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幼兒園歡慶六一說課稿(通用6篇)

幼兒園歡慶六一說課稿

幼兒園歡慶六一說課稿(通用6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編寫說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歡慶六一說課稿(通用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歡慶六一說課稿1

  一、說教材:

  託班是幼兒開始認識自己,學習與他人互動的重要階段,也是各種認知能力,身體運動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聽,聞,摸,看是幼兒常用的認識事物的方式。給幼兒提供多種感官刺激的機會,促進各種感覺器官靈敏性的發展,也是此階段教書的重要內容之一。因此,這個讀本無論從圖畫還是內容,都是圍繞著這個目標而開展的,從封面上小熊抱著一個禮物盒,就開始讓孩子們猜測裡面會是什麼?再到讀本中的3至5頁,小熊透過聽一聽,聞一聞,看一看,最後摸一摸,一連串的動作,讓孩子們很自然的就可以說出相應的文字,很直觀,而且寶寶們也很隨意的去模仿其中的動作,而且樂其不憊,很自然的讓幼兒學會了五官的用處。最後,禮物的驚喜,又讓孩子體會到猜對了和成功有一樣的成就感。

  所以我覺得這個繪本既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的現實需要,因此,我選擇了這個繪本,並將它與語言和社會兩個領域相結合。

  二、說目標:

  (一)教學目標:

  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而且遊戲與幼兒自己可以親身參與所得來的經驗是老師用多少引導語都不一定可以到達相等的效果,根據這些,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幼兒年齡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以自我為中心。我從認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認知上:初步理解故事的簡單情節和內容。

  2、能力上:練習用自己的一句話講述畫面內容,並可以用五官做出和小熊一樣的動作。

  3、情感上:從《取禮物》的遊戲中體驗快樂和驚喜。

  (二)教學重、難點:

  目標中提到:練習用自己的一句話講述畫面內容。因此,在活動中,我把這點作為教學重點。

  本班幼兒在五官上對鼻子和耳朵的用處在認識上還不是很好,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難點是:可以用五官做出和小熊一樣的動作,來加深寶寶對他們的用處認識。

  (三)教學具的準備:

  為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完成活動內容的教授,我作了以下準備工作:

  1、為了引出課題,我為幼兒準備了小熊的頭飾,來激發幼兒閱讀繪本的興趣。

  2、我為小朋友們準備了大書《兒童節的禮物》,這是為了讓幼兒能清楚地觀看和理解故事的簡單情節和內容。

  3、我還為幼兒準備了一個禮物盒和綢帶,裡面有很多的食物和平時生活中經常用到的生活用品,這是為了讓幼兒在遊戲中更加的真實和充分的體驗驚喜和快樂。

  三、說教法與學法:

  1、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物件。”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以下幾種方法。

  (1)我嘗試從書的第3頁開始,讓幼兒自己觀察看到了什麼,它在做什麼?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語言說出來,並模仿它的動作,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第一階段的知識鋪墊,聯想自然就豐富起來了。如當小熊拿著禮物盒放在耳朵邊時,可以讓幼兒先模仿,再想是在做什麼?後再說。第4頁,第5頁也是一樣。

  (2)提問法:這是語言活動中最常用的方法。在教學中,我嘗試改變以往語言教學總是先講完故事再進行提問的模式,將單一性、回憶式、封閉式的提問方法改成多樣性、啟發式、開放式的提問。如看完第5頁我就問:“禮物盒裡面到底是什麼呢?”“誰會送它禮物呢?”“為什麼要送禮物給小熊呢?”等等這些問題既能啟發幼兒的思維,又能讓幼兒根據畫面內容及自己的生活經驗表達自己的想法。

  2、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為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為現在的“我要學”,讓幼兒在看看、做做、想想、說說、玩玩的輕鬆氛圍中掌握活動的重點、難點,幼兒運用了啟發談話法、遊戲聯絡法等學習方法。

  (1)啟發談話法:幼兒在老師的啟發引導下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意願,這是幼兒練習說話的好機會。

  (2)遊戲練習法:幼兒在遊戲中,邊遊戲邊聯絡故事中的有些句子,正體現了《綱要》提出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過程中發展起來的。”

  四、說活動過程:

  結合幼兒年齡特點及活動目標,我設計了以下環節:

  1、戴上小熊頭飾,引出課題,激發幼兒興趣。

  2、在看看、說說、想想、做做中閱讀大書。

  3、完整的梳理一次故事。

  4、遊戲:取禮物。

  1、戴上小熊頭飾,引出課題,激發幼兒興趣。

  興趣是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關鍵。開始部分我先戴上小熊頭飾,採用創設懸念的手段,吸引大家看大書的慾望,所以,他們的興趣很快就被調動起來了。

  2、在看看、說說、想想、做做中閱讀大書。

  這個環節我始終圍繞兩個簡單的問題讓幼兒討論:你看到了什麼?它在做什麼?怎樣做的?(讓幼兒透過先聯想到自己平時什麼時候這樣做,看到後模仿出去,會怎麼樣?繼而說出小熊在做什麼)

  這一環節透過提問、自由講述的形式,讓幼兒在討論、談話中大膽地說出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你一言我一語,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它是解決重點,突破活動難點最關鍵的一個環節。

  3、完整地翻閱大書。

  這個環節其實重在揭示思想內涵,進行情感教育,我將它貫穿到整個故事的情節中,讓幼兒透過回憶的方式初步理解故事的簡單情節和內容,同時我還運用了提問法,引導幼兒去發現本質:媽媽為什麼要送小熊禮物?小熊又是怎樣知道是什麼禮物的?然後再一起翻閱大書,瀏覽小熊到底是怎麼做的故事畫面。鼓勵幼兒幼兒用自己的一句話講述畫面內容,從而達到練習說話的目的。

  4、遊戲:取禮物。

  這個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高潮部分所在,也是根據故事內容而設計的,它既可以讓故事的情節發展得比較完整,又可以滿足幼兒的表演慾望,並能讓幼兒在表演中獲得禮物和驚喜,充分地抒發他們的快樂情感,最終達到實現活動目標的目的。

  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今天我所展示的這個活動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希望在座的各位領導、老師能給予批評指正,讓我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和孩子一起探索教學捷徑,一起快樂成長!謝謝!

  幼兒園歡慶六一說課稿2

  一、教學重點的定位

  說教學目標:

  (一)情感與態度

  1.積極自主地開展節日慶祝活動,積極參加各種慶“六一”的活動,體驗節日的快樂,激發熱愛生活的情感。

  2.能動腦提出自己的想法,增強學生小主人的意識,感受創作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二)知識與技能

  1、開闊視野,提高收集資訊的能力。

  2、培養學生策劃、想像、創作、表現的能力以及與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過程與方法

  課前,學生透過調查詢問、觀察、上網、閱讀等方式來收集資料,感受六一這個節日,課中嘗試用觀看影片圖片、討論交流、想象活動、表演活動等方法進行體驗。

  說教學重點:

  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知了叫,夏天到》的教學目標是:讓兒童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引導學生自信、自愛、積極向上;樂於參加有意義的活動,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和活動習慣;感受觀察生活、探究生活、創意生活的樂趣,熱愛自然、熱愛科學,學習提出問題、探索問題的方法。《快樂的兒童節》是本單元的第一課,結合單元主題,把本課教學重點定位為:引導學生感受兒童節的歡樂氣氛和生活的美好,願意參加有意義的活動,積極開動腦筋,能夠提出自己的建議或看法。而此教學重點體現課程內容標準“對自然現象和生活中的問題有探究的興趣”、“能用多種辦法收集資料,並進行簡單的整理運用”等內容。從本課教材來看,本課由我們一起慶祝兒童節、兒童節小知識;來自家庭和社會對兒童的關愛;珍惜幸福的童年,回報家庭和社會,關注有困難的兒童共三部分組成,而這三大主題部分都是圍繞我們這一教學重點採取層層遞進方式設計的。

  二、教學重點的分析

  “六一“兒童節是孩子們最喜愛、最盼望的節日。這是小學生在上小學後度過的第一個兒童節,小學生過兒童節與幼兒園有什麼不同呢?幼兒園時期的兒童節,儘管老師安排的節目非常豐富,孩子們也玩得很開心,但是卻缺乏主動參與,自主策劃的意識。因此,在上小學後的第一個兒童節,老師就要有意識地藉助這個節日,讓孩子們除了積極參與有意義的活動外,還要積極開動腦筋,為自己的節日活動出謀劃策,充分發揮孩子們的自主、合作的精神,透過節日體驗發展學生主體意識和創造精神,以及關心他人、社會的品德行為。

  三、教學重點的解決方法與過程

  本課以現實生活為主要源泉,透過討論交流、想象活動、表演活動、觀看圖片影片、收集資料,音樂和語言的渲染等活動的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透過回憶、觀看、交流等方式感受到六一的快樂,感受作為小主人,積極提出活動建議並被採納的成功感;同時,透過對比,培養學生同情之心並學會關注,學會同情他人,懂得熱愛生活。

  根據本課內容,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我以組織學生活動的形式設計了以下幾個活動:

  活動一 我們想這樣過“六一”

  1.說一說,幼兒園時我們怎麼過“六一”。

  引導學生回憶自己在幼兒園過“六一”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愉快情緒。

  2.議一議。

  小組交流:成為小學生,想怎樣過“六一”呢?

  3.確定班級慶“六一”活動方案。

  活動二 我為大家添快樂

  1.收集謎語,進行猜謎語比賽。

  2.手工比賽,手工作品展。

  3.我為大家表演。

  活動三 寬了的盛會

  1.“六一”兒童節活動圖片展。

  2.說一說:自己參加了什麼活動?自己最喜歡的活動是什麼?

  活動四 外國小朋友的“六一”節

  1.外國小朋友慶祝兒童節的圖片資料展。

  2.介紹非洲國家的缺衣少藥的落後狀況。

  3.討論是不是所有外國小朋友都能開心過兒童節呢?

  幼兒園歡慶六一說課稿3

  一、說教材

  看圖作文是藉助圖畫對小學一年級學生進行作文訓練的一種形式,是提高小學生作文能力的一種手段。《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第一學段的寫話要讓學生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像中的事物,寫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快樂的兒童節》這篇看圖寫話,以圖片的形式講述小朋友歡慶六一的情景。另外參考新課標對學低年級說話、寫話的要求,結合本課教學實際,我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教學目標:

  1、透過看圖說話寫話,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趣;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學生對寫話的興趣;

  4、激發學生自主表達的積極性。

  教學重難點:

  1、學習有序地觀察圖片的方法;

  2、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二、說教法與學法

  一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學習興趣深厚,思維活躍,但自我控制能力較弱,另外他們生活經歷不豐富,寫話水平偏低,寫出來的內容空洞,寫話後還不會自己檢查修改。因此教學時我先採取談話法,激發學生對這堂課的興趣。接著,用引導法,幫助學生看圖理解圖意。對於小學一年級下學期的學生來說,看圖已經有了自己的認知能力,但是完全看懂圖意還需要引導。所以我只要引導學生們去看圖,他們就能很快看明白圖意。然後,用合作學習法組織學生們分小組說說圖上的內容,培養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並從中感受寫畫的樂趣。最後,要求學生把圖片上的內容寫下來,並加入自己的聯想,訓練他們的寫畫能力。從而體現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體現語文課的開放性和語文課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的特點。

  三.說教學過程

  我的課堂結構是:談話匯入——看圖解圖,練習說話——展開想像,拓展內容——看圖寫話。

  (一)故事匯入引起興趣

  對於小學一年級的孩子來說六一併不陌生,幼兒園時也過過六一兒童節,因此他們對這節課也比較感興趣.並且讓學生明白六月一日是兒童節的基本常識。

  (二)看圖解圖,練習說話

  這一環節就是引導學生與老師雙向交流給大家自主表達的機會,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

  我會先讓孩子們把這四幅圖先瀏覽一遍,提出一個問題:

  現在每位學生差不多都會對圖片上的內容進行簡單地敘述,但是可能有的語言組織能力差一點兒的學生會表達的還不夠完整、準確。現在可以進行下一個環節,分小組說故事。

  把同學們四人一組自由分組,給大家五分鐘至八分鐘的時間自由講故事說內容,看誰的說得得更通順、具體。這個環節不僅體現了新課標中的合作學習,也給大家一個提高自己口語表達能力的機會。並從中體味與夥伴們分享內容的輕鬆和快樂,還能給寫話能力差的同學一個學習的機會,聽一下別人是怎樣用自己的優美語言來講這個故事的。

  (三)展開想像,拓展內容

  (四)寫下自己的認識和感想

  寫話是在說的基礎上進行的,說好才能寫好,怎樣說的就怎樣寫。現在可以讓學生們寫話,讓他們把自己看到的,想到加以整理,使它完整、具體、有序地串聯在一起,把事情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排列起來,這樣寫話的基本思路就清楚了。要求學生寫完整、通順的句子,正確使用標點符號,不少於200字,還要注意寫完後要自己讀一遍,進行修改,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整個教學過程中,我以師生雙向交流為主,以引導學生自主表達為輔,充分鍛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新課程標準》中特別強調:“為了降低起始階段寫作的難度,重在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自信心,注重培養思考、表達能力。”因此,這次看圖寫話訓練中我讓同學們先觀察、思考,再幫助他們分析圖意,然後講練習說話,這樣待他們握筆在手時,學有東西可寫了,從而激發學生對寫話的濃厚興趣。

  總之,只要我們努力激發每一個孩子的寫作內動力,就能使學生緊皺的眉頭舒展開,使寫話變成一件充滿樂趣的事兒,從而迎來一個收穫的秋天。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幼兒園歡慶六一說課稿4

  教學內容分析:

  《“六一”的歌》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湘教版小學二年級第四冊第九課的學習內容。它是一首天真、活潑歡快的歌曲,本課透過學唱歌曲、表現歌曲等形式,引導學生從歌曲的旋律、節奏以及歌詞內容等方面加深對歌曲的認識,從中體會生長在祖國懷抱的幸福生活。

  學生分析:

  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是活潑好動、對事物的好奇心比較強,這個年級的孩子想像力豐富,表現欲強,他們的想像具有模仿和簡單再現的特點。新的課程標準中貫穿始終並特別強調的是:要經常給學生表演和表現的機會。愛唱、愛跳、愛表現本來就是孩子的天性,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必須讓孩子們的天性得到充分釋放。在音樂課上,培養學生敢於當眾大膽地歌唱、表演,就是一種自信心的培養,一種做人的勇氣的培養,一種對生活態度的培養。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的心理活動,及時掌握和了解學生的學習心理,善於發現學生的心理表現是很重要的。

  教學設想:

  本課的總體設計思路是:玩中學、動中學、樂中學“,而以“六一”特使為主要線索人物,貫穿整個教學活動,輔以音程練唱、選擇最適當的字為歌詞填空等設計,使導學、鋪墊、教學處處在生動、活潑的氣氛中進行;學唱歌曲的部分,由旋律組合、師生接龍讀歌詞和聽、唱、動等活動組成,由易到難,逐步完成教學目標;在創編活動中,則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看法,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能學會演唱《六一的歌》。

  2、能力目標:能用輕鬆、明亮的聲音表現歌曲歡快、活潑的情緒。

  3、情感目標:能大膽地擔任領唱或自信積極參加演唱,自編身勢動作為歌曲伴奏。並能發揮想像,結合“六一”活動實踐,運用自己積累的詞彙創編演唱歌詞。

  教學重點:

  學會唱《六一的歌》,並能用多種形式來表現歌曲。

  教學難點:

  旋律中的音程跳進以及切分節奏的掌握。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鋼琴、氣球、幸運星

  教學過程:

  生隨著《六一的歌》的伴奏音樂,拍手進教室,師生問好!

  一、匯入(情境定向)

  師:同學們好!快樂的音樂課又和大家見面了,老師很高興能和霞浦西關小學的同學們度過這愉快的四十分鐘。

  同學們,一年當中有許多個節日,哪一個節日是屬於你們自己的?

  師:你們喜歡這個節日嗎?那同學們有誰知道“六一”兒童節是怎麼來的嗎?

  師:從你們好奇的眼神老師可以看出你們一定很想知道,讓老師來告訴你們吧!

  (出示課件)

  師: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2年6月,德國法西斯槍殺了捷克利迪策村16歲以上的男性公民140餘人和全部嬰兒,並把村裡的許多房屋全部燒燬,好端端的一個村莊就這樣被德國法西斯給毀了。

  為了悼念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戰爭中死難的兒童,反對帝國主義戰爭毒害兒童,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正式決定每年的6月1日為全世界少年兒童的節日,就是六一國際兒童節。

  師:今天,你們能在祖國溫暖的懷抱中健康、快樂地成長,是多麼幸福啊!下面老師邀請同學們一起來欣賞(世界各地)的小朋友慶祝六一的活動畫面,一起來感受他們帶給我們的快樂!(被景音樂為六一伴奏音樂)

  {設計意圖:匯入環節是調動學生學習音樂興趣的前提。本環節透過聽“六一”的歌為背景音樂進教室、教學設問六一節的由來、“六一”活動畫面的欣賞一步步激發學生學習的求知慾,為下面的音樂學習起到良好的導學作用}

  二、導學鋪墊:

  (1)(音程模唱)

  師:“六一”兒童節是小朋友最喜愛的節日,所以“六一”特使提前給大家送來禮物!——你們瞧:(出示課件)六一特使有個要求哦:誰能唱出氣球上的音,氣球就送給誰!

  師:下面請同學們豎起你們的小耳朵來聽聽,會唱的請舉手,並帶領全班同學演唱

  分男女兩組進行音程的模唱:男同學唱低音,女同學唱高音(加入柯爾文手勢表示)

  生:活動……

  (2)師:同學們,“六一”特使的第二件禮物是三顆幸運星,誰能選擇最合適的字填在幸運星中,幸運星就獎給他!

  課件展示:請生輕聲討論,回答對的同學獎勵幸運星。

  {設計意圖:本環節設計的遊戲根據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從音樂的基本要素入手,讓學生透過聆聽、演唱、模仿柯爾文手勢,在親身參與音樂活動的過程中,將歌曲中出現的旋律音程跳進的音準難點在遊戲中不知不覺的淡化解決了;在填詞遊戲的環節中讓生髮揮各自的想象,讓生回憶六一活動的場景,選擇合適的詞填空;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生參與的積極性}

  三、學習新歌:

  師:同學們,“六一”特使對你們的表現非常滿意!現在它邀請咱們去參加他們的慶祝活動,讓我們乘著歌聲的翅膀一起出發:播放課件“六一”的歌,學生初步感受音樂的情緒

  同學們你們看!六一的鮮花開的多麼美麗呀!有紅的、黃的、綠的、紫的、藍的、橙色的。“六一”特使剛才太開心了,不小心把鮮花上的旋律順序給弄亂了,他想請同學們幫幫它,你們願意嗎?

  生:……

  師:同學們真是樂於助人的好孩子,下面老師先請同學們聽聽這六朵花上的旋律,師範唱並點選每朵花上的旋律讓學生欣賞後再根據老師彈奏的旋律順序依次擺放鮮花。

  師:“六一”特使對同學們的幫助表示感謝。它呀把這六朵鮮花送給我們班的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聽聽花的歌唱,下面請同學們跟隨老師的琴聲用“啦”輕輕哼唱六朵花的旋律——兩遍。

  師:聽了同學們美妙的聲音老師也想把這首好聽的歌送給你們,你們聽聽老師都唱了些什麼?——師範唱

  師:下面,老師跟同學們一起來玩一玩朗讀歌詞的接龍游戲,老師領讀,請大家齊讀(二、三遍解決切分節奏的難點)

  學唱歌曲:

  師:六月裡,花兒香。六月裡,歌兒甜。讓我們一起唱唱“六一”的歌吧!

  課件出示曲譜,生隨琴聲輕唱歌詞。可採用師生對唱(評價:哪些不足的地方,請同學們互相幫助解決。)

  分析歌曲的情感:應該用怎樣的聲音演唱才能表達小朋友慶“六一”的喜悅心情呀?(輕鬆、明亮、高興、歡快、速度稍快等)分析完請個別或幾個同學領唱,其他同學伴唱。

  {設計意圖:本環節以“六一”的鮮花為主線,讓生透過聽辨旋律短句排列鮮花的順序,用輕聲有位置的聲音哼唱等遊戲調動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音樂聽覺感知基礎上識讀樂譜;培養了學生注意聆聽音樂的`良好習慣。同時結合歌曲教學中自評、師生互評等活動,讓生在親身參與音樂活動的過程中喜愛音樂,在音樂審美過程中獲得愉悅的感受和體驗}

  四、參與創編和表現:

  師:同學們唱出了‘六一’孩子們的快樂心情。下面讓我們在齊唱部分加入拍手來給歌曲伴奏,先看老師怎麼拍。師範——生學後跟伴奏來拍手伴奏。請學生探索除了用拍手還可以用其他的聲勢動作來為歌曲伴奏嗎?提問並讓全班同學用自己想的聲勢動作為歌曲伴奏(師彈琴)

  師:下面六一特使還要考考大家呢?

  想一想:你還能在歌曲的空白處填上其他的詞嗎?師可提示:六一節除了用歌唱表示快樂的心情還可用什麼活動形式來表示請大家想一想?(生答師輸入全班唱一唱。)

  {設計意圖:本環節是讓學生在開放式的音樂學習情景下,充分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好奇心和探究願望,引導生進行以即興式自由發揮為主要特點的創造活動,目的是發揮學生的想像力和思維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

  課堂小結:

  師:同學們,在“六一”的歌聲中我們結束了今天的音樂課,讓我們和全世界的小朋友手拉手、心連心、一起載歌載舞,期盼六一的到來吧!

  幼兒園歡慶六一說課稿5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剛剛進入小班的小朋友對什麼都感興趣,然而對於各種各樣的顏色尤其感興趣。俗話說“興趣是幼兒最好的老師。”而且新《綱要》指出:幼兒是教育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而非被動接受者,活動內容必須與幼兒的興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另外小班幼兒剛進幼兒園不久又逢國慶,在這舉過歡慶的日子裡,製作漂亮的彩旗也是一個慶國慶很好的方法。由此產生了這節小班的美術活動《節日的彩旗》。在這個活動中,我一開始以“過生日”一詞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然後再透過兩次操作活動來讓幼兒感受國慶帶來的快樂,第一次是透過讓幼兒獨立的在自己的操作紙上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製作漂亮的旗面,主要是讓幼兒掌握繪畫的技能,初步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以及初步培養幼兒想過節的快樂;第二次是讓幼兒在塗色結束後,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合作製作長長的彩旗,並佈置在教室裡,這次操作活動使幼兒體驗合作的快樂以及感受慶國慶的愉悅心情,最後幼兒在佈置教室的活動中結束。

  2、目標定位。

  教育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教育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我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制定了以下活動目標。

  ①讓幼兒初步學習在輪廓線內均勻塗色,色彩要鮮豔。

  ②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③透過製作彩旗,從而激發幼兒對祖國媽媽的熱愛之情。

  3、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定位於激發幼兒對祖國的熱愛之情。透過啟發引導、製作體驗、共同合作及師生交流,使幼兒的情感得到啟發。

  活動的難點是幼兒的第一次操作活動,讓幼兒初步學習在輪廓線內均勻塗色。我注重營造寬鬆的活動氛圍,運用榜樣示範、表揚鼓勵、個別指導等方式,引導幼兒大膽嘗試,從而使幼兒的能力得到發展。

  4、說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為了完成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同時幼兒是透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展的,活動準備必須與目標,活動主體的能力、興趣、需要等相適應,為此,我作了如下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每人一盒油畫棒,一張操作紙,膠水,幾根貼彩旗的長繩,輕音樂磁帶一盒等。

  經驗準備:一部分幼兒已初步知道自己的祖國媽媽叫中國,十月一日是它的生日。

  空間準備:有一個放固定長繩的空間。

  全方位的準備為活動的成功開展提供了可能。

  二、說教法。

  針對這次教學活動的教學目標、教學設計和幼兒的實際情況,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以操作法為主,所謂操作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索學習。本次活動安排了兩次操作活動,第一次是引起幼兒興趣後的第一次操作,主要是讓幼兒均勻塗色,掌握繪畫技能;第二次操作是合作製作彩旗,體驗合作的快樂。同時在各個教學環節中還穿插了直觀教學法、交流討論法、榜樣示範法等教學方法,使整個活動輕鬆,愉快,讓幼兒能更好地理解,並接受。

  三、說學法。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透過引導、提示的方法,讓幼兒發揮自己的思維能力。陶行知先生說過“在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因此我讓幼兒在活動中透過嘗試法、體驗法等方法,慢慢學習繪畫的技能。與此同時我還透過幼兒間的互補學習,師幼合作共長的方法,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

  在教學中把教法與學法有機聯絡起來,有意識的進行學法的指導和滲透,不但可以讓幼兒學會,還會讓幼兒會學。

  四、說教學過程。

  活動流程:啟發提問——教師示範——幼兒製作旗面——師幼合作。

  第一部分啟發提問,主要採用了啟發想象法。興趣是幼兒最好的老師,因此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提問:

  ①前幾天那位小朋友過生日了呀?

  ②我們的祖國媽媽的生日也快到了,你們知道是幾月幾日呀?

  ③怎樣來慶祝祖國媽媽的生日呢?

  透過第一個一個提問引起幼兒的想象討論,想象怎樣為祖國媽媽慶祝,從而激發幼兒對祖國媽媽的熱愛之情。然後教師小結引出老師也有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我們來製作漂亮的彩旗把教室打扮起來,一起慶祝祖國媽媽的生日。第二部分教師示範,主要採用了示範法。教師先邊示範用鮮豔的顏色在輪廓線內上下均勻塗色,邊講解塗色的方法,然後再請一個能力強的幼兒上來示範,為接下來小朋友集體練習做榜樣,使幼兒能大膽嘗試。繪畫示範結束後教師再出示長繩,示範把單個的彩旗變成一長條漂亮的彩旗。第三部分幼兒製作旗面,主要採用了操作法。讓幼兒在輪廓線內均勻塗色,同時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顏色要塗滿,握筆姿勢要正確等。這一環節是本活動的難點:我邊放音樂,邊鼓勵幼兒作畫,只要不畫到輪廓線以外,能大膽嘗試作畫的幼兒就給予肯定。另外對於個別膽子特別小的幼兒進行個別指導,使能力弱的幼兒,膽小的幼兒也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第四部分師幼合作,也主要採用了操作法。教師和幼兒一起把彩旗貼在長繩上,變成一條一條長長的彩旗,佈置在教室裡。這一環節中,我注重幼兒之間、師幼之間的合作,以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合作能力。同時在活動即將結束時設計了這樣一個提問:“彩旗除了這種形狀的,還有什麼形狀呢?”鼓勵幼兒回家和自己的爸爸媽媽一起製作更好更漂亮的彩旗來慶祝國慶節。

  以上是我對整個活動的理解,分析,如有不當之出請多包涵,謝謝大家。

  幼兒園歡慶六一說課稿6

  一、教學重點定位

  說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知道“六一”節是全世界兒童的節日,設計一個“六一”小計劃。

  (二)、情感目標:願意參加各種形式的兒童節活動,並能與同伴分享節日的快樂。

  (三)、能力目標:用自己的方式幫助有困難的小朋友愉快地過“六一”。

  (四)、過程與方法

  嘗試用觀看影片圖片、討論交流、想象活動、表演活動等方法進行體驗。

  說教學重點:

  讓學生知道“六一”節是全世界兒童的節日,設計一個“六一”小計劃,這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這是小學生在上小學後度過的第一個兒童節,在他們自己的節日裡,兒童的積極主動參與、自我策劃、培養自主意識相當關鍵。同時,兒童節還顯示了社會對兒童的關愛,教學時我注意引導學生有感謝家長、老師和社會的情懷。本主題活動由出主意慶祝自己的節日、社會上舉辦的慶祝兒童節的活動、世界兒童的節日、兒童節的願望四部分組成。在活動中,我在引導學生動腦筋、出主意、觀察社會對兒童節的關注的同時,注意引導兒童不要任性,不要向家人出過分的要求,學會在成人的指導下控制自己的脾氣。

  本主題重點體現課程內容標準“對自然現象和生活中的問題有探究的興趣”、“能用多種辦法收集資料,並進行簡單的整理運用”等內容。

  說教學難點:

  用自己的方式幫助有困難的小朋友愉快地過“六一”。

  二、教學重點的分析

  第四單元是以“知了叫 夏天到”為主題的單元。夏天是本單設計的自然背景,在這個學習時間裡,主要有兒童節、夏天的氣候與飲食、暑假生活等自然現象與生活場景與現象。“手拉手過六一”一課主要是在回憶“六一”國際兒童節活動的快樂中,設計今年“六一”的小計劃,瞭解到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有困難的小朋友,我們要關心他們,幫助他們,培養學生的愛心和同情心。

  透過第四單元“知了叫 夏天到”的學習,讓小朋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引導學生自信、自愛、積極向上;樂於參加有意義的活動,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和活動習慣;感受觀察生活、探究生活、創意生活的樂趣,熱愛自然、熱愛科學,學習提出問題、探究問題的方法。例如學習《快樂的兒童節》,引導學生感受兒童節的歡樂氣氛和生活的美好,願意參加有意義的活動,積極開動腦筋,能夠提出自己的建議或看法。學習《荔枝紅龍眼黃》,樣學生探究家鄉的水果,感受家鄉的美好,瞭解水果的食用方法和衛生常識,學習探究與水果相關的科學道理和商品化用途。本組教材的編排都有助於培養學生對自然現象和生活中的問題有探究的興趣。

  三、說教學重點的解決方法與過程

  《品德與生活》課程具有生活性、開放性、活動性這三個基本特徵。本課教學採用直觀教學法和互動教學法,以現實生活為主要源泉,藉助多媒體教學手段,將課本中生動的畫面創設成一個個鮮活的情景展示給學生,採用師生對話、生生對話和小組交流等多種互動形式,讓師生雙方在活動中相互交流、溝通、啟發、補充。

  新課程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以及重視培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基於以上觀點,在本課教學中我主要指導學生採用“合作探究、觀察思考、交流反饋”等方法,讓學生始終在教師的引導下動腦、動手、動口,使學生在活動中發揮自主意識和創造才能,激發他們參與活動的興趣。

  根據本課內容,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我以組織學生活動的形式設計了三個環節,即:回憶“六一”,暢談“六一”,“手拉手”過六一。

  第一環節:回憶“六一”

  俗話說:“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上課時我用多媒體呈現“六一”兒童節的歡樂場面,引出“六一”兒童節。隨後我讓學生回憶去年的“六一”是怎樣過的,接著用多媒體課件播放“六一”節活動的場景:小朋友們有的盡情唱歌,有的歡快舞蹈,有的在做遊戲,還有的在進行拔河比賽,他們是多麼快樂呀!此環節透過學生交流、媒體播放,勾起學生的回憶,為下一環節做好鋪墊。

  第二環節:暢談“六一”

  《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提出:“要珍視童年生活的價值,尊重兒童的權利。”我充分關注學生個性差異,以教材中一年級五班李羽小朋友的“六一”小計劃為樣本,讓學生小組之間討論、交流,說說自己打算怎樣過今年的“六一”節,並制定出“六一”小計劃。讓學生各抒己見,為自己的“六一”活動出謀劃策,既尊重了學生獨特的感受,也是對學生能力的鍛鍊,同時也突破了本課的重點。

  第三環節:“手拉手”過六一

  課標指出:課程以兒童生活為基礎,但並不是兒童生活的簡單翻版,課程的教育意義在於對兒童生活的引導,用經過生活錘鍊的有意義的教育內容教育兒童。這裡我安排了兩個活動: 活動一:“豐富多彩的六一節”,師生一起乘坐快樂直通車,由學生擔任導遊,點選影片瞭解世界各地的兒童節。這樣可以豐富學生知識,拓展學生視野。活動二:“手拉手”過六一。播放身邊有困難的小朋友的圖片,讓學生透過對比感受到自己的生活是快樂的、幸福的,同時也瞭解到在我們生活中還有許多小朋友沒有享受到應有的快樂和幸福。在這裡學生的感情得到了昇華,產生了同情之心。此時我呼籲學生在今年的“六一”兒童節,與有困難的小朋友“手拉手”過“六一”。而後讓學生透過畫一畫寫一寫的方式表達對他們的祝願。在學生畫和寫的過程中,我播放音樂——《讓世界充滿愛》來渲染波動學生的情感之弦,使其更投入的寫、畫。接著隨著音樂的旋律我在黑板上搭起一座彩虹橋,讓學生上臺貼上作品並彙報交流,從而讓學生認識到:只要我們人人伸出一隻手來幫助有困難的人,這個世界將會變得更美麗,更團結,更和平。

  以上環節,透過讓孩子看一看、說一說、寫一寫、畫一畫的活動,燃起學生對有困難的兒童的同情和關愛,並能用自己的愛心去溫暖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幫助他們,讓愛的種子撒向他們心田,昇華了感情,突破了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