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中班五大領域說課稿(通用7篇)

中班五大領域說課稿

中班五大領域說課稿(通用7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說課稿,編寫說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五大領域說課稿(通用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五大領域說課稿1

  一、說教材:

  該活動選自於大主題《有趣的昆蟲》,昆蟲世界充滿了生機,充滿了趣味,無論是絢麗多彩的春天,還是驕陽似炎的夏天,大自然中隨處可見昆蟲忙碌的身影,面對這一切,成人可能會不屑一顧,而孩子卻會歡呼雀躍,用充滿好奇的眼睛去觀望,用充滿靈性的耳朵去聆聽,還會邁開那雙活潑好動的小腳去追逐,有趣的昆蟲引發了孩子的好奇心,激發了孩子探索的渴望,因此我將選擇其中的《美美和醜醜》這一活動來滿足幼兒對昆蟲的好奇心。

  二、說教法:

  在這一活動中,我為了讓幼兒更形象、更直觀的瞭解蝴蝶的生長曆程,我將在活動中採用圖片講解法、碟片演示法、表演法、遊戲法。

  三、說遊戲性與整合性:蝴蝶與小花兩個遊戲讓幼兒進一步感知蝴蝶的生長過程,充分體現寓知識於遊戲這一理念,在該活動中我還透過觀看碟片來讓幼兒獲取蝴蝶的成長知識,整合了語言、科學、音樂表演方面的知識領域。

  四、說教學目的:

  在本節課中我透過玩我想變成一隻蝴蝶和

  讓幼兒知道蝴蝶的生長過程,從而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

  五、說教學程式:

  我採用環環相扣組織此活動程式,活動流程為:採用語及圖片相結合匯入主題--講述故事--觀看碟片--遊戲活動--結束

  六、說教學準備:

  蝴蝶及毛毛蟲圖片、碟片、事先學會《我想變成一隻蝴蝶》兒歌。

  七、說教學過程:

  1、幼兒猜迷語及看圖片匯入課題。

  2、故事《美美和醜醜》

  3、幼兒觀看碟片。

  4、表演遊戲:我想變成一隻蝴蝶。

  5、遊戲:蝴蝶和小花。

  中班五大領域說課稿2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小馬過河”是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故事透過小馬過河時與“老牛”、“小松鼠”的對話,以及“老馬”的提示。最後,小馬安全過河,並懂得了,遇到事情不能光聽別人說,還要多想一想、試一試,這樣才能夠增長才幹。

  2、幼兒情況分析

  中班小朋友年齡都在4―5歲之間,語言表達能力較好,能根據老師的提示,完整的複述故事。

  3、重點、難點

  瞭解故事內容,知道為什麼“老牛”說河水很淺,“松鼠”說河水很深。最後懂得其中的道理。

  4、教學目標

  a.引導孩子們熟悉故事內容。

  b.根據故事中的動物“小馬”“老牛”“松鼠”學會比較高矮。c.透過故事的講解與分析,讓孩子們知道遇到事情應該怎麼做。

  5、教學準備

  a、五幅故事圖片、語言書。

  b、“老馬”、“小馬”、“老牛”、“松鼠”動物頭飾。

  二、說設計

  1、教法

  我採用直觀教學法、提問法、表演法來進行教學,透過直觀教學法視聽結合欣賞,讓幼兒更好的掌握故事的內容,透過提問法,幫助幼兒加深故事中的對話情節、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透過表演法培養幼兒的表演力和想象力。

  2、教學程式

  A、運用小客人來做客的遊戲匯入活動

  B、依次出示故事圖片,將故事生動完整的講述一遍

  C、引導孩子一邊觀察圖片,一邊和老師一起復述故事。加強對話部分的複述。

  D、教師提問

  教師:老馬對小馬說了些什麼?

  教師:小馬最後過河了嗎?

  教師:聽了這個故事,小朋友以後遇到問題應該怎麼做啊?(引導幼兒用故事中的句子來回答)

  3、活動結束

  教師請小朋友戴上頭飾進行表演,讓孩子們在表演中結束本次活動。

  中班五大領域說課稿3

  說教材:

  中班幼兒是各種動作和能力逐步形成的時期,培養幼兒對訊號的反應能力和動作的協調性,是建構式教材的重點之一。新年剛過,幼兒們對紅彤彤的新年還餘興未盡。紅色象徵著喜慶熱鬧、吉祥祝福。選擇這個課題引導幼兒積極向上。團結協作。分辨多種顏色和按規律接龍是與建構式教材整合多方面知識相吻合的、讓幼兒在生活和遊戲中體驗快樂,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說教學目的:

  1、練習快跑,鞏固跑步的正確姿勢。

  2、培養幼兒對訊號的反應能力和動作的協調性。

  3、區分顏色、能按規律接龍。

  教學重點:

  看顏色做跑、爬、跳等相應的動作。

  說教法:

  針對這次教育活動的教學目的,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在整個活動過程中以競賽和遊戲的形式進行。使整個過程動靜結合,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做到師幼交融互動。物我交融互動。活動是有組織、有規範、有秩序、適合整體發展的活動。

  說教學過程:

  1、以熱身運動,引發幼兒對體育鍛煉的興趣。

  2、以“你追我趕“這個遊戲讓幼兒知道正確跑步的姿勢,和探索怎樣跑得快的決竅,透過活動激發幼兒的競爭意識和團結協作共同向上的精神。

  3、以“紅色衝刺”遊戲,進一步訓練幼兒跑、跳、爬的能力,培養幼兒對訊號的反應能力和動作的協調性。

  4、總結性小結。

  本次活動堅持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幼兒創設寬敞自由活動的環境,充分發揮幼兒的自主性,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活動,在活動中體驗快樂,真正做到師幼交融,幼兒成為學習的主動者和成功者。

  中班五大領域說課稿4

  一、說教材:

  紙漿畫是幼兒美術繪畫的一種形式,幼兒透過紙漿的製作以及貼上,可以增長幼兒的活動興趣以及對繪畫形式的多方面認知與瞭解。

  二、說教法:

  《綱要》提出:創設一個寬鬆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活動,進行嘗試,感受參與的樂趣,並能鼓勵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因此,本次活動教師將充當幼兒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我運用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嘗試法

  讓幼兒透過自己動手操作製作紙漿,體驗了製作紙漿的樂趣和初步掌握紙漿的製作方法。

  2、操作法

  提供給幼兒自主操作以及創作的機會,從中感知紙漿畫的創作以及色彩的搭配。

  3、欣賞評價法

  引導幼兒學會欣賞其他幼兒的作品,從中體驗快樂。

  三、說目標:

  此次是幼兒首次接觸紙漿畫活動,所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極為重要,在有興趣的基礎上學習技能將事半功倍,透過活動讓幼兒掌握初步製作紙漿的方法且能夠自己創作紙漿畫,所以將此次活動的目標設定為:

  1、激發幼兒學習紙漿畫的興趣。

  2、初步掌握紙漿畫的製作過程。

  3、體驗活動的樂趣,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

  四、說重難點:

  這次是我班幼兒第一次紙漿繪畫,所以教師要有效的引導幼兒作畫的技能與步驟,將目標2定位活動的重點。而將如何設計畫面,做到細緻、合理的安排畫面作為活動的突破口

  五、說過程:

  整個活動都圍著紙漿畫的製作方法---設計畫面---填充畫面---欣賞作品,透過教師引導、提問、幼兒嘗試、大膽操作、作品欣賞的過程讓幼兒透過製作體現目標。

  中班五大領域說課稿5

  一、教材分析

  《傘》是一首非常優美而且充滿童趣的詩歌,作者以清新的語言,形象生動的比擬,描述了小動物們把身邊的事物當做傘來躲雨,充滿了快樂和生機,同時也展現了大自然與動物之間和諧美妙的聯絡,喚起了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和保護動物的情感,孩子們特別感興趣。本次活動就是從孩子的興趣點出發而設計的。

  二、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感知動物與傘的關係。

  2.嘗試藉助圖譜,用兒歌中的句型仿編詩歌。

  三、活動準備:

  大森林背景圖,螞蟻,青蛙,喜鵲,荷葉,蘑菇,大楊樹的單個圖片。

  四、活動過程:

  (一)情境匯入,引出主題。

  師:森林裡的小動物正在玩(出示螞蟻、喜鵲、青蛙)突然下雨啦,沒帶傘該怎麼辦?你們幫他們想想可以躲在哪裡呢?誰能用蘑菇當傘?誰能當大樹當傘?教師把幼兒說的編成一首詩歌。

  (二)完整欣賞詩歌,初步理解詩歌內容。

  1.欣賞詩歌,教師提問:為什麼路邊的大楊樹是喜鵲的傘?大楊樹還能做誰的傘?為什麼大荷葉是青蛙的傘呢?大荷葉還可以當做誰的傘?

  2.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透過圖片提示瞭解小動物的傘與能用詩歌句式來朗讀。

  (三)配樂再次欣賞詩歌,感受詩歌的優美。

  1.幼兒藉助圖譜學唸詩歌。

  2.幼兒脫離圖譜學唸詩歌。

  (四)仿編詩歌。

  1.快下雨了,還有很多小動物沒有傘,快為它們想想辦法吧。提供各種動物圖片,請幼兒說說他們可以找什麼當傘?

  2.請幼兒說說自己仿編的詩歌,並對幼兒大膽想象合理編排給予鼓勵。

  經過孫老師和各位老師的建議,我重新整理了下試講稿。透過試講,我更加清楚語言課的思路,能更好地為今後的教學服務。

  中班五大領域說課稿6

  說教材:

  本活動是一節語言活動——《香甜的小溪》。

  語言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思維、社會參與水平、交流技能、知識經驗等方面的發展是不可分割地聯絡在一起的語言教育應當滲透在活動中。在活動中養成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發展語言理解能力。本次活動也是一節環境教育活動。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屢遭破壞,為了讓我們生活幸福、美好環境教育是解決環境問題的根本出入。要讓幼兒瞭解環境汙染的嚴重性,初步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並在活動中鼓勵幼兒用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受,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說目標:

  本活動我預設了以下兩個目標:

  1、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能完整的講述故事。

  2、培養環保的'初步意識。

  說準備:

  為活動準備了以下教具:

  1、故事錄音帶、錄音機。

  2、小兔毛絨玩具一個。

  3、掛圖投影、圖片投影、環保小短片。

  說活動流程:

  活動一開始我和小朋友門一起說兒歌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再出示小兔子,孩子們對小動物十分偏愛。以解決小兔子的苦惱來讓孩子們集中精神聽故事。

  第二個環節是傾聽故事。孩子們聽完故事錄音後教師再繪聲繪色講述故事,邊講邊提問。根據故事情節變換語調的高低速度的快慢、生動形象的表達故事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養成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發展語言理解能力。

  第三個環節是幼兒複述故事。以小兔子想聽聽小朋友們給它講這個好聽的故事來激起幼兒的表演慾。讓幼兒完整的複述故事。

  第四個環節擴充套件思維透過看短片和圖片讓幼兒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並鞏固對環保的認識。

  第五個環節活動延伸讓幼兒在音樂聲中與幼兒園小樹交朋友,用實際行動來保護環境。並結束本活動。

  中班五大領域說課稿7

  一、說教材:

  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各種各樣五顏六色的花兒爭前恐後的開放著,到處都充滿生機勃勃的景象。結合《綱要》藝術領域中指出:應指導孩子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製作玩具、手工藝品來美化和創造自己的環境。因此我們想透過活動啟發幼兒運用身邊熟悉的材料-紙杯來製作一些美麗的作品,幫助他們在感受春天的同時,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啟發幼兒動手、動腦,並嘗試運用剪畫的方法把春天裡花兒的形態表現出來。

  二、說教學目標

  我設計的創意製作《紙杯花》一課,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掌握用紙杯做花的技能,並用彩筆進行裝飾,熟悉塗色的技巧。激發幼兒創造性思維,培養幼兒設計製作的能力,提高環保意識。

  三、說教學難點

  根據本活動目標,我將本次活動的重點定為:嘗試透過剪、畫等技能來製作紙杯花。只有幼兒掌握這技能才能製作出紙杯花。這節課的教學難點是如何發明創造新的不同型別不同圖案的紙杯花。利用PPT課間的圖片欣賞和範畫講解,幼兒可以發散思維,進行新的創造。

  四、說教學過程

  首先用從網上搜的紙杯花的圖片來匯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動手製作的慾望。然後讓學生透過觀察範畫,探索瞭解紙杯花的製作步驟,接下來小探索式動手創作,在製作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後讓幼兒知道還可以對作品進行加工,新增背景,使之成為一幅美麗的畫。

  五、說學法

  本次活動設計幼兒的學法主要有“討論法”,在觀察之後和操作之前,提供給幼兒一個相對自由的空間,鼓勵幼兒大膽討論,有利於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探索式操作法”也是美術活動中常用的學法,幼兒透過動手操作,才能掌握技能技巧和從中體驗情感教育。

  透過本堂手工課,既可以使幼兒提高動手能力,又加深了環保意識,探索式教學使幼兒成為課堂的主人,這就是我本次課程的設計意圖,請各位老師指正。