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好文> 五柳先生作文

五柳先生作文

五柳先生作文

五柳先生作文1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這是出自東晉末期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的一段文字,描寫了一個美好的世外仙界,一片農耕的景象,一派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

  陶淵明,字元亮,名潛,因宅邊曾有五棵柳樹,又自號“五柳先生”。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他的詩大多都是描寫農村生活的。他一生淡泊名利,儘管生活極其貧困,但他安貧樂道,不願與當政的人同流合汙,選擇了一條退隱歸耕的道路。

  他那田園生活,沒有奢華典雅的宮殿,沒有那滋味鮮美的佳餚,沒有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位,沒有豐厚的俸祿 ……但是,他卻擁有著瀰漫詩香的屋舍,泥土芬芳的農田,高尚深蘊的興趣。這又是多少人能比得上的呢?

  他面對官闕,選擇了歸隱,選擇了自然的那份恬靜。他追求的是那種“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他綻放的,是壓在心底的那份“自然”。他的豐碑,將永遠樹立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

  我崇尚他的精神境界,更向往他的生活方式,但誰又能如同他一般,放棄紅塵,捨棄所有,隱居山林,做個地地道道的農夫。淡泊名利、安貧樂道,凡塵之中有幾人能如他一般呢?

  他的這種守節之志,令我敬佩。即使在生活貧困,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時候,仍不肯接受官府的資助,這是一種多麼崇高的氣節啊!每當我想起他時,都會有一種清雅超脫之感,一種來自靈魂深處的自由與舒暢,從心底油然而生。他在我的心中,一直都是一位獨立於世俗之外的隱士。

  人生在世,始終一帆風順是天方夜譚的,面對挫折時,我們絕不能望而生畏,徘徊不前,應向陶淵明一樣,“不為五斗米折腰”,不求名利,恬淡自然,保持一顆寧靜淡泊的心,於濁世中,潔身獨立。

五柳先生作文2

  紛紛揚揚的花瓣飄落,空氣中氤氳著一股泥土草香的氣息。我的思緒不禁地飄向遠方……

  “雖說正值秋季,卻也有初開的桃花啊!”我不禁一番感嘆,我竟從未去注意。唉,放棄官場,隱居田園,雖苦,但是我根本就不在乎呢。

  已值黃昏,鋤頭一扛,籃子一提,悠悠地漫步回家。這種日復一日的田園生涯……唉,誰會不覺得苦呢。我抬頭,滿腔的苦情卻只能向月亮述說。這荒郊野外的,人煙稀少,我連個說話的人都很少見到。越是這樣想我越覺得心悲涼,不過比起先前做官的時候要好的多,總算沒有違揹我自己的心願啊!

  不知不覺,已到了家。坐在窗頭,以無眠意。夜色已深,當四周都靜下來時,我所以的心情都已幻化作一首詩,情不自禁地吟道: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旦日,起身道屋外,不禁眼前一亮,滿山坡的野菊花都開了,以一股特有的香味撲鼻而來,心甚喜。唉,花開花落也沒有多少人去觀賞,但是樸實的它還是會以自己微小的身軀去裝扮這蕭條的秋天,誠然,值得我敬佩啊。

  今日,就去賞菊吧,也好調一調心情。於是,便挪著輕步,悠悠地在林間轉動。“日月不肯遲,四時相催迫。”我悵然地吟道。“寒風拂枯條,落葉掩長陌。”一個婉轉的聲音在耳畔響起,正在我納悶是何人時,一身碧綠的裝扮印如眼簾。

  “姑娘是何人?”望著來人,我不解道。

  “小女子名柳兒,見先生有如此雅興,不禁回應。”她一顰一笑地走過來。

  “姑娘對的不錯啊,我再出下一句,不知姑娘可否對的出?”好不容易碰著個可以說話的人,我便說道。

  “好啊,先生請講。”

  “弱質與運頹,玄鬢早已白。”我感懷地吟道,等待著她的回答。

  “素標插人頭,前途漸就窄。”誰知她不假思索地答道。

  “好詩啊,我再接。家為逆旅舍,我如當去客。”

  “去去欲何之?南山有舊宅。”她想了一會兒便答道。

  “妙啊,妙!姑娘你是何人,去往何處啊?”

  “先生不必多問,此快到午時了,我須趕回去才好。下午再同先生在此地會和吧。”於是,一抹綠就在山林間影去了。

  我也回自茅屋,草草吃完飯便起身了。來到野菊山坡,“唉~忘了問時間了,不知她何時到啊!”坐在草地上,想起上午的談話,她的聲音彷彿縈繞耳畔,久久不散……

  “先生!你怎麼在這草坡上睡著了?”柳兒含笑道“莫不是等我多時?”

  “姑娘見笑了,我在與菊兒說話呢,不知姑娘可信否?”我打趣道。

  “先生真有趣。俗話說”有緣千里來相會“行止千萬端,誰知非與是。”柳兒道。

  “我開玩笑的,你吟的這句詩真好,我來接”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譽毀。“我笑道。

  ……時間一晃而過,到了分別之時,柳兒看出了我的感傷“先生莫傷心,我明日再與先生說詩。”看見她傾城的笑容,我也笑了笑,便各自分別了。下山的路上我不住地採集菊花,等明日送給她。到了晚上,我詩意已來,不覺道: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日久生情,情不自禁地思戀上柳兒。我問她可否與我共同生活,她答應了。

  可是不知為何後來的日子了,我們談論的話題越來越淡。後來,柳兒只留下一張紙條就走了:

  先生不聞外世,小女子忍受不了這種平淡生活。望先生莫思戀。

  我看到這張紙條時,非常傷心,難道世上沒有與我同志趣的人了嗎?我便發了瘋似的去尋找柳兒,當我找到她時,我卻不敢靠近。她已是另戶人家的夫人了。

  我失魂落魄地回到家,連夜搬到了一個無人知曉的地方,我怕再碰到柳兒。

  但是我非常思戀她,於是我就在自家的門前種了五顆柳樹。

  從此影居山林,世人號我為“五柳先生”。

五柳先生作文3

  窗外,秋風蕭瑟,伴隨著綿綿的秋雨,芭蕉仍然那麼蒼翠。雨打在迴廊的木板上,滴在我的心裡,泛起微涼的回憶,不由得打了一個寒戰。

  雨霽了,山裡空曠的得讓人毛骨悚然,沒有雨聲,靜了,偶爾幾聲候鳥的悽鳴,然後飛走。山澗依然淌在岩石間,流過山腳,流向遠方。遠方一個遙不可及的詞語,裴迪在遠方。

  想起那段嫻靜的隱居生活,那是在中南,裴迪也同我在一起,採菊東籬下,看雲海,從花開到花殤。只是後來因裴迪還對官場有一絲期望,所以同他一同赴京。面對朝綱混亂,哀鴻遍野,我的救國救民之心已不復存在,雖然委任為小官,但我還是離開了,走的那天也是秋雨不斷。

  思緒莫名地拉扯,如秋水般的時光從指間溜走,斗轉星移。我拄仗佇立在茅舍門外,看漫天的落葉蕭蕭而下,思念斷斷續續。風中暮晚的蟬聲還在說“知了”,這個秋天依然還交合著夏天,我們前途都是未知的。渡頭邊依舊安靜,流水的靜默,稀疏的行人、船客帶著鄉間的泥土味趕著回家。太陽的餘輝灑在船上,船伕暖暖的微笑,山腳下,炊煙裊裊。

  童僕已站在了我的.身後,提醒我該用膳了。

  秋風中有人吟誦:馬前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轉身一看,竟是裴秀才。

  “裴君今日可好?”

  “休言,勿言。”

  ……

  與裴君一同坐下,石桌上酒饌皆俱。裴君道:“會須一飲三百杯,今日不醉不休。”正說著,酒斷肝腸。裴秀才嗜酒如命,一杯接一杯,大吐苦水。現實的不滿,前途的黑暗,官場的失意……他,成了春秋時瘋狂的接虞,借他的酒意抨擊著現實;我,成了隱居的五柳先生,坐看雲起時。

  這秋風煞人吶!我提筆寫下: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倚仗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餘落日,墟上孤裡煙;

  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贈予裴秀才

  裴秀才,悲秀才!你若為接輿,我若為五柳!

五柳先生作文4

五柳先生:

  您好!

  其實大家都知道,您就是晉宋時期著名的詩人、散文家。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學了您的三篇文章了,寫得都很好,都突出了您“隱士”孤芳自賞的氣節。

  您是位名符其實的“隱士”,而不是一位真正的“君子”。您可以隱居深山“種豆”,可以整天幻想“香格里拉”,可以“銜觴賦詩”,可以自以為是“無懷氏之民”,“葛天氏之民”,但您可以抽出一點點時間來為廣大受苦受難的老百姓著想一下嗎?

  可以放下架子,利用自己的一點權利為老百姓解決一些實際點的問題嗎?

  可以像杜甫那樣寫些憂國憂民的詩詞讓貪官汙吏們反醒反醒嗎?

  可以面對現實而不是成天空想嗎?

  您說您可以“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您真的可以問心無愧地說自己做到了嗎?

  我不相信,您不希望自己的作品流芳百世?

  您不希望後人一談起您就充滿的敬意?

  如果您都否認了,那麼您還寫這些東西幹嘛?

  您為什麼不投身革命事業拯救黎民?

  您也許會說:“我不是觀音在世,我不是神仙,我沒有那麼大能力。”但是毛主席說過:“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階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您想流芳百世,但現在的中國,至少有一半人不知道您,但相反,只有極少數人不知道岳飛。如果當時,您不是成天玩弄筆墨,而是馳戰沙場,那麼現在,我們將會失去一比文學財富,但是,黎民蒼生永遠會記住你的功德!

  初級5班

  王文娟

五柳先生作文5

  回溯浩瀚的歷史長河,在洶湧的波濤中,有一朵潔白如雪的浪花拍打在文學的岩石上,迴旋的清波向未來盪漾開去。

  年幼的你出身寒門,歷經貧困之苦,深感百姓生活之艱難。你並非天資聰穎,和普通的孩子一樣承擔起繁重家務,正因為如此,你立志富貴後定要使百姓安居樂業,過上富足生活。你對人民的體恤和政治的清廉,我欽佩不已。

  只有有利可圖,即使是個地方小官,那些奸詐勢利的佞臣也不會放過。你對官場的黑暗腐敗感到十分失望和憤慨。容不得半點汙濁,“不為五斗米折腰”,剛正不阿、不慕榮利的你毅然決然辭掉官職,隱居山林。

  為了擺脫世事的煩擾,你隱姓埋名,以宅旁的五棵柳樹命名,自稱五柳先生。農閒之時讀書不求甚解,每當有所體味便廢寢忘食,生性灑脫豪放的你嗜好喝酒,去親朋家喝酒就喝個盡興,醉了就走,從不吝情去留。對自己的辭官從無後悔之意,去留無意,漫隨天邊雲捲雲舒。隱居的你沒有意志消沉,常常寫詩明志,“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鏚,猛志固常在”。與自然和諧共生,陶醉於山林之間神遊自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真正的寧靜不是避開車馬喧譁,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隱居山林的你自食其力,在南山下開墾土地種植豆子,雖然是“草盛豆苗稀”,早晨出發,傍晚歸來。用雙手開闢的小路蜿蜿蜒蜒的通向山下,路旁常有茂盛的雜草擋住前去的道路。夕陽西下,殘陽的餘暉把天邊的輕雲染成七色,時常會有鳥兒飛過來靜靜的觀看你在耕種,或許還會有一隻山鹿在河邊喝水,或許還有遠處密林中的山雞啼叫。夜深了,荷著自己親手製作的鋤頭,一個人靜靜的披著冰冷的夜色和皎潔的月光哼著一首小曲漸漸遠去,任野草上濃重的露水打溼單薄襤褸的衣衫,回到環堵蕭然,不必風日的簡陋草屋。

  多麼富有詩情畫意的生活!物質貧窮,精神富足,縱使家徒四壁,簞瓢屢空,依舊不改其樂。“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不正是你人生的完美寫照。你給後世留下的寶貴的精神財富。大量不朽的文學作品被創作出來,你的精神財富得以流傳。

  時間轉瞬即逝,一晃幾千年過去了,你的精神在歷史的大浪中沉澱下來。你的品格像岸邊的岩石,經過歲月的無數次沖刷,依然倔強。你使我的心靈平靜的像一潭湖水,令我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中找到自己的本真,尋覓到靈魂深處的寧靜與歡愉,啟示我用平靜的心態笑看時間的風雲變幻。

五柳先生作文6

  古詩,是我國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詩的世界是一個思緒紛紜的意象世界,詩人的情感都形象具體地呈現在詩歌那優美的語言中。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這風趣的筆墨一定是五柳先生所著。在世人眼裡,五柳先生是安貧樂道、抱朴守真、不求榮華富貴的隱士形象,所以他的自傳一定很“華麗”。可他故意隱去傳主的家世、生平事蹟等一般傳記要素,而是以樸素的文筆一帶而過,彷彿自己只是地球上眾多生物其中最平凡的一個。 他“好讀書”但卻“不求甚解”。他“性嗜酒”而且“期在必醉”。他“常著文章自娛”其中還能“頗示己志”。字裡行間流露著平淡,只是簡單而輕鬆的介紹自己的志好,彷彿拉家常般語言自如淡然。 “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是對五柳先生精神品質的高度評價。其實很多人都具有這樣的品質,所以五柳先生是平凡的。但他能在自己的自傳裡寫得如此平淡,平凡乎?不平凡也!

  在讀過《五柳先生傳》後我嘗試過寫一篇自傳,也嘗試過以“小姐不知何許人也”開頭,但是不行,我做不到像五柳先生那樣的筆風,我的感覺像是故意自誇,膚淺的很。於是我撕掉那頁作文紙重新開始小學生作文,以我自己獨特的語言,自己獨特的筆風,寫了一篇真正的我自己的自傳,一氣呵成。

  五柳先生讓我懂得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特立獨行的性格,就像別人都爭著做官,他卻甘當一位快樂的隱士。他對世俗的淡然讓我震撼,也讓我學到很多。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