美人遲暮”的悵然之情。如此寫來,就把主人公的心態從一般的少女懷春,從感情的傾訴和宣洩,昇華到了一種對春的珍惜、對時的留戀的.理性高度,滲透出一種強烈的時間意識和生命意識。這樣,從景的描繪,到情的抒發,再到理性的昇華,三者水乳交融般地融匯在一起了。所以,這是一首充滿了生命意識的景、情、理俱佳的好詩。

  詩雖短小,藝術風格卻頗具特色,體現了齊梁間詩歌創作雅俗結合的一種傾向。首先,從《楚辭》中生髮出來的母題,顯而易見帶有文人的雅、豔色彩,暗示了它與文人文學的關係;但詩人卻用南朝樂府民歌五言四句的詩歌形式,來表現這一古老“母題”,這便將原有華貴、雍雅的色彩悄悄褪去,淡化,使之在語言風格上呈現出清思婉轉,風情搖曳的特色。其次,詩寫春的景色逗引起春的情思,因景而生情,情景相生,短章逸韻,風姿綽約,這原是南朝樂府民歌的本色,是“俗”。然而在描寫筆法上卻頗具匠心,詩人在綠的氛圍中綴以紅花的點染,巧筆對比,著意渲染,流露出文人精心構制的痕跡,表現出“雅”。雅俗結合,創為佳構。另外,詩的用韻也值得一提。詩用仄韻,短促,急切,對錶現出主人公惜春、惜時的時不我待的急切心情,起到很好的作用,呈現出語淺意深、韻短情長的藝術風貌。

  作者簡介

  謝朓(tiǎo)(464—499)南朝齊詩人。字玄暉。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出身世家大族,祖、父輩皆劉宋王朝親重,祖母是史學家范曄之姐,母親為宋文帝之女長城公主,與謝靈運同族,經歷有些類似,時與謝靈運對舉,亦稱小謝,與謝靈運並稱“大小謝”。初任豫章王太尉行參軍,後在隨王蕭子隆、竟陵王蕭子良幕下任功曹、文學等職,頗得賞識,為“竟陵八友”之一。公元495年出任宣城太守,故有謝宣城之稱。因告發岳父王敬則謀反事受賞,舉為尚書吏部郎。後被誣陷死於獄中。現存詩二百多首,其中山水詩的成就很高,觀察細微,描寫逼真,風格清俊秀麗,一掃玄言餘習。寫景抒情清新自然,意境新穎,富有情致,且佳句頗多。明人輯有《謝宣城集》,今人郝立權有《謝宣城詩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