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設計方案> 【精選】設計方案模板五篇

設計方案

【精選】設計方案模板五篇

  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圓滿進行,時常需要預先開展方案准備工作,方案是書面計劃,是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等。那麼你有了解過方案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設計方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知道稱較輕物品的重量,常用克作單位,初步建立克的重量觀念。

  2、知道比較物品的輕重,可以眼睛觀察,用手掂、用秤稱,瞭解使用天平的方法。

  3、能大致估測輕物品的重量,會進行重量的簡單計算。

  4、初步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認識克,初步建立克的重量觀念。

  教具準備:多媒體軟體、天平、(大豆、圖釘、2分幣、橡皮等實物每組一份)

  教學過程:

  課前學生表演唱《小熊請客》。

  一、 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小朋友唱得真好,瞧,把小熊吸引來了,(螢幕顯示小熊)。今天是小熊的生日,你看,它的好朋友小貓、小狗帶著禮物來了(螢幕顯示小貓、小狗)。咦,它們怎麼吵起來了。〔錄音:"我的蝦條比你的'奇多'重。""我的'奇多'比你的蝦條重。"〕它們誰也不讓誰。這時,電腦博士來了,(螢幕顯示電腦博士)〔錄音:別吵別吵,我們邀請小朋友一起去遊覽數學宮,小朋友,你們願意去嗎?〕

  電腦博士在數學宮中設了三個關,要小朋友闖關,比比哪組最先闖過去?

  二、 逐層探究,學習新知

  第一層次,比較物品的輕重,讓學生初步瞭解比較物品輕重的方法。

  1、看看說說

  (1)用眼睛觀察:兩塊大小不同的橡皮,說說哪塊重?

  紅藍兩盒橡皮泥,說說哪盒重?

  學生討論,小組交流。

  (2)教師指出:我們不知道盒裡裝多少橡皮泥,因此光用眼睛觀察,比不出它們的輕重,那麼,誰能想出一個好辦法呢?

  (3)在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後,聽聽電腦博士的建議〔錄音:比較物品的輕重,不能光靠眼睛觀察,應用手掂一掂。〕

  2、掂掂說說

  (1)用手掂一掂:紅藍兩盒橡皮泥,說說哪盒重?

  一粒阿爾卑斯糖和2個2分幣,說說哪個重?

  學生討論,小組交流。

  (2)教師提問:到底誰重?誰再能想出一個好辦法呢?

  (3)學生討論回答後,再聽聽電腦博士的話〔錄音:比較物品的輕重,不能光用手掂,應用秤稱一稱。〕

  3、稱稱說說

  (1)認識天平。螢幕顯示天平,並依次閃爍各部分及其名稱。

  (2)瞭解天平的使用方法。

  左盤一般放要稱的,右盤一般放砝碼。當指標在標尺中間,天平兩端平衡,兩邊重量相等;指標偏向左端,說明左邊重;指標偏向右端,說明右邊重。

  (3)比較物品的輕重。

  學生跟著螢幕操作,左盤放一粒糖,右盤放2個2分幣。觀察指標說說誰重?

  (4)設疑:右盤放幾個2分幣,能使天平平衡?

  學生嘗試操作,根據回答螢幕顯示:1粒糖=3個2分幣重

  (5)小結過渡:利用天平,不但可以比較物品的輕重,還可以稱物品的重量,稱較輕物品的重量,常用"克"作單位。

  板書:"克"教師領讀,學生跟讀兩遍。

  第二層次:認識克,初步建立克的重量觀念。

  (1)1克有多重呢?(出示2分幣)1個2分幣約重1克,老師放在手上掂一掂,大家也拿一個放在手上掂一掂。

  (2)剛才我們稱出一粒糖大約等於3個2分幣重,那麼大約重幾克?(3克)

  學生輪流掂一掂糖。

  (3)下面我們就把1個2分幣當作一克的砝碼,來稱稱物品的重量。(學生分組操作)

  A、稱1克大豆 操作要求;右盤放1個2分幣,左盤放幾粒大豆使天平平衡?2粒大豆大約重幾克?讀一讀,小組輪流掂一掂。

  B、稱15個圖釘 學生操作:15個圖釘大約重幾克?

  小組彙報後,教師指出:圖釘有大有小,因此,15個圖釘有的大約重7克,有的約重8克,書上告訴我們15個圖釘大約重10克,這些都對。

  小組輪流掂一掂。

  C、稱1支粉筆、1把小刀

  學生操作後交流,讀一讀,再輪流掂一掂。

  D、讀一讀,下面物品大約重幾克。(螢幕顯示:1本數學教科書大約重174克,1瓶墨水大約重156克)

  學生讀後,師指出:如果還用2分幣代替砝碼稱,要放174個或156個2分幣,多麻煩,現在應用砝碼來稱(出示砝碼)

  學生輪流掂一掂數學書、墨水瓶

  (4)完成40頁的試一試

  遊戲:猜一猜。採用拍讀形式,讓學生掂一掂乒乓球、果凍、旺旺煎豆,估測大約重幾克,哪組最接近實際重量,獎品就歸哪組。

  三、 鞏固練習,促進提高

  1、完成41頁想想做做1、2、3兩題.(第二關)

  2、思考題(第三關):螢幕重現動畫,比比是小貓的蝦條重,還是小狗的"奇多"重?你能想出幾種方法?

  學生交流後,引導學生讀包裝袋上標的重量,板書:"g",並說明它也表示克。

  3、 指導實際應用:學生讀牙膏、肥皂等物品包裝上標的重量,並掂一掂。

  4、課外作業:放學後,跟爸爸媽媽到超市去了解各物品的重量。

  四、 全文總結,再揭情思

  (螢幕再現電腦博士〔錄音:小朋友,你們好,今天你們學行可認真了。你們在數學宮闖過了一道道難關,認識了克,學會了比較物品的輕重,但這只是一些初步的知識,還有許多的知識等著你們去探索。小朋友,再見!〕

設計方案 篇2

  (附件一)-----方案階段設計評審的重點內容

  拓展規劃方案評審

  -----評審目的:確定概念規劃、概念方案,以及產品定位指標。

  總體規劃方案評審

  ----評審目的:確定規劃方案及規劃指標。

  建築單體方案評審

  ----評審目的:確定主力戶型平面方案,確定裝置等技術方案。

  景觀方案評審

  ----評審目的:確認景觀的空間分佈、功能劃分、道路系統和重點區域景觀方案。確認符合總體成本要求。

  裝修設計方案評審

設計方案 篇3

  1工程概況

  上海到重慶的高速公路G50,全長1768km,是我國貫穿東部和西部之間的重要公路之一。沿途穿越許多高山深谷以及不少“工程禁區”,地質特徵極其複雜,施工難度大,施工質量控制困難。在20xx年12月建成通車投入運營使用後,由於交通量的急劇增長,加之過載交通的影響,某些路段陸續出現車轍、裂縫、龜裂、波浪、擁包、沉陷等綜合病害。為提高路面的形式功能,減少因為路面損壞引起的交通事故的發生,需對某些路段進行路面大修養護,以此改善公路的通行條件,滿足現行交通量和預測交通增長的需求,提高高速公路的整體服務水平,本文中主要針對江北到長壽段進行調查分析。

  2路況調查養護

  工程中的路況調查不同於實時路況調查,在智慧交通系統裡面,實時路況調查時採集實時交通執行期間道路通行狀況。養護工程中的路況調查除了交通量調查之外還包括路面結構調查,為路面養護維修提供方案設計依據。

  2.1交通量調查

  (1)平均交通量交通量是公路設計、改造的重要控制指標之一。為了給該路段高速公路大修工程提供可靠指標,根據相關要求,結合實際情況對江北到長壽路段6個進出口的日交通量進行調查分析。調查結果顯示,該路段日平均交通量。根據調查結果,專案區交通量相對較大,在混合交通中,部分過載交通運輸工具形如掛車、重卡等存在超載現象。汽車超載會對路面施加更大的作用力,加速路面破壞。(2)交通量計算根據高速公路收費按照車型分類各不相同,結合本大修養護工程所處區域經濟發展情況,我們在分析歷史資料的基礎上對交通量進行了計算,表2所示為近幾年交通量增長速率狀況。在本專案中以設計彎沉值作為設計指標,用瀝青混凝土層的層底拉應力來驗算,將各級軸載換算成標準軸載P的當量作用次數N。根據公式,路面大修工程設計年限按照6年作為基準年進行計算,維修後路面使用年限為5~8年。根據交通量計算結果評定出該路段屬於特種交通等級,該路段在大修工程中對瀝青混合料結構效能要求比較高,路面結構層加鋪或者翻修的設計厚度和結構組合都應當根據此交通量計算結果進行綜合分析考慮。

  2.2路面結構調查

  由於該高速公路交通量以及軸載增長速度都比較快,不少車輛存在超載現象,特別是大型貨車超載幅度比較大,對路面造成的損傷較大,加上原有路面的結構層相對較薄,瀝青混凝土面層受到水的侵蝕、空氣陽光等條件的老化等方面的因素影響,路面發生不同程度的破壞,在重慶範圍內的路段更是飽受高溫的考驗,渝長高速公路原有采用瀝青混凝土路面結構,一般路段結構層面層結構總厚度為63cm,底基層與基層厚度為48cm,瀝青混凝土面層厚度為15cm。其中底基層主要是以碎石為主,基層主要為二灰穩定碎石。隧道的原有路面屬於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層為24cm的C35水泥混凝土,下層為16cmC10水泥混凝土。在渝長高速公路中,梁橋與拱橋的橋面鋪裝各不相同,梁橋與拱橋原有路面結構層,不同橋面防水層材料各不相同,面層厚度也有所差異。

  3路況評價與原因分析

  3.1路況評價

  採用落錘式彎沉儀、多功能檢測車、摩擦係數測試車對路面的破損情況、平整度、彎沉值、車轍、摩擦係數等評價指標進行檢測,得到路面狀況指數(PCI)、行駛質量指數(RQI)、路面車轍指數(RDI),根據這些指標的評價方法,最終得到渝長高速公路路況評價結果如表4所示。根據路面使用狀況評定結果,在渝長高速公路中,上行超車道有17km路段不能達到優良,主車道有13km達不到優良。下行車道的超車道不能達到優良的有13km。為更加深入評價該路段路面材料效能,特對上行超車道路面透過鑽心取樣進行抽提和篩分試驗,試驗結果如表5所示。根據試驗結果可知,瀝青混凝土細集料偏多,AC-13C中,4.75mm以下透過百分率超過了級配上限53%的要求。此外,瀝青混合料的油石比偏小,對路面使用效能有影響。

  3.2病害成因分析

  該路段經使用狀況綜合評定,現有路面行駛質量較差,近30%的平整度(RQI)評價等級為中級以下標準。部分路段存在車轍、破損、強度不足、排水不良、抗滑效能較差等問題。造成這些病害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從設計方面看,該路段所選擇的指標相對較低,路面整體結構相對薄弱,附屬設施不夠完善;從鑽芯取樣結果看,瀝青混合料細集料偏多,4.75mm篩孔的透過率偏大,0.075mm含量相對較多是導致損害的重要原因;從交通量變化看,就是由於交通量的迅猛增長,特別是重型汽車及超載車輛的破壞作用;從施工養護角度看,常年的連續修補損傷了路面的行駛質量。

  4大修方案設計

  4.1設計引數

  該路段屬於高速公路等級,設計車速為8km/h,大修工程設計使用年限為5~8年,計算時以6年為基準,路面設計彎沉為24.9(0.01mm),並根據2.1節交通量計算結果進行計算。

  4.2大修方案

  (1)一般路段加鋪方案由於原有路面結構層相對較薄,對主線一般路段加鋪兩層改性瀝青混合料,如圖3所示,在原有路面上加鋪5cm厚改性瀝青AC-20C,然後在面層採用4cm厚的改性瀝青SMA-13加鋪,提高路面抗滑效能和高溫穩定效能。

  (2)特殊路段置換方案對於一些特殊路段,設計了專門的改造方案,在橋與橋之間連線段的'距離小於150m的情況下,為保證縱坡協調,這些路段不進行加鋪,這些路段首先將原有路段的上面層銑刨後,用SMA-13進行鋪設恢復,對於橋面鋪裝同樣採用銑刨置換方案進行修復。

  (3)立交匝道罩面方案對於立交匝道而言,由於車速相對較小,而且坡度較大,排水順暢,病害產生相對較少,為了既能改善路面使用效能,又能與下道後平穩銜接。首先將原有道路路基和路面出現的病害進行維修處理,然後採用加鋪5cmSMA-13瀝青混合料進行維修,加鋪後,路面標高提高了5cm,總體厚度達到68cm。

  (4)隧道“白改黑”方案由於隧道內屬於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此次大修工程中,透過“白改黑”方式提高路面使用功能。首先將破損混凝土板塊進行修復、鑿毛、灌封處理,在板塊之間的接縫處設定防水卷材,然後對路面進行加鋪處理,在兩層面層之間加鋪1cm厚的橡膠瀝青應力吸收層,增強瀝青混合料與水泥混凝土板塊之間的連線力。加鋪後,路面標高整體抬高10cm。

  (5)病害維修方案對於原有路面上面層和中面層出現裂縫、車轍隧道面層“白改黑”方案龜裂等病害的情況,首先病害進行維修處理,將瀝青結構層清除後,將工作面清理乾淨,然後撒佈0.5cm的乳化瀝青透層,緊接著分兩次鋪設普通瀝青混合料ATB-25,如果基層存在部分損壞情況,可事先採用C15混凝土處治。

  5結語

  高速公路路面養護維修是保證公路適應交通量增長需要的重要手段,而道路使用狀況評價則是確定維修方案的重要依據。本文就滬渝高速公路重慶至長壽段大修工程對路面效能評價做了詳細的介紹,然後針對該路段實際情況以分段、分項的方式提出不同的維修方案,透過大修後,提高了路面結構的強度、平整度、抗滑效能等指標,滿足了交通量迅速增長的需要。針對不同路段,不同結構提出專項維修養護方案的思路在類似工程中具有較好的借鑑參考價值。

設計方案 篇4

  教學內容:課標實驗教材第七冊99頁例1及相應練習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基礎上自主探索複式條形統計圖。

  2、聯絡實際生活,讓學生體會統計的功能。

  3、培養學生數感。

  教學過程:

  一、回顧

  二年級時學過以一當二的條形統計圖,複式統計表與以一當五的條形統計圖,三年級時還學過了兩種不種形式的條形統計圖與平均數。

  二、新授

  1、出示某地區城鄉統計表

  引導學生理解該地區1985年至20xx年每隔5年城鄉人口數量變化情況。分別畫出2個縱向單式條形統計圖。

  2、引導學生思考,根據這兩個條形統計圖你能夠發現哪些資訊,如果要把城鎮與鄉村人口進行對比,用一個統計圖能描述這些資訊嗎?畫出複式統計圖。

  3、四人小組討論小精靈的問題:“這是複式條形統計圖,它與單式條形統計圖有什麼區別?

  4、彙報交流,體會新知識與舊知識的區別,進一步發展統計觀念。

  5、回答書本上的三個問題,你還能提出哪些資訊?

  三、鞏固練習

  “做一做”安排的是四年級男生,女生參加課外活動人數的統計,讓學生根據複式統計表獨立完成複式條形統計圖。

  四、課堂小結。

  教學反思:

設計方案 篇5

  一、工作開展背景

  1、保險公司電話投保競爭激烈,導致客戶回店續保率低;

  2、客戶購車後,銷售員與客戶溝通幾乎為零,因而導致客戶轉介紹率極低;

  3、在目前市場競爭激烈的形勢下,汽車銷售的利潤已是微乎其微,衍生產品收益 成為了汽車經銷商的重要來源;

  4、公司已開通多家保險公司業務合作,完全具有開展保險業務的實力與優勢。

  二、工作開展目的

  1、透過客戶續保業務的開展及續保回饋套餐,讓客戶與公司再次建立關係;

  2、透過續保活動開展,讓銷售員再次與老客戶建立聯絡,從客戶角度講可以算作是客戶關懷,從營銷角度講,我們可以重新把我們的老客戶資源利用起來,無論是在口碑營銷上還是在老客戶轉介紹方面都可以作為基礎;

  3、保險收益作為汽車衍生收益的重要組成部分,透過續保深層次挖掘是非常有必要的,不負責便是浪費資源;

  4、透過與售後繫結的相關激勵政策,在促進續保工作順利開展的同時還可以起到減少老客戶流失的作用。

  三、工作開展流程

  (一)客戶資料梳理

  1、客服部梳理出自建店以來的所有老客戶資訊;

  2、客服部按照月份聯絡使用者,例:7月份跟蹤去年7月底及去年8月份的客戶;

  (二)制定回訪話術

  XX先生您好!我是XX4S店的續保專員XX,我們也是透過您購車的資訊瞭解到您的車險將要到期了,保險是否都辦理好了嗎?。。。。具體話術見後頁話術專欄。

  (三)按計劃回訪

  續保專員根據客戶購車時間做好跟蹤計劃,每個客戶提前一個月進行電話提醒,提前15天進行客戶邀約。

  四、活動政策與內容

  (一)日常續保活動方案

  4S店:續保客戶凡進店購買商業險即送保養套餐(價值200元四輪定位、價值50元工時劵、價值200元腳墊換購劵)

  太平洋 :續保客戶凡進店購買商業險的即送汽車清潔套裝一套(泡沫清潔劑一瓶、錶板蠟一瓶、毛巾一條)

  人壽 :

  商業險1500元—20xx元:80元話費

  商業險20xx元—2500元:100元話費

  商業險2500元—3000元:150元話費

  商業險3000元—5000元:200元話費或200元油卡

  (二)團購續保活動方案

  太平洋:

  1、續保客戶凡團購期間進店購買商業險即送50元話費;

  2 、續保客戶團購期間進店購買商業險滿20xx元即可參加抽獎,具體獎品見後頁; 人壽:

  1、續保客戶凡團購期間進店購買商業險即可參照日常續保活動送禮品;

  2、續保客戶凡團購期間進店購買商業險滿20xx元即可參加抽獎,具體獎品見後頁 4S店:續保客戶凡進店購買商業險即送保養套餐(價值200元四輪定位、價值50元工時券、價值200元腳墊換購券)

  太平洋抽獎禮品:

  一等獎:行車記錄儀

  二等獎:車載迷你冰箱

  三等獎:移動電源

  四等獎:清潔套裝

  紀念獎:車載USB介面

  人壽抽獎禮品:

  一等獎:真皮腳墊

  二等獎:車載吸塵器

  三等獎:價值100元油卡

  四等獎:收納箱

  紀念獎:車用香水

  三、團購活動需要的物料

  X展架、電腦貼、紙巾盒、環保袋、禮品桌、桌布、抽獎箱2個、獎品條

  四、團購活動續保情況

  電話邀約:XX組客戶

  實質來店:XX組客戶

  成功續保:XX組客戶

  流失續保:XX組客戶

  五、分析

  成功的原因:1、禮品多; 2、後期服務有保障; 3、剛開始做,有吸引力

  未成功原因:1、價格貴; 2、禮品對於極個別客戶來說不實用; 3、只是比價,自己有朋友是做保險的

  20xx年9月20日至21日團購活動期間成功續保44臺,均由客服部招攬來店,預約人數63組使用者,

  另外19組使用者表示活動期間沒時間來店,已在非活動時間來店續保。因與上月活動內容相同,主要針對10月未參加活動客戶物件進行邀約,使用者主要對此活動抽獎及禮品意向較高。

  六、推廣宣傳方式

  推廣宣傳形式:以電話回訪為主,簡訊宣傳和網路宣傳為輔

  七、轉介紹情況

  (一)轉介紹的意義

  轉介紹是用於客戶開發的最主要的方法。它透過已成交的老客戶介紹身邊的人加入同一個組織或使用同一種產品。同時老客戶轉介紹具有耗時少、成本低、成功率高等優點。

  (二)團購活動的轉介紹情況

  本次團購活動成功辦理44組使用者,其中有5組使用者轉介紹新使用者買車

  例:XX 先生9月21日來店續保,同時介紹XX先生成功購買我店新車。

  (三)總結

  1、老客戶就是寶,發展一位新客戶的成本投入是留住一位老客戶的5倍,老客戶忠誠度的提高必然會帶動銷售業績的提高。

  2、留住老客戶會有利於發展新客戶,老客戶的口碑勝過我們的千言萬語。

  3、將轉介紹成為一種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